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幻想小说网 > 其他 > 知否笑长歌

第1章 李安

  • 作者:荥开
  • 类型:其他
  • 更新:2024-06-14 11:14:58
  • 字数:3566字

少年一边插着秧,嘴里一边念念叨叨的。

一个七八岁的农村少年,能生出读书的想法,是不是听着有些奇怪?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四月初,扬州城外的田里到处都是忙着插秧的百姓。

第1章李安

“不行,我得想办法读书才行。”

已经插到田尾的刘氏,一抬头就看到少年停在那里,骂骂咧咧道。

“知道了。”

其实少年并不是这个世界的人,准确点说,他身体里的灵魂不是。

以他这个便宜母亲的性格,若是他敢反驳迟疑,能被她念叨一天。

“真是的,我才多大啊,就让我干这个。”

李安上辈子是一个普通社畜,一次出差途中出了车祸,再次醒来竟然穿越到了大宋天佑三年,一个同名同姓,才刚刚九岁的少年身上。

大宋不限制百姓流动,加上原主大伯家的堂兄在学堂读书,因此原主虽然在乡村,对外面的消息也不算闭塞。

因为原主年纪尚小,对那些事情根本没兴趣,知道的也不算多。

少年回了一声,连忙躬身插起了秧。

别的不说,当今皇帝已经在位三十多年了,庆历新政应该早就实施过了,不可能连范仲淹的消息都没有一点。

李安觉得自己应该是穿越到一个似宋非宋的朝代。

不过这个宋朝和历史上那个宋朝一样,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风气却没有改变。

这也让李安萌生出读书的念头。

大宋不杀士大夫,要是能混个编制,不仅有了铁饭碗,还能成为特权阶级,也等于有了免死金牌。

不过他家里条件一般,家里十一口人,只有十几亩田,还从地主那租了十几亩,去掉税收和租子,再抛去一大家人平日的吃喝和一些必要的花销,基本剩不了什么。

要是碰上光景不好的时候,甚至还不够。

好在他们村子距离扬州城不远,他大伯和父亲农闲的时候可以去扬州码头帮人搬卸货物,还能赚些辛苦钱,补贴家用。

他祖父虽然是个大字都不识的农民,却也有点见识,把长孙送去私塾读书。

读书要束脩,笔墨纸砚书本都得花钱,而且还少了一个劳动力。

以他家的条件,也只能供一个读书,李安要想读书,不仅祖父祖母不同意,就连他大伯一家也不会同意。

李安琢磨着得自己想办法赚点钱,家里才有可能让他读书。

有句话说的好,当你沉浸的做一件事,就感觉不到时间的流逝。除此外,还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想别的事。

李安脑子里想着赚钱的事,倒是不觉得累了,不知不觉的就把一趟插到了底。

结果因为太过投入,退到了田埂都没注意,被田埂一绊,直接摔到了别人家的田里。

四月初,温度还是有些低的,李安一个哆嗦,连忙从田里爬了起来。

这块田的主人是他们村子一户人家的,好在人家还没插到这一块,听到动静,看了过来,哈哈一笑,道:“阿牛,伱这是要帮我家插秧吗?”

另一边,李安的父亲李南和母亲刘氏,还有哥哥李平,听到动静都看了过来。

“臭小子,插个秧还能摔田里,你还能干点什么?”

刘氏看到李安衣服都湿完了,全是泥浆,气的破口大骂。

“好了,你别骂他了。”

李南叫住了妻子,对李安喊道:“阿牛,你赶紧回去换衣服去,别冻着了。”

“哦!”

李安眼睛一亮,之前怎么没有想到这个办法。

“我看他就是故意的,这样就可以回家换衣服不用干活了。”

刘氏虽然这么说,到底是亲生的儿子,也怕他冻着了,催促道:“还不快滚回去换衣服,要是染了风寒,可没钱

若是一个两个,还可能理解为原主年纪小,又没出过村子,不知道也正常。

可是原主记忆中没有一点关于这个时期应该存在的名人信息就有些太古怪了。

即便如此,作为一个穿越人士,李安融合原主的记忆,从零零碎碎的一些信息中,也分析出现在应该是北宋仁宗时期。

因为现在的国都还在汴京,皇帝是大宋第四个皇帝。

《知否笑长歌》全本免费阅读

李安虽然对宋朝历史不是特别了解,仁宗时期的名人还是知道一些的。

像什么范仲淹、包拯、欧阳修、三苏什么的还是听过的。

然而他没有从原主的记忆中找到任何关于这些人的信息。

一块水田中,一个七八岁的少年,直起身子,看到自己这一躺才刚插了三分之一,叹了一口气,喃喃道:“这日子什么时候才是头啊。”

“阿牛,不是说了这趟插完才能休息么,快点干活,你要是再偷懒,小心你的皮。”

阅读知否笑长歌最新章节 关注https://www.smrhm.com/article/276970.html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