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幻想小说网 > 恐怖 > 大唐第一暴君

第831章 母子争吵

  • 作者:水木文人
  • 类型:恐怖
  • 更新:2022-02-15 23:36:14
  • 字数:4624字

“母亲,孩儿恐怕考不起进士。”李继忠神情苦涩道。

别看这两年的进士取士也比前些年多,但人数都控制在五十到一百之间,每年都在波动,而且竞争都很大。

包括上党县子府。

得知这个消息的李杨氏不禁庆幸自己的果断,虽说把这些年白赚的钱送了出去,甚至还垫了不少,但这件事算是这么过了。

成阳郡公直接被贬为和川县子,无疑牵动了很多人的心。

她已经决定了,就去经营邸店,而且还要去洛阳、长安开邸店。

所以你和你的几个弟弟都得快速成长起来,只有这样,我们上党县子府才不会倒。”

这件事过后,李杨氏看清了不少事,那就是别去赚涉及朝政的钱,一旦朝廷要深究,那就是大问题。

能考上进士,谁愿意去靠明经这些?

成阳郡公府经过此事,估计就会彻底衰败下去,谁也不会因为一个早已落魄的府邸而去惹恼当今圣上。

好在李杨氏本身也会理财,田地不行,她就换个其他的生财之道。

虽说明经也能入仕,最开始的职位比进士低不了多少,可前途上却有很大的差距。

你看看现在的宰相这些,有多少是进士?

郭崇韬、安重诲和安金全等人不算,这些根本就没参加科举,甚至还是武将出身。即便郭崇韬不是武将,也是熟悉军事之人。

相比于成阳郡公府,他们好多了,主要来太原的时间也短,付出的代价也不大。

李杨氏一愣,没想到这儿子对考进士如此没有信心,顿时脸色有些难看,“三郎,你知道,除非你们几兄弟能出人头地,否则这个家迟早要没落。”

李继忠解释道,“母亲,孩儿知道。只是孩儿的才华差了些,若是考进士难度太大,孩儿想去考其他科,”

李杨氏有些意外,“你想考明经?”

李继忠犹豫了一会儿说道,“孩儿想考明算。”

明经说白了就是要背会那四书五经这些,李继忠哪里敢保证,反倒是明算有些把握。

得益于李杨氏的原因,年幼的李继忠从小对数字特别敏感,算账这些比较擅长。

最开始,他在国子监读书时是在国子学,不学算学的内容。

可一次偶然的机会发现去参加明算也是一条不错的出路后,他便动了心思,暗中也在学习算学的内容,也去旁听过算学的课。

但他一直不敢告诉母亲,因为怕母亲失望。

可如今府内的情形,他打算早早入仕,通过明算这条路,应该会很快。

没几个月就要开始科考,他还有机会去试试。

“明算?明算有什么前途?能封侯拜相吗?”李杨氏有些不满,明算还不如明经。

别看明经不如进士的地位高,但明法、明算、明史、名字等科的地位更低。没见算学、书学、四门学的学生都是中下级官员和平民子弟吗?

这就是科举的鄙视链。

进士瞧不起明经,明经瞧不起明法等。

就像后世的大学,985瞧不起211,211瞧不起普通本科,普通本科瞧不起专科,一样的道理。

“母亲,可孩儿的才华,就算是再考十年进士也不一定会中举,进士太难了,孩儿根本没那个能力。”李继忠硬着头皮争辩道。

“可你知道明算出来的官职会很低吗?”李杨氏有些恨其不争。

大儿子和二儿子就不说了,本以为三儿子会好一点,如今也成了这个模样。再小的那几个儿子就不说了,老四也不过是性格冲动的莽夫。

“母亲,父亲已经不再了。孩儿认为现在最重要的是维持上党县子府的稳定,不然他日很有可能连这个爵位都保不住。

难道母亲想让上党县子府重蹈成阳郡公府的覆辙吗?父亲是晋王的亲信,我们能活下来已经算不错,圣上也不可能让我们势力太大的。

成阳郡公府就是例子。”李继忠不知道怎么回事,胆子突然大了起来。

李杨氏听闻眉头微皱,“这些话是你自己想到的,还是听谁说的?”

“听国子监的同窗说的。那些人里面有朝中重臣的子嗣,他们说这是有人对成阳郡公府不满。

第一任成阳郡公是晋王李克用的亲信,两代晋王跟圣上的关系都不好,如今晋王的时代才过去几年,朝廷肯定要打压晋王残留的亲信。

孩儿觉得有些道理,只要能稳住如今的地位,孩儿就很满足了。若是将来有机会,再光大门楣也不迟。”李继忠也敞开了说。

因为这次土地清查,他这个国子监的学生被排除在外,因为他这个上党县子也存在问题,所以也不可能派他去参与此事。

而他的几个同窗,就连一些刚刚进入国子监的学生都被抽去了,他有些失落,也感觉到了不少同窗看他的眼神中的异样。

听到儿子的这番话,李杨氏有些震惊,转而在那里发着呆,过了半天才回过神来,无奈地叹了口气,“你想怎么办就怎么办,你长大了,我也管不了你了。”

“母亲!”

不等李继忠多说,李杨氏便失落地走向内宅,根本不搭理他。

李继忠知道自己的本事,考进士,根本考不中。再读十年八年或许有可能,或者他不考进士,通过继承爵位的便利去求一个职位。

只是靠爵位去获得的官职,上限太低。

而明经里面,有几个朝廷重臣?

若是要论,恐怕也就李詹了吧?

土地清查一事一下就成了太原府上下议论纷纷的事,没办法,这件事闹得太大了。

但这位有些不一样,他是宗室子弟,若无宗室的身份加成,不可能有现在的地位。可即便如此,也只是一个琼王府司马,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朝廷重臣。

所以考进士的人依然很多,谁都知道这是一条捷径。

也有不少人不愿意在进士这一条路撞得头破血流,选择了去考明经、明法、明算这些。虽说起点低了一些,但胜在进入官场容易。

三儿子的爵位保住了,四儿子的官职也未受到影响,跟成阳郡公府相比,好了很多。

“三郎,抓紧考取进士吧。你父亲的旧情用不了多久了,再有下一次,估计不会有什么人会这么帮我们。

阅读大唐第一暴君最新章节 关注https://www.smrhm.com/article/37091.html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