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幻想小说网 > 恐怖 > 大唐第一暴君

第683章 杨刘之战(二)

  • 作者:水木文人
  • 类型:恐怖
  • 更新:2022-02-15 23:34:29
  • 字数:6632字

这伪梁都到现在这地步了,居然刺史还有钱拿来布置自己的刺史府,有这能力,不多发展军队吗?

“济州刺史呢?没抓到?”李从珂好奇问道。

这件事虽说有不少人知道,但张筠严令不许外传,倒也没有传的满城皆知。只要接下来他能消灭这股唐军,不仅能转危为安,还能立下大功。

不过等他这边把婚宴举行完,商量好决定出兵五千增援的时候,又有坏消息传来。唐军攻占了济州城,济州刺史弃城而逃。

自然,得等婚宴举行完后再商量出兵之事。

济州,刺史府,李从珂正坐在原本济州刺史的位置,看着这比自己那刺史府还要阔气,不免有些嗤之以鼻。

得知消息的张筠除了调兵遣将外,连忙派人去求援。而求援的对象自然是宣义军节度使段凝、平卢节度使张汉伦、泰宁节度使张万进以及洛阳的朝廷。

天平军本身实力并不差,但他们若想靠自己的实力击败唐军,除非是唐军不增兵。可唐军会不增兵吗?

“回刺史,暂时并无消息传来。”手下人恭敬回道。

。。。。。。

“启禀刺史,一共俘获两千余梁军,另有数百梁军尸体,也已安葬完毕。府库中的军械、粮食无数,并未损毁,只是缺人手,无法统计实物几何。”

“先不管他了,派人布置一下城防。还有杨刘那边,留下一千五百步兵和五百骑兵驻守,必须确保杨刘在我军手上。”李从珂吩咐道。

杨刘是渡口,而且附近的冰面够厚,适合大军通行。如今他攻占了杨刘和济州城,粮草无忧,但手上兵马不过五千人,而且分驻杨刘、济州城两地。

这两地都不能丢失,必须把这里打造成朝廷南下的桥头堡。

自然不会。

“胡兄,没想到你是如此之人,从今天起,你我二人割袍断义。刘某没忘自己是大唐之人,如今王师归来,刘某愿去为王师效力。

诸位,就此别过。”

“刘兄,你这是。。。”

没等旁人说完,那位刘姓的中年男子便愤而离去,留下面面相觑的众人。

特别是为首的胡姓男子,脸色更加难看。

“既然他要去寻死,那就让他去。你们若是有人觉得他说的对,大可一起离去,胡某不会阻拦。”胡姓男子沉声道。

众人其实也觉得刘姓男子说的有些道理,可如今局势不明,他们不愿意去冒险,犹豫片刻,还是没人愿意追出去。

唐军进城并未大肆抓捕城内的官员,也未骚扰富商、本地家族等。

一则是顾不上,伪梁军队随时会反扑,李从珂不可能此时去做自毁长城的事;其二则是因为这将会是大唐的城池,没必要去毁掉。

除非李从珂最后不敌梁军,要放弃济州城时,肯定会劫掠一番而去。

“城内的家族、官员和富商可有异动?”李从珂策马走在大街上,看到沿街店铺大多都闭门,眉头微皱。

“回刺史,这些人暂无异动,倒是有两个小家族派人送来礼物,是钱粮,但并不多,说是欢迎王师归来,愿尽绵薄之力。”手下人解释道。

“只是两个小家族?本地的大族、富商呢?可有表态?”李从珂脸色不太好看。

“回刺史,那些人并无表态,不欢迎我大唐军队,也没出来捣乱。应该是觉得我大唐的军队不一定能守住济州城,不愿冒险表态。”

“哼!”李从珂冷哼了一声,“把这些不表态的家族都给记上,若是本刺史弃守济州城,先拿他们开刀。”

“属下遵命。启禀刺史,那送来钱粮的小家族怎么办?他们愿意冒险支持朝廷,我们若是没有表示,会有些寒心。”

李从珂点了点头,“你说的有些道理。先查查这两个小家族的情况,若朝廷之后能守住济州城,再另行封赏。”

吩咐这些后,他便没有多说。他本就沉默寡言,此时能说这么多,算是不错了。

当务之急,是守住济州城,打退梁军的反扑。

也不知道义父那边的援军出发没有,仅靠他这五千人,着实有些单薄。

就在他巡视完城防返回刺史府的时候,突然一个中年长袍男子跑出去拦住了他的去路。

“什么?保护刺史!”

一时间,随行的亲兵纷纷拔出马背上的武器,围了上去,可看到只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长袍文人时,这些亲兵相互对视了一眼。

李从珂也发现了拦路之人,可看到只是一个中年文士时,放在武器上的手便收了回来。

“住手!”

李从珂大喝一声,便策马上前。

听到命令,亲兵们随即收起武器并让开道路,可手还是放在武器之上,对拦路之人保持着戒备。

“你是何人?为何拦本刺史之路?”居高临下的李从珂好奇打量着来人。

中年文士听闻面前这比自己还年轻不少的将领居然是一州刺史,心下大喜,连忙行礼回道,“回刺史,小人刘斌,济州东阿人士。听闻王师收复济州,特来投奔,原为王师效力。”

李从珂有些惊讶地看着此人,好奇询问道,“你胆子倒是挺大,居然敢拦本刺史的路,也不怕本刺史的亲兵杀了你。”

刘斌听闻,不禁冷汗直冒,但还是硬着头皮道,“王师占领济州城后,对城内百姓秋毫不犯,可见刺史并不是嗜杀之人。”

不是嗜杀之人?那是你没看到本刺史在战场上的样子。

什么秋毫不犯?劫掠百姓,能有什么?不如劫掠本地大族、富商。

若是刘斌知道李从珂已经计划失败后就大肆劫掠,肯定会后悔说了那番话。

但他这话,却是让李从珂很高兴。

“你有何本事?可识字这些?”李从珂笑着问道。

刘斌连忙解释道,“回刺史,小人自幼习得四书五经,在大唐昭宗皇帝时期,参加过科考,只是未曾中举。

目前给人充当账房营生。”

“参加过科举?还在当账房?”

李从珂眯了眯眼,正好此次缴获颇丰,手下的人都是一群大头兵,哪里知道统计钱粮这些。伪梁的人也信不过,此人的出现不是正好吗?

“回刺史,家中上有父母,下有妻儿,小人当这个账房也是为了谋生。”刘斌以为面前这位朝廷刺史不喜欢账房的身份,着急地解释着原因。

李从珂笑道,“正好,本刺史正好缺账房,你就负责给本刺史统计缴获的钱粮这些。你既然愿意效忠大唐,就算是本刺史最后撤离,也会带你及亲眷走,所以你就放心给本刺史做事。

另外自我介绍一下,本刺史乃大唐平南都督府麾下博州刺史李从珂。”

李从珂的名气并不小,起码在紧邻河朔的天平军境内,这位出身沙陀的将领,可没少率领骑兵重创伪梁军队。

刘斌有些惊讶,顿时大喜,连忙行礼,“原来是李刺史,李刺史的威名,小人早有耳闻。请刺史放心,在下一定不负刺史所托,如实把钱粮清点好。”

“来人,带他下去。”

李从珂并未真的相信此人,但此人能冒险来投奔他,他不可能拒之门外,姑且观察观察,看看是否可用。

就在李从珂这边积极展开防御的时候,伪梁天平军节度使却是乱成了一锅粥。

天平军的实力的确不算差,因为有三万兵马,这样的兵力不比大唐的一个道差。但跟朱友贞起兵时相比,天平军的实力却是被削了不少。

因为去年成立宣义军,用于防备李唐南下,便把本属于天平军节度使的濮州分给了新设立的宣义军节度使。加上曹州也被划走,天平军实际上就剩下一州之地。

不过伪梁又以卢县、东阿等为基础,恢复了济州建制。

总得来说,因为天平军是抗击李唐的前线之一,伪梁对此也比较重视,即便是两州之地,也有三万兵马。

可惜之前为了平叛,调走一万兵马,加上济州和杨刘被攻占,张筠手上不过一万出头的军队。

有些难搞啊!

“怎么不是?当今圣上是正统的李唐皇帝,如今伪梁内乱,正是大唐重新统一天下的好时机。”

“想要一统天下何其之难?”

吩咐了一些事后,李从珂便带着亲兵来到刺史府外的大街上。

此时的大街上行人很少,有天冷的原因,也有唐军进城的原因。伪梁这边也不乏有识之士,如今唐军出现在黄河南岸,势必会引发大战,济州城肯定难以幸免。

张筠继续给儿子办婚宴的时候,同时召集了天平军节度使一众高层。

“没想到唐军居然过了河,这下要变天了。”

“难道不好吗?王师归来,大唐必定会再次一统天下。”

“大唐?这还是以前的大唐吗?”

消息传来,张筠等人顿时如丧考妣。

他们本以为最多杨刘被围,没想到不仅是杨刘城丢了,连带济州也丢了。济州有数千兵马,不至于这么快丢城才是,可现在的确丢了。

阅读大唐第一暴君最新章节 关注https://www.smrhm.com/article/37091.html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