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幻想小说网 > 历史 > 明朝第一弄臣

第370章 新科冠军侯,巡抚辽东镇

  • 作者:鲈州鱼
  • 类型:历史
  • 更新:2024-04-26 08:19:25
  • 字数:3674字

刘公子的清名和现在的官职倒也罢了,最重要的是,他未来定是前程无量的。有一个清名满天下父亲,本身就是相当大的荫庇了:而这个父亲还留下了诸多渊源人脉,这种财富简直就是无与伦比的:这还不算,更重要的是,刘公子的亲缘也是了不得的

刘大学士身为辅多年,江南士人当然不会漏过他,对待辅,干股份子就有点不够看了,结亲才是最恰当的手段,而刘公子的内人就是新进大学士王藜王阁老的掌上明珠

可如果有人起事,那大伙儿也不吝于捧个场,纵是不敢出声,算不得壮声势,总归也是捧了个人场不是何况,说读书人们不敢出声,那也是不太确切,不敢大声呐喊,咱们还不敢小声嘀咕吗

李兄,今天这是怎么一回事啊,看服sè这里坐着的都是六科的给事中这些位大人是不要命了吗敢触瘟神的霉头大明有骨气的士人已经凋零很多了,如果今天这些大人再那日后谁还能来扶保大明的江山社稷呐一个有些瘦削的书生唏嘘不已的叹息着。

围观众悄声静气也是很自然的,如今皇上听信jiān佞的谗言,行那倒行逆施之举,杀伐果决,自然没人敢于犯颜,屠刀和风骨向来都不是并存的东西。

哇,原来是这位大人啊,我等眼拙,真是失敬了人群中响起了一片惊叹之声,谁还不知道啊,刘大学士宁可放弃辅不做,也不肯向jiān佞低头,这是何等的骨气啊而这位公子,虽然大伙儿不是特别了解,却也都是仰慕已久了。

也罢,我就给你们讲讲好了。李姓书生抖开手里的折扇,装模作样的摇了摇,大概是觉得有点冷,又是把折扇合上了你们知道吗南边来了消息,因为皇上有意违背祖制开海,引得江南盗匪四起,倭国犯境,已经威胁到了漕运你们想想,这是何等的大事啊

他痛心疾的说道:海禁乃是祖宗定下来的法制,其中大有道理的,哪能随便的说改就改呢仁宗皇帝为什么要禁海还不是因为海外难以控制,容易滋生盗匪,致使沿海各地难以安宁吗这不,开海的风声刚一传出去。盗匪就应声而起,祖宗的规矩果然是改不得的。

这样的背景,这样的人脉亲缘,刘公子又怎么会止于区区一个户部给事中登阁拜相也不是什么虚妄之言啊饱含了谄媚和羡慕,众士子望向刘公子的眼神都变得灼热起来。

怕什么只要取消了弊政,盗匪自然也就平息了,诸位大人这不是请愿来了吗这么冷的天,坐在地上。你当有多自在吗这是为民请愿,不惜己身的高风亮节,这里坐着的都是咱们读书人的楷模

李书生的声音略微拔高了些,见引起了更多人的注意力,他又道:瞧见坐在最前面的那位大人了吗你们知道他是谁吗他就是刘德纲刘大人,是当日力谏天子。痛斥jiān佞的刘大学士的公子,风骨乃是与刘大学士如出一辙的,这次请愿行动,就是刘大人倡的。

千金之子坐不垂堂,这样的人既然敢于带头请愿,想必还真是有了十足的把握了。想想也是,尊运是何等重要的大事,就算宴上再怎么荒唐,瘟神再怎么疯狂,也不可能无视的。

虽然这手段有点掉价,可这都是为国为民呐,小小的牺牲,也是再所难免了,姓们会体谅的,后世的史官也会让后人体谅的。

将周围的议论声听在耳中,刘公子心中微微dàng漾,他确实是有备而来的。

漕运断绝那京城岂不是要糟糕不少人都是脸sè大变,没了漕运,这个冬天可能还能勉强过去,可到了明年开春,京城还不得饿死人啊这事儿太可怕了,他们都已经在脑子里转着念头,要不要回家去抢购粮食,或者干脆迁徙出京城算了。

父亲刘健如今正和前大学士谢迁在一起,之前一系列的事情都是出自谢大学士的谋划,和老父的调,从那jiān佞的应对可以看得出来,他确实是有所顾忌的。

他既然顾忌天下的安危,又顾念姓的死活,那么士人们也就有了叫价的本钱,之前是jiān佞唆使皇上绑架社稷,向外朝勒索,现在在风水轮流转,换成自己这边勒索谢宏了。

时隔数月,承天门外再呈现现出了许久不见的热闹景象,一群绯袍官员在地上静坐,远远的围了一圈人,其中多有青衫儒巾的读书人。虽然没什么人敢于大声喧哗,可这许多人聚集在此,倒是营造出了相当庄严肃穆的气氛。

这你就不知道了那个李兄能得同伴相询,显然也是个消息灵通的,他得意的笑笑,煞有其事的说道:这一次不一样,大人们是有了成算怕,没有十成,也有九成那瘟神不敢怎么样的,你没见么,守门的禁军都没动作,锦衣卫的番子也不敢出现,嘿嘿,这里面是有些说法的。

敢情李罘,为我等解huo。。这里聚集的人虽多,但却安静,因此,很多人都听到了李姓书生话,一干士子纷纷围拢了过来,长揖到地,语态恭敬的向他询问详情。

阅读明朝第一弄臣最新章节 关注https://www.smrhm.com/article/312976.html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