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幻想小说网 > 历史 > 穿书女频文?开局霸王之力了解下

第221章 且看他高楼起

  • 作者:飘渺s
  • 类型:历史
  • 更新:2024-05-09 09:01:28
  • 字数:6270字

这个时候,肯定要哭的,不哭问题就大了。

楚恒也没“打扰”他们,静静地看着他们哭。

比起乾盛帝,承盛帝的一生无疑是幸福很多了。

乾盛帝几乎是个忙碌命,仅仅晚年享了点清福,而承盛帝,也就他老子当太上皇的那段时间,才显得比较苦逼。

对于承盛帝的死,楚恒心下有点难受,但毕竟经历了这么多事情,楚恒也很放得开了。

承盛帝的子嗣们在哭,大臣们也在哭。

他们都已经知道承盛帝命不久矣,一直在外面等候着最新的消息。

而后,楚恒从屋内走了出来。

自己的老朋友承盛帝走了,多带点眼泪下去,也是好的。

楚恒沉声说了一句,然后停了下来。

似乎整个现场都静默了下,然后嘈杂的哭声就响了起来。

也不知道哭了多久,哭得这些人都有些尴尬。

我特么的,你倒是继续说啊。

显然,他们最为关心的,还是新一任帝王的人选。

“陛下已经驾崩”。

这显然是这些人内心强烈的渴求。

尤其是太子和庆王,心里紧张到了极点。

“陛下口谕,由太子继承大统。”

乾盛帝甚至都没有留下遗诏,他憋着一口气,就是等着楚恒回来,好确认继位的人选。

楚恒话音刚落,庆王变得如丧考妣,这表情正好跟如今的场景很应景,他现在是真的难受想哭。

相对的,太子脸上顿时难以掩饰的兴奋之色。

还没得到结果之前,太子其实心里是十分担心的。

因为他知道,自己母后曾经得罪过神威公夫人,导致神威公甚至都不愿意成为他的太傅。

不过他没想到,神威公还是很“深明大义”的,在最关键的时候,没有给他来上一下。

承盛帝一死,先帝的葬礼,新帝的登基仪式,便在紧锣密鼓中走上了流程。

太子继位,最为高兴的莫过于,以欧阳家为首的江南世家们。

一个个,恨不得弹冠相庆。

而支持庆王的南宫世家,也很果然地认怂,表达了他们支持欧阳家成为江南老大哥的意愿。

而江南宋家也果断地退于幕后。

这就是世家的生存之道,不争朝夕,能屈能伸。

一时间,欧阳一族强势崛起,一下子就统合了整个江南势力,成了“带头大哥”。

当然,南宫家和宋家为首的世家们,会如此果断地甘愿当小弟,其实楚恒“功不可没”。

世家的人又不傻,这么多年的内卷下来,他们也发现了情况不对。

整个江南势力,在多年内卷下,势力急剧下降。

眼看着别的地方,世家势力疯狂崛起,而原本最强的他们,却在不进反退,他们心里自然也渐渐明白了过来。

自然而然的,心里就有了危机意识。

这个时候,他们也开始意识到,如果再不拧成一团,怕是真的要没落了。

如今帝都那边已经分出了胜负,南宫家再也没有了继续坚持的理由。

这种情况下,欧阳家顺理成章地成了江南世家的代表。

欧阳家的人,倒是没有被突然到来的权势迷了眼,而是在整合过程中,充分考虑了江南其他家族的利益。

所以,在新帝登基后,江南世家们,再次空前的团结起来。

起势的欧阳家,自然是选择立威,来彰显自身的权威。

欧阳家携大势,开始打压江南之外其他周边地区的望族势力。

一开始,欧阳家只是试探性地进攻,见帝都那边没有任何动静,便更加放开了手脚。

江南势力如同一只被困了许久的饥饿猛虎,露出了狰狞的獠牙。

一时间,弄得其他周边的势力苦不堪言。

这些人自然也有一定的关系网,很快就“投诉”到了帝都。

但奇怪的是,消息送进去,就如同石沉大海,一点反应都没有。

显然,他们的关系网并不够硬,那些跟他们结交的官员,眼见江南那边势大,一个个都选择置身事外。

其实,欧阳家倒是并不怕这些人去帝都投诉,他们真正担心的,是神威公一系的人会插手。

所以,在选择下手的时候,他们都是极力的避开与神威公有关的势力。

而让他们松一口气的是,帝都那边并没有什么反应。

如此一来,欧阳家的人,更是放开了手脚去干。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利益动人心,仗着如今的权势背景,欧阳家带着其他江南势力,从其他地方硬生生夺取了大量的利益。

而帝都这边,昔日的太子,如今的承乾帝,也沉浸在掌控权势的喜悦中。

不过他很快发现,朝堂的局面,并不像他想象的那么美好。

大臣们一个个的倚老卖老,竟然都不把自己这个新帝放在眼里。

其实,承乾帝这番认知,可以说对,也可以说是错的。

严格来说,大臣们倒不是轻视他,而是他们都被承盛帝给“惯坏”了。

承盛帝很喜欢摆烂,久而久之,很多国家要事,都是大臣们自己商量着来。

但新继位的承乾帝却是野心勃勃,想要尽快收拢手中的权柄,做那一言而决的帝王。

于是,他与大臣之间,便有了冲突。

承盛帝刚继位,自然想要好好表现一番,所以在朝中,提出了他早就想好的很多方案。

不过,这些方案大多都被大臣们联合拒绝了。

在大臣们看来,新帝的这些施政方案,大多都是空谈,没有结合实际,是不可取的。

可承盛帝却不这么看,他觉得这是大臣们联合起来,故意抵制自己。

所以,承盛帝很生气。

承乾帝没有齐王的“心胸”,也没有雍王的城府,但他却有着极大的野心。

登基后,他十分渴望让手中的权力得到扩张。

而显然,这些大臣已经成了他权力之路上的拦路虎。

朝堂上得不到支持,承乾帝选择寻求外援。

而欧阳家为首的江南阵营,自然是第一人选。

面对承乾帝暗中的请求,作为外戚的欧阳家这边自然是鼎力支持。

于是,利用江南那边的势力,承乾帝开始立威,先是挑了几个朝中的刺头下手。

当官的,有几个手上没有点见不得人的事情?

利用江南那边庞大的势力,承乾帝收集了一些官员的弱点,便直接下手。

朝中势力也是派系林立,并不是一条心,很快有不少官员便落马。

承乾帝趁机将江南那边的一些官员提拔上来,使得朝中有了自己的声音。

再加上身为太子时期,就已经有些官员暗中投靠他。

一时间,承乾帝初步掌控了朝堂。

毕竟是帝王,占据着大义,哪怕朝中其他官员意识到了不妙,也只是忍气吞声。

其实,承乾帝这种抓住官员把柄,直接把对方拉下水的手段,是破坏规则的。

毕竟,哪个官员没有点自己的“秘密”。

身为特权阶级,只要不真吃相太难看,平时大家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

可是,承乾帝不仅没有收敛,反而从中看到了自己掌控朝堂的最快捷径,更加喜欢上了这种手段。

只要让江南那边的人,暗中收集好这些官员私下里的“罪行”,他便能以大义压之,轻则罢免对方的官职,重则打入大牢。

甚至,承乾帝还觉得,这是在为民除害,自己是个英明神武的帝王。

上行下效,江南那边,趁机利用这个机会,排除异己,大肆结交朝中官员。

一时间,搞得整个朝廷乌烟瘴气。

利益迷人眼,一再得到好处后,人很容易就失了理智。

如今,无论是承乾帝还是江南势力,都是在不断地“胜利”中,开始逐渐膨胀起来。

尤其是承盛帝的那些儿子,眼睛红肿着抬起头,眼巴巴地看着神威公。

选我!选我!选我!

按理说,太子继位是名正言顺的。

但神威公还没开口,谁也不敢确认会发生什么。

故人陆续凋零,好似风中落叶。

终于,有个老臣忍不住开口了:“神威公,陛下驾崩之前,可有什么口谕?”

这话一出,很多人都不哭了。

哭太久了,实在是,哭不下去了,刚好有个台阶。

此时,门外已经乌压压等着一大批人。

这些人包括承盛帝的子嗣,还有一些大臣。

阅读穿书女频文?开局霸王之力了解下最新章节 关注https://www.smrhm.com/article/313871.html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