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幻想小说网 > 历史 > 大军阀:帝国二世祖

第429章 帝国开战后的情况(二)

  • 作者:鸡蛋加辣椒
  • 类型:历史
  • 更新:2024-04-24 12:49:50
  • 字数:4876字

原本林逸把樱花帝国一分为二,主要是希望两国一直处于战争状态,让他们将实力消耗在这上面。

但是自从扶桑国的小泉次郎上台之后,两国竟然默契的停战了。

毕竟金钱永远是提高部队战斗力的最好选择。

一想到帝国需要两国士兵去做一些脏活,让他们把一些黑锅给背上,那么这笔军饷就还是得给。

首先,林逸要求军部给两国士兵发军饷,是为了提高两国士兵的战斗力,让他们更加心甘情愿的帝国征战。

第二,林逸也是想要加强一下两国实力,让他们之间打起来。

第二点就是为了给两国之间埋雷。

这埋雷也是埋了两颗。

而停战的原因是两国都没有钱了,需要休养一段时间。

然后有一天,还在跟随帝国征战的士兵突然有一天得知,原本他们应该拿到每个月三块帝国银元。

结果这钱过了一次两国军部,直接将三块变成一块的事实,会不会直接炸开锅?

这并不是帝国想要看到的。

所以林逸打算,给两国一些钱,让他们富裕一下,手头拿着总有一些资金。

这总比帝国给他们无偿贷款要好吧。

第一,林逸其实很清楚,自己发给两国士兵的军饷,必然会被克扣,而且帝国就需要他们去克扣。

欧洲那边交通网络发达,可以支持他大规模调集军队。

并且欧洲那边动不动就是把战线拉个几百公里出来。

有这样的战场宽度,进行几百万人的大战役,很正常。

另外一点,就是欧洲那边的战术缺乏,习惯性喜欢正面对敌,拼的就是一个双方后勤实力。

这样做的结果就是,战争规模大,投入的兵力多,时间长。

而大夏这边却恰好相反。

首先是交通问题,除了帝国本土,交通便利之外,你再看看周围的国家。

高棉,安南,东吁,暹罗,哪一个不是之前的殖民地?这地方的交通能好?

在交通不便的情况下,如果让大量士兵投入到战斗之中,那么后勤的压力会成倍增加。

目前这种一个方向,几十万人,是帝国军部通过计算,得到的最优解。

第二点就是帝国的高级指挥官,相比较那种无脑的正面作战,很喜欢抓住时机,攻击对方的薄弱点。

整个关键点战场宽度不过才几十公里,甚至只有十几公里。

这样的战场宽度,以帝国现在,一个方面军,几十万人已经足够了。

这就好比,欧洲主要是面攻击,而大夏则更喜欢以点破面。

以最少的钱,办最大的事,这一直以来,都是大夏人的理念。

当然了,如果条件允许,也有机会,帝国不介意让敌人见识一下什么叫做钢铁长城,什么叫做百万雄师。

中西伯利亚地区,那边还需要半个月才能开打,而在东南亚地区,则是另外一副场景。

龙骧军,东川军和夷州军主力,包括后续赶来支援的胶东军,南粤军主力已经抵达东吁,准备随时对约翰帝国的天秀发动进攻。

而东南亚其他地区的防御,则是交给了帝国的新修建的驻防师和当地招募的治安团来负责。

与此同时,为了锁死印度洋进入帝国南海的通道,帝国投入超过六千万帝国银元,重建了马六甲要塞。

并且在马六甲关键航道上,布置了大量的水雷。

而且在马六甲港内,帝国还长期驻扎一支舰队。

这里需要提一句,虽然帝国在东吁王国布置了大量的部队。

但是帝国军部却迟迟没有下达进攻天竺的命令。

因为现在林逸还没有想好,具体是跟约翰帝国彻底撕破脸,一鼓作气拿下天竺,还是现在调转枪头,先把马六甲海峡对面的苏门答腊王国和吕宋王国拿下。

如果是进攻天竺,那么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帝国可以把约翰帝国在亚洲最大的一处据点给踢出去。

以后整个亚洲就是帝国说了算。

但是缺点就是,约翰帝国铁定会全力抵抗。

甚至他们会放弃现在在北海对汉斯帝国的压倒性优势,将他的整个舰队分出一半,来支援天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如果是这样的话,帝国海军很有可能会提前跟协约国爆发决战。

绝对不要低估约翰帝国想要保住天竺的决心。

对此,林逸有一些犹豫,他觉得最好的时机,应该帝国的航空母舰形成战斗力之后,那才是帝国夺取天竺最好的时机。

那么,按照这种想法,在东南亚地区,现在的帝国其实没有选择。

帝国的目标,只能算是选择苏门答腊王国和吕宋王国。

进而,是在苏门答腊王国背后的澳洲。

只有控制住澳洲,那么帝国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控制住了整个太平洋。

而澳洲那边也必然反抗。可那点反抗,帝国还不放在眼里。

另外值得一提的事,澳洲可是拥有大量优质铁矿,铜矿。

这可都是帝国急需的物资。

如果能够将澳洲控制在手里,难么帝国就算是彻底解决了铜矿的短缺问题。

想到这里,林逸心中就是一团火热。

最后,在于潘成章等人赏析之后,帝国最新的作战命令,就直接传到了龙骧军代理副指挥使,薛定山的手里。

这里解释一下,龙骧军只有一位总指挥使,那就是睿亲王林逸。

但是林逸身份特殊,不可能一直跟着龙骧军作战。所以,在林逸不能亲自指挥作战的时候,将由龙骧军第一师师长成为代理指挥。

而薛定山就是龙骧军第一师师长。

这里可能会有人问,为什么欧洲那边动不动就是双方投入两百万人的大型战役,怎么到了大夏这个人口大国,战役规模反倒是小了很多?

这其实和大夏的战术特点有关。

而且他们拿了这一笔钱,最后还是要向帝国购买物资装备。

说完这些之后,还是再说说帝国的布局。

林逸并不是吃饱了撑得没事做,平白无故给两国士兵打军饷,而是在给两国挖更大的一个坑。

首先,在北方,帝国军部已经批准李金基的提议,准备夺取中西伯利亚地区。

这件事已经在开始做了,预计还有半个多月的时间布里特亚战役就很有可能正式开战。

这又是一场双方投入超过百万人的战役。

特别是东南亚的某些岛国,帝国是打算清洗,驱赶当地原住民的。

而去干这种事,不太方便帝国来做…

阅读大军阀:帝国二世祖最新章节 关注https://www.smrhm.com/article/252770.html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