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幻想小说网 > 其他 > 揭秘取经门

第62章 佛宝舍利子的命运与豪门恩怨 1

  • 作者:孙春明
  • 类型:其他
  • 更新:2021-07-05 00:18:08
  • 字数:5758字

案情必定是这样的:这乱石山碧波潭本是九头虫的领地。三年前万圣老龙率领众子弟亲戚来到碧波潭,遇见九头虫。九头虫因见万圣公主貌美,因而留其暂居。其间,万圣龙王以万圣公主为饵色诱九头虫。九头虫情愿“入赘”。九头虫久居碧波潭,常见金光寺宝塔放光,但不明就里。万圣龙王见多识广,知道这黄金宝塔中必有珍宝。于是,便将个中奥妙说与九头驸马知道。果然,九头驸马依仗勇武便要盗宝,此举正中万圣老龙下怀。于是他两个以“血雨污塔”为掩护,盗摄塔中佛宝舍利子。此乃老龙王翁婿的“瞒天过海”之计。老龙王虽然以老泰山的身份寓居碧波潭,但始终有“寄人篱下”之感。因此,老龙王翁婿之间貌合神离,骨子里是有隔阂的。九头精怪神勇无敌,有恃无恐;万圣龙王人多势众,富有谋略。

根据国王处理金光寺僧人盗宝一案的前后情况以及金光寺僧人对此案的态度,我们可以作出如下推断:国王及金光寺僧人并不知道这黄金宝塔为何放光,也不知道塔上有什么佛宝舍利子。

为什么这么说?

我们来看看祭赛国的这场冤案究竟是怎么来的。关于这一点,金光寺僧人的叙述、黑鱼精灞波儿奔的交代以及龙婆最后的供词三者是完全一致的。而且是单独取供,串供造假的可能性极低。因此,这个冤案的起因应该是没有疑问的。三年前,九头虫和万圣老龙下了一场血雨,趁机盗取了黄金宝塔上的佛宝舍利子,以致宝塔光彩不再,进而导致四国不来朝贡,国王欲行征讨,于是便有人栽赃金光寺僧人盗宝。这场冤案就是这么来的。

纵观三年来碧波潭所发生的一连串事情,这万圣龙王有问题,这九头精怪也有问题。

【三藏闻言,点头叹道:“这桩事暗昧难明。一则是朝廷失政,二来是汝等有灾。既然天降血雨,污了宝塔,那时节何不启本奏君,致令受苦?”众僧道:“爷爷,我等凡人,怎知天意?况前辈俱未辨得,我等如何处之!”】看来不光只是这一辈僧人不知宝塔放光的缘故,包括之前的两辈僧人在内的所有僧人都不知道这事的具体根由。想来这宝塔必是金光寺的禁地,任何僧众都不能踏入。所以,血雨污塔三年也没人进去打扫,塔内依然血迹斑斑。

金光寺的僧人一口咬定自己是负屈的,并不是因为他们坚信所有僧众的操守,而是他们都认为塔中根本没什么宝贝可盗。宝塔为禁地,众臣利用这一点散布塔中有宝贝且被僧人所盗的流言让人不得不浮想联翩。盗宝案案发三年,案发现场既无人查勘又无人保护,可见骨子里并无人相信盗宝之说。

【那怪物战战兢兢,口叫“饶命!”遂从实供道:“我两个是乱石山碧波潭万圣龙王差来巡塔的。他叫做奔波儿灞,我叫做灞波儿奔。……”】可见这两条鱼精的出现是受万圣老龙的指派。万圣老龙真的是让这两条鱼精来此巡塔的吗?非也。他们是来给悟空引路的!为什么?因为这个万圣老龙王是有问题的。【二怪朝上跪下,颈内血淋淋的,更不知疼痛,供道:“三载之外,七月初一,有个万圣龙王,帅领许多亲戚,住居在本国东南,离此处路有百十,潭号碧波,山名乱石。……”】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这个碧波潭万圣老龙王的来历。但是,这个简历似是而非。这万圣老龙王是三年前率领本族亲戚来到碧波潭居住的,那么在这之前他在哪里呢?文中没有给出答案。这个问题权且放过。来到碧波潭之后,没过多久万圣龙王就招赘了九头驸马,他翁婿两个合谋做贼干下了那盗摄佛宝的勾当。这一连串事情发生得那么紧凑,此间必有关联。老龙王翁婿为何要盗佛宝舍利子?动机何在?盗宝就是盗宝,似乎并不需要什么理由,但事实并非如此。

【龙婆道:“只是我小女万圣宫主私入大罗天上灵霄殿前,偷的王母娘娘九叶灵芝草。那舍利子得这草的仙气温养着,千年不坏,万载生光,去地下,或田中,扫一扫即有万道霞光,千条瑞气。如今被你夺来,弄得我夫死子绝,婿丧女亡,千万饶了我的命罢!”】此处可见,吸引万圣老龙盗宝的缘由正是这佛宝的霞光瑞气。为什么老龙会对此霞光瑞气产生这么浓厚的兴趣呢?不要忘了老龙王的府第是修建在哪里的。碧波潭水底终日黯淡无光,如果没有相应的照明设施这府第再豪华也根本没办法居住。【见如今照耀龙宫,纵黑夜明如白日。】奔波儿灞的话也印证了这一推断。照明设施对于水族来说异常重要。所以,夜明珠对于龙宫来说必不可少。当初小白龙烧毁了夜明珠,差点就掉了脑袋,可见照明设施的重要性。不过,小白龙为什么要烧掉夜明珠?这仍然是一个谜。这一点正说明了一个问题,这个碧波潭的府第是三年前万圣老龙王来此之后才开始修建的。府第修建好之后,发现缺少照明设备,因而他翁婿二人才盗摄佛宝舍利子以作夜明珠之用。

唐僧师徒深夜扫塔,意外捕获了万圣老龙派来巡塔的两条鱼精奔波儿灞和灞波儿奔。盗宝之事由此坐实。但是,黄金宝塔是案发现场,这两条鱼精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呢?就算是来此巡塔也没必要待在案发现场呀!祭赛国和金光寺就没有其他地方可待了吗?涉案人员出现在案发现场,并做无故的逗留,且没有丝毫的身份掩饰,于理不通。这其中必有缘故。如果唐僧师徒扫塔没有遇见这两条鱼精,那么盗宝一事仅为流言而已,不能确认。换句话说,这盗宝案根本就是无稽之谈,无从立案。但是,恰恰就是这两条鱼精的出现使得本案出现了重大转机。因此,不得不怀疑这两条鱼精出现的目的。

九头精怪这一节的起因和车迟国的情况似乎相类似,都是天神们事前作好了安排,让负屈的僧人专等悟空前来解冤去苦。其目的还是为了弘扬佛法,争取善信。【却说祭赛国王与大小公卿,见孙大圣与八戒腾云驾雾,提着两个小妖,飘然而去,一个个朝天礼拜道:“话不虚传!今日方知有此辈神仙活佛!”】看见没?虽说表面上是“敕建护国金光寺”,但是暗地里谁也不信这一套。之所以要建这个寺庙,完全是为了四国纳贡,至于佛法,根本没人信。上回在车迟国几位天神故弄玄虚,自以为得计,却遭人利用而不自知。而本节之中,诸位天神的如意算盘是否打得响呢?

【众公卿奏上国王,不知天公甚事见责。当时延请道士打醮,和尚看经,答天谢地。】天降血雨之后,国王不知天意如何,没奈何只是打醮念经。这一点并不奇怪。奇怪的是国王对于黄金宝塔光彩不再这件事根本没有关注过。【谁晓得我这寺里黄金宝塔污了,这两年外国不来朝贡。我王欲要征伐,众臣谏道:我寺里僧人偷了塔上宝贝,所以无祥云瑞霭,外国不朝。昏君更不察理,那些赃官,将我僧众拿了去,千般拷打,万样追求。】国王意识到这件事,是因为这两年来周边四国不再继续朝贡了。如果国王知道黄金宝塔为何放光,那么事发已有两年之久了,为何不治金光寺僧人盗宝之罪?如果众臣的谏言属实,那么为什么时隔两年了才有人提出来?原因在于,国王和众臣都不知道这塔里有佛宝舍利子,更不知道这黄金宝塔确因此而放光。他们都以为黄金宝塔是因为被血雨所污而不能昼夜放光的。众臣的谏言实为无奈的猜测,但是猜对了。

【我这金光寺,自来宝塔上祥云笼罩,瑞霭高升,夜放霞光,万里有人曾见;昼喷彩气,四国无不同瞻。】从僧人的话语之间,我们可以看出他们对于这宝塔放光一事所知甚少。大家都知道这塔是放光的,但是却不知道它为什么会放光。和国王一样,僧人们也认为宝塔失去光彩是因为被血雨所污。

阅读揭秘取经门最新章节 关注https://www.smrhm.com/article/45638.html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