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幻想小说网 > 其他 > 奔腾的洮河

第220章 走进人民大会堂的劳模

  • 作者:牧三斗
  • 类型:其他
  • 更新:2023-10-26 09:22:17
  • 字数:5230字

后来一次,他拉着一车岷县的当归药材,一个人开着没有遮风玻璃的三马子,第一次去了一个陌生的沿海城市——珠江。在那里,他有幸把药材高价出售了,赚了一大笔钱,5000多元。

在广州,大朗农产品批发市场,意外看到了卑微的土豆,竟然卖出了高昂的价格。那次,这个天大的商机就被他轻易抓住了。在后来的几经折腾下,终于和广东商人任长军开始了第一次合作。

2009年,土豆丰收的季节,李文归第一次尝试把胜薯二号土豆出口国外,先卖给了俄罗斯和泰国,当年出口价一顿2000多元。

也就是说,甘肃省定北黄土高原上的土豆,第一次走向了国外市场,这标志着当地马铃薯产业逐步走向了成熟和繁荣。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在2009年底到2010年初,胜利集团旗下的淀粉厂生产的胜利牌淀粉,以优异的品质,先后获得了甘肃省名牌产品、甘肃省著名商标,赢得了广大客户的一致好评和青睐。

那些年,吃尽了苦头,被麻子坑得一分不剩。娘生病后,因为没钱医治,最后含泪离世。这一辈子,这个天大的错误,让他至今无法释怀。

提起这件事,李文归脸上堆满了笑容。他停下脚步,坐在堤岸上,慢慢讲述起来。

他说,小张,我这辈子,进了两次人民大会堂。第一次是2006年5月,参加了第七届科协全国代表大会,那次只是参会。这次就不同了,我是全国劳动模范之一,二进人民大会堂,是去领奖的,有主角范儿。

那一年,他第一次接到了一笔20万元的订单,纯利润赚了十来万!在1992年,当地万元户才有多少呢?他一夜之间靠卖土豆就成了暴发户!

殊不知,按评选的标准看,他是有资格参选的。

回想往事,从一个一无所有的农民,机缘巧合之下,在舅舅蔡大吼的带领下,和什么都不懂的刘麻子一起,由最初的走街串巷吆喝,到后来生意失败,再到一个人单干。

这一路走来,吃过苦,受过累,被人质疑过,被人伤害过,也被人帮助过。这世间,有好人也有坏人。爹曾经告诉他:人性是最难琢磨的东西,恨你有怕你穷。

这一路,也经历了背叛和内讧,亲情和兄弟情,在金钱面前,是那么经不起考验。这一路,幸好遇到了几个不错的合伙人,其中崔龙是最忠诚的兄弟。

2002年,被麻子坑了700万,为了给他一个教训,崔龙单枪匹马,单刀直入找麻子算账,结果,寡不敌众,他被丧心病狂的麻子打断了腿,如今落下了终身残疾。

因为目的不一样,所以心情大不相同。这次去,更多的是激动,骄傲,自豪。我怎么也没想到,我是洮河县李家崖一个小山村里走出来的农民,做了几年生意,开了两家公司,怎么就成了劳动模范?

台上,熟悉的温总理,亲切的温总理,一个字一个字,认真地宣读获奖名单。当读到他的名字“李文归”时,他的心砰砰直跳,他紧张极了!

上台,面对亲切的人民总理,他跟李文归握了手。由于忙碌,他可能没认出对方是谁。李文归小声说:“总理,去年10月份,您在定北市考察的时候,我们见过面。”

总理下意识地看了一眼荣誉证书上的名字:李文归!

“噢!”他笑了,“真是缘分!李文归,记得去年我给你说过,像你这样的致富带头人,一定要多出现在人民大会堂,这样,定北的马铃薯产业发展才会有希望。”

温总理再次握了手,把证书和奖牌递给了他。他小声说:“加油!定北是国家贫困地区,我时常挂念那里的农民和经济,希望你好好工作,带好头,做好事,我期待下次跟你见面!”

李文归激动得差点眼里渗出了泪花,差点儿就哭出来了。“总理,一定,一定!”

那次全国劳模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是李文归这一辈子第一次参与的场面。那次表彰人数极多,他听了别人的颁奖词,他们都比他优秀,他们都比他做的贡献巨大。

他很惭愧,觉得自己根本配不上这份沉甸甸的荣誉。放眼全国,不知道有多少无名英雄,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多么伟大的贡献,只是暂时没有被人们发现而已。

这是一份来自国家的肯定,来自定北全体百姓的鼓励,在今后的工作中,他告诫自己,一定要戒骄戒躁,不计功名,埋头苦干,把马铃薯产业做大做强,在全国开花,与国际接轨。

还是那句话,荣誉越大,责任越大。捧着沉甸甸的勋章,李文归驱车回到了老家。下车,看到地里刚发芽的土豆,绿油油的,他心里踏实了。

回到家,他拿着这份荣誉,去爹的坟头烧了一张纸,他告诉爹说:爹,老三又去人民大会堂了,他成了全国劳动模范!

接着,他又去了合伙人韩全兵的坟头,同样,告诉好兄弟说:兄弟,最近可好?我来看看你,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我刚从北京回来,我当劳模了!

说到这里,李文归的眼里渗出了泪花,顺着脸颊悄悄滑落。张岩看见了,他心里一阵难过,一阵自豪。

冬日的洮河,在严寒里滚滚东流,涛声像是被冻住了,听着柔和了许多,恰似一位饱经沧桑的老者,诉说着李文归艰难创业的一生,也诉说着那些年那些人曾经来过的证据。

除此外,还有爹的功劳,妻子的功劳,省农科院研究所王恒的功劳。

虽然只是一个不大的荣誉证书和奖牌,搁在手里分量并不重。但他知道,这一张纸,这一个奖牌,是背后所有人一起努力的汗水浇灌而成的。

这一路,感谢爹,是他给了儿子最好的教育,不管是在大事决策上,还是人性判断上,他为儿子避了多少坑。还有贤惠的妻子郭晓英,一路走来,陪在身边,毫无怨言,做他的军师。

还有师傅刘一手,学木匠的时候,教他如何做人。还有舅舅蔡大吼,处处帮他,把他从一个什么都不懂的门外汉,变成了一个样样精通的生意人。

在温总理的鼓舞和指导下,李文归信心满满,关于做强做大马铃薯产业这项工作,他埋头苦干,兢兢业业,努力经营,争取给定北的老百姓和政府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这一路走来,在竞争的大潮中,在风雨兼程里,他学会了成熟,学会了思考问题,学会了太多智慧,指导他在拼搏的路上,如何不偏离方向。

2010年4月27日,李文归再次踏进了北京人民大会堂,一个无上光荣的荣誉,扣在了他的头上:全国劳动模范。

他很激动,很开心,他清醒地认识到,这个光荣称呼是属于大家的。李家崖的父老乡亲,龙窑十里八村的农户,胜利集团的几位合伙人,还有胜利公司的几百号员工。

2010年“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夕,也就是4月27日,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李文归便是其中之一。

大会由国务院总理温总理主持召开。

阅读奔腾的洮河最新章节 关注https://www.smrhm.com/article/250183.html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