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幻想小说网 > 其他 > 开局讲聊斋,我吓死全网粉丝

第287章:赵氏孤儿。(求订阅)

  • 作者:天下第一白
  • 类型:其他
  • 更新:2024-05-07 19:35:23
  • 字数:5124字

但恰恰这个时候,问题出来了。

因为伯益是赢姓祖先。

丘少林却是向江宁提出了一个问题:“江宁老师,我有一个问题。”

“丘馆长,您说。”

这时。

而秦国的祖先,也可以追到伯益上面。

但因为几千年以来,一众史料缺失,所以一众历史学家对此也没有一个太过于明确的解释。

更多的,大家都会认为,应该是赵国的祖先与秦国的祖先是同一个人。

赵姓祖先虽然是伯益,但赵肯定是在后面的。

确实。

赵国的祖先可以追到舜时期的伯益。

也就是说。

如果秦国与赵国两个国家同是一个祖先,那秦国应该继续保持姓赢才对,怎么会改到后面姓赵?

对于此。

从今天来看。

“可惜,战国时期,秦国与赵国却是打得如此死去活来。说起来,他们都是一个先祖啊。”

“没办法,现实就是这样。而且都过了不知道多少代了,就算是同一个先祖也可能拼个你死我活。话说,我们说不定都是同一个祖宗呢。”

“有可能。”

“那借100块给您的远房亲戚我怎么样?”

“滚……”

电视机前一众看客不时点头。

这个百家姓实在是太有意思了。

通过这个节目。

这不仅让大家学到了一系列的历史知识,同时还将姓氏起源问题给搞定了。

特别是那一些赵姓人。

赵姓在国内本来就是大姓。

全国有将近3000万的人口。

此时看到赵姓一系列的历史渊源,一众赵姓人士亦是激动不已。

……

“造父封在赵地之后,他的子孙成为了晋国知名的大夫。当传到赵盾这一代时,赵氏族人已经在晋国非常强大了。甚至,他们已经控制着晋国的君权。”

赵姓的源远不只如此。

江宁继续说道。

而另一边。

舞台之上,却是出现了赵盾。

这个赵盾。

就是当时江宁讲《正气歌》里面的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

赵盾因为包庇了自己的堂弟赵穿,所以太史董狐就写赵盾杀君。

无疑。

正气歌里,江宁当时宏扬的是正气,是一种美德。

比如这一些太史。

但这一件事里面并不代表,这个赵盾是恶人。

虽然董狐直笔写赵盾杀君,但赵盾也没有怪罪董狐。

同时赵盾在历史当中的评价很不错。

晋国的一系列文献都表示,赵盾是一位绝出的政治家,同时也是一大忠臣。

只是这个绝出的政治家赵盾,却是被大将军屠岸贾杀害。

不只杀害。

为了斩草除根,屠岸贾还将赵家三百余口全部诛杀。

“斩草除根,不留赵家一口性命。”

“斩草除根,不留赵家一口性命。”

舞台上。

大将军屠岸贾对着一众士兵发出号令。

不过在赵氏一族被杀300余口之时,刚好赵家生了一个婴儿。

这个婴儿,也被称之为赵氏孤儿。

这个消息也被屠岸贾知道了。

为了杀死这个孤儿。

屠岸贾派重兵把守,全城搜补这个婴儿。

婴儿母亲庄姬便找到程婴,希望程婴能将婴儿带走。

程婴无比的犹豫。

虽然他很想救下这个孤儿,但他又怕庄姬在严刑之下,透露出他的消息。

为了取信于程婴,庄姬直接就上吊自杀了。

见此。

程婴无比的羞愧,抱着婴儿离去。

但《赵氏孤儿》这一幕剧并没有结束。

“程婴将婴儿放进药箱里,然后想将婴儿带出城。但是,偏偏程婴在离开的时候,却是碰到了屠岸贾部下韩厥。当韩厥发现药箱里的婴儿,本欲将其杀死。但程婴却说,这是赵氏惟一的血脉。韩厥虽然是屠岸贾的部下,但同样也是一位忠贞爱国之士。随即,他放走了程婴。但韩厥知道,自己这一去,恐怕也无法交差。在程婴走后,韩厥便自刎而死。”

舞台上,一众演员无比激情的,将这一幕又一幕戏演将出来。

电视机前一众网友,看得泪水都出来了。

而这部剧仍在继续。

虽然孤儿被程婴带走了,但大将军屠岸贾一直都在全城搜捕未满1月的婴儿。

只要是见到未满1月的婴儿,不管是不是赵氏孤儿,屠岸贾都命令士兵将这一些婴儿囚禁起来。

并且对外宣称,如果不交出赵氏孤儿,就将全城所有未满1个月的婴儿全部杀死。

程婴没有办法,于是就去找晋国老臣公孙杵臼。

此时公孙杵臼已经退休,并且隐居。

公孙杵臼知道这个婴儿是赵家唯一的血脉,更知道赵家是晋国大大的忠臣。

随即公孙杵臼做出了一个令所有人都被震惊住的决定。

他对程婴说。

自己有一个刚刚出生不久的孙子,如果要保住赵氏孤儿,那么一会你就揭发我。

答案也就水露石出了。

“没想到,原来秦国与赵国竟然还有这样的渊源。”

江宁却是解释说道:“其实这个问题不难解释。大家都知道,姓氏姓氏,他即有姓,也有氏。在上古时期,姓与氏是不一样的。姓在前,氏在后。比如赵国的造父,他原本姓赢。但因为被天子赐了赵城,这是一种殊荣,所以他便以赵为氏,在对外称呼上会说赢姓,赵氏。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氏开始与姓也慢慢结合到了一起,氏也变成了姓,所以最后一系列子孙便以赵为姓了。”

“当然,这还不能解释秦国一众君主为什么也姓赵。”

当然,关于赵姓的历史渊源并没有结束。

江宁继续解释说道:“伯益虽然没有继承舜的位置,但他的后代,在商周之时表现也很不错。不过毕竟儿女多了,也开始分家立户。到了商朝时期,伯益有一个后代叫做蜚廉。蜚廉有两个儿子,一个叫做恶来,一个叫做季胜。恶来就是秦国的先祖,而季胜,就是赵国的先祖。”

“到了这里,两家虽然有血缘关系,但在姓氏上面,秦国这一边仍称秦姓。而赵国这一支,则是赢姓赵氏。那么,什么时候秦国开始用了赵这个氏呢?则是造父被周王赐于赵城开始,因为秦国这一边的子孙发展的并不特别好,而赵国这一支发展的却非常强大。因为两家都是同一个先祖,大家都是亲戚,为了得到赵氏族人庇护,于是秦国这一边恶来的子孙,也开始用起了赵这个氏,所以称之为赢姓,赵氏。”

这一讲。

“从刚才您讲解的,我们可以看到,赵氏确实渊远流长。但历史当中,我们也知道,秦国的一众君主,他即有赢姓,也有赵姓。比如赢政,很多时候人们都叫他赵政,这里面有什么渊源呢?”

其实这个问题,一众历史学家都发现过。

阅读开局讲聊斋,我吓死全网粉丝最新章节 关注https://www.smrhm.com/article/271470.html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