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幻想小说网 > 历史 > 神都锦绣

第四百八十四章 跨海东征(四)

  • 作者:钟山布衣
  • 类型:历史
  • 更新:2024-01-08 13:07:08
  • 字数:3402字

刘大山实则为“冯府”家臣,地位相当于王三狗、老张头于“谢府”中,所以,有些事情他远比别人知道的要多些。譬如,“指南针”在某些特定情形下,并不准确,需要结合天象、地形来最终确定方向。

因此,当路过一座小山,“指南针”转动不停时,刘大山意识到,此地十之八九有“磁铁矿”。于是,他在辨明方位之余,还用“炭笔”在随身纸上画出地形地貌图,在其看来,那东西很值钱,没准日后有大用。

“校尉,王决差人回来带路了。”老张头向谢岩禀报道。

“现在什么时辰?”谢岩问。

刘仁愿与雷火于交谈之中,相互了解了一些事情,同时也完成了“教会”任务。而这个时候,已经接近午夜“子时”。

不得不说,这种可以随身携带,只有一个烧饼大小的小物件,指向很准,极其方便。

随着主帅一声令下,整支大军立即行动起来,开始整装、列队……

几乎在同一时刻,刘大山率领“武平堡”老兵组成的“亲卫队”,已经北上超过二十里,且完成分队,派出五十人继续往“熊津口”进发,自己则带人向偏东方位前进。

继续行军,在警惕中前进……

近两百人的队伍,呈“扇形”,有负责警戒者、有探路留标记者……无需多说,一切井井有条。

在敌国土地上行军作战,最大隐忧就是地形不熟,每逢遇上岔道,刘大山都得取出“指南针”去辨识方位,以免走错。

差不多,天色有些微微亮的时候,刘大山一行绕过一座小山,进入一片平原地带。

又行走数里,天光大亮,刘大山他们走到了一片小树林里。

“就此地吧。”刘大山对众人道:“后面有溪水,此地有林子,间隔不远,适合驻扎。”

今晚多云,月亮时不时的隐没在乌云之后,以至于光线微弱,目力难以及远。即便如此,队伍里也无人抱怨,更没有人开口说话,于无声中默默步行。

刘大山习惯性每前行一段,停下用“望远镜”探查四周,以找寻道路和审视地形。

这一次,“望远镜”里不仅出现了一座小村庄,而且,还发现了一小队骑兵。没错,确实是骑兵!虽然仅有不足十骑。

以刘大山多年军旅生涯的经验判断,这支小队骑兵,要么是大军前哨,要么是“斥侯”,不论是哪一种,都足以证明一件事,附近,定有一支敌军。

刘大山打出手语,告诉同伴:“发现敌人,散开隐藏。”

都是久经阵仗的老兵,一句话不说,一个字不问,以最快速度散开,各自在附近找寻可以隐藏身形的地方。

很快,那支小队骑兵来到刘大山他们适才所在之地,稍稍察看一番后继续前进,看方向,应该是前往后队藏匿的那片林子。

刘大山没去管那支骑兵队,他更多考虑的是——要不要继续前进?

仔细思考权衡一番后,刘大山放弃了“前行探查”想法。因为他知道,大总管领军而来,非为进攻,而是驻守,吸引“百济大军”,威逼其“都城”,所以,知道敌军动向,意义不大。

于是,刘大山迅速做出了两个决定,第一,留下几个人观察,并约定每过一个时辰,后撤两人,直至全部撤离;第二,自己带其他人先撤回那片林中,然后再去适合驻扎的那片地方,必要时,清理敌军“斥侯”,断不可让敌军及早发现本方举动。

刘大山随即将“亲卫队”分成三拨,一部往回扩大警戒范围,顺便迎接大军;一部留在林中隐藏,以备发生意外时间接应;而他自己,则带上五十人,向前搜索探查,目的就一个,弄清楚附近地形,特别是有无敌军,毕竟此地乃“百济”腹地,且距离其“都城”算不得太远。

无论哪种形式的战争,能够料敌于先,那都是极为重要的事!在敌我双方,相互不知或不明情况的时候,拥有“望远镜”的一方,无疑占了天大便宜。

“大山言之有理。”有老兵附和道。

“天已大亮,再往前走,不合时宜,老汉也认为此地合适。”另外一名老兵同样发出自己的声音。

闲话总有终了时。

刘大山点了点头,然后道:“大家在林子里休憩一刻,而后前出五里警戒,注意藏匿,发现陌生人,一律灭口。”

所有人无不颔首应允。

一刻时间,很快过去。

一旁“计时兵”立刻答道:“还有两刻至‘子时’。”

“传令,全军预备,‘子时’出发!”谢岩毫不犹豫地发出军令。

阅读神都锦绣最新章节 关注https://www.smrhm.com/article/25994.html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