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幻想小说网 > 其他 > 红楼梦大模型揭秘版

第213章 红烛泪尽夜未央

  • 作者:陈学军
  • 类型:其他
  • 更新:2024-02-24 21:43:16
  • 字数:7614字

尽管现在他们仍然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周围簇拥着美丽的花朵和精致的装饰,但是宝玉深知这其中蕴含了多少云愁雨恨。这些烦恼和痛苦让他觉得人生不如死。

黛玉低头恍惚沉思,心中充满了矛盾和纠结。她年过二八,已经到了适婚的年龄,但若是父母健在,想必也会为她下定亲事。然而,她并不愿意接受这种俗意的安排,因为她深知自己的内心渴望着自由和真爱。

在这个忙碌的年关之际,宁荣两府的人们都在为各种事务奔波劳碌。他们不仅要应对家族祭拜和红白喜事,还要处理往朝廷及四王八公相关礼仪事宜。这些繁琐的事务让他们感到压力倍增。

为了维持排场,两府不得不考虑售房卖地、典此当彼等措施。贾链和凤姐日夜操劳,虽然勉强应付得过来,但也几乎耗尽了府中丛甄家转来之银。这让王夫人感到非常痛心和着急,最终导致她病倒在床上。

贾链和凤姐日夜心力操办,也算妥帖,但也几乎耗尽府中从甄家转来之银。王夫人一痛一急,病上床榻。贾政即请王太医前来诊视。王太医说并无大碍,喝些定脉安息的药即可,惟请少费神思,认真安养。两府各色人等皆尽心问候与侍奉,王夫人只图安静,并不烦难众人。贾母因亲身交代凤姐、李纨,及丫鬟玉钏儿等一些照应之语,也便罢了。

宝玉感到无比的悲伤,这些姐妹们一个个都要离开他,嫁作他人妇,大观园也变得越来越冷清。他无法想象明年、明春、再明春的大观园会是什么样子,他的心情愈发沉重。

在年前的某个时候,史鼎从他的职位上返回京城,他接回了湘云回到史府过年。在节日期间,湘云曾经两次去贾府玩耍。宝玉听说她今年也将嫁人,她的姻缘是中军左都督卫浩功的儿子卫若兰。卫若兰长得英俊潇洒,性格豪爽,与湘云堪称郎才女貌。人们称赞他们是天生地造的一对,福禄鸳鸯。

贾母听到这个消息后,既高兴又悲伤。有一天,她面对簇拥在身边的一大群人说道:“云丫头的头发还没长成筷子那么长,一个芝麻大的心眼也没有,竟然要去做人家的媳妇去了。日后她能忍受得了婆家的规矩吗?”说着,她流下了眼泪。王夫人、凤姐等人都劝慰道:“女孩子在娘家时,自然被捧得像凤凰一样高傲。长大后总要给人家做媳妇,做当家奶奶。谁不是这样过来的呢?既然过来了,谁又说不好呢?”

她不愿意嫁给那些浊男腐气的人,因为他们只会玷污她的纯洁和美丽。她宁愿早些病死干净,也不愿将自己的一生托付给一个不值得的人。

宝玉心中不禁感叹,云妹妹和琴妹妹这两个青春洋溢、率真可爱的女孩子,竟然都要步入婚姻的殿堂。他深知,对于一个女孩子来说,在她们还是姑娘的时候,她们的生活是真实而快乐的,她们的性格也是真实而可人的。然而,一旦她们嫁人后,她们的生活就会变得冰冷而无情。

宝玉心里默默祈祷,希望云妹妹和琴妹妹能够忘记她们曾经在闺阁时期的美好时光,这样或许可以减轻她们心中的一层苦恼。然而,对于二姐姐来说,她的心思却始终停留在娘家和过去的欢乐时光上,仿佛她的一生只活过了闺阁年华。

然而,她又想到了一个人,他是唯一一个能够理解她内心的人。他还没有能力给她幸福,但她却无法割舍对他的感情。她知道,他们的命运已经交织在一起,无论怎样努力,都无法改变这个事实。

宝玉也在思考着同样的问题。他知道姐妹们都要出嫁走人,而自己却无处可去。他与黛玉的心契合,他们有着共同的价值观和追求。他希望能够与黛玉同生共死,一起面对人生的起伏和挑战。

想到此,宝玉向黛玉报以一笑。黛玉只当宝玉看透了自己的情思,她早已侧过脸去,专心地听惜春等人说话。

贾母转过头来问薛姨妈道:“二月十八日琴儿就要过门了吗?”薛姨妈笑道:“是啊。我忙得连年都没好好过。梅府讲究古制,有很多规矩我都不懂。梅家三天两头派人来指教我。说笑话了,给蟠儿娶亲时,我也不曾忙得手脚不够使唤。”贾母叹息道:“这样说来梅家往后恐怕不会省事。琴儿真像含苞待放的花朵一样,一些风雨都吹不得。谁知道她是有造化的呢?”说完这句话后,她长叹一声道:“倒是两个小的先要嫁人了。说起来终究还是心疼啊。”众人都感叹不已。

薛姨妈又说道:“琴儿啊,你要记住:在家千日好出门半日难。到了婆家之后一定要勤快孝顺公婆、照顾丈夫和孩子。还要学会处理家务琐事和与人相处之道。”宝琴点点头表示自己会牢记在心。

王子腾夫人也说道:“是啊,琴儿。你要知道:婚姻不仅仅是两个人之间的事情,更是两个家庭之间的事情。所以你要懂得尊重长辈、关心弟妹、和睦邻里。”宝琴再次点头表示自己会努力做到这些。

众人见状都纷纷劝慰宝琴不必担心太多,只要用心去做就好了。最后大家一起举杯祝愿宝琴新婚快乐、百年好合!

凤姐笑嘻嘻地说道:“婶子、姑妈,你们可别说得太过深奥和可怕了。我这个人就是无知无畏,不拘泥于规矩,也不划地为牢,更不怕别人在背后笑话我。”王子腾夫人和薛姨妈都笑着说:“妹妹们要是都有你这样的能耐就好了,可惜我们学不来你那厚脸皮和老练的本领。”宝钗、探春和黛玉也都笑着说:“就算我们再修行三世,也难以达到你的道行。如果不能成为仁者,那就努力去成功吧!”凤姐笑着说:“那些读五车书的人,还不如我这个不识斗字的人呢。天下也不用大闹秋战春闱。谁的腿快嘴利就赴琼林宴,我还要束带顶冠抢去呢。”这番话让大家都笑了起来。

薛姨妈看着凤姐,脸上带着微笑,但眼神中却充满了责备。她嗔怪地说:“你总是喜欢说些俏皮话,这可耽误了正事。”

凤姐听后,立刻露出了一个调皮的笑容,她回应道:“我真是命运多舛,本想兴高采烈地来帮忙,没想到却惹得姑妈不高兴。琴妹妹,快跪下来请婶子为你行笄礼吧,明天你就可以去梅府做那个受到上上下下尊敬的当家奶奶了!”说完,整个房间都响起了欢声笑语。

当晚,王子腾夫人来到薛姨妈家,凤姐、宝钗、湘云、黛玉、探春等姊妹挤了满房,皆为宝琴祝福。恰恰是晚明月皓空,绿窗高启,银光洒满窗下花梨翘案。两边龙凤烛火烈燃,中间鼎炉香烟氤氲。上供三个钧窑碗,分别盛上莲子、红枣、汤圆。薛姨妈令宝琴低首跪拜,嘱他默祷,以求婚后福祉。一时宝琴起身,大家皆喜。

湘云拉着宝琴,笑问道:“祷告什么?速告诉我们。”宝琴脸颊飞霞,不语。黛玉笑道:“快告诉你云姐姐,他好向你习学。可知你前脚出门,他后脚即嫁呢。”湘云急了,道:“我虔心来别琴妹,替他祈福,如今却叫林姐姐取笑。舅妈、姨妈、凤姐姐,还不快教训他!”王子腾夫人、薛姨妈皆笑道:“你们姐妹们真是要习学呢。这是在家里的仪注,竟罢了。明儿到了人家,可真该提前听学些规矩道理,免得出笑话。琴儿小,所以我叮嘱他多少事,得便的趁早习练。也别脸红,到了婆家出错,才是大笑话。”地下多少婆子媳妇皆笑着附和。

在十五这个吉祥的日子里,梅府派人送来了一套精美的催妆花髻,这是新娘出嫁前的重要仪式。除此之外,还有销金盖头、花扇、花粉等各式各样的催妆物品,都是为了给新娘增添喜庆的气氛。薛姨妈和薛蝌为了表示对梅翰林家的尊重,也回赠了金银双胜御、绿袍、靴、笏等吉祥物。他们深知梅翰林家的庄重和尊贵,所以从一开始就不敢有丝毫的怠慢。

宝琴的嫁妆准备得非常丰盛,包括珠翠首饰、绫罗成衣、雕床高柜、合欢被褥、锦绣帐幔等,这些都是传统的嫁妆物品。此外,还有百宝嵌奁盒、双蝶飞剪、子孙痰盂等大大小小的六十四抬全堂嫁礼,可以说是应有尽有。薛蝌作为宝琴的哥哥,对她疼爱有加,特意将京城里生意兴隆的恒瑞绸缎铺赠送给宝琴,希望她能够过上好日子。他还复制了牌匾,用红绸缠绕在栏杆桌旁,为宝琴的出嫁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话说面临年关,宁荣两府一片繁忙。各种家族祭拜、红白喜事、迎别送往的事宜增多,往朝廷及四王八公相关礼仪事宜也是接二连三。两府账房一合计,节间消费已将年下收入十之去七。而亲友生日迁喜婚丧礼数比昔年尤为厚重繁复。两府难免悖逆祖宗心意,计议售房卖地,典此当彼,维持排场。

王夫人因为年事已高,精力有限,所以她嘱咐凤姐在有空的时候多去帮助薛家。由于曾经收养宝琴为义女,王夫人也慷慨地赠与了她十二件金珠首饰和十二身精制的衣裙。这些礼物都是王夫人精心挑选的,希望能够给宝琴带来好运。贾母也非常疼爱宝琴,她赏赐了丫鬟珊瑚给宝琴作为陪嫁,希望她在新家里能够得到照顾。

总的来说,薛家为了宝琴的出嫁,精心准备了各种嫁妆和礼物,希望能够给她一个美好的开始。而王夫人和贾母也给予了宝琴极大的关爱和支持,让她感受到了家人的温暖。在这个喜庆的日子里,大家都为宝琴的幸福而祝福。

十七日的早晨,阳光洒满了大地,薛蝌和薛蟠带领着他们的家人,一行浩浩荡荡的队伍,谨慎而又庄重地向梅府出发,他们的目的就是要将宝琴的嫁妆送到梅府。这一天,凤姐也不甘示弱,她带领着林之孝家的、周瑞家的、来旺家的等一众家人,一同前往梅家铺房。他们按照梅府的指示,精心地铺设了新房的奁具和器具,动用了各种物品,力求让新房显得更加温馨舒适。最后,凤姐留下了来旺家的和珊瑚两人,让他们在新房中看守,确保一切顺利。

贾政见状立即请来了王太医进行诊治。经过检查后,王太医告诉贾政说王夫人并没有什么大碍,只需要喝些定脉安息的药就可以康复。他建议贾政少费神思,认真安养身体。

在王夫人生病期间,两府各色人等都尽心尽力地问候与侍奉她。王夫人只图安静休息,并不想烦难众人。贾母也亲自交代凤姐、李纨以及丫鬟玉钏儿等一些人照应王夫人。

阅读红楼梦大模型揭秘版最新章节 关注https://www.smrhm.com/article/284789.html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