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幻想小说网 > 恐怖 > 大唐第一暴君

第432章 唐辽初战(三)

  • 作者:水木文人
  • 类型:恐怖
  • 更新:2022-02-15 23:31:51
  • 字数:6630字

“母后,朕也是没法。此次朝廷为了迎战契丹,调动了二三十万军队,这么多大军,朕不敢交于其他人指挥,而且也没人可以让这几十万大军乖乖听从指挥,除了朕。

所以此战,朕只能亲征,别无他法。”见一个方法不行,李柷就换另一个方法。

若是算上幽州、大同和横海的兵马,整个数字能超过三十万大军。

即便是幽州和大同等的兵马不是全部参战,也有二十多万人。

除此之外,氏叔琮指挥的先锋部队有三万五千人,加上李柷亲自指挥的右龙武军、左羽林军、神机营、成德、义武、关内道、镇西都督府、河东道等兵马,一共是十五万三千人。

“可母后听闻契丹来势汹汹!”刚才李柷的那番话不足以说服何太后。

但在这之前,李柷得平息后宫众人的怒火。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何太后,这位大唐最尊贵的女人,李柷的亲生母亲。

何太后为人自然精明,也知道若是让人去指挥几十万军队,迟早会是隐患。这种情况下,皇帝亲征的确是最好的选择。

若是此战不顺,轻则影响皇儿的声威,重则影响国本。”相比于其他人只是委婉的劝谏,何太后就要直接多了。

李柷连忙扶着怒气冲冲地何太后坐下,解释道,“母后不用担心,朕并不是亲自上战场,而是在易州或者涿州这样相对安全的地方坐镇,居中调度而已。”

“皇儿说的有些道理,只是皇儿可否安排妥太原之事?如今朝廷初定,若无得力之人镇守后方,恐起变故。

而且皇儿的子嗣也年幼。。。”

开始李柷听着还算是能理解,可何太后最后一句话,却让他有些不舒服,但脸上并没有表露一丝不快之意。他并不是什么都不懂的傻子,何太后提及他的子嗣年幼一事,无非是担心他亲征出现意外,谁去继承皇位。

“皇儿是怎么想的?亲征的风险太大,这种事情可以让给下面的人去做,皇儿没必要亲征。

“既然皇儿早已考虑妥当,母后那就放心了。不过淑妃等人有些激动,皇儿还得想法安抚住这些妃嫔才是。

出征后,皇儿也要保重龙体,皇儿的安危最为重要。”何太后忍不住叮嘱道。

“母后放心,朕会在出发前妥善处置好的。”见母后不再多提,李柷自然也不会去提,而在外人看来,这对母子感情很好。

其实这对母子感情的确很好,不然何太后后面不会刻意叮嘱。只是那件事一直是个心结,或许会随着时间,这个心结会自己消失,也或许永远存在。

安抚好何太后之后,对于后宫众女,那就好办了,直接喂饱这些如狼似虎的女人就是。除了还大着肚子的韩氏外,其他几位妃嫔这几日可都得到了李柷的临幸。

而且为了博得李柷的宠爱,刘氏、伊氏和李氏三位同为李存勖遗孀的女人在刘氏的怂恿下居然来了个一龙三凤,让李柷好好放纵了一把。几女中,刘氏最为放得开,因为这个女人有野心,所以为了上位,对李柷言听计从,也算是李柷妃嫔中被调教的最好的,李柷记忆中很多还没有解锁的招式都在刘氏身上试验了一遍。

这也是为什么刘氏很受宠的原因,即便李柷知道历史上的刘氏名声并不好,但也不妨碍他去享受这个女人的伺候。

除了这三女,静儿、杨氏以及其他几位跟随李妙薇和李贞仪进宫的侍女也都得到了宠幸。

因为李贞仪当初入宫也是跟了两个侍女,在有刘氏这个例子后,他本想在李贞仪这里复制一遍,可最后被拒绝了。其实侍女在主母累到后可以接替主母的,而且这两名侍女其实都有名分在身,只是比较低,可遇到比较霸道的李贞仪,这位淑妃怎么可能让侍女跟自己一同伺候李柷。

不用想,几天下来,即便是每天坚持锻炼的李柷,身体也有些遭不住,腰也有些疼。要知道,即便是有了身孕的韩氏也主动来服侍,虽说不能激烈运动,还是可以通过其他办法。

这造成的后果就是,六月初一出征那天,李柷整个人有些萎靡,好在他是坐在马车中,不是骑马,不然那就真的是雪上加霜。

这个时候的出征,主帅一般都会带女人随行,朱温、李存勖都是如此。本来何太后也建议让一两个妃嫔随行,但李柷拒绝了,带妃嫔过于高调。当然,他作为皇帝,虽说是御驾亲征,但随行的人员中还是有宫女,只是人数不是多。

。。。。。。

在李柷从太原出发时,幽州这边的战局对大唐愈发不利。

其实在李柷出发前,就有不少坏消息传到了太原:正如他们之前所担心,契丹此次出动的军队并不只是开始的十几万,而是至少三十万人以上。

契丹这边喊的是八十万大军,什么平州方向二十万,武州方向六十万。

喊口号谁不会,李柷还可以说是百万大军呢。

某位伟人说的有道理,‘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契丹虽然没有八十万大军,但三四十万应该有,毕竟这也是几次南下的最大兵力,契丹人不可能不派人留守,全军南下。

而契丹人进攻的重点也很清晰,那就是从武州方向攻打幽州。平州和营州那边,虽然一开始遭到合围,但这些日子城外的契丹大军并未增加,可见只是一支偏师,主力仍在武州方向。

而幽州那边传来的坏消息就是,契丹军队在卢文进、李存矩的带路下,经小道绕过了武州城,很快抵达新州城下。

最初只是萧敌鲁率领的先锋部队,虽说只有三万人,但后果就是让各州守军措手不及。

五月二十三日,两万契丹军队在卢文进的率领下突然出现在新州城外,不出一日,新州在契丹大军里应外合下,宣告沦陷。没错,在新州城内有卢文进的老部下,早在几个月前就被契丹人策反,就等这一天。

五月二十八日,妫州失陷。

五月二十九日,儒州失陷。

相比于新州和儒州一两天就失陷不同,妫州这边坚持了数日,这也得益于妫州刺史李绍威。李绍威是西奚首领,而西奚跟契丹是多年的仇人,正所谓仇人见面分外眼红,而率先杀到妫州的契丹骑兵以东奚为主,主将是李存矩。

本为李存矩为了强攻在五月二十四日就抵达妫州城下,但被李绍威率领数千西奚和妫州骑兵,杀得大败而归,战死者超过四千人,更意外的是还有一两千东奚骑兵向李绍威投降了。

李存矩大败而归,卢文进自然赶来增援,但也没有讨得了好,最后是萧敌鲁率领援军抵达,李绍威不敌,率领数千步骑放弃妫州城,并向儒州撤退。

此时契丹军队人数变成了七万人,除去之前死伤万余人,萧敌鲁得到了三万援军。没错,耶律阿保机率领主力抵达了。

面对七万契丹骑兵,即便李绍威撤到了儒州,但儒州也很快失陷。加上新州的残兵,三州残部便撤向幽州。虽说这几州早已下令百姓南撤,但不是所有人都会听从号令,依然五六万百姓被俘,他们的结局,无人知晓。

而就在李柷出征当天,萧敌鲁正率领契丹先锋大军对幽州城西北方向门户的昌平线发起猛攻。

七万骑兵包围了只有两千人防守的昌平县城。

其实不管昌平县能否守住,也无法阻挡契丹大军进入幽州平原。因为随着新州、妫州和儒州的失守,幽州已经无险可守。

但面对碍眼的昌平,萧敌鲁下定了决心要拔掉。

其实他心中还有一颗更大的钉子没能拔除,那就是武州。

李柷不动声色地露出笑容说道,“母后放心,朕让枢密使担任太原留守,全权处置朝廷事宜。母后若是有事情,可以与枢密使商量。”

见皇儿不想提及太多,何太后也知趣不在此时说太多,以免引起母子不和。

如今李柷的子嗣年幼,若他出现意外,继承皇位的最合适人选自然是琼王李祥。

虽说李柷也知道这是最合适的选择,但亲口听到自己母后隐晦提及此事,他心里也是有些不舒服的。

此战,除却幽州的十一万兵马(含三万团结兵),还有大同节度使丁会指挥的五万五千兵马。当然,这些兵马并不是全部参战。

或许母后是因为自己当初间接谋害了八位皇兄,其中还有自己的同胞长兄,这件事情是他们母子最大的隔阂。对于这件事,朝廷即便是有人能猜到一丝端倪,也无人敢提。

真正的知情人其实就是李柷、何太后、李祥、氏叔琮,还有在蜀国的朱友恭。或许还有静儿、高升、苟荣以及龟缩在长安的李振,以后者的聪明才智,可能也猜到了一丝真相。

除了这几人外,其他的都是一知半解,包括丁会也是如此,但没人去犯傻提及此事。

如此庞大规模的军队,李柷自然不敢让下面的人去指挥。

若是赢了,指挥的那名统帅可就有些功高震主,只有李柷亲征,才能避免那些事。

阅读大唐第一暴君最新章节 关注https://www.smrhm.com/article/37091.html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