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幻想小说网 > 其他 > 揭秘取经门

第82章 八戒巧破“偷天换日”计 2

  • 作者:孙春明
  • 类型:其他
  • 更新:2021-07-05 00:18:16
  • 字数:5754字

现在我们就来看看悟空是怎么配合白鹿精的这一计谋的。前文分析过,悟空其实是知道唐僧会被换掉的。虽然唐僧被换的具体过程悟空并不清楚,但是实际上悟空内心是有所察觉的。当悟空听说这个比丘国国王要吃一千一百一十一个小儿之心以求长生不老的时候,他已明白分了。这个数字哑谜其实是观音和悟空的一次暗语接头。悟空从这一千一百一十一个小儿之心的用途长生不老,就能联想到唐僧肉,联想到师父。同时,这个“一贯始终”的含义立即就使悟空惊醒了。而且,金亭馆驿的驿丞曾说过那个老道人献上的绝世美女“貌若观音”。悟空难道还不有所警觉吗?当然,悟空之所以能够如此顺利地和观音接上头,最主要的还是因为他事前对这一计划有所了解。否则,他是不可能与菩萨“心有灵犀一点通”的。

悟空识破了内中关窍之后,立即做了一个安排——“清君侧”。他以保护一千一百一十一个小儿为名就将唐僧周围的耳目悉数调开了。四值功曹、五方揭谛、十八伽蓝和六丁六甲全部被调离了唐僧周围,一个不剩。悟空这样做的目的,不言而喻,就是为了能够顺利地将唐僧再次调包。前文说过,离开众人视线的真唐僧就一直由四值功曹护持着。现在四值功曹在这里出现,这说明真正的唐僧就在附近。

我们还是先从那个奇怪的数字“一千一百一十一”说起吧!欲得千寿,除了海外仙方,还须取得一千一百一十一个小儿之心做药引子。这就是白鹿精所说的那个海外秘方了。为什么是一千一百一十一个小孩呢?这个数字有什么来由吗?找不出来。不论是对道家来说,还是对佛家来讲,这个数字“一千一百一十一”似乎都很陌生。为什么不是“九千九百九十九”呢?这个数字多经典啊!或者是“三千三百三十三”,这个也凑合了。再不济,俗一点,凑个“八千八百八十八”也将就了。要想解开这个数字哑谜,我们先来把这个数字换一种更为直观的写法。“一千一百一十一”,也可以写成“一一一一”。其实,这是一个极为常见的灯谜罢了,“一一一一”的谜底就是“一贯始终”。这里的含义是,唐僧取经一定要全始全终。就算中途唐僧被换下来了,也一定要找机会再次将他换上去,一定要让所有人看到唐僧是“一贯始终”的。否则,这场谈判如来就输了。所以,白鹿精在这里打出这个“一贯始终”的哑谜就是为了让悟空找机会配合着把唐僧再换回去。

按照观音菩萨原来的计划,只要到时候埋伏一旁的老寿星将真唐僧变成另一个假行者和八戒他们扶持的这个假行者一混淆,大事可成矣。只可惜,悟空露出了破绽。当然,这个不能完全怪悟空。他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在这里悟空明面上使出的是又一出“李代桃僵”之计,但实际上悟空想要达到的是“浑水摸鱼”的效果。只不过,八戒的这一招“以逸待劳”显得更为“釜底抽薪”。不管悟空是不是把水搅浑了,也不管水浑到了什么程度,八戒立马就能摸出“鱼”来。谁会想到八戒他有那么精明呢!八戒精明,悟空也不傻,老寿星更不傻。这件事情就此打住了。因为,悟空和老寿星都发现了八戒的这个小手段。如果一味强行,很可能会弄巧成拙。因此,由于八戒的破坏,这个“偷天换日”的计划暂时搁浅了。

【见石屏上有四个大字:“清华仙府”。他忍不住,跳过石屏看处,只见那老怪怀中搂着个美女,喘嘘嘘的,正讲比丘国事,齐声叫道:“好机会来!三年事,今日得完,被那猴头破了!”】白鹿精说这件事整整筹备了三年。由此可以断定,这里所说的事当与小儿之心一事无关。因为,收集小儿之心为国王治病是最近这几个月的事情。如果光是小儿之心,不需要三年。实践证明,仅仅这么几个月确实就搞定了。白鹿精所说的【三年事】,当是三年来他所执行的这个任务,这件任务最终失败了。其实,这失败并不是由于悟空的原因。白鹿精之所以这么想,是因为他并不了解这个计划。真正了解这个计划的是他的主人南极老人星。任务失败,这件事是老寿星告诉白鹿精的。南极老人星其实早就是观音菩萨的人了。当年,唐僧转世投胎的时候,他就是菩萨手下的一名高级操盘手了。而且,五庄观的第一届“人参果会”他也是座上宾。至于南极星君为什么会倒戈天庭?那是有着深刻的制度背景的。

据推算,唐僧师徒路经比丘国的时间为贞观二十五年冬。昏君收集用来取心的小孩全为男童,同时下刀时间又定在某日的正午,由此可以推测这个某日正是冬至日。所谓“冬至一阳生”,此时令为阴消阳长之际,正合那昏君的壮阳目的。而六耳猕猴一事则发生在贞观二十一年夏。由此看来,观音菩萨在悟空离开之后,就差不多已经构思了全盘计划。由于不能确定取经队伍的行军速度,观音菩萨早早就派老寿星预伏在狮驼岭之后的比丘国了。当菩萨刚刚完成了荆棘岭的大手笔之后,她立即着手安排了比丘国的“偷天换日”之计的准备工作。菩萨走一步算三步,小心谨慎,大胆气魄,非常人所能想象。只不过,凡事皆有意外。这一次的“偷天换日”之计就让精明的八戒给搅了局。

要想解开这里的所有疑问,就必须要结合观音菩萨的那个“李代桃僵——偷天换日”的连环计。其实,在这里白鹿精所做的一切都是菩萨安排好的。他的这一番努力就是为了要实现观音菩萨一整套连环计中的最后一环“偷天换日”之计。只不过,这个计划最终失败了。因此,老寿星最后不得不出来打圆场。

悟空安排好这一步,紧接着就随假师父登殿查探了。其实,那个白鹿精在金殿上的表现并无破绽。他还说出了一大堆很可能悟空连听也听不明白的修道之理,理论水平就连唐僧也自叹不如,甘拜下风。这哪有一副妖精相呀?不过,在出金殿的时候,悟空还是很肯定地对假唐僧说这国丈是妖精。究其原因,还是因为悟空其实一眼就认出了这个白鹿精。别老是以为悟空是后知后觉的,他可有一双“火眼金睛”呢!白鹿精乃是仙家坐骑,岂能连个仙家编制都拿不到?到此为止,悟空已经很肯定自己的判断了。离开假师父之后,悟空计较了一番。当再次回到金亭馆驿的时候,“偷天换日”,悟空已然是成竹在胸了。

悟空要代替唐僧再次入朝,这个“李代桃僵”的计谋听起来倒是并无异常。一开始,八戒和沙僧也没察觉出问题来。但是,后来悟空的这个计划还是失败了。悟空之所以会露出破绽,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他后来的行为有点画蛇添足了。【那长老即变做个行者模样;脱了他的衣服,以行者的衣服穿上。行者却将师父的衣服穿了,捻着诀,念个咒语,摇身变作唐僧的嘴脸。八戒、沙僧也难识认。】试想一下,如果真是出于代替唐僧入朝的考虑,只需悟空自己变成唐僧的样子也就可以了。只要这个唐僧不露面,悟空的伎俩就不会被拆穿。悟空为什么要大费周章地把这个唐僧变成自己的模样呢?而且,其所达到效果是【八戒、沙僧也难识认。】悟空这个违背常理的举动,引起了八戒的注意。于是,八戒暗地里长了一个心眼。【那呆子即使钉钯,筑了些土,又不敢外面去取水,后就掳起衣服撒溺,和了一团臊泥,递与行者。】三清观的时候,虎力大仙曾经说过八戒的尿有特殊的气味。八戒的这一招,在唐僧的身上留下了特殊的印记。纵使悟空的变化之术再高明,八戒也能够借此轻而易举地识穿他的伎俩。由此看来,大鹏雕杀死惠岸行者调包唐僧的事情八戒和沙僧是知情的。如果不是这样,八戒不会这么警觉,担心把自己人弄丢了。

阅读揭秘取经门最新章节 关注https://www.smrhm.com/article/45638.html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