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幻想小说网 > 其他 > 盘点夺权篡位指南[历史直播]

第 21 章 元末农民起义10

  • 作者:八扇屏风
  • 类型:其他
  • 更新:2024-02-05 22:22:37
  • 字数:6652字

八八:我不装了,摊牌了。

他直接放弃“龙凤”这个年号,改称“吴元年”。所以说,这时候开始,朱元璋才完全独立,进入到下一个阶段--飞龙在天。]

那为什么我说他在彻底打败张士诚后才建极呢?

因为小明王韩林儿死了。]

在朱元璋通过使诈,在江东桥大败陈友谅之后,小明王那边就紧急封他为吴国公。三年后他在鄱阳湖噶了陈友谅,都不用韩宋那边再出诏令,他手下的文武百官就纷纷上疏,拥立他晋吴王。

朱元璋终于不用再奉行那九字真言做韬光养晦状了。

王生本来想嘲笑他幼稚,能当皇帝和有没有污点有什么关系?咱们陛下当还玄武门弑兄迫父呢……

不过想想身边这人对陛下的盲目崇拜,就咽了下去,实在怕他拳头硬。

[吴元年,朱元璋击败张士诚,然后立刻开始北伐。

毕竟我们八八是个体面人嘛。

但他和张士诚决战时候,小明王恰好死了。

北伐时,吴王朱元璋发布了一篇正儿八经的讨元檄文--《谕中原檄》,散播于山东、河北、中原、关中等所有未收复的北方地区,我给大家画一下重点。

开篇先说了核心思想:中国居内,以制夷狄;夷狄居外,以奉中国。

北方地区已经被鞑虏统治了三四百年,或许他们中的很多人自己都认命了,觉得自己生为北方汉人,活该要过这种被人奴役的生活。

[自从朱元璋投靠到韩宋朝廷,他的治下一应用的都是小明王的“龙凤”年号。即使小明王被朱元璋解救,安置在滁州后,韩宋政权已经名存实亡了,朱元璋这边也依旧没变。

于是,台上台下会哭成一片。

因为谁都知道说的不是崇祯与公主。]二凤很伤心,怎么还越来越差了呢?哐当一声,朱元璋手里的茶杯掉了,摔了个粉碎。

人生的大起大落就是这样,半个时辰前听到自己未来会问鼎天下,还没高兴多久,现在就听到了什么《明末遗恨》,这谁受得了?

信息量太大了,连他这个平时不是很容易失态的人,都一时怔住,摔了茶杯。咱就是说,咱这个大明,总不会是个连元廷都不过的短命王朝吧?还有,这小鬼子是谁?难道还能比成吉思汗厉害?凭什么把咱中国人欺负成这样!

[而朱元璋在檄文开篇说的这十六个字,就是要告诉那些北方汉人,不要自甘堕落,不要屈服于命运!原本,我们汉人才是这片土地上的主人!]

[接着,提出了一个响亮的口号: “当降生圣人,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

是不是有点耳熟?

六百年后,在相似甚至更危机的情势下,孙中山先生也化用了这句话,提出要“驱逐鞑虏,恢复中华”!]

更危机?李二凤好心焦,他好想去后世看看。

[然后檄文的第三段,朱元璋介绍了一下自己,说自己“予本淮右布衣……为众所推”,并且介绍了一下自己的实力:整个长江以南都是我的地盘!民安

粮足,兵精将广,暗示自己就是那个降生的“圣人”。希望能带领大家一起驱逐胡虏,除暴安良,一雪中华之耻。

最后一段还打开了格局,说蒙古、色目人虽然不是华夏族类,但是大家都是人类,你们如果愿意守华夏礼义,乖乖当个顺民,那就算是中华民族的一份子,大家一起相亲相爱。]

朱元璋平静了下来,先不管后世他那些败家子孙,他得好好把眼前的事业做好!

这篇檄文不错,抄了。

[檄文的效果非常好,底层百姓希望有圣人来解救,地方士绅愿意顺应天时,就连元廷官员,也在这篇檄文里,看到了自己“缴枪不杀”的美好未来。]

[关于北伐的路线,朝中还有过小小的争论。

第一猛男常遇春就觉得,现在我们兵精粮足,舆论形式也一片大好,就该一力降十会,沿着大运河一路北上,直抵大都。

但这个想法被朱元璋否定了,因为这是孤军深入,一旦战事不谐,关中的兵就会立刻出潼关,把他们的北伐军给包了饺子。

于是八八朱元璋指定路线的思路是这样的:先拿下山东,撤除蒙元的屏障,然后进兵河南,切断它的羽翼,再夺取潼关,占据它的门槛。

只要堵着潼关,那中原大地就任他驰骋,他就能再用一次擅长的关门打狗,让大都变得孤立无援,然后轻易拿下。之后剩下的关中、陇右也不是问题了。

细究起来,其实这个路线跟当年南朝宋高祖刘裕的路线差不多,只不过刘裕后方不稳,功败垂成。

而朱元璋,就是历史上唯一一个北伐成功的!]这个路线,李世民表示认可。唯一一个啊,他有点眼馋这个字眼。

[其实,说北伐不太合适,因为当时南方并没有完全收复平定,浙东、福建、两广那边都还有残留的军阀在割据。

但朱元璋表示:无所谓,两边一起打!

只能说猥琐发育真的发育的很好,老朱的家底是真的厚啊!

首先是北伐这边,主力军以右丞相徐达为征虏大将军,平章常遇春为副将军,兵力二十五万,水陆并发,直扑山东。同时,邓愈还带领了一直偏师,从湖北襄阳进河南,策应主力军。

而南边,则是一路让杨璟、周德兴等人统领湖广各部去打广西;一路让汤和、廖勇忠等人从东南沿海以水路打

浙东和福建。

四路齐出,四面开花。这才是真正的扫清六合,席卷八荒!]

动态的地图徐徐拉开,红色的箭头展示如花瓣一般伸展在绿色的卫星地图上,以应天为中心,开向东南、西南、正北、西北四方。

把大家都看愣住了。

秦始皇:什么东西?这个朱元璋他什么档次,敢同时出这么多大军?他取过一旁内侍记录的地图,仔细观察了一下。这吴越之地,这么有钱?

没听说啊!朕是不是得去开发一下?要是搞来了钱给民夫发工钱,他们是不是就不会说朕是□□

了。

馋哭了。

[两个多月后的正月初四,朱元璋正式在应天府的奉天殿登基,国号“大明”,年号“洪武”。

山河奄有中华地,日月重开大宋天!]

朱元璋狠狠点头,就是这话!

这句话是他这几天刚写下来的,本来预计过几天竖在墙头,好表明自己的立场,也能激励那些参军的人。

日月为明!

怪不得自己未来会以明为国号,而不是这偏安一隅的“吴”。“大明”,听着多大气。

其他人想想刚刚展现的北伐南征路线图,心里默默感慨,不愧是年号“洪武”啊!

[北伐的进展异常顺利,仅用了半年时间,到洪武元年四月初,山东、河南尽在掌握。徐达常遇春驻洛阳,冯胜拿下潼关驻关中,关门打狗之势已成。

朱元璋亲自移驾至北宋都城汴梁,改汴梁为开封府。同时,南征进展也丝毫不差。

拿下浙东、福建后,水师马不停蹄继续拿下进入广东。]

[九十年前,我们的民族英雄、抗元名将文天祥兵败,路过广东的零丁洋,写下了千古名篇《过零丁洋》: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九十年后,大明的水师仅三个月就克复广东全境,也算告慰了文天祥与十万崖山英魂的在天之灵吧。]

戏台上的崇祯帝道:儿身为中国人,就是一项大罪!

言罢, “咚”的一声锣鼓敲响,落在人的心里如千金铁砣一般,坠的生疼。

或许也有一些刚强之人心怀愤懑,可大势所趋之下,他们也无能为力。]

李世民眉头紧皱,三四百年?居然三四百年!后世如何会变成这样?那元廷国祚不也不到百年么?难道前面那什么辽和金,就如同鲜卑的北魏一般,后世又成了南北朝?

[其实说他统一南方后才建极称王也不准确,因为“吴”这个封号最开始是来自于韩宋朝廷。

简直岂有此理!

[这让我想起了小鬼子侵华的时候,京剧表演艺术家,艺名“麒麟童”的周信芳先生,借古喻今,创作了一出京剧《明末遗恨》。其实有一处情节是崇祯帝见大厦倾颓,国事已不可为,决心一死殉国。

但在殉国前,又怕起义军打来后,重演靖康旧事,让他的亲眷受“牵羊礼”之类的侮辱,于是挥剑想杀后妃与子女。他最宠爱的公主哭着问他:儿何罪之有?!

酒楼中,王生嗤笑一声: “呵,我就说个朱元璋不简单,天幕上的小娘子还为他分辨,说什么我阴谋论。看看,这小明王死的也太是时候了。

身为勋贵家庭出身的武人,宇文还是很佩服朱元璋的,于是从另一个角度挽尊道: “当年项羽杀了楚怀王,可是给刘邦留下了攻击他的口实,因此垓下大败,自刎乌江。这朱元璋能鼎定天下,想必不会留下污点。

阅读盘点夺权篡位指南[历史直播]最新章节 关注https://www.smrhm.com/article/292161.html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