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幻想小说网 > 历史 > 揭秘清宫悬案:正说清朝十二帝

天命汗努尔哈赤3

  • 作者:阎崇年
  • 类型:历史
  • 更新:2021-07-04 16:31:36
  • 字数:4356字

努尔哈赤综合考量了历史与地理、社会与自然、政治与军事、民族与物产、形胜与交通等因素,而做出迁都沈阳的重大决策。从此,沈阳第一次成为都城。努尔哈赤迁都沈阳,促进了辽河地域的经济开发。他注重采猎经济,发明人参煮晒法,使部民获得厚利,“满洲民殷国

富”。他关注采炼业,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建州“始炒铁,开金、银矿”,开始较大规模地采矿、冶炼。他尤为重视手工业生产,包括军器、造船、纺织、制瓷、煮盐、冶铸、火药等。明朝也称其“制造什物,极其精工”。他对进入女真地区的工匠“欣然接待,厚给杂物,牛马亦给”。他曾说,有人以为东珠、金银为宝,那是什么宝呢!天寒时能穿吗?饥饿时能吃吗?……收养能制造出国人所制造不出物品的工匠,才是真正之宝。迁都沈阳后,经努尔哈赤、皇太极父子两代的开发,沈阳及辽河地区的经济与社会得到全面开发与迅速发展,并带动了东北地域经济与文化的发展。清朝迁都北京后,沈阳成为陪都。似可以说,近代辽河流域、沈海地带的区域经济开发,清太祖努尔哈赤是其经始者。

沈阳形胜之地,西征明,由都尔鼻渡辽河,路直且近;北征蒙古,二三日可至;南征朝鲜,可由清河路以进;且于浑河、苏克苏浒河之上流,伐木顺流下,以之治宫室、为薪,不可胜用也;时而出猎,山近兽多;河中水族,亦可捕而取之。朕筹此熟矣,汝等宁不计及耶!

经过12次大的战役,这位苦难青年先是统一了女真各部,继而统一了东北全境,并成为后金大汗。

努尔哈赤成功的秘密在哪里?400多年来,人们有多种解释。一位教练经过研究认为,一个运动员取得世界大赛的金牌,大约需要156个因素(其中有主有次)。那么一个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的成功,更是需要多种因素的和谐统一。我认为,努尔哈赤的成功,一个前提是苦难生活的磨砺。继母的寡恩,使他养成自立的性格;马市的交易,使他大开眼界,广交朋友;父、祖蒙难,刺激他毅然摆脱常人的平庸生活,踏上王者的征服之路。而更关键的因素在于他实现了“四合”——天合、地合、人合、己合。

一说天合。司马迁说:“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天”,可以理解为“上天”、“天命”、“天道”、“天意”、“天时”等,这里说的主要是“天时”。“天时”有大天时,有小天时。魏源说:“小天时决利钝,大天时决兴亡。”孟子说:“五百年必有王者兴。”500年是个概数,300年也会有王者兴。明末清初,中国历史的“天时”到了一个大动荡、大变革的时期。当时的世界上,俄国尚未东越乌拉尔山,葡萄牙到了澳门尚未对明朝形成威胁,日本丰臣秀吉侵略朝鲜兵败。女真的东面朝鲜,外祸内乱,衰落不堪;西面蒙古,四分五裂,林丹汗孤立;北面扈伦,彼此纷争,贝勒落马;南面大明,南倭北虏,内忧外患,极端腐败。总之,努尔哈赤处于300年一遇的大天时。据统计:《清太祖高皇帝实录》共83875字,其中“天”字312个。努尔哈赤得了大天时,取得了大成功。

决策迁都沈阳。此前,辽设五京,没有沈阳;金设五京,也没有沈阳。元朝东北行政中心在辽阳;明朝辽东军政中心,先在广宁,后在辽阳。天命十年即天启五年(1625年),努尔哈赤决定迁都沈阳,但遭到贝勒诸臣反对。理由是:近来正在修建东京辽阳,宫室已经建好了,老百姓的住所还没有最后完工。本来年景就不好,迁都要大兴土木、劳民伤财。天命汗力主迁都沈阳,说:

努尔哈赤一生打过12次大胜仗,留下十大历史功绩,他的人生轨迹可以说是光彩夺目。人们在谈论努尔哈赤时,多沉迷于他巅峰时刻的辉煌,却常常忽略他攀援过程的艰辛。努尔哈赤幼年丧母,继母那拉氏刻薄寡恩。家里并不和睦,兄弟们闹着分家。父亲塔克世听了继母挑唆,给他的产业极少,不够维持生活。努尔哈赤青少年时代吃尽了苦,挖人参、采蘑菇、拣榛子、摘木耳、拾松子,然后将这些东西运到抚顺马市去卖,以此来维持生活。在他25岁那年,更大的不幸降临了。努尔哈赤的祖父和父亲,同时死于明军攻城的炮火。这一事件,对努尔哈赤以后的人生道路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关于这件事的前因后果,还要从王杲(gǎo)之死谈起。在当时的建州女真中,以王杲势力最强。王杲曾带兵进犯明辽东首府辽阳,杀死指挥王国栋。后王杲被俘,被解送到北京问斩。王杲死后,他的儿子阿台为报父仇,袭杀明军。万历十一年(1583年)二月,明将李成梁提兵直捣阿台的住地古勒寨。阿台妻子的祖父是努尔哈赤的祖父觉昌安。觉昌安为了使孙女免于战难,也为着城内部民减少伤亡,便同努尔哈赤的父亲塔克世一同进城,打算劝说阿台投降。建州女真图伦城的城主尼堪外兰,里通明朝,导引攻城,向城上守军喊话说:“李太师有令,谁杀死阿台,谁就做古勒城的城主!”果然,城里出现内奸,城被攻破,觉昌安和塔克世也不幸死于战火。努尔哈赤得到父、祖蒙难的噩耗,捶胸顿足,悲痛欲绝。他质问道:“我祖、父为何被害?你们与我有不共戴天之仇!”明朝派官员谢过说:“非有意也,是误杀耳!”明军送还觉昌安和塔克世的遗体,朝廷赏给努尔哈赤“敕(chi)书三十道,马三十匹”,还封他为指挥使。但是,努尔哈赤怒气未消,又不敢直接同明朝冲撞,便迁怒于尼堪外兰。万历十一年(1583年)五月,努尔哈赤以报父、祖之仇为名,以“十三副遗甲”,率领百余人的队伍,向尼堪外兰的驻地——图伦城进攻,拉开了女真统一战争的历史帷幕。

阅读揭秘清宫悬案:正说清朝十二帝最新章节 关注https://www.smrhm.com/article/43781.html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