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幻想小说网 > 其他 > 周易江湖

第7章 不但介石,而且中正 2

  • 作者:熊逸
  • 类型:其他
  • 更新:2021-07-05 12:41:32
  • 字数:5676字

《系辞》里还说:“占乾卦的蓍草一共260根,占坤卦的蓍草一共144根,加在一起是404根,而《易经》占到的蓍草一共11520根,与万物之数相当……”还有大家比较熟悉的什么“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听上去还当真是包罗宇宙、囊括万物。

其实呢,《系辞》属于《易传》,是后人对《易经》的附会发挥。再说了,就算《系辞》说得不错,可照这个逻辑,我随便拿出一个什么东西都能说得出同样的“包罗宇宙、囊括万物”。《系辞》里说圣人创作八卦是“近取诸身,远取诸物”,那我现在也学学圣人,“近取诸身”一回,就说说我现在写这本书所用的这台电脑好了。

三枚铜钱就够了,那么,用什么铜钱呢?有讲究没有呢?

一般说来,要用汉代的五铢钱,这种铜钱外圆内方,象征着天圆地方,反正很有神秘力量就是了。其实用什么都无所谓,只要是一个平面有正反的东西就行。当然了,你要是给别人算卦的话,一定要用五铢钱,好显得自己很专业。比如,同样是我熊大师出去给人算卦,拿五分钱硬币来算的话,自己都不好意思跟人家开口要高价。可如果我打开一个古色古香的檀香盒子,从里边取出三枚泛着铜绿的汉代五铢钱(这在潘家园市场上花十块钱可以买好几枚),神色庄重,在算卦之前还要烧烧香、拜拜神,再弄出个复杂到自己也搞不明白的罗盘来比划比划,这样的话,到最后开价的时候人家也不会觉得你是在狮子大张口了。www.xinminlan.cn 老幺小说网

所以说,历史也好,文化也好,无外乎基本人性,《周易》往低端能怎么发展,用脚后跟都能想得到。唐诗里不是有个还算有点儿名气的句子叫“暗掷金钱卜远人”嘛,这说的就是唐代流行的金钱卦,据说是汉代的京房发明的:用三枚铜钱来取代四十九根蓍草,而且铜钱每扔一次就能得出一爻,扔六次就把一个卦给算出来了,总共也用不了三分钟。

很多人都认为《周易》蕴涵着宇宙的无穷奥秘,这在我前面介绍过的蓍草算卦方法里似乎就看得出一些端倪。还记得吧,先是一分为二,象征着混沌初开,天地创始,然后提出一根草来象征人,一分为二之后有了天、地、人这所谓的“三才”,然后“除以4”又象征着四季。这还没完,奥妙还多着呢!

如果你连这都嫌麻烦,也还有更简单的算法,只用一枚硬币就够:正面是吉,反面是凶,扔完了看看落地后朝上的是哪面,这就行了。够方便吧?

其实,金钱卦虽然一度很普及,很流行,却在根子上犯了一个重大错误。

我用的是一台笔记本电脑,黑色的,平时不用的时候一直合着,象征着混沌的宇宙。当我要用它的时候,把它打开,显示器和键盘一分为二,象征着开天辟地,太极生了两仪。而且,显示器是亮的,键盘是暗的,这是明与暗的对立,阴与阳的对立,而又同是一台笔记本电脑的一部分,它们的关系既对立又统一。亮的显示器象征着天,暗的键盘象征着地,旁边从USB接口甩出一只鼠标来,象征着人,从此,天、地、人都有了,三才齐备。

本来,金钱卦是蓍草算法的简便替代方法,可古人却不知道,三枚铜钱的落地和四十九根蓍草的演算,这两者的出卦概率是完全不一样的。简单打个比方:如果用最传统的蓍草算法,得到乾卦九五爻的概率是万分之一;而用金钱卦来算,得到这个爻的概率却变成了千分之五。也就是说,金钱卦其实是根本无法取代传统的蓍草算法的,嗯,对数学有兴趣的朋友不妨自己算一算这道题。

我的电脑有神鬼莫测之机

更神奇的是,我明明在敲打键盘,文字却出现在显示器上,这不就是天地交泰、阴阳感应吗?正是键盘和显示器的这种天地交泰,才源源不断地产生出了新的东西。嗯,其中就有我现在写的这本书。

三才齐备了,还有四象呢。显示器是长方形的,上下左右四条边,象征着四象或者四季;而键盘这个区域竟然也是和显示器一模一样的长方形,配合得严丝合缝的,也是上下左右四条边,也象征着四象,象征着四季。显示器和键盘“交泰”在一起,一共有八条边,象征着八卦。

太神奇了!我的键盘上方居然还有一组按键,从F1到F12,恰好象征着一年的12个月……底下还有一个Fn按键,是和从F1到F12的12个按键配合使用的,所以,这个Fn按键不正好象征着闰月嘛!

什么错误呢?

我一直都主张溯本求源,现在咱们来看看古人拿《周易》算命的案例,看看古人到底是怎么用这东西的。

讲汉、唐、宋、明的案例吗?不讲,咱们要看就看最源头的东西。《周易》是周代兴起的,我们能找到的最早的相关史料就是《左传》和《国语》。

《左传》我比较熟,这里边用《周易》算卦的例子还真不少,很值得讲一讲。而且,《左传》到底也是经典,是“十三经”之一,虽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信史,可总比什么《诸葛神算》和《推背图》要有公信力多了。

《左传》讲的是春秋时期的史事,可是,我们要了解《周易》,还得从商代开始。

答案是:“第一,当时的人并没有著书立说的普遍风气;第二,这里面恐怕有一些不得已的苦衷。”

什么叫“不得已的苦衷”呢?这个问题稍稍沉重了些,咱们留到后文再说,先说说排卦算命的事。

看,要论神鬼莫测之机,我这台笔记本一点儿不输给《易经》啊!

很多人对《周易》的另外一种赞叹是:富有如此深奥的哲学至理啊!

我们看看佛教的传播,像唐僧这种文化水平超高的高僧去搞唯识理论研究,复杂极了,水平稍差的人根本就很难入门。但是,农村老太太也有这种信仰需求,你让人家学唯识?这就等于让文盲学量子物理。所以就出来了净土宗满足这个阶层的需求:不用学什么深奥的理论,只要大发善念,多念念阿弥陀佛,就可以往生西天极乐世界。

其实呢,这往往是因为混淆了《易经》和《易传》。

前面简单说过,现在我们看到的这种《周易》,或者叫《易经》,其实包含着两个部分:《易经》和《易传》。一般来说,《易经》(狭义的《易经》)的内容全是算卦的占断辞——前面我们已经见过几条,专家们众说纷纭,也解释不出个统一意见来,反正我觉得很多占断辞看上去和马三立的“桃园三结义,孤独一支”没多大区别,如果说有价值,更多的是史料价值,为我们展现了古代社会的一些片断风貌;而哲学思想则更多地体现在《易传》,或者叫做“十翼”,主要是战国时期的知识分子借着《易经》来阐发自己的哲学思想。

有人可能会问了:“这些知识分子要想阐发自己的哲学思想,自己著书立说就是了,为什么非要借着《易经》说事呀?”

嗯,不过呢,自己练手的时候拿五分钱的硬币就行了。

一枚硬币,正面为阳,反面为阴。如果把三枚硬币同时扔下就会有四种组合:二阴一阳、二阳一阴、三阴、三阳。二阴一阳是少阳,二阳一阴是少阴,三阳是老阳,三阴是老阴,下面的算法就和我前面讲的一样了。比如你扔出来的是二阴一阳,也就是有两枚硬币是反面朝上,一枚硬币是正面朝上,这种情况就是少阴,你在纸上记下“少阴”两个字就好了,第一爻就这么算出来了,然后再把三枚硬币扔一回,看看第二爻是什么,依次算出全部六爻。

阅读周易江湖最新章节 关注https://www.smrhm.com/article/49601.html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