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幻想小说网 > 仙侠 > 洪荒逍遥录

第85章 归隐磻溪

  • 作者:周成道
  • 类型:仙侠
  • 更新:2021-07-04 17:33:44
  • 字数:6756字

姜子牙心中无奈,不敢放手,还抓住了命门,使妖精不得变化。

两边人大叫:“莫等他走了!”众人皆喊:“算命的打死人!”重重叠叠围住了子牙命馆。

这一日玉石琵琶精依旧去宫中饱食一顿,驾着妖光欲回轩辕坟。不想听见南门百姓哄哄人语,扰嚷之声不绝。便起了好奇心,降下云头,变成妇女,探知姜子牙算命。玉石琵琶精这些日子吃了不少人,法力大增,信心大增,便想看看姜子牙的道行如何。不想一好奇心一起,差点葬送了性命。且看姜子牙如何应对?

玉石琵琶精说道:“列位君子让一让,妾身算一命。”

当年女娲娘娘派轩辕坟三妖坏成汤的锦绣江山,只有狐妖坏了妲己(苏护之女)之身,以身相代。另外的玉石琵琶精和九头雉鸡精,则尚未入宫迷惑纣王。不过玉石琵琶精经常入宫与好姐妹妲己相会,却是在宫中食人精血、坏人性命,以增功力修为。

不想玉石琵琶精心中一动,便索性装死。

玉石琵琶精脉门被把住,妖光被定住,一身法力施展不开,心中惊骇不已。知道上了姜子牙的恶当了,只得说道:“你这道人,不相不言,我乃女流,如何拿住我手?快放手,傍人看着,这是何说?”

傍人多不知奥妙,齐声大呼:“姜子牙!你年纪太大,怎干这样事?你贪爱此女姿色,对众欺骗,此乃天子日月脚下,怎这等无礼,实为可恶!”

姜子牙正不知如何想民众解释,恰在此时亚相比干经过。比干听姜子牙说这妇人是妖精,比干虽是七窍玲珑之心,却也不能辨别。比干便领姜子牙带着“死去”的妇人见纣王。

上古时期百姓多善,只是不信,大喝道:“胡说八道!明明一个女子,怎说是妖精!”

姜子牙暗思:“若放了女子,妖精一去,青白难辨;我既在此,当降妖怪,显我姓名。”姜子牙没有带剑之类的出门,看到桌案上的紫石砚台,心中一动,用手抓起石砚,照妖精顶上响一声,打得脑浆喷出,血染衣襟。姜子牙料想这次妖精应该会有所反应,便能辨得真伪。

纣王定睛一看,看不出有何破绽,乃道:“朕看此女,乃是人像,并非妖精,若是妖精,何无破绽?”

姜子牙在路上已经思索出办法了,于是禀道:“陛下若要妖精现形,可取柴数担,此妖精,原形自现。”

纣王便依姜子牙之言,命侍卫搬运柴薪至于楼下。

姜子牙笑道:“列位!此女非人,乃是妖精。”

玉石琵琶精不过千年道行,如何经得住三昧真火的灼烧。忍不住大叫道:“姜子牙!我与你无冤无仇,竟然用三昧真火烧我!”

纣王听见火里妖精说话,吓得冷汗涔涔,目瞪口呆。

姜子牙又用五雷正法,将妖精打死,显出原形,只是一面玉石琵琶。

妲己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姐妹被打死,心如刀绞。只得勉强露出笑容,启奏道:“陛下命左右将玉石琵琶取上楼来,待妾上了弦,早晚与陛下进御取乐。妾觉姜尚才术双全,何不封彼在朝保驾?”

纣王觉得有理,便传旨道:“且将玉石琵琶取上楼来。姜尚听朕封官,官拜下大夫,特授司天监职,随朝侍用。”

且说妲己把玉石琵琶放于摘星楼上,采天地之灵气,受日月之精华,过了五年,返本还元,又化成精怪,断送成汤天下。这也是姜子牙道行不够的缘故,未能将玉石琵琶精的真灵击散。这是后话暂且不表。

妲己又向纣王进言,要造虿盆之刑以闭宫中之祸,又建酒池肉林以彰显纣王天子之尊。其实她依旧是想食人之精血,以增加法力修为,所以蛊惑纣王。

妲己虽然每日饱食,却也想起了自己的妹妹玉石琵琶精。便想设计陷害姜子牙以报仇雪恨。便画了一张画:又非翎毛,又非走兽,又非山景,又非人物;上画一台高四丈九尺,殿阁巍峨,琼楼玉宇,玛瑙砌就栏杆,宝玉妆成栋梁。夜现光华,瑞彩照耀,名曰:“鹿台。”

妲己上奏道:“陛下万乘至尊,贵为天子,富有四海,若不造此台,不足以壮观瞻。此台真是瑶池玉阙,阆苑蓬莱,陛下早晚宴於台上,自有仙女仙人下降。陛下得与真仙遨游,延年益寿,禄算无穷;陛下与妾共叨福庇,求享人间富贵。”

纣王听道能邀神仙到来,心中大喜,只是迟疑道:“此台工程浩大,当命何官督造?”

妲己道:“此工须得一才艺精巧,深识阴阳,洞晓生克之人。以愚妾观之,非下大夫姜尚不可。”

姜子牙出门之前早就算到不是好事,如今听道是督造鹿台。但看那鹿台的设计图,心中知道商朝已经不能再呆了,心想:“且将言语感悟这昏君。昏君必定不听发怒,我就此脱身隐了,何为不可。”姜子牙想留下美名而退隐。

便谏言道:“臣启陛下!鹿台之工,劳民伤财,愿陛下息此念愿,切不可为。今四方刀兵乱起,水旱频仍,府库空虚,民生日促。陛下不留心邦本,与百姓养和平之福,日月荒银于酒色,远贤近佞,荒乱国政,杀害忠良。民怨天愁,累示警报,陛下全不修省;今又听狐媚之言,妄兴土木,陷害万民,臣不知陛下之所终矣!臣受陛下知遇之恩,不得不赤胆披肝,冒死上陈。如不听臣言,又见昔日造琼宫之故事耳。可怜社稷生民,不久为他人之所有,臣何忍坐亲而不言?”

纣王闻言大怒,大骂道:“匹夫!焉敢侮谤天子?”命令两边侍卫道:“与朕拿下,醢尸粉,以正国法。”

姜子牙按着九龙桥栏杆,望下一撺,扑通一声,借水遁而跑了。

上大夫杨任听闻,便进谏纣王。纣王如今早已不复之前的贤明,闻言大怒,便命左右侍卫:“将此匹夫剜去二目,朕念他前岁有功!姑恕他一次。”

杨任曰:“臣推剜目不辞,只怕天下诸侯有不忍臣之剜目之苦也。”杨任忠肝义胆,实为纣王,虽剜二目,忠心不移,确实令人嗟叹不已。

青峰山紫阳洞清虚道德真君知道杨任与自己有师徒之缘,便将杨任救走。清虚道德真君,命白云童儿葫芦中取二粒仙丹,将杨任眼眶里放二粒仙丹。真人用先天真气,吹在杨任面上;喝声:“杨任不起,更待何时?”真是仙家妙术,起死回生。只见杨任眼眶里长出两只手来,手心里生两只眼睛。能上看天庭,下看地穴,中识人间万事。(晕死,比妖怪还像妖怪。眼眶生出一双手,这双手还能长眼睛!比刑天以**为眼,以肚脐为嘴巴,还要吓人!)

先不言清虚道德真君和杨任,回头说姜子牙借水遁跑回家中。姜子牙回到家中吩咐妻子马氏收拾行囊。不想马氏不愿,姜子牙便如她之意,给她休书,自己告别宋异人夫妇,望西岐而去。

却说跑了姜子牙,纣王便命北伯侯崇侯虎督造鹿台。崇侯虎本来就是一个奸臣,如今得了纣王之命,更是肆无忌惮。一边收刮民脂民膏,一边加紧督造鹿台。却是令朝歌百姓苦不堪言,累死数万民夫,填鹿台之下,昼夜无息。

另一边西岐伯邑考念想父亲在朝歌受苦,便跟大臣商量:“父王囚于朝歌七年,孤欲自往朝歌代父赎罪。”伯邑考果然是一个仁孝君子。

散宜生上奏道:“臣启公子!主公临别时言,七年之厄已满,灾完难足,自然归国。不得造次,有违主公临别之言。如公子不安,可差一士卒前去问安,亦不失为子之道;何必自驰鞍马,身临险地哉?”

伯邑考叹道:“父王有难,七载禁于异乡,举目无亲;为人子者,于心何忍!所谓立国立家,徒为虚设,要我等九十九子何用?我自带祖宗留下的三件宝贝,往朝歌进贡,以赎父罪。”

不想伯邑考此去朝歌,凭自将自己的性命留在了朝歌。

于是纣王让比干问姜子牙,能否让妖精显出原形。

姜子牙便用三昧真火灼烧玉石琵琶精。

姜子牙取玉虚符文印于顶上,又在玉石琵琶精的前心后背、手脚四肢具用符纸定住。然后将玉石琵琶精的“尸体”拖至柴薪之上,放起火来。

妲己暗暗叫苦,心中埋怨道:“妹妹你回巢穴去便罢了,算甚麽命?今遇恶人,不过你放心,我必定与你报仇!”

第八十五章 归隐磻溪

姜子牙用火炼妖精,烧炼两个时辰,上下浑身不曾烧枯了些儿,连衣服都没有着火。

纣王和比干在楼上看着,纣王对比干道:“朕看烈火焚烧两个时辰,浑身也不焦烂,真乃妖怪。”

比干应声说道:“若看此事,姜尚亦是奇人。但不知此妖终是何物作怪?”

姜子牙在昆仑山学道四十年,虽然没能学道什么大法,但是玉虚宫毕竟是圣人所传,却也不是区区一个千年玉石琵琶精可比的。姜子牙定睛看看,认得是个妖精。暗思:“好孽畜也来试我眼力,今日不除妖怪,等待何时?”

姜子牙假言要看玉石琵琶精的手相,玉石琵琶精不查,竟真的自送上门去。姜子牙将妖精的寸关尺脉住,将丹田中先天元气运上火眼金睛,把妖光钉住了,姜子牙不言,只管看着。

阅读洪荒逍遥录最新章节 关注https://www.smrhm.com/article/44037.html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