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幻想小说网 > 恐怖 > 大唐第一暴君

第1060章 渤海求援(二更)

  • 作者:水木文人
  • 类型:恐怖
  • 更新:2022-02-15 23:38:13
  • 字数:4390字

境内的高句丽人和黑水靺鞨发动越来越大的叛乱,导致渤海国朝廷顾此失彼。

不少觉得渤海国没有未来的贵族纷纷出逃,但大部分逃向大唐和倭国,极少数逃往南边的高丽和西边的契丹。

两年前渤海国派出以裴颋、乌光赞为首的使团,期间还发生了李兴慈等五名渤海国李氏出逃一事。

李兴慈五人如今都在洛阳生活,并未回渤海国。不过他们也帮助家族跟锦衣卫和太府寺建立起了联系,随着双方商旅往来的频繁,李兴慈等五人就在洛阳经营起家族生意。

渤海国那边局势有变。

不过随着情报网络的铺开,渤海国的问题暴露地愈发明显,内忧外患的情况下,朝堂上政治斗争频繁。可能前一天,一个大臣还是朝中炙手可热的人物,没过多久就被革职查办。

虽说朝廷还都洛阳,但太原的求知书院还在,只是在洛阳新设了求知书院,招收中原等地的寒门和平民学子。

不过国子监和求知书院在洛阳只是隔着天街,国子监在观德坊,求知书院在修文坊。还有武学,也在观德坊,跟国子监毗邻,并未在一起。

因为南边王建发动政变,杀了弓裔并夺取大权,如今王建改泰封为高丽,建立高丽国。不过弓裔依然有不少旧部,高丽内部还有些乱,渤海国贵族自然不愿去高丽,而是跟随太府寺的船只去大唐。

而且朝廷还计划在长安、成都以及江南的某一州设立三所国子监,求知书院也会跟着分设,主要目的就是为朝廷提供人才。

回到正题,通过两年的时间,锦衣卫和太府寺在渤海国拉拢了不少人,渤海国李氏和部分高氏子弟也都跟这两个衙门建立了密切的联系,有了他们的相助,锦衣卫的暗探网迅速铺开。

如今大唐几近一统,内部稳定,加上渤海国的贵族一直很向往大唐,自然会把大唐作为第一选择。

这些贵族的陆续逃到大唐,也给大唐带来了不少渤海国的情况。

之所以老天没给李柷回西域的机会,是因为渤海国目前遭受着一次重大的内忧外患。

同样,太原国子监也未废除,只是规模和等级略有下降。无论是太原国子监,还是洛阳国子监,国子祭酒只有一个,朝廷在哪儿,国子祭酒就在哪儿。

所以在天佑十六年的大朝会过后,没等上元节结束,李柷便把一众大臣召来商议该不该应渤海国所求,出兵增援。

“陛下这个时候出兵,就会撕破跟契丹的和约,北部边境好不容易稳定下来,此时再起战端,之后想要维持和平,恐怕不易。”听到渤海国求援,郭崇韬就忍不住反对。

主要是两年前那一次裴颋把他气坏了,加上跟契丹的和约也是他签订了,还有之前跟蜀国签订和约的也是他,难道让他把两纸和约都撕毁吗?

这要是传出去,对自己的名声也不好。

以后再有签订和约之事,恐怕也不会派他。

“陛下,跟契丹迟早有一战。据悉契丹已经先后征服北边的敌烈、鞑靼、乌古等部,若是坐看其攻占渤海国,他日契丹必将大举南下。如今朝廷南方大局已定,只剩下吴越、闽地和伪汉几股势力,不足为惧。

若是可以,朝廷也该想办法削弱契丹的实力。”李嗣源自然是主战,不打仗,他如何有机会领兵?

而且这是对契丹作战,以骑兵为主,他这位沙陀出身的大将不正好擅长?

“雁门郡王可曾想过跟契丹开战的后果,如今朝廷刚刚平地蜀地,军队需要休整,朝廷也需要时间去消化蜀地和楚地。

渤海国虽奉我大唐为正朔,但早年也是从我大唐背叛出去的,不如坐山观虎斗,让渤海国去消耗契丹的实力,最后朝廷坐收渔翁之利便可。”郭崇韬毫不犹豫地开口反驳。

“郭大学士,以如今渤海国的实力,恐怕是难以在内有叛乱的情况下抗衡契丹和黑水靺鞨的夹击。若是渤海国因此灭国,契丹就会更加强大,郭大学士能保证渤海国能抗住开春后契丹和黑水靺鞨的夹击吗?”安重诲也趁机开口质问。

听到这话,郭崇韬眉头微皱,他却是不敢去保证。

郭崇韬沉默不语,韩偓现在也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赵观文也因不懂军务不便贸然开口。

内阁这边不表态,众人便看向枢密院那边。若要出击契丹,必定会派遣禁军,仅靠安东都护府的兵力却是够呛。

“枢密院是什么看法?”李柷主动开口询问。

李存璋连忙出列行礼,“陛下,臣以为可以出兵策应渤海国,但不能大打出手。”

李柷听闻有些好奇,“枢密使可否详细说说你的想法?具体怎么打?”

渤海境内两大不稳定因素同时在冬季叛乱,很明显是有人在背后煽动,如今渤海国也有些担心,所以此次派遣使团前来大唐就是想求援。

以如今渤海国的实力,要同时面对境内的叛乱和契丹、黑水靺鞨两大外敌,实力有些不济。

在去年下半年,渤海国境内的黑水靺鞨旧部与黑水、思慕等部联合,趁着寒冬攻占了渤海国东北边疆重镇怀远府,而且还打算攻打铁利府。

铁利府是以黑水靺鞨中的铁利部族地设立的行政机构,主要铁利部为主。而铁利部紧邻上京龙泉府,对渤海国来说十分重要。

本来李柷一直是想回西域,奈何老天不给他机会。

这是东北方向,西边的扶余府和长岭府也出现了高句丽人叛乱,已席卷数州之地,都是趁着冬季作乱。

渤海国冬季大雪弥漫,根本不适合出兵,情报传递也很受限,所以渤海国这边即便是得知消息,也无法采取有效的措施,只能等开春后再出兵。

而且契丹在辽阳府、辽州等地囤积重兵,意图全面攻打渤海国。

而且他们还有人前往求知书院读书。

国子监的要求太高,他们没资格进去,所以便去了要求不高的求知书院。

阅读大唐第一暴君最新章节 关注https://www.smrhm.com/article/37091.html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