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幻想小说网 > 历史 > 明朝第一弄臣

第612章 正德的恶趣味

  • 作者:鲈州鱼
  • 类型:历史
  • 更新:2024-04-26 08:21:55
  • 字数:3398字

他这会儿也想起来了天津那些人也说过差不多的话。他原本以为那是在开创时期的非常之策,可若李兆先的话是真的,也许,这是一个长期策略也未可知,毕竟开创学院的那人的行事作风,本来就不拘常理。

皇上出的题目,还真是连续翻开好几张卷纸,看到开头都是空白张彩苦笑着摇了摇头:呵呵,答者寥寥啊,虽说不影响分数可看着还是不怎么爽利。

杨慎愁眉不展,谓然长叹:只是小弟心里却有些没底,本来考前我最担心的是算学,可结果,反倒是文史部分让人踌躇,真是唉。

算学其实很简单,天津那些毕业生并没有骗人,只要懂得加减乘除,再掌握好二元一次方程,小学的算学就算是过关了。杨慎在数学上并没有朱厚烷那种得天独厚的天赋,不过,以他的智商,这点东西只是小菜一碟罢了。

还好。

原来如此杨慎缓缓点头。

小世子答题的时候很专注,解决了问题之后,立刻lu出了本xg,象个牛皮糖似的位置上扭来扭去,杨慎原以为他是耐不住寂寞,谁想居然是在偷窥而且,那些考官也真是奇葩,这么明显的作弊,居然就没个人来管

我和其他人怎能一样,若是不展示足够的才华的话,这相府公子的身份嘿,只怕反是拖累啊。沉默了片刻,杨慎又是一声叹息。

尚质兄着相了。唐伯虎摆摆手,笑道:皇上出这题目,其实也是别有深意的,侯爷看过之后,回信中也是赞不绝口,实非玩闹之举。

什么杨慎惊诧莫名,哪有这种道理,要真是没关系,又何苦搞出这副阵仗

具体的原因我也不清楚,不过,这一点是肯定的,书院跟科举正相反,是入易出难,入门这一关是最容易过的。李兆先收起了玩世不恭的表情,认真的说道。

哦对着题目又端详了两遍,然后闭目思忖了一番,再抬头时,张彩脸上已经是一副若有所思的神情了确是有点意思愿闻其详。

也好,我就给大家说说好了,看看你们猜到了几成。两人的对话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唐伯虎见状也是呵呵一笑,索xg放下了手中的纸笔,准备详加解释一番。

实际上书院现在依然是草创之中,比起学生的素质,其实更匮乏的还是师资力量,尤其以大学部分为甚。

用修,你想的太多了,其实啊尽管已经出了皇家公园,可李兆先还是没摘下那顶皮帽子,他晃晃脑袋,瞅了瞅周围的动静,然后一扯杨慎,鬼鬼祟祟的低声说道:能不能入学其实跟考试成绩如何基本上就不搭边

事情紧急的时候,文科类的学员可以提前毕业,一边历练一边学习,可自然科学却马虎不得,必须一步一个脚印的前进,而且,各个学科也得相互支援,这样才能齐头并进。

相对而言,文科学院这边会轻松些,比起几乎从无到有创建出来的理科学院,文科学院这边的重点主要是转变观念,而且,唐伯虎张彩这些大才子也一直在其中客串,压力也相对小一些。

小学的教学内容很简单,只要能识文断字,有些口才,就足可以上任了,毕竟教材都是现成的,只要照本宣科即可。

专科学校也是用以深造的,这一点倒是跟大学相同,不过,这里深造的内容却和后者不同。大学是研究学问,然后学以致用的,而专科学校学的主要是实际操作,对理论知识并不太在意,其实就和后世的技校一样的。

用修,怎么样我说的没错吧,考试是不是很有趣哈哈考试结束后,李兆先第一时间就凑了上来,没心没肺的笑得很开心。

所以,在专科学院任教的多半都是资深的匠人,有口才最好,没有的话,用实际操作来示范也是一样。而且,专科学校培养学员的周期也短,毕竟来这里学习的都是有些基础,懂点手艺的人,学习阶段就可以去军器司帮忙了。

截止目前,专科学校提供的人才也是最多的,有的人远赴辽东,有的人留在京城,去天津的也为数不少。

而大学则是周期最长,需求最高,缺口也最大的一个环节了。除了去天津的那些政法学员之外,目前各个学员还没有毕业的,尤其是理工类的学院,就连负责教学的李冰河,现在也不敢说自己达到了毕业的标准。

所以,最担心的顺利过关,把握十足的却是障碍重重,他这一声长叹也是发自肺腑,全无矫揉之情。

杨大哥,你不用那么担心,其他人也跟你差不多哦,我刚才偷看过好几个人的卷纸,前面那几个最简单的问题,他们也都空着喔。

阅读明朝第一弄臣最新章节 关注https://www.smrhm.com/article/312976.html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