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幻想小说网 > 网游 > 70年代极品婆婆

092 极品婆婆

  • 作者:芒鞋女
  • 类型:网游
  • 更新:2023-12-23 04:28:33
  • 字数:17998字

眼瞅着杀猪的日子临近,薛花花她们又准备收拾清理院子,每年剩下的红薯藤磨的粉,米糠,柴火,都堆进房间拿钥匙锁着,准备明年接着用。人人盼着的好日子,却因卢红波老娘的死而罩上了阴霾,卢红波老娘是半夜走的,中途卢红波起来拉屎,听到有动静,迷迷糊糊的也没当回事,清晨醒来,听到刘华仙喊死了人,他半梦半醒的套上鞋子走出去,他老娘睡在院坝里,身上积了厚厚的雪花,整张脸乌黑乌黑的,双眼紧闭,他登时软了腿,片刻哀嚎起来,“妈啊,我的妈啊,你咋不等等我啊......”

哭声有几分真几分假就没人知道了,今天杀猪匠要来村里杀猪,很早薛花花就在猪场忙活了,陆德文他们也在,几个年轻点的赶了猪出来拿绳子吊着抬到竹林里去,薛花花则清扫猪圈和院坝,孙桂仙她们拿锅的拿锅,抱柴的抱柴,几年下来,她们在这方面也算有点默契了。

冷风嗖嗖的往脖子灌,鹅毛般的雪簌簌落在身上,他哈着热气,大步进了猪场。

院坝里,同伴们玩雪仗正起劲,他冻得瑟瑟发抖,他们额头却流着汗,西西也在其中,他咬了咬牙,小心翼翼跑了过去,挨着西西蹲下,问他,“想勤快,又不想干活怎么办?”大丫做的活他真做不来,会死的。

他是家里的长孙,从来被惯着宠着,如果被大丫比了下去,今后他如何抬得起头来做人,不得被人嘲笑成吃软饭长大的?可他懒惯了,不想干活,尤其瞧着大丫淘米,冰凉的水,手伸进去瞬间冻得通红,他打了个冷颤,急忙跑出了灶房。

冬日打雪仗是村里孩子最爱玩的,有时分三拨,有时两拨,各自在各自的据点修雪墙,搭雪垛来藏身,猪场被布置得像打地道战似的,好多进进出出的人都不幸被砸中过,但都笑两声就过去了,不会真正和个孩子计较。

大宝垂着眼,不知想什么,嬉皮笑脸的他难得正经起来,“我决定读书考大学,被谁比下去都不能被大丫比下去了。”小时候,全家人都偏心他,好吃的好玩的都是他的,大丫不能和他挣,不能和他抢,否则得挨打,他听得最多的就是他奶奶骂大丫是赔钱货,不指望她养老,如果大丫比他能干,岂不说全家人看走了眼,他才是赔钱货?读了几年书,学费全白交了?想想被人指着鼻子骂得痛哭流涕的场景,大宝觉得喘不过气来,他想了想,埋怨孙桂仙,“西西,我奶奶对大丫太凶了。”结果把他推到尴尬的境地。

你说孙桂仙要是对大丫好点,他哪儿用得着和大丫分个胜负,和和睦睦相处多好啊。

她刚铲起雪地里的猪屎,陆建勋就骂骂咧咧走了进来,猪跑出院坝在雪地乱拱乱踩,到处臭烘烘的,陆建勋皱着眉,骂卢红波不是个人,“医生说了他老娘活不久,我还叮嘱过她很多次,让他多他老娘好点,嘴巴上应得痛快,结果呢,看看都是些什么事啊。”出了卢红波这样的不孝子,他做队长的也有责任,他和薛花花说,“杀猪的事你和副队长多盯着,我去卢家看看,连口棺材都没有,这丧事不知怎么办呢。”

头顶砸下来个雪球,西西偏着身体刚好躲过,旁边的东东快速揉了两个雪团滚给他,笑大宝,“你啥时候突然多愁善感了,她努力你也努力呗,有啥好叹气的啊。”说完,提醒西西别被雪球砸中了,他牵着衣服,裹了十几个雪球往对方筑起的雪墙边跑,另只手抓起衣服里的雪球肆意砸向后边躲着的人,“看老子不砸死你们,哈哈哈,小明,快来,他们就剩下两个人了......”

西西捡起地上的雪球跟着跑了过去,双方正面交战,人人兴奋得哈哈大笑,大宝又哀叹了声,真的是年少不知愁滋味......算了算了,想那么多干啥,玩了再说。

估计穷的缘故,家家户户更注重办丧事而不是喜事,喜事很多人不兴办,可丧事哪家要不吭声直接装进棺材埋了话会被人戳着脊梁骨骂,前几天他隐晦的提醒卢红波要着手准备后事,免得到时候慌慌张张的,从去卢家帮忙的人说,卢红波并没把他的话当回事。

薛花花有些震惊,“好好的咋死了?”

“半夜自己翻下床爬出来的,刘华仙孙子说半夜听到她喊英子的名字,可能想把英子她们找回来吧。”具体原因陆建国也不清楚,他和薛花花说,“卢红波家的情况你也知道,我寻思着分个猪头给他,死者为大,怎么样也要把人埋了才行,你说呢?”

“你奶奶重男轻女的思想是错误的,她知道错了才送大丫去读书的......”西西双手在雪地随意画着,大宝抹平他的痕迹,“哎,想想大丫挺不容易的,我漫山遍野摘野果子吃的时候,她和大丫已经背着背篓捡柴火了,他将来比我过得好也是她自己努力......”想着,他又叹了口气。

宝妹是刘华仙孙女,恃宠而骄惯了,村里的孩子嫌她们是隔壁生产队的,不爱跟她们玩,今天宝妹不知发什么疯,死活要往他们跟前凑。

薛花花问西西去哪儿了,东东不高兴地撇嘴,“去卢家了,妈和小姑她们也去了。”

“宝妹真伤着眼睛了?”薛花花又问,东东不满地瞪大眼,“怎么可能,明明就是她说谎的,想讹诈我们。”

薛花花让他们去灶房拿板凳坐着烤会火,具体啥情况等陆红英她们回来再说,她给小明理了理衣衫,拿针线出来给他把破洞的地方补上,小明老老实实坐着,再三保证说没有砸宝妹眼睛,是宝妹乱说的,薛花花点头,“没砸就没砸,有没有被吓着?”

哪儿会没吓着,宝妹捂着眼睛就嚷着要他们赔医药费,哭得惊天动地的,好多人都看见了,宝妹眼睛真瞎了,他们得去坐牢,不坐牢的话就得挖个眼珠出来赔她,想想自己成了独眼龙就觉得恐怖。

两人不说话,俱搅着手指不看薛花花,薛花花很快缝好衣服,扯断线,收起针线篮子,继续扫院坝去了,两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乖乖去角落拿了扫帚帮忙扫院坝,院坝里堆着厚厚的雪,薛花花用铲子铲进背篓,堆到外边倒到山坡下,两人力气小,捧了雪装在扫帚上往外边拖。

没多久,陆红英她们就回来了,李雪梅和赵彩芝跟在她身后,陆红英脸上挂着冷笑,冲东东吼,“以后再让你打人啊,遇到个厉害的了吧,人家激你两句就管不住脾气,不讹你讹谁啊,幸亏我们在,我们要不在,看谁管你。”

东东被骂得红了眼眶,拖着扫帚继续往外边走,李雪梅劝红英,“小孩子不都这样吗,你凶东东干什么啊,论动手还是小明先动手的呢。”要不是西西把宝妹的话套了出来,她们还不知是刘华仙搞的鬼,“估计刘华仙背后眼红你们家很久了,故意挑杀猪这天来事。”

“卢红波真是活该,等着吧,他下场跟他老娘差不多。”

薛花花问李雪梅到底怎么回事,李雪梅回答说,“英子奶奶死了,想着办丧事要花很多钱,刘华仙舍不得拿钱,想要两个猪头把丧事办了,害怕你不答应吧,怂恿宝妹和东东打架,宝妹受了伤你要赔医药费,到时候猪头是她的了,你还得上门给她干活。”生产队能弄猪头肉的就属薛花花最厉害,刘华仙既想要猪头,又想薛花花帮她干活,真的是无所不用其极。

“她也用不着打孩子的主意吧。”

“谁知道呢?”陆红英冷哼了声,作势朝东东比划了个拳头,吓得东东身子抖了抖才作罢,“以后人家激你你就激回去,君子动口不动手,你们老师没教过你们啊?”

东东想摇头,但想到陆红英认识他老师,索性继续闷头不说话。

经过这件事,薛花花叫东东以后见着她们走远点,别打交道,东东不爽,“做错事的又不是我们,为啥看着她要绕道走?该绕道也是她绕道。”想想在竹林里,好多双眼睛盯着自己的尴尬恐惧,东东算是记恨上宝妹了,等明年,明年陆红英她们读书去了,他非好好收拾她不可。

小孩子天天打架斗殴,大人们习以为常了,小孩子忘性大,打架没多久又亲密无间了,但像刘华仙这样的还真是少见,这令许多人嗤之以鼻,陆建国答应给她的猪头也不给了,丧事的席面让他们自己看着办,他不喜欢背后使坏的人,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卢家在生产队也没脸面了。

刘华仙知道自己把陆建国得罪了,尤其近几年陆建国在外边名声越来越响亮,她大哥都要巴结他,她笑眯眯去找了陆建国两回,陆建国态度敷衍,爱搭理不搭理的,刘华仙心里没底,最后拿钱给她婆婆买了口棺材,席面简单,也不算多丢脸。

卢红波老娘死后,生产队都在议论卢家的事,卢家就剩下卢红波,他拿刘华仙没办法,将来的日子不知会多凄惨,有人问陆红英知不知道英子的下落,毕竟就她和英子走得近,询问的人多了,陆红英脸色极为不好看,不知为什么,薛花花觉得陆红英性格变得火爆了许多,对她和赵彩芝还好,对陆德文他们,常常扯着喉咙骂,有点更年期提前似的。

她私底下问陆明文,“红英学校和你离得近,她有没有和你说过学校的事?”陆红英从来报喜不报忧的,她担心陆红英遇到麻烦不肯和家里说。

陆明文搓草绳,闻言吃惊地抬起头,手里动作跟着停了,斟酌道,“说过些,没什么特别的啊,妈,你是不是也觉得三妹对我们很凶?”昨天他去知青房补墙,刘萌萌问他学校的事他多说了两句,陆红英从旁边经过,骂他狗改不了吃屎,到处勾引人,说话的语气,眼神,吓得他半夜都惊醒了两三次呢。

“你和德文是不是做错啥事了?”

“没吧。”陆明文皱着眉细细想,有件事不知道算不算,他们宿舍有个男生喜欢陆红英,托他给陆红英送围巾,结果被陆红英骂得狗血淋头的,以致于后来再有人找他帮忙,他说什么都不忙,陆红英凶起来不是吓唬人的,他和薛花花说,“不是什么原则性问题,她没必要生气吧?”

薛花花好几次想问问陆红英,奈何陆红英像早已察觉似的,不等她开口就东拉西扯扯其他的,直到他们返校,薛花花也没问出啥事,只叮嘱陆德文和陆明文多照顾陆红英点,怎么说红英是女孩子,做哥哥的不给她撑腰怎么行。

送走陆红英她们,赵彩芝也差不多快开学了,她单独去学校陆红英不放心,托陆明照顾西西和东东两天,她送赵彩芝到了学校就回来。

积雪还没化开,到处白茫茫的,这是薛花花第一次出远门,薛花花只背了个小背篓,背篓里装着赵彩芝的衣服鞋子,棉被则叠好绑在背篓上,坐车的时间比想象中要短,到学校时,门口有立着牌子接待新生的人,大多是成群结队而来的,像婆婆送儿媳妇读书还是少见,寝室共有10个床位,赵彩芝选了靠窗户的下铺,她铺床,薛花花给她叠衣服,桶,盆,依着顺序搁在床下。

寝室的人知道她们是婆媳关系,露出羡慕的表情,“婶子人真好。”为了读大学,她婆家人眼睛不是眼睛鼻子不是鼻子的,她写了保证书才放她来读书,她叫苏小眉,是外省的,婆家人希望她毕业后回农村教书才选的这个专业,追根究底,还是怕她离婚,无论无何要把自己留在农村就是了。

她问赵彩芝,“你毕业后还回去不?”问完想到薛花花在,有点尴尬的顺了顺头发,赵彩芝没想那么多,“回啊,不回去我妈带两个孩子哪儿忙得过来。”赵彩芝眼里,能读书就不错了,没太大的野心,况且家里人都在外边读书,总要人回去照顾老人孩子的。

苏小眉讪讪笑了笑,朝薛花花说,“彩芝同学对婶子也好,不知道的以为你们是母女呢。”婆媳是天敌,真正相处融洽的婆媳少之又少,薛花花不说,她都以为赵彩芝是她闺女,毕竟,没有哪个婆婆会支持儿媳离家。

薛花花发自心底的笑了笑,“不就是母女吗?我往后得靠她给我养老呢。”

苏小眉挑了挑眉,心想果然是别有目的的,再看赵彩芝便没了之前的羡慕,天底下的婆婆到底还是大同小异的,薛花花注意到她表情,没往心里去,眼瞅着天还没黑,她和赵彩芝说要回去了,赵彩芝惊讶,“这个时候没车了吧,妈,今晚你跟我挤着睡,明天我送你去火车站吧。”

“不用,你刚来,熟悉熟悉校园,我找得到路,你不用担心我。”薛花花看了看天色,赶去火车站睡晚,明早能买个坐票,等赵彩芝收拾得差不多了,她把背篓里的香肠包子拿出来,让她热了再吃,别拉肚子了。

“你一个人,凡事多注意安全,想西西他们了就写信回家,咱离得近,等他们放假我带他们来看你。”赵彩芝性格柔弱,周围又没有熟人照应,薛花花挺不放心她的,“别天天闷在学校,没课去外边走走看看,市里总归要比村里好。”

赵彩芝认真听着,和苏小眉说了两句话,挽着薛花花的手出了门,其余室友还没来,苏小眉没去的地儿,也要跟着送薛花花,薛花花托她平时多多关照赵彩芝,有空了来村里晚,苏小眉客客气气的说好,等薛花花走了就缠着赵彩芝打听婆家的情况,得知赵彩芝是农民出身,婆家兄弟姐妹都考上了大学,她难以置信,“你婆家以前是地主吧?”

她丈夫是地地道道的农村人,别说读书了,简单的加减法都不会算,村里好多人都和他丈夫差不多,自己的名字也不会写,薛家能出几个大学生可是了不起的事,除了地主,她想不到薛花花还能是啥,转而想想又觉得不太对,考大学前要进行政治审核,家庭成分不好就没法参加的。

校园里没什么人了,她悄悄问赵彩芝,“你们家是不是有关系啊?”得多厉害的关系才能把几个孩子都送进大学,苏小眉想象不出来。

赵彩芝心头不舒服,她们凭着自己本事考的大学,如何会有关系,但她没发火,耐心解释,“我婆家土生土长的农民,哪儿有啥关系啊,我妈话少,天天起早贪黑的干活,家里仍然穷得揭不开锅,还遭隔壁生产队的人上门打伤了,人穷志短,我妈说人家欺负我们就是看我们好欺负,为了争口气,她请村里的知青帮我们扫盲,天天带着我们读书学习,后来和我三妹关系好的知青回城读大学,时常寄课本给我们,我妈就让我们照着课本的学......”

苏小眉再次瞠目,“你婆婆这么有远见?”

赵彩芝点头,“人穷志短,她说我们家烂成那样子,就是少了志气。”

“你婆婆像个文化人。”这种读书的执念,很多文化人都不见得有,她问赵彩芝,“你丈夫在哪儿读书?”

“北京。”赵彩芝如实回答。

苏小眉羡慕了,“北京好啊,将来毕业,让你丈夫在北京给你找个工作,你们夫妻就能团聚了,你们都有工作,不怕养不活孩子,哪儿像我......”她婆家都是些吃人不吐骨头的怪物,她没来读书呢,全家人就想着搬来城里过好日子了,小叔子,小姑子,全家十来个娃,都指望她养活,隔得几辈的亲戚都找来了,还逼着她写保证书,想想苏小眉就意难平。

“我不去北京。”赵彩芝态度明确,“我和小学校长说好了,毕业后还回小学教书,公社离我家不远,天天都能回家。”

“你图啥啊。”苏小眉气她不争气,“咱好不容易考出来,不就想生活得好点吗,回到村里,和其他村妇有什么不同,换我我是不想回去了,巴不得离得越来越好。”她和她丈夫感情不多,她都替他生了4个娃了,没有感情是假的,但她婆婆蛮不讲理,平时指桑骂槐说她们家吃饭的嘴巴多,她要分家,她婆婆死活又不干,等她考上大学,更变本加厉的逼她,本来要她选本省的大学,她坚决不答应,就想走得远远的,眼不见为净。

“我婆婆年纪大了,身边总要人照顾。”

“要照顾她女儿不会照顾啊。”苏小眉有些义愤填膺,赵彩芝摇头,“红英有更远大的目标,我不能拖她后腿,我把家里照顾好,她们在外拼搏,挺好的。”

苏小眉看她眼,嘴里暗暗嘀咕了两句,赵彩芝没听清也没细问,两人在校园逛了圈,苏小眉要去外边吃饭,赵彩芝怕天黑不安全,说带的包子香肠还有,将就先吃着,过两天开学就能去食堂吃了,苏小眉这才不情不愿跟着回了寝室。

而此时的薛花花已经在火车站了,站外有个不大不小的广场,零零散散躺着很多人,广场的路灯亮着,薛花花从背篓拿了个草垫子,坐火车没座位用的,她圈着腿,把背篓竖在身前挡住迎面而来的风,时不时有人来询问她要不要住宿,价格便宜,离火车站近,人多能拼房间,刘云芳怕被人盯上,故意挨着几个年轻人坐着,约莫是价格能接受,几个年轻人承受不住寒冷了,嘀嘀咕咕商量着每人出多少钱,惊觉他们要走,薛花花慢慢挪到另外个地。

夜里,广场上静悄悄的,偶尔有两声婴儿的啼哭,不过很快就没了,她身后坐着的是从外省来的,也是送家里人来市里读书,不相识的人凑一块,漫无边际聊着村里的事,听着竟也能打发时间,后半夜,气温更低,薛花花被冷得睡不着,担心扒手偷她的钱,强撑着眼皮不敢睡沉了,想到几个孩子都如愿读了大学,她用不着像以前累了,照顾好自留地,养两只鸡,挣的工分够她和西西兄弟两吃就行了,慢慢地,竟也睡了过去。

迷迷糊糊时听到周围有杂声,她急忙睁开了眼,昏暗的光下,人影悉悉索索朝售票窗口去,她双腿有点麻,缓了许久才缓过劲儿来,雾气萦绕,视野不开阔,看不清人的长相,她背起背篓,买票就进了站。

陆明来县城接的她,骑的陆建国的自行车,陆德文他们走后,陆建国逼着陆明学会了骑车,平时急需用车就把陆明叫上,因为陆明学骑车,生产队还有过风言风语,说陆建国脑袋被门缝夹了,自己有儿子有孙子,不让他们学,偏偏看重外人,薛花花问他,“你骑车出来,别人没说什么吧?”

“他们想说什么我也拦不住,陆大哥跟我说了,他们几兄弟不骑车是没办法,无论怎样都学不会,坐着就害怕,婶子也这么说的......”村里有些风言风语他知道,他悄悄找陆建国说过,陆建国让他别多心,谁会骑谁就骑,说闲话的是陆家离得远的亲戚,陆建国压根不在意。

“建国是很光明磊落的人,我是怕你妈想不开。”有些人故意开陆建国和刘云芳的玩笑,哪次刘云芳不是气得脸红脖子粗的。

“我妈有我爸呢,她收敛很多了,雪梅去北京,她还给雪梅做了双布鞋。”地上积着雪,陆明谨慎地盯着地面,怕不小心将薛花花摔下去了,说起他妈给李雪梅做鞋的事,李雪梅有些受宠若惊,让她留着自己穿,她不差鞋子,他妈把鞋子搁凳子上就走了,态度怪得很,遇着他爸,他爸说他妈是担心自己惹人烦,老了没人肯搭理她。

自杀的事闹得沸沸扬扬,几个儿媳没个出面的,思来想去,李雪梅是读过书的,知书达理,比其他儿媳值得依靠,才做了双鞋子送给李雪梅,算道歉吧。

“雪梅不是斤斤计较的人,将来她真老得不能动弹了,雪梅不会不管她。”李雪梅的为人薛花花还是有信心的。

“是啊,我也和她这么说的,雪梅是我媳妇,她什么性格我清楚,她就觉得我妈太惯着小明了,小孩子不懂是非,什么都要引导,纵容的话只会让他变本加厉,小时候不教,大了就只能公安帮你教了。”陆明是赞成李雪梅的说法的,就说卢红波,他爸说卢红波就是被惯坏的,小时没吃过苦,不顺意就骂人打人,现在呢,老娘死了还得看刘华仙脸色办丧事......

到生产队时还早着,刚从陆建国家还自行车出来,孙桂仙她们就围了过来,问她大学的事,薛花花夜里没睡好,脸上有点疲惫了,却也和她们聊了起来,学校里环境算不得多好,胜在干净,学生们热情,而且读书的氛围很浓厚,生活节奏要快很多。

“坐火车感觉怎么样?”村里人好多没离开过县城,别说坐火车了,班车都没见过,薛花花语速慢了些,“火车轰隆隆的,很吵,车里人很多,天南地北的人在车厢里吹牛,吹什么的都有。”

“你怕不怕?”孙桂仙冷不丁又问了句。

薛花花迟疑了下,“晚上在广场有点怕,人生地不熟的,害怕小偷偷钱,我哪儿都去不了。”这个年代,扒手特别多,火车上就有好多人的钱遭了殃,她的钱藏在袜子里倒不怕,不过仍跟着紧张了下就是了。

“是啊,市里弯弯绕绕的,哪儿看着都差不多,走丢了连派出所都找不到,还是待在农村好,大家知根知底的,踏实。”孙桂仙低低感慨了句,余光瞥见不远处的刘云芳,拉着薛花花要去猪场聊天,说说市里遇到的新鲜事。

“明天吧,我得回家收拾收拾。”土墙灰尘多,她得回家收拾收拾,再说西西和东东快回来了,还得做饭。

家里就剩下她和两个孙子,体谅她的不容易,孙桂仙催她回家。

薛花花前脚走,后脚就有人酸言酸语道,“你看薛花花能干又怎样,儿女们都读书去了,身边没个人照顾不说,她还得照顾两个娃,真不知她咋想的。读再多的书有啥用啊......”

那人说话的声音不高不低,走出去十来米远的薛花花听到了,本来想掉头回去跟她理论几句,想想还是算了,志向不同,说再多都没用。

作者有话要说:《富贵爸爸贫穷儿》

拥有无数豪宅名车,钱多到日花百万到死都花不完的富二代,

突然穿越到除了美貌一无是处的酒鬼身上,为了快速过回富二代生活,他决定傍个富婆,骗光她的钱......

至于酒鬼留的3个儿子?

别怕,等爸爸有钱了,你们就是富二代......

几年后,3儿子:爸爸,我们还要等到啥时候啊?:,,,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

“好,你去忙吧。”薛花花和孙桂仙说了句,待两人走近了,问他们怎么回事,东东先说,“还不是宝妹她们,明明我们玩得好好的,她们硬要跑过来一起玩,我们不想和她们玩,就打起来了。”

薛花花发现东东脸上有抓痕,小明衣服也破了口气,以她对两人的了解,打架输了是不会回来的,肯定把对方打得很惨,害怕她们大人来先跑回来了,孙桂仙问他们具体的前因后果,东东抬眼,没吭声,小明犹豫了下,说道,“宝妹说今年的猪头都是她们的,凭什么啊,猪头是生产队的,队长说分给谁就分给谁,宝妹就骂我们是猪头,我抓了把雪就扔她,明明打到她肚子,她硬说砸着她眼睛了,东哥气不过,扑过去跟她们干了架......”

生产队杀两头猪,猪头没人愿意要,嫌脏,难清洗,味道还不好吃,不仅仅猪头,内脏都没啥人要的,但薛花花似乎喜欢得很,猪肝,猪心,大肠她都喜欢吃,所以每年陆建国都会分给她,但今年的情形不同,他才和薛花花说说。

“分给他吧,我要不要都没啥,猪肝你给我就行。”

大宝了解西西不是危言耸听的性格,不由得关注了大丫几天,发现她无比勤奋好学,不仅帮家里烧火做饭,喂鸡捡柴,有时间就待在家写作业,老师布置的寒假作业,他还动笔呢,大丫差不多快写完了,他不禁生出种危机感来。

“成,那玩意除了你也没人喜欢。”

雪小了,随着风在空中散乱的飘着,竹林闹哄哄的,薛花花怕东东他们凑太近被开水烫着,扯着嗓门喊了几声,风大口大口往嘴里灌,冻得她牙齿打颤,喊了好几声,小路上孙桂仙吆喝着东东他们回来,东东走在最前,气冲冲的,看上去很不高兴,小明抄着手,脸色和东东差不多,她喊东东,“咋了,是不是跟人打架了?”

两人抬头,见薛花花站在山坡边,嘴巴撅得更高了,孙桂仙站着没动,急忙推东东,“花花啊,东东他们遭人打了,你和他们说说,杀猪匠来了,我还烧着开水呢。”

西西揉了个雪团,随意砸向远处,扭头看他,热得发红的脸颊闪过丝思考,片刻,和大宝说,“不想干活就努力读书,两样总要占一样吧?”

这是自然,不读书又不干活,等死吗?

阅读70年代极品婆婆最新章节 关注https://www.smrhm.com/article/280737.html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