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幻想小说网 > 历史 > 独宠夫郎

独宠夫郎 第418节

  • 作者:不曾阿
  • 类型:历史
  • 更新:2023-11-22 02:05:02
  • 字数:6748字

他从前种的可不是属于朝廷的荒地,他是真正的开荒,在树林里种地。

黎荞闻言,立马将手中的茶碗放到一旁的小桌子上,他抓住了陶竹的手:“现在日子好了。”

这几日他听盛鸿念叨几次了,说手中人才太多不知道该往哪处塞。

只有到盛鸿手中无人可用之时,那盛鸿才会考虑让小哥儿担任朝中官职。

这么多进士,等殿试之后选出最终的排名,盛鸿就得给这些人授官了。

“肯定会顺顺利利。换做是当初的我,我肯定要报名的,自家没有田地只能去开荒的滋味,太苦了。”

陶竹想起这事儿,忙对黎荞说道。

他这话一出,黎荞噗的一下乐出声来:“大哥大嫂还有这心思呢?”

“可不是。”陶竹盯着黎荞的脸看了几秒,脸上的笑怎么都绷不住。

陶竹回想起当时黎粮说这话的语气和表情,不由也笑。

“大哥该骄傲,他说的是实话,论种地,他不会输给任何人。看来大哥对这事真的挺心动的,那圣上这个屯田应该很顺利。”

若是之前吃的那些苦是为了遇见这个人,再苦十倍他都愿意。

夫夫俩正含情脉脉的对视着,远处传来了黎小睿的喊声,他已经挖满一背篓野菜了,求表扬!

黎小睿满载而归,黎荞和陶竹都狠狠夸了他几句,然后让人将这一小背篓野菜送到学馆的小厨房去。

“可不是,大哥说这话时双手叉腰,可骄傲了。”

而这时盛鸿的四位屯田郎中有了人选,都是底层的六七品小官。

盛京地区报名南下种地的人有二百多户,加起来不到一千八百人。

这批人在禁军的护送下,踏上了南下屯田的路程。

其他各地都如盛京这般,官府发布消息,百姓报名,等凑齐一百户,便由官府派人护送着南下。

而这时,竟是下了一场大雪。

农历三月,竟是下了雪,这也不能说是特别反常,但也绝对称不上正常。

盛鸿眉头紧皱,农人需要的是贵如油的春雨,不是大雪。

这一场一尺厚的大雪落下来,或许会冻坏麦苗。

好在大雪只下了一日,天气连着阴沉了两日,很快出了太阳。

雪化了。

农人不需要辛辛苦苦的灌溉庄稼了。

但气温依旧低。

而且,这一场雪只下在了盛京和暨北省,西山省没有下,西山省那边的春旱是板上钉钉的事儿了。

黎荞不由紧张了起来,今年的这场蝗灾,还真是要波及西山省啊。

第224章黎荞挣钱,黎瑜宁出嫁,可跳郑浅浅生了,蝗灾来了

若蝗灾真的无法避免,那黎荞能做的就是好好种庄稼。

盛京地区和暨北省落了场春雪,大大缓解了干旱情况。

他在暨北省的十九万亩耕地这下子都不用灌溉了,省了佃农好一番力气。

这十九万亩耕地,一半种了小麦、土豆等主粮,一半种了棉花、大豆。

棉花自不必说,与其买别人的,肯定不如自己种。

至于大豆,听说蝗虫不喜大豆,他种一些亲自试验一下。

另外,他在暨北省的水利工程正稳步进行中,他工钱给的高,银子到位了,愿意干活的工人就多,再加上地方官也不敢怠慢,因此工程进度挺喜人的。

与此同时,他又抽调了一批学馆里的木工学生,让这些学生抓紧时间赶自行车的订单。

若今年的蝗灾真的波及到三省,让这三省的很多地区颗粒无收,那他除了种好自己的庄稼,还有一法就是买粮。

买粮需要银子,自行车这个大杀器,他得好好利用一番。

这三个月来,自行车的热度一直没下去,订单一直在增加。这是个新奇玩意儿,全大盛独他一份,这么大的市场,只有三个月的时间,自然填不满。

更何况他还推出了儿童自行车。

相比较成人的二八大杠,儿童自行车花样就多了。

有两轮的,有三轮的,有四轮的,有的前面有篮筐,有的后边有载物的筐子。

有的脚蹬子在车子中间,有的脚蹬子在前轮。

有的还能载人。

总之,儿童市场同样很广,他瞄准这个群体,一口气推出了十多款自行车。

这下子可在盛京的儿童圈子里炸了锅。

买的起的,整日在大街上溜达,不仅仅是为了炫耀,更多的是好玩。

这可太好玩了,比滑板车都好玩。

买不起的,就一脸羡慕的看着别人骑着玩。

儿童自行车根据款式,价格在五十八两——二百九十九两之间,相比较成人自行车的高价,这个价格真的超级良心,一般的小富之家也买得起。

这么一个赚钱机器,当然要抓紧时间狠狠挣一波。

其实,以大盛现有的粮食存量来说,扛过这波天灾不算困难。

因为大盛百姓有囤粮的习惯。

这个时空太容易碰见灾荒年了,虽然盛钧盛鸿父子俩都是明君,但大盛建立不过几十年,现在那些上了年纪的人都是从战乱年代过来的,经历过战乱,怎会不爱囤粮?

粮食甭管是在战乱年代还是太平盛世都是硬通货,家中存着粮食比存着银子都令人心安。

而且此时交通、商业不发达,不跟黎荞上辈子似的哪怕本地超市的粮食被抢完了,也能从网上购买。

在大盛,本地粮食被抢光了,富人贵人还有能力去外地,但普通小百姓哪有这个能力?

除非一帮人聚集起来当流民。

因此,囤粮一事刻在大盛人的骨子里,上至顶级勋贵,下至普通小百姓,有能力囤粮食的都会在家中囤一些粮食。

心中有粮才会不慌。

当然,普通小百姓囤粮是为了自己,但那些富人贵人囤粮就不一定是为了他们自己了。

一些黑心的,就爱在灾荒年卖高价粮食。

不过,不管怎么说,现在的大盛整体是不缺粮食的。

既然人们手中有粮,那黎荞能做的便是使劲搂银子,这么一来,即便灾年粮食价格上涨,那他也有能力购粮。

黎粮这么猖狂、肆无忌惮的搂银子,让不少人羡慕坏了。

就连庄文都说黎荞来钱的速度比工部的铸钱工匠都厉害。

不过,没了三皇子、五皇子这种刺头,大家也就是嘴巴上玩笑一下。

没办法,谁让现在盛鸿护着黎荞呢。

而且,黎荞也没和那些老牌勋贵争利,黎荞是新开辟了市场,这些勋贵的子孙就想要自行车,他们能怎么办?

当然是买呗。

与其让自家的后代去赌、去花天酒地,还是花钱买辆自行车比较好。

三月下旬,黎瑜宁、明悉还有明总督的两位儿子,与黎粮黎二山一起踏上了前往北湖省的路。

尽管很不舍,但离别的日子还是会来的。

黎菽哭成了个泪人,黎瑜安也哭的泪眼朦胧的,陶竹、黎荞也都红了眼眶。

倒是黎瑜宁,虽然也掉眼泪,但脸上挂着笑。

离别只是暂时的,明悉不会一直待在北湖省,明悉还会考进士,考进士得入京,三年后她和明悉就回京了。

况且,此去北湖省,她还想大展拳脚呢。

黎瑜宁出嫁,嫁妆在盛京城中展示了一波,真真正正是十里红妆。

压箱银子除了黎荞陶竹准备的五万两,黎粮王桂花、黎谷、黎菽、还有远在平城的黎大忠这些长辈给她又凑了五万两银子。

光是压箱银就十万两,更别说还有她自己的小金库,谁人不知黎家的人都是有工钱的,黎荞也大方,这些年来她少说也攒了五万两。

再加上陪嫁的田庄——黎荞在明家所在的府以及北湖省首府给她置办了两千亩一等田。

所以说黎瑜宁一个在乡下长大的大龄村姑,不算金银首饰布料皮草等物件,光是银子、田产就有二十万两之巨。

还有,除了这些传统的嫁妆,黎荞还给她准备了五十辆自行车,成人和儿童的都有,好让她拿去送人。

这份嫁妆不仅丰厚,还新颖。不只是普通人家的姑娘羡慕,高门贵女也羡慕。

这可是一辈子的底气啊。

自行车太有趣了,但他们的好爹爹怕他们玩物丧志,不肯给他们买自行车……

三月上旬,六皇子启程去了西闪省,准备实地考察一番。若是在结果上赢不了其他几位皇子,那他一定要在行动上挣一波同情分。

今天中午他们一家子在学馆吃饭。

在学馆里美美吃了一顿春天最鲜嫩的野菜,下午,一家子乘坐着马车回城。

一百三十位!

挖野菜对三个小家伙来说不算重活,因此到了家里时他们依旧生龙活虎的。

他们对自行车的兴趣一点儿都没减少,三个人在府门口玩起了自行车比赛。

一墙之隔正在上骑射课的三位皇孙听着他仨的叽叽喳喳,心中都难掩羡慕。

唉,目前就只能先苦着沈画徐瑛了。

“说起来,我昨日还听大哥大嫂说,若是圣上肯的话,他们俩也想报名这个屯田郎中。论种庄稼,他们俩不输给任何人。”

阅读独宠夫郎最新章节 关注https://www.smrhm.com/article/270462.html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