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幻想小说网 > 其他 > 盘点夺权篡位指南[历史直播]

第 84 章 汉武帝13

  • 作者:八扇屏风
  • 类型:其他
  • 更新:2024-04-02 03:29:55
  • 字数:22132字

吕后在心里暗暗吐槽是啊,连死老头都得搞个赤帝之子、剑斩白蛇之类的事迹,来神话自己的出身。

不就是因为无知百姓都信这个么

国家大事,唯祀与戎。

作为一个帝王,汉武帝的权力欲望是很强烈的。至少在他看来。现在的帝国是一派欣欣向荣之景,那么谁不想千秋万代的享受这至高无上的一切呢

那么汉武帝的爱好是什么

连秦始皇汉文帝都信这一套,汉武帝自然不能免俗。

看着鼎里的鲜汤咕咚咕咚冒着小泡,散逸着羊肉的香气,刘邦忍不住吞了口口水,然后想到如此美酒佳肴,让人留恋也是正常的。

但是吧,这个曾孙八成也是跟他爷爷一样被骗

刘彻在熬死窦太后,刚刚开始亲政的时候,就跑到雍县去祭祀,还规定以后每三年来一次,成为一项正式的政治活动。因雍县就在长安郊区,是秦朝旧都,因此也被称为郊祭。

吕后点点头“这是自然。恒儿的事我会放在心上。且帝王崇仙问道,必会大兴土木,靡费万金,可不该事汉文帝所为。”

这时的汉朝,刚走出小国林立、各自为战的春秋战国时代没到百年,民间风俗也没那么容易改变,崇神敬鬼、求仙修道那一套是大行其道。

然后他就听说在长陵有一个女子,是位神君。这位神君因自己的亲生儿子夭折,悲痛去世。但死后她显灵,附身在她的妯娌身上,当地人引以为神迹,所以跑过她家去求神,还发现非常灵验。

渐渐地,这位神君名声显达,连刘彻的外婆、王太后的母亲都上门去见过这位神君,所以刘彻干脆把她请来上林苑居住供奉,时常找她去祝祷。

在汉武帝的时空,神君已经仙逝了,想起来汉武帝还有些感慨。

想到这里,他对吕后说“薄姬小女子也,无知妇人崇信鬼神,让恒儿切莫被人诓骗了去。”

霍去病也呆滞了,这都什么都什么啊

“绝对没有的事”霍去病斩钉截铁。

“真的没有”刘彻将信将疑,霍去病确实英俊,就算事神君动心了也实属正常。

要不是他有自己的意中人,自己真的想招他当驸马诶。

霍去病傻了,他寻思这神女不都应该冰清玉洁、不染凡尘的嘛,怎么这位如此大胆奔放,所以他拒绝了,不但如此,他还语重心长的教育了神君一番。

“吾以神君清洁,故斋戒祈福,今规欲为淫,此非神明也。”

大姐啊,你是个神女啊,注意一点形象啊我专门沐浴斋戒是来祈福的,结果你居然想和我睡觉,你肯定是假的,哪有这么不正经的神仙。

气的霍去病夺门而去,再也不来了。

嗯刘彻现在觉得,应该确实是假的了。

就算神君真的有这种想法,霍去病不愿意也不会说这种重话的。

别看他平时性格有些桀骜骄矜,其实这小子精明着呢,哪里会如此得罪神君呢

到底是谁在污蔑他的爱卿和神君,敢不敢站出来

故事还没完,后来霍去病盛年病重,生命垂危。汉武帝悲痛欲绝,亲自来向神君祝祷,希望医治他的爱卿。

神君也是小心眼,她一本正经的回应汉武帝“不是我不帮忙,我给了他机会是他自己不珍惜啊”

“当初就是看他精气不足,难以长寿,才邀请他共赴云雨,想以这种最原始的方法给他续命,结果他非但不领情,还骂我不要脸。”

“现在我也是无力回天,他只能是等死了。”

吕后倒是当个轶事在听,觉得还挺好笑的。

神仙肯定不是正经神仙,但是编排的还挺有意思。

霍去病倒是不在意,因为他活下来了。他并没有如同原来那样病逝,而是在内侍的精心照料下,现在都还生龙活虎。

就是有时候内侍有些太小心了,让他耍的不够痛苦。

不过自从舅舅卫青跟他促膝长谈过之后,他就不再抱怨了。

他还记得舅舅那欲言又止的表情里,带着一丝隐秘的哀恸“陛下春秋正盛,且看起来福泽绵长。太子殿下现在还是个孩子,自然没什么。可到时父垂垂老矣,子正当壮年,非是幸事。不然,怎么会用得着辅政大臣呢”

霍去病豁然大悟,继而惊出一身冷汗。

性格也因此更沉稳了。

所以现在听到有人这样编排他,他也没有暴怒。

倒是刘彻拧着眉,明显十分不满。

霍去病虽然没机会了,但是刘彻他有,听说有续命的方法,刘彻很激动,于是就和神君进行了这种最原始的方式来互相切磋。

然后原文说这种方式“行之有效”。

唔,如果从刘彻活了七十这个角度来看的话,确实有效。

胡说八道

刘彻甩了甩袖子。他跟

神君,那是十分纯洁的关系,岂容后人肆意编排污蔑

他能活七十,那都是他诚心供奉的结果

等等,七十

他居然活了七十

七十在这个年代,已经是非常稀有的长寿之人了,因此刘彻很兴奋,那岂不是说,他还有大把的时间来完成自己的宏图伟业

不过他都这么诚心祭祀了,也没有神仙授他长生之法么

难道那些方士说的都是假的

而卫青和霍去病听到刘彻的寿龄,互相对视一眼,都在彼此的眼中看到了震惊。

他们自然是最忠诚坚定的帝党,刘彻是个让人建功立业的好皇帝,在位越久越好。

可太子

后来围绕这个仙术还发生了很多乱七八糟的事情。反正看这本书的描述,感觉神君不像什么神女,倒像是个会房中术的九尾妖狐哈哈。

当然,以上野史都是出自汉武故事,u概不负责。

汉武故事,他想起来了

刘彻心中忿忿不平。

说他小名刘彘也是这本书瞎说的对吧,可别让他知道是谁,否则直接让他不能出生。

不过仙子叫他刘小猪诶。

听多了觉得还挺亲切的。

好了插播结束,我们继续刘小猪的神秘学进修历程。

供奉神君之后,又有一个地方官给汉武帝推荐了一位方士,叫做李少君。

没人知道李少君多大岁数,都传说他年龄很大很大,九十岁的人在他嘴里都跟年轻人一般。于是汉武帝就拿出一个古董铜器,问李少君知不知道这是什么。

李少君答这是当年齐桓公用过的铜器。

然后找人一看铜器的铭文,果然是齐桓公时期的。

大家都觉得,厉害啊,这要不是亲眼所见怎么能知道这么准确。

汉武帝就把李少君留在了宫里供奉。

我觉得这李少君大多岁数先不说,这一套操作我看着倒是像鉴宝节目,他要是搁现代,说不定也能在潘家园混出名声。

什么意思,仙子这语气不像好话。

李少君在宫中传授长生之术给刘彻,这套长生之法先不说好不好用,至少逻辑通顺,刘彻的余生不管换了多少方士,基本都是在这套逻辑上修修改改。从这个角度讲,李少君也挺厉害的。

这套逻辑就是首先祭祀灶神招来神灵,然后请神灵把朱砂变成黄金,然后把黄金铸造成饮食器具,平日里用这些延年益寿的器具来吃喝。

等时间到了就会见到东海蓬莱岛的仙人,最后在仙人的指引下举办封禅大典,就能神功大成,长生不死了。

吕后看刘邦在啃羊蝎子啃的香,也动手给自己盛了一碗香气扑鼻的羊汤。

“你这曾孙,还挺好骗。”

刘邦喝了一口汤,发出一声满足的喟叹,然后替刘彻辩解“有点小爱好嘛,问题不大,别太过分就行

了。”

我就问一句,要是第一步能成功,能让神灵把朱砂变黄金,那汉廷还能缺军费还用得着刨韭菜根

猪猪啊,你可长点心吧

刘彻嗯说的有道理。

但是他确实看到过朱砂变黄金啊

刘彻不好意思大声嚷嚷,只能悄悄问离得最近的卫青,说明自己的疑惑。

卫青沉默了一会儿,决定豁出去了,他学着仙子的语气,低声答道“陛下,咱就是说,有没有可能这也是作假的”

“”

也对,他前几天刚杀了一个被抓住作假的方士。

但是刘彻信了。他一边让人捣鼓朱砂变黄金,一边派方士去东海寻找仙人,双管齐下,就等着去举行封禅了。

不过仙人还没找到,李少君就先去世了。

但刘彻不觉得这是死了,李少君这种活神仙,那肯定是魂归九天,原地飞升了啊

所以他更热切了。

东海,就是东边的海嘛,离得最低的就是齐地,也就是现在山东的东部和中部。齐地近东海,那就是离神仙近。于是他要求齐地的官吏集体学习李少君的方术,省的有仙人来了看不见,错失良机。

齐地人近水楼台,得知皇帝好一口,心思就活泛了起来。

泼天的富贵就在眼前

于是齐地大量的有志之士开始潜心研究起神秘学,就想着将来能在刘小猪那里捞点好处。

难道,他刘彻真的从头被骗到尾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这件事慢慢传到了全国,大家都知道皇帝的喜好了。

于是就有人上书,说神仙里最尊贵的是泰一神,古时候的天子都要在春秋两季去郊外祭祀这个泰一神。刘彻一听,赶紧让人在郊外建造泰一神坛。

结果不久就有人上书反驳,说泰一神只是三一神的一部分,三一分别是天、地、泰山,这三一神就是三位一体,所以要祭祀就得祭这个三一神才对。

刘彻又听话的把泰一神坛改成三一神坛。

刘小猪,听我的,三一神救不了大汉,得三一重工才行。

“三一重工是何方神仙”

刘彻语气焦急的询问。

可没人能给他答案,谁知道这是个什么玩意儿啊

就这么折腾了几年,齐地那边有个方士觉得自己成了,就打算来长安闯一闯。

他的绝活说,招魂。

但是刘彻宠爱的一个妃子王夫人去世了,刘彻挺想她的。这个叫少翁的方士就抓住了客户的痛点,说自己可以短暂招来王夫人的魂魄,和刘彻聊两句。

于是他果然隔着帘子“请”到了王夫人,和刘彻聊了几句。

刘彻觉得了却夙怨,就把这个少翁封为文成将军,对他言听计从,还为此在长安城北郊修建了甘泉宫,来方便修仙。

这些方士确实都有点绝活,上一个是鉴宝,

这个少翁估计应该是口技。

但是口技这玩意比鉴宝差远了,很快少翁就没活儿了。

刘彻察觉到异常就派人盯着他,果然抓到他装神弄鬼的证据。

不过刘彻为了自己的面子,是不会承认自己上当受骗的,所以只是秘密处死了少翁,没有对外公布。

一个鉴宝,一个口技。

听着都不像是仙术。

所以,仙子的意思就是他从头被骗到尾对吧

因为个少翁就是他前几两天刚秘密处决的造假方士

刘彻心里滴血,不愿意相信。

汉文帝受骗之后清醒过来,及时悬崖勒马。但我们孝武皇帝不一样,他总是抱着一种侥幸的心理,觉得自己与众不同,是真的能得到神仙垂青。

不知道是不是董仲舒那一套天人感应的天子理论给他忽悠傻了啊

大家一开始还乐呵呵吃瓜,毕竟说的都是方士,跟他们没啥关系。

但是说道天人感应,大家都严肃起来了。

因为不管信不信这套理论,他们知道这是陛下要构建的官方思想,是不容置疑的。

这可是国策。

少翁被处死的第一年,也就是大概公元前114年,刘彻突发恶疾,病的很严重,太医用尽手段都没办法。

于是考虑起了偏方。

有人说在上郡又一个巫师,他只要一生病,鬼神就会上他的身。感觉自己药石无妄的刘彻就把这个巫师招过来,安置在甘泉宫。

巫师来了没几天,果然就病了,刘彻感觉跟巫师身上的“鬼神”对话,问他怎么办,病的这么重是不是要死了

“鬼神”说陛下不用担心,你这病过两天就好了。

汉武帝一听,立刻信心倍增,当时病就好了一半,过了几天果然痊愈了。

史书没写汉武帝这次生病的具体病症,咱也没法分析,只能说这安慰剂疗法是真有用啊。

啊,那不就是明年的事情么

这刘彻心里做好了决定。

仙子说他寿数七十,那他明年的病就肯定不会死。

他决定以身实验,等到明年重病的时候,先不请这个巫师,看看会不会自愈。

如果是真的,那他以后就不再信方士了

但对于刘彻来说,这个巫师是他亲眼所见的有神力,这做不了假。于是他又修了两座宫殿,用来供奉这个巫师,对他言听计从。

这个时期的汉武帝,已经修习了多年的神秘学,自己也算有点理论研究,不是萌新了。

所以他主动给自己修bug。

听到好曾孙又修了两座宫殿,刘邦脸色有点难看了。

吕后调侃道“小爱好,问题不大”

刘邦一甩袖子,撇过脸去,没有说话。

过了一会儿他实在气不过,咬着牙道“乃公以后定留下一份遗诏”

之前说过三一神是天、地、泰三位一体,现在除了三一神,这个三个分项里面只有雍县郊祭是祭祀天的。

这不行啊,其他两个不乐意了怎么办

所以在这一次的郊祭之前,刘彻就跟官员说,其他两个也得祭祀,这一回先研究一下祭地怎么搞。

打工人能说啥,开始按照老板的指使研究祭地的礼仪和流程。

所以这一次的郊祭去了雍县之后没有回到长安,而是继续向东,一直跑到黄河边上,那里又新建的后土神祠,在那里祭地。

又因为这后土神祠靠近荥阳,所以刘彻顺便去荥阳视察了一番,才回到长安。

我合理怀疑,刘小猪就是在长安呆够了,想出去旅行,故意找借口的。有了桑弘羊来当大汉这个家,国库再也没捉襟见肘过,汉武帝也能更多的发展自己的个人爱好了。

那么汉武帝的爱好是什么

国家大事,唯祀与戎。

作为一个帝王,汉武帝的权力欲望是很强烈的。至少在他看来。现在的帝国是一派欣欣向荣之景,那么谁不想千秋万代的享受这至高无上的一切呢

所以汉武帝的爱好很简单,求神明保佑大汉,求神明赐他长生。

刘邦到底还是忍不住馋,先让人弄来一口鼎,被羊汤给煮上。

看着鼎里的鲜汤咕咚咕咚冒着小泡,散逸着羊肉的香气,刘邦忍不住吞了口口水,然后想到如此美酒佳肴,让人留恋也是正常的。

但是吧,这个曾孙八成也是跟他爷爷一样被骗

想到这里,他对吕后说“薄姬小女子也,无知妇人崇信鬼神,让恒儿切莫被人诓骗了去。”

吕后点点头“这是自然。恒儿的事我会放在心上。且帝王崇仙问道,必会大兴土木,靡费万金,可不该事汉文帝所为。”

这时的汉朝,刚走出小国林立、各自为战的春秋战国时代没到百年,民间风俗也没那么容易改变,崇神敬鬼、求仙修道那一套是大行其道。

连秦始皇汉文帝都信这一套,汉武帝自然不能免俗。

吕后在心里暗暗吐槽是啊,连死老头都得搞个赤帝之子、剑斩白蛇之类的事迹,来神话自己的出身。

不就是因为无知百姓都信这个么

刘彻在熬死窦太后,刚刚开始亲政的时候,就跑到雍县去祭祀,还规定以后每三年来一次,成为一项正式的政治活动。因雍县就在长安郊区,是秦朝旧都,因此也被称为郊祭。

然后他就听说在长陵有一个女子,是位神君。这位神君因自己的亲生儿子夭折,悲痛去世。但死后她显灵,附身在她的妯娌身上,当地人引以为神迹,所以跑过她家去求神,还发现非常灵验。

渐渐地,这位神君名声显达,连刘彻的外婆、王太后的母亲都上门去见过这位神君,所以刘彻干脆把她请来上林苑居住供奉,时常找她去祝祷。

在汉武帝的时空,神君已经仙逝了,想起来汉武帝还有些感慨。

关于这位神女,那本鼎鼎大名的汉武故事还记载了一件很狂野的故事。

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汉武帝这么重视这位神君,其他人自然也经常沐浴斋戒,去找神君祝祷。

这也包括年轻时的霍去病。

然后神君大概是看霍去病少年英武,丰神俊朗,犹如谪仙一般,觉得和自己很相配。

于是她显身临凡,来到霍去病身前,邀请他共赴巫山,来一段露水情缘。

这位神君,不是我说你,算盘珠子都绷我脸上了。

刘彻和卫青双双看向霍去病,一脸关切,但是眼神里却流露出一丝探究的八卦。

霍去病也呆滞了,这都什么都什么啊

“绝对没有的事”霍去病斩钉截铁。

“真的没有”刘彻将信将疑,霍去病确实英俊,就算事神君动心了也实属正常。

要不是他有自己的意中人,自己真的想招他当驸马诶。

霍去病傻了,他寻思这神女不都应该冰清玉洁、不染凡尘的嘛,怎么这位如此大胆奔放,所以他拒绝了,不但如此,他还语重心长的教育了神君一番。

“吾以神君清洁,故斋戒祈福,今规欲为淫,此非神明也。”

大姐啊,你是个神女啊,注意一点形象啊我专门沐浴斋戒是来祈福的,结果你居然想和我睡觉,你肯定是假的,哪有这么不正经的神仙。

气的霍去病夺门而去,再也不来了。

嗯刘彻现在觉得,应该确实是假的了。

就算神君真的有这种想法,霍去病不愿意也不会说这种重话的。

别看他平时性格有些桀骜骄矜,其实这小子精明着呢,哪里会如此得罪神君呢

到底是谁在污蔑他的爱卿和神君,敢不敢站出来

故事还没完,后来霍去病盛年病重,生命垂危。汉武帝悲痛欲绝,亲自来向神君祝祷,希望医治他的爱卿。

神君也是小心眼,她一本正经的回应汉武帝“不是我不帮忙,我给了他机会是他自己不珍惜啊”

“当初就是看他精气不足,难以长寿,才邀请他共赴云雨,想以这种最原始的方法给他续命,结果他非但不领情,还骂我不要脸。”

“现在我也是无力回天,他只能是等死了。”

吕后倒是当个轶事在听,觉得还挺好笑的。

神仙肯定不是正经神仙,但是编排的还挺有意思。

霍去病倒是不在意,因为他活下来了。他并没有如同原来那样病逝,而是在内侍的精心照料下,现在都还生龙活虎。

就是有时候内侍有些太小心了,让他耍的不够痛苦。

不过自从舅舅卫青跟他促膝长谈过之后,他就不再抱怨了。

他还记得舅舅那欲言又止的表情里,带着一丝隐秘的哀恸“陛下春秋正盛,且看起来福泽绵长。太子殿下现在还是个孩子,自然没什么。可到时父垂垂老矣,子正当壮年,非是幸事。不然,怎么会用得着辅政大臣呢”

霍去病豁然大悟,继而惊出一身冷汗。

性格也因此更沉稳了。

所以现在听到有人这样编排他,他也没有暴怒。

倒是刘彻拧着眉,明显十分不满。

霍去病虽然没机会了,但是刘彻他有,听说有续命的方法,刘彻很激动,于是就和神君进行了这种最原始的方式来互相切磋。

然后原文说这种方式“行之有效”。

唔,如果从刘彻活了七十这个角度来看的话,确实有效。

胡说八道

刘彻甩了甩袖子。他跟

神君,那是十分纯洁的关系,岂容后人肆意编排污蔑

他能活七十,那都是他诚心供奉的结果

等等,七十

他居然活了七十

七十在这个年代,已经是非常稀有的长寿之人了,因此刘彻很兴奋,那岂不是说,他还有大把的时间来完成自己的宏图伟业

不过他都这么诚心祭祀了,也没有神仙授他长生之法么

难道那些方士说的都是假的

而卫青和霍去病听到刘彻的寿龄,互相对视一眼,都在彼此的眼中看到了震惊。

他们自然是最忠诚坚定的帝党,刘彻是个让人建功立业的好皇帝,在位越久越好。

可太子

后来围绕这个仙术还发生了很多乱七八糟的事情。反正看这本书的描述,感觉神君不像什么神女,倒像是个会房中术的九尾妖狐哈哈。

当然,以上野史都是出自汉武故事,u概不负责。

汉武故事,他想起来了

刘彻心中忿忿不平。

说他小名刘彘也是这本书瞎说的对吧,可别让他知道是谁,否则直接让他不能出生。

不过仙子叫他刘小猪诶。

听多了觉得还挺亲切的。

好了插播结束,我们继续刘小猪的神秘学进修历程。

供奉神君之后,又有一个地方官给汉武帝推荐了一位方士,叫做李少君。

没人知道李少君多大岁数,都传说他年龄很大很大,九十岁的人在他嘴里都跟年轻人一般。于是汉武帝就拿出一个古董铜器,问李少君知不知道这是什么。

李少君答这是当年齐桓公用过的铜器。

然后找人一看铜器的铭文,果然是齐桓公时期的。

大家都觉得,厉害啊,这要不是亲眼所见怎么能知道这么准确。

汉武帝就把李少君留在了宫里供奉。

我觉得这李少君大多岁数先不说,这一套操作我看着倒是像鉴宝节目,他要是搁现代,说不定也能在潘家园混出名声。

什么意思,仙子这语气不像好话。

李少君在宫中传授长生之术给刘彻,这套长生之法先不说好不好用,至少逻辑通顺,刘彻的余生不管换了多少方士,基本都是在这套逻辑上修修改改。从这个角度讲,李少君也挺厉害的。

这套逻辑就是首先祭祀灶神招来神灵,然后请神灵把朱砂变成黄金,然后把黄金铸造成饮食器具,平日里用这些延年益寿的器具来吃喝。

等时间到了就会见到东海蓬莱岛的仙人,最后在仙人的指引下举办封禅大典,就能神功大成,长生不死了。

吕后看刘邦在啃羊蝎子啃的香,也动手给自己盛了一碗香气扑鼻的羊汤。

“你这曾孙,还挺好骗。”

刘邦喝了一口汤,发出一声满足的喟叹,然后替刘彻辩解“有点小爱好嘛,问题不大,别太过分就行

了。”

我就问一句,要是第一步能成功,能让神灵把朱砂变黄金,那汉廷还能缺军费还用得着刨韭菜根

猪猪啊,你可长点心吧

刘彻嗯说的有道理。

但是他确实看到过朱砂变黄金啊

刘彻不好意思大声嚷嚷,只能悄悄问离得最近的卫青,说明自己的疑惑。

卫青沉默了一会儿,决定豁出去了,他学着仙子的语气,低声答道“陛下,咱就是说,有没有可能这也是作假的”

“”

也对,他前几天刚杀了一个被抓住作假的方士。

但是刘彻信了。他一边让人捣鼓朱砂变黄金,一边派方士去东海寻找仙人,双管齐下,就等着去举行封禅了。

不过仙人还没找到,李少君就先去世了。

但刘彻不觉得这是死了,李少君这种活神仙,那肯定是魂归九天,原地飞升了啊

所以他更热切了。

东海,就是东边的海嘛,离得最低的就是齐地,也就是现在山东的东部和中部。齐地近东海,那就是离神仙近。于是他要求齐地的官吏集体学习李少君的方术,省的有仙人来了看不见,错失良机。

齐地人近水楼台,得知皇帝好一口,心思就活泛了起来。

泼天的富贵就在眼前

于是齐地大量的有志之士开始潜心研究起神秘学,就想着将来能在刘小猪那里捞点好处。

难道,他刘彻真的从头被骗到尾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这件事慢慢传到了全国,大家都知道皇帝的喜好了。

于是就有人上书,说神仙里最尊贵的是泰一神,古时候的天子都要在春秋两季去郊外祭祀这个泰一神。刘彻一听,赶紧让人在郊外建造泰一神坛。

结果不久就有人上书反驳,说泰一神只是三一神的一部分,三一分别是天、地、泰山,这三一神就是三位一体,所以要祭祀就得祭这个三一神才对。

刘彻又听话的把泰一神坛改成三一神坛。

刘小猪,听我的,三一神救不了大汉,得三一重工才行。

“三一重工是何方神仙”

刘彻语气焦急的询问。

可没人能给他答案,谁知道这是个什么玩意儿啊

就这么折腾了几年,齐地那边有个方士觉得自己成了,就打算来长安闯一闯。

他的绝活说,招魂。

但是刘彻宠爱的一个妃子王夫人去世了,刘彻挺想她的。这个叫少翁的方士就抓住了客户的痛点,说自己可以短暂招来王夫人的魂魄,和刘彻聊两句。

于是他果然隔着帘子“请”到了王夫人,和刘彻聊了几句。

刘彻觉得了却夙怨,就把这个少翁封为文成将军,对他言听计从,还为此在长安城北郊修建了甘泉宫,来方便修仙。

这些方士确实都有点绝活,上一个是鉴宝,

这个少翁估计应该是口技。

但是口技这玩意比鉴宝差远了,很快少翁就没活儿了。

刘彻察觉到异常就派人盯着他,果然抓到他装神弄鬼的证据。

不过刘彻为了自己的面子,是不会承认自己上当受骗的,所以只是秘密处死了少翁,没有对外公布。

一个鉴宝,一个口技。

听着都不像是仙术。

所以,仙子的意思就是他从头被骗到尾对吧

因为个少翁就是他前几两天刚秘密处决的造假方士

刘彻心里滴血,不愿意相信。

汉文帝受骗之后清醒过来,及时悬崖勒马。但我们孝武皇帝不一样,他总是抱着一种侥幸的心理,觉得自己与众不同,是真的能得到神仙垂青。

不知道是不是董仲舒那一套天人感应的天子理论给他忽悠傻了啊

大家一开始还乐呵呵吃瓜,毕竟说的都是方士,跟他们没啥关系。

但是说道天人感应,大家都严肃起来了。

因为不管信不信这套理论,他们知道这是陛下要构建的官方思想,是不容置疑的。

这可是国策。

少翁被处死的第一年,也就是大概公元前114年,刘彻突发恶疾,病的很严重,太医用尽手段都没办法。

于是考虑起了偏方。

有人说在上郡又一个巫师,他只要一生病,鬼神就会上他的身。感觉自己药石无妄的刘彻就把这个巫师招过来,安置在甘泉宫。

巫师来了没几天,果然就病了,刘彻感觉跟巫师身上的“鬼神”对话,问他怎么办,病的这么重是不是要死了

“鬼神”说陛下不用担心,你这病过两天就好了。

汉武帝一听,立刻信心倍增,当时病就好了一半,过了几天果然痊愈了。

史书没写汉武帝这次生病的具体病症,咱也没法分析,只能说这安慰剂疗法是真有用啊。

啊,那不就是明年的事情么

这刘彻心里做好了决定。

仙子说他寿数七十,那他明年的病就肯定不会死。

他决定以身实验,等到明年重病的时候,先不请这个巫师,看看会不会自愈。

如果是真的,那他以后就不再信方士了

但对于刘彻来说,这个巫师是他亲眼所见的有神力,这做不了假。于是他又修了两座宫殿,用来供奉这个巫师,对他言听计从。

这个时期的汉武帝,已经修习了多年的神秘学,自己也算有点理论研究,不是萌新了。

所以他主动给自己修bug。

听到好曾孙又修了两座宫殿,刘邦脸色有点难看了。

吕后调侃道“小爱好,问题不大”

刘邦一甩袖子,撇过脸去,没有说话。

过了一会儿他实在气不过,咬着牙道“乃公以后定留下一份遗诏”

之前说过三一神是天、地、泰三位一体,现在除了三一神,这个三个分项里面只有雍县郊祭是祭祀天的。

这不行啊,其他两个不乐意了怎么办

所以在这一次的郊祭之前,刘彻就跟官员说,其他两个也得祭祀,这一回先研究一下祭地怎么搞。

打工人能说啥,开始按照老板的指使研究祭地的礼仪和流程。

所以这一次的郊祭去了雍县之后没有回到长安,而是继续向东,一直跑到黄河边上,那里又新建的后土神祠,在那里祭地。

又因为这后土神祠靠近荥阳,所以刘彻顺便去荥阳视察了一番,才回到长安。

我合理怀疑,刘小猪就是在长安呆够了,想出去旅行,故意找借口的。

这位神君,不是我说你,算盘珠子都绷我脸上了。

刘彻和卫青双双看向霍去病,一脸关切,但是眼神里却流露出一丝探究的八卦。

关于这位神女,那本鼎鼎大名的汉武故事还记载了一件很狂野的故事。

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汉武帝这么重视这位神君,其他人自然也经常沐浴斋戒,去找神君祝祷。

有了桑弘羊来当大汉这个家,国库再也没捉襟见肘过,汉武帝也能更多的发展自己的个人爱好了。

这也包括年轻时的霍去病。

然后神君大概是看霍去病少年英武,丰神俊朗,犹如谪仙一般,觉得和自己很相配。

于是她显身临凡,来到霍去病身前,邀请他共赴巫山,来一段露水情缘。

所以汉武帝的爱好很简单,求神明保佑大汉,求神明赐他长生。

刘邦到底还是忍不住馋,先让人弄来一口鼎,被羊汤给煮上。

阅读盘点夺权篡位指南[历史直播]最新章节 关注https://www.smrhm.com/article/292161.html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