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幻想小说网 > 历史 > 大汉双壁

第一百八十四章盐铁管治

  • 作者:SSD
  • 类型:历史
  • 更新:2024-05-08 18:42:47
  • 字数:4700字

在农耕时代,再也没有比盐利润更高的买卖了!

而铁同样很重要,没有铁的话,百姓们耕种都没有农具,而叛乱者就是想造反,没有铁打造武器,举事都很难。

难道说,爱真的是一生的磨难,不爱也是一生的遗憾吗?

一夜风流之后,刘彻又开始抓紧处理朝政。

纵使我李玄微手中之四尺剑,可一剑劈开黄江水,留住你和放下你,我都做不到。

答案是盐。

话归正提,再次拉回主线。

经过了两年的努力,五铢钱的改革,己经初见成效。

“……”

“……”

当今天下,什么东西来钱最快?

所以,盐铁这种与普通百姓息息相关,又对国家有重要意义的事物,自然而然的就走近到了刘彻的眼中。

对盐铁加以控制,丝毫不比五铢钱的改革,来的容易。

因为从关中到吴楚,从齐鲁至燕赵,从各诸侯王,到各世家,几乎都在做着盐铁的生意。

现如今,刘彻又把目光放在了盐铁专制上面。

“……”

武德殿外等待召见的桑弘羊,正在暗自猜测与揣摩刘彻的心思。

作为官员,揣测皇帝的心思,基本上是必须要做到的事情。

“御史大夫,快快请进吧!”

就在桑弘羊思考的时候,宫门打开,掌印大太监春陀笑呵呵的走了出来,恭身作揖道:“陛下命奴婢,在此迎接卿公!”

“……”

“有劳了!”

桑弘羊见状,微微颔首答礼。

别看,春陀他只是皇帝家的奴才,但是他手中的权力,甚至比自己这个御史大夫还要大。

平心而论,单从官职而言,掌印太监的官位并不高,只是正四品。

可掌印太监,往往都是皇帝的化身。

在朝堂之上,除了丞相、太尉可以拍着胸脯说,稳压掌印太监一头之外,其他官员没有一个敢这么说的。

只见,走到春驼的身侧后,桑弘羊不经意间往春陀的衣袍里面,塞了一块金子。

“……“

随后,桑弘羊对着春陀问道:“春公公,你可知道,陛下召吾前来,所为何事?”

春坨这边,略微捏了一下衣袍里黄金的质感后,满脸笑容道:“我不过是陛下身边使唤的下人,不懂社稷大事,只是,听陛下私语,好像此番召公,好像是为了盐铁……”

“盐铁?”桑弘羊闻言,双眼之中闪过一丝惊讶和畏惧之色。

在大汉朝,刘姓诸侯王、世家们等大地主阶级,百分之七十以上,是靠的盐铁发家的。

眼下,朝廷这边,刚刚改莘了五铢钱,断了许多人的财路,现在皇帝又想严管盐铁,这会不会有些太着急了些。

“………”

兔子急了都会咬人,更何况是那些吃人不吐骨头的刘姓诸侯王、世家们。

到时候要是激起了叛乱,发生像先帝一朝,七国判乱那种全国级的叛乱。

到时候皇帝肯定没事,可他或许会像当年提出削藩政策的晁错一样,被五马分尸。

一想到这个下场,桑弘羊浑身上下都起了冷汗。

没办法,他一个人倒是不怎么怕死,可是他还有一大家子人要养。

一旦他死了,那些所谓的政敌,绝对不会放过他的家人。

可是,糊弄汉武帝刘彻的话,桑弘羊觉得自己有可能会死的更快。

摆在桑弘羊面前的是,做与不做都会死。

可恰巧,桑弘羊又不想死。

因此,对桑弘羊来说,此事的关键在于盐铁官营后,会不会引起天下动荡?

动了刘诸侯王们、世家们的蛋糕,这帮家伙,要是狗急跳墙怎么办?

可要不改革,汉武帝刘彻那边,他就过不去。

至于说什么,盐铁专制后,功在当代,利在千秋,那些都是身后名,要和不要都无所谓。

“……”

“爱卿可有什么好的意见吗?”

说完自己对盐铁专制的想法后,刘彻一脸真诚的看着御史大夫桑弘羊问道。

对于刘彻表现出来的期待,桑弘羊苦笑一声,犹豫再三之后,他给出一个折中的想法。

“………”

旋即,他就俯首道:“回陛下的话,朕认为国家应该实行盐铁官制,分设盐铁官,负责各地盐铁的生产、储存,以减少盐铁资源的私人垄断。”

“……”

其实,桑弘羊的心中有更好的办法,只不过这个办法太过于偏激,容易激起叛乱。

晁错的削藩之政,有益于国家,可他最后的结果却是全家俱亡。

与晃错等为国为民的名臣相比,桑弘羊身上的官僚之气,就浓厚多了。

“……”

同样一件事情,像晃错等名臣,考虑的是全天下,是后世的千秋万代。

但桑弘羊最先想到的却是自己,还有自己家人的平安。

但是,桑弘羊这么做,也是人之常情,毕竟这天下哪有真正无私的圣人。

“……”

不算太懂经济学的刘彻,轻易被桑弘羊给糊弄过去。

刘彻点点头,表示同意:“御史大夫所言,甚合朕意,卿回去后,便拟个条程,再交由朝议讨论罢!”

听刘彻满意,桑弘羊这才松了一口气,暗道自己总算是过关了。

在古代,盐和铁是百姓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必需品。

盐是调味品,一顿不吃盐便没有气力。

铁则是农业生产活动的必需品。因此,对于盐铁的管控,关乎国家经济的发展。

反正自己现在手头上,有比周亚夫还要厉害几分的将军卫青,兵力也比自家父亲时充足。

就算真的激起兵变,自己也能像父亲当年平定七国之乱一样,给他压下去。

刘彻想要对此下手,从刘姓诸侯王、世家们嘴里抢食吃,难度无疑是困难级别的。

“………”

想一想,真是心酸啊…

但不从刘姓诸侯王、世家们的嘴里面抢食吃,就要从农民、小地主嘴里面扣出粮食来。

刘彻觉得,与其苦一苦百姓,得来的东西,还要跟百官们平分,最后还要担当个骂名。

不如自己硬着头皮,和刘姓诸侯王、世家们,打上一场硬仗。

对刘彻而言,李玄微是他见一个爱一个里面,最爱的。

但朝廷大事对刘彻而言,同样十分重要。

阅读大汉双壁最新章节 关注https://www.smrhm.com/article/290300.html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