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幻想小说网 > 恐怖 > 大唐第一暴君

第918章 安置高家

  • 作者:水木文人
  • 类型:恐怖
  • 更新:2022-02-15 23:37:01
  • 字数:4476字

赵氏一族倒也有些本事。

老大赵光逢乾符年间的进士,资格比较老了,在昭宗时期担任过御史中丞,后来因为超局混乱,在光化年间辞官隐居。伪梁时期,他一度被任命为中书侍郎,也就是被拜相了,但见局势不对,朱友贞也非贤君,直接辞官,得以以太子太保致仕。

清查土地只是开始,新的土地政策便会依次展开,只是这怎么开展,朝廷还未决定下来。不过按照这个趋势,今年应该不会推行新的改革,怕担心太急了,朝廷需要给各地官员和士绅以及普通百姓一个适应的时间。

新收复的江陵府、归州和峡州的主官人选也都定了下来。

不说掌握了全部土地情况,但也基本八九不离十。

伪梁覆灭后,赵光胤也受到牵连,在其兄长赵光逢处借居两年,如今才算是被启用。对于其能力,李柷其实不太看好,奈何韩偓等人推荐,他才决定启用其担任峡州刺史,也算是给其一个证明自己的机会。

对此人,李柷也是寄予厚望,让其在各地任职多次,先后担任银州刺史、延州刺史、莱州刺史,七年的州主官任职经历,李柷这才让对方去担任江陵府尹,也算是对其一个新的考验。

之前无论是银州、延州和莱州,都属于朝廷治下,没有外敌存在。江陵府却不同,作为长江上的重镇,南边是马楚,东边是杨吴,如何治理还是很考验人的。

也因为他这个致仕了,不然之前清算伪梁余孽时,他绝对逃不掉。他有个门生也挺出名,那就是制造白马驿之祸的柳璨。

这赵光胤跟赵匡胤、赵光义可没什么关系,后者两兄弟是武将出身。不过赵匡胤两兄弟的祖父赵敬此时是新州刺史,这是下州刺史,而两兄弟的父亲赵宏殷此时刚刚参军,在安东都护府麾下。

赵光胤不同,他是文官家庭出身,是前宰相赵隐的儿子,他本身昭宗时期的进士,后来继续为伪梁效力。

老三赵光裔目前是刘龚建立的大越国的兵部尚书加宰相。

除却江陵府尹和峡州刺史,归州刺史是从河东道选的一个长史前去接任。

朝廷收复的地方越多,对于朝中官员来说,就是升迁的机会。所以不少中下级官员对于一统天下都很支持,只有这样升迁最快。

峡州刺史是赵光胤。

职位不过是太常寺少卿,算不上特别要害的职位,级别也只是正四品,不至于引起很多人的不满。为了弥补,这才给了一个县子,虽说不高,但能有就不错了。

如今对于这些降臣的安置,朝中也有不少人有微辞:若是职位过多,会伤其他老臣们的心;太低,就没人敢投降了。

韩逊也不过是司农寺卿,高季昌安排为太常寺少卿已经算是不错,因为也不是六部等的要害官职,朝臣们反对声也小。

话虽如此,可高季昌却是不满啊。

他一个异姓王,还是荆南节度使,如今就成了一个正四品的太常寺少卿,心里落差太大了。

这段时间,高季昌也一直郁郁寡欢,反倒是高从诲兴致勃勃。

当看到长子从鸿胪寺回来,请假的高季昌在府中看到后就脸色铁青,忍不住呵斥道,“怎么,你这个逆子觉得一个鸿胪寺主簿很好?好好的世子和少帅不当,非得当这个小小的鸿胪寺主簿。”

本来满怀欢喜的高从诲见状,也不满道,“父亲为何这么说?现在难道不比以前更安心吗?

世子是好,可也得有命才行。父亲可能还不知道那歧王李茂贞吧,如今一直被软禁着,连门都不能出,爵位也没有,跟他相比,父亲如今也是正四品大员,还有县子的爵位,这有什么不好?”

“好什么好?”听到县子这个爵位,高季昌就气不打一处来,当即呵斥道,“你这个败家子,县子能有异姓王好?之前为父好歹也是一介亲王,就算死了,你也能继承为郡王或者国公,如今呢?

就算为父死了,你也只能继承县男,有什么好?”

“父亲把这爵位给二弟他们就是,孩儿自己去挣爵位。孩儿已经报名去出使归义军和于阗,过两日就出发了。”高从诲也不知道怎么想的,对于爵位都不在乎了。

本来出使归义军和于阗的使团三月就得离去的,但因为有事情耽搁了,所以推迟到四月中旬出发。

这次使团出使的人员基本确定,高从诲是临时加入的。

“什么?你要出使西域?为何你不早说?”听到长子要去西域,高季昌顿时认真起来,脸上有些担心。

之前的那些气话也就是气话而已,几个儿子里,也就这个长子争气一些,如今也已经入仕,未来还是能光耀门楣的。那些气话只不过是因为对方之前打开城门放了朝廷大军进城的怨念。

对于其二十六岁的年龄,这个职位已然不低,关键是入了圣上的眼,这绝对很值。

高从诲父子的安置结果,朝中不少人也没多说什么。

朝廷只从北边调来一位府尹和两位刺史,下面的官员大部分留用的本地官员,剩下有从河南道和襄州等地调来。

因为朝廷并未调整镇南都督府的辖地,导致如今镇南都督府下辖的州并不少,比平南大都督府都大,但人口上却是有所不如。

就当南边打的热闹的时候,朝廷这边却是比较稳定,全境的土地清查也基本结束了。

四月初,高季昌带着一众妻妾、子嗣也抵达了太原,这个时候他就真的成了砧板上的鱼肉。

因为高季昌并非主动归顺,朝廷自然不会厚待他,给了一个江陵县子的爵位,就被打发去太常寺担任少卿,对他来说稳妥妥一个闲职。

倒是对高从诲,朝廷给了一个不错的去处,鸿胪寺主簿,从七品上的官职。

江陵府尹是冯道,这位第一批内阁学士,他跟归系等人不同,他是明经出身,李柷对这位历史上的五代不倒翁也很感兴趣。

或许历史上对这位不倒翁有些其他不好的看法,但李柷接触那些年,倒是觉得此人做事务实、做官清廉,值得一用。

阅读大唐第一暴君最新章节 关注https://www.smrhm.com/article/37091.html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