当前位置:幻想小说网 > 历史 > 李丹

第六十七章 忽悠花臂膊

  • 作者:布衣首辅
  • 类型:历史
  • 更新:2023-10-13 06:19:58
  • 字数:7110字

“明日高挂免战牌,就说本防御夜间上来凤阁夜观天象,下山时不慎着风受凉,故……休养两日!”

众人这才知道他根本没打算真的守约,存心要白耍那娄世凡,都憋着笑互相递眼色,却无人去傻傻地揭穿谜底。

往回走的路上,黑木和刘宏升先后说。

李丹看看他们,微笑说:

“就是,我看他也累得够呛,保不齐我等再围他片刻便能留下这厮呢?”

回到山上,李丹便告诉顾大:

四个人互相看了眼,跑到马前拜伏跪了,纷纷道:

“李三郎带我等如日月当空,属下必尽心竭力报答!”

“我们可没功夫陪他玩。”李丹走进中军说。

丹与众位兄弟有缘相聚,天降四骁将与我,我必信重、爱护汝等。与诸君约:苟富贵,勿相忘!”

四人皆热泪盈眶,连后面的冯三看了也觉得心潮起伏,“但愿这次是真的跟对了主子!”他在心里默默地念叨着。

这时盛把总念顾着东边的安危,他自己话说出口不能打脸,所以看着两边分手不打,他转身带着亲兵赶紧回云峰顶去布置那边的防务了。

李丹派传令通知南山突出部守卫诸头领,休息半个时辰然后聚齐中军议事。

这功夫他走向军帐,两块油布连在一起用竹子撑起来搭成防雨棚,下边是竹子和劈开的竹篾制成的桌子,桌上是赵敬子跟着他转遍南山后,趁着黎明的晨曦带两名传令用红泥堆、捏出来的沙盘。

李丹笑着下马拉他们起来,说:“以后这话只能私下说说,若传出去恐怕会有闲话。

“那……,他们还跟我吗?”赵敬子终于有了正式职分,喜气洋洋中指指传令们。

“跟,再从前营里挑六个人组个侦缉队,专门查探战场地形,绘制沿路地图,由他俩带队。

前营的缺额到民工队里找饶州籍的人,或从俘虏里补充。”

李丹说完让传令们离开,招手让站在棚外的巴师爷和吴茂进来,对宋小牛指示:

“以后常留一伍在中军,尤其要守卫这沙盘和地图,只能队正以上靠近,其他人需在十步以外。

哦,亲卫扩到两什,到各营去招募自愿者,我和你提过有两名亲卫不错的,放出去做伍长罢。”

正陆陆续续吩咐着,忽然看见个熟人面孔。李丹立即笑着从胡凳上起身走出来:“哟,这不是……?”

“窦三儿,大人您记性真好!”窦三儿谦卑地拱手行礼。

“欸呀呀,有些天没见,我还挺惦记你呢?看这服色,升总旗了?”李丹打量着给他道喜,慌得窦三儿赶紧还礼不迭。

“都是托您的福!自从属下认识了大人,时来运转呐!

真的,属下在司运铺误打误撞斩了个出来解手的贼,后来又接连有了七颗贼首的军功。

恰好属下原来的总旗阵亡,盛大人就把属下提拔了。”宋小牛给两人各搬来张竹凳,窦三儿谢过,坐在棚下阴凉处告诉李丹说。

“那你现在是守在云峰上还是……?”

“在大东丘北口那里。”窦三儿拱手道:“因为离得近,所以来和大人打个招呼。嘿嘿,无非是想和您近乎、近乎呗。”

“我倒还没去看过北口那里情形,篱笆可扎起来了?后营的弟兄们还在么,还是交接后已经去南丘了?”

“已经都去南丘了。不过……。”窦三儿咋着嘴,似乎有什么话难以启齿。

李丹看他样子想了下,恰好宋小牛给他捧来碗温热的茶汤。待他喝了几口,李丹说:“老哥可是有什么话?咱们熟人了,但讲无妨。”

“咳,其实也没什么太大的事,就是现在这篱笆也能凑合着用。

若是人手充足,最好再重新加固,比如换成木头的。属下今早参战时见头道栅都被推倒,就觉得这篱笆只是一时之计,不得长久。”

“哟,你觉得光有篱笆不够?”李丹一直觉得这人油腔滑调,不想他竟有这般见解。

“可……,北坡不是有些陡嘛,那边敌人上来的可能性该不大吧?”他问道,意思是觉得北边并非属于当下的急务。

“那是、那是。”窦三儿赶紧点头,又说:“不过,有段是带坡的,就像北丘下面那样。

现在还好,万一贼人琢磨过来,一面佯攻、一面偷袭……。”

李丹坐直身体,认真地看了他眼对赵敬子道:“你亲自去一趟,沿着来凤阁路走走,按实际情况回来报告并修改沙盘。”

“诺!”赵敬子马上去办。

“若这次北路口安然,盛大人面前我定要为窦哨长请功!”李丹说着很郑重地向窦三抱拳:“丹有疏忽,多亏兄台提醒,谢了!”

“唉呀,防御是贵人怎能给我这粗鄙的微末小官行礼?折杀了、折杀了!”窦三儿慌忙还礼,之后又坐回凳子上。

“你不仅是为篱笆,还有别的事找我吧?”李丹凑近些,笑着低声问。

“呃,大人慧眼。嘿嘿……。”窦三儿先吹捧,然后道出缘由。

驻守北路口的官军三百人是混编的,既有盛怀恩的部下,也有原林百户的人,还有抽调出来临时配属给盛部的。

这些人现在分属五队(也就是有五位总旗),却难以相互同属。

今早是盛把总下来亲自带队出击,可回到大东丘,盛怀恩自顾着来凤阁那边的事情,这里五队又没人管了。

“盛大人脾气和属下差不多,都是老军伍,粗疏惯的。”窦三儿低低说道:

“现在敌人没来还好,各管一段防守便是。可若真如我说的人家来个声东击西……很快就会乱成一锅粥的。

属下提醒过盛大人,他没觉得这是大事,属下思来想去,还是觉得来和您说说的好。”

这还真是重要,五队人、五个队正还互不统属,这会出大麻烦的。

李丹知道窦三儿既是出于公心,当然也为来凑近呼示好,不过他的提醒确实中肯。

“好,我明白了。”他点点头:“兄台且请回,我与团练各位营正、队正开完会,考虑下这件事怎么解决。兄台勿忧,一切包在李三郎身上。”

送走窦三儿,让巴师爷和吴茂两个商议做夯土围墙的事,李丹自己走到沙盘边沉思。

赵敬子气喘吁吁跑回来,报说在云峰脚下确实有片崖壁坍塌形成的斜坡,坡上长满灌木郁郁葱葱,所以从上边看时没看出来。

李丹点头让他立即修改沙盘和地图。然后招过一名传令让他到来凤阁去一趟。

待各位营正和在南山的各位队正都到齐,李丹先问了西山大营的建设进度,然后告诉他们实战看来篱笆可以当作阻隔线,但用来防御不能持久。所以决定采用竹筋夯筑法修筑两寨的围墙。

什么是“竹筋夯筑”?

就是先沿修筑线挖道浅沟。在沟里铺垫大块卵石为底,和草泥垒起两尺(其中一尺露出地表,用夹板为槽,抹平顶及两侧)插入拇指粗细的竹竿为墙骨,竿高为墙体设定高度矮近一拳。

然后在石头底层上开始用板筑法层层夯筑,两边各缩进一拳(便于夹板)先垫两指浮土,上铺设竹篾为筋(厚三尺四道筋,四尺处五道筋)。

竹筋外侧两条距离外沿均为一拳,宽厚约半指,其它篾条宽厚均减半,两端各重叠约三指宽度。

铺好后向上逐层加筑,每层高一拳,且每两层厚度可以收缩些,形成梯形的墙体截面。

这样筑好的墙体内部犹如用竹竿与篾条组合起来的网,对墙体抗震动、稳固性有极好作用。

考虑到安全需要,李丹决定在西山大营北、东两个方向优先筑墙。

沟深一尺(32c

李丹向北看了良久,喃喃说:“终于动了,我还以为你这么笨,连这都看不懂哩。”说完没回头又说:“献甫,花臂膊一动说明了什么?”

“敌人援军要到了,他去合营。”

“还有哩?”

“嗯,可能贼帅把儿子骂了一通,让他不得不谨慎了。”

“还有吗?”

“还有?”

“当然!”李丹转回身,用少年人罕有的犀利目光扫视着南山,说:“明天,他得到了生力军,恐怕要和我们认真干一架啦!”

正要返回中军账,看见周芹和吴茂笑嘻嘻地站在不远处。吴茂和他打招呼:“李三郎在此登高望远,莫非要作诗?”

“咳,脑袋里全是官司,哪有这个闲心?”李丹摆摆手,又开玩笑地问周芹:“周营正怎么来了,可是思念小弟特来探望?”

献甫(赵敬子字)有才,你以后做个参军,专门管这件事。

去民工队挑腿脚好,看了山就能捏出准确形状的,或者会捏泥人儿的,会竹、木手艺的招三、五人专做沙盘,还要教会他们看图、绘图。”

丘陵土坡、云峰和石梯,小桥和沙粒表示出来的河流,应有尽有。

“防御看怎样,还比较像吧?”赵敬子得意地搓搓手:“这个办法真好,一眼就全看到了,和在眼底下似的。”

“三郎,真的约他明日再来打?何不趁今日将花臂膊拿了?”

“不错,就是这个意思,但还要继续细化。”李丹招手把两名传令招来也听听:

“留着空余的地方,就是想你们尽快把北山、西山、凤岭镇都做上去。

另外还有细节,比如哪里有树林或竹林,哪里是铳台、篱笆,守卫主将是谁都要标注上去。

“留下他容易,并非难事,可万一你们中哪个不小心有了闪失,那我上哪儿去弥补,岂非得不偿失?

用一个反贼的脑袋换我兄弟手足,这个买卖划不来,更不值得!”

阅读李丹最新章节 关注https://www.smrhm.com/article/249160.html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