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幻想小说网 > 其他 > 周易江湖

第16章 算卦算什么最难(1) 1

  • 作者:熊逸
  • 类型:其他
  • 更新:2021-07-05 12:41:34
  • 字数:5842字

这是史苏的最后一段,依然押着韵:孤、弧、姑、逋、虚,这几个字用现代普通话也能读出一些韵味呢。至于意思,说出来的预言比方才“宗丘”什么的更具体:“‘归妹’这个词的意思是嫁女,‘睽’这个词的意思是孤单,然后,敌人的弓张开了。侄子跟着姑姑,六年之后扔下家眷逃回祖国,第二年死在高梁一带的废墟。”

前几句都好理解,“侄子跟着姑姑”是怎么回事?本来不是给伯姬出嫁算的卦嘛,最后怎么算到什么“侄子”的身上了?这个“侄子”看来命不太好,在“六年之后”(不知道从什么时候算起)抛妻弃子,逃跑了。既然说他“逃回祖国”,那他以前应该一直在外国待着,然后,好不容易回国了,可第二年就死翘翘了——死的地点也算出来了,就在“高梁一带的废墟”。

无论用在谁身上,我这卦的准确率几乎就是百分之百。

可我如果毫不犹豫地告诉你,你暗恋的这位同学名叫苗小花,我准确地算出了具体姓名,这才最难啊!——当然,如果你没把“苗小花”这个名字文在显眼部位的话。

好比你是个大学生,我给你算了一卦,说你中学时代暗恋过班上的一个同学。www.xinminlan.cn 老幺小说网

这还不算最厉害的,史苏紧接着又掏压箱底的绝活了:“《归妹》《睽》孤,寇张之弧,侄其从姑,六年其逋,逃归其国,而弃其家,明年其死于高梁之虚。”

有人可能会问:“史苏既然都算出来‘韩原之战’了,为什么当时不直接说韩原,而非要说什么宗丘呢?”

推测起来原因可能有二:一是“天机不可泄露”,算命先生从来都只是稍微给你透透底,剩下的内容要靠你自己去“悟”,不过说实在的,史苏说得已经够明确了!二是为了照顾押韵。算命的话古往今来大多都是一套一套的,史苏这句“车说其輹,火焚其旗,不利行师,败于宗丘”我们用现在的普通话读,读不出押韵来,可在古音里这还真是押韵的,“旗”和“丘”,连同前面句子里的“姬”,在古音里都是一个韵。如果把“宗丘”换成“韩原”,就押不上韵了。

这到底是在说谁呢?

我们把这个问题简化一下,抓住一点,就问问“宗丘”这个地名是怎么算出来的。

这可太厉害了,算卦居然还能算出地名来?!可到底是怎么算出来的,史苏却没有讲。遗憾呀,这里面的玄机我们恐怕永远也不知道了。

既然是算伯姬的婚姻卦,这位“侄子”不会就是伯姬的侄子吧?

这个问题稍后再说。先看看史苏在说到“侄子”之前的那些话,不错呀,都一一应验了!晋国想通过联姻和秦国搞好国际关系,可在晋献公死后,女婿秦穆公却对儿子晋惠公发动了“韩原之战”,不错,不错,“女人拿着筐,筐里空荡荡。士人去杀羊,却不见血光。西邻有责难,无计可补偿。归妹变成睽,没人能帮忙。”晋献公嫁女,徒劳无功啊,秦国反倒打过来了。“震卦变离卦,也就是离卦变震卦,又是雷,又是火,姓嬴的打败姓姬的。车子熄火抛锚,大火烧掉军旗,不利于出兵打仗。在宗丘打仗会遭到惨败。”这也不错,全在预言着“韩原之战”,晋惠公乘坐的外国马拉的车关键时刻抛了锚,连这个细节都算出来了,厉害啊!

我们回过头来再说这位做了秦国俘虏的晋惠公,此刻在囚室里追想往事,想起了史苏当年的每一句预言,不禁感慨万千:“唉,当年我家老头子要是听了史苏的话,不把伯姬嫁到秦国,我也不会落到今天这个地步啊!”

这个问题好解决,可下一个问题就伤脑筋了:史苏是从卦象的哪一处看出来晋国将来要在宗丘被秦国打败呢?

晋惠公被抓了俘虏,脑子倒是冷静一些了,赶紧派人回国传达最高指示,把首都的大小贵族们召集到王宫门前,以国君的名义给予奖赏,转告大家说:“我就算将来能被秦国放回来,也给国家带来耻辱了,没脸再做国君了。还是占卜一下,立我的儿子圉来做我的继承人吧。”

这一招很奏效,晋国上上下下很快便产生了一种哀兵必胜的劲头,春秋时期最著名的一次政治体制改革——作爰田——就在这时候在晋国热火朝天地搞起来了,同时,大家也按照晋惠公的嘱托,拥立了太子圉。

国君被俘,就赶紧拥立新的继承人,这是历史上一贯的政治技巧,因为这样一来,被俘的国君就失去了被对手要挟的价值。现在,咱们先放下牢房里的晋惠公,得重点讲讲这位太子圉了。

圉,读作“语”,这个字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你觉得会是什么意思呢?

韩简这是暗讽晋惠公:“您今天落到这个下场,还不都是自己作的孽,关老天爷什么事,关你死去的老爸什么事,关人家史苏什么事?”

韩简说得不错,可这也不能全怪晋惠公推卸责任,领导嘛,出了事哪能不往外推责任呢?要么就是杀几个替罪羊,要么就是归咎于自然灾害,要么就是把主要责任推给上一届领导人——晋惠公现在就是这样,把责任推到死去的老爸身上了。

晋惠公这一感慨,旁边却有人不爱听了。

咱们平心而论,人家秦穆公对晋国真是不错,帮着晋惠公回国当老大,晋国闹饥荒的时候秦穆公搞了个国际大援助“泛舟之役”,晋国有多少人都念秦国的好呀,秦国对于晋国,真是“同志加兄弟”,亲得不能再亲了。正是晋惠公自己才应该对“韩原之战”负上百分之百的责任。

算具体的事情最难。

晋国不是没有明理的人,此时跟晋惠公被关在一起的晋国大夫韩简就是一个深明大义的好干部。在“韩原之战”的前夕,韩简曾经被晋惠公派出去给秦队下战书,结果当面被秦国人挤兑,韩简看人家义正词严、士气高涨,再想想晋国这边,不说别人,自己就知道这回完全是祖国理亏。韩简知道这种仗没法打,必败无疑,当时他就自言自语说:“我要能活着被秦国人抓俘虏那就烧高香了!”

结果,韩简如愿以偿,还真就做了俘虏,和老板晋惠公关在了一起。韩简一听晋惠公念叨史苏算卦的往事,很不爱听,反驳说:“龟,象也;筮,数也。物生而后有象,象而后有滋,滋而后有数。先君之败德,乃可数乎?史苏是占,勿从何益?《诗》曰:‘下民之孽,匪降自天,僔沓背憎,职竞由人。’”

韩简这番话表现的是春秋时期的人对占卜算卦的另外一种态度,和周朝的开国先祖周武王、周公旦他们是一脉相承的。不过这段话不太好翻译,历来的解释也多有分歧。我这一家之言的解释是:乌龟壳那套玩意搞的是形象占卜法,通过观察烧灼之后的裂纹来判断吉凶;《周易》蓍草那套搞的是数字占卜法,是用一堆草棍玩排列组合。咱们先得搞明白占卜算命的原理:事情刚刚发生的时候我们会看到它未来发展的一些端倪,这些端倪就是“象”,可以烧个乌龟壳来研究研究;事情发生之后愈演愈烈,头绪纷繁,这些头绪就是“数”,可以摆摆草棍用《周易》来研究研究。事情的发展顺序和因果关系咱们要搞清楚,不要倒因为果,先君晋献公坏事干了那么多,和草棍有什么关系呢?就算他老人家当初听了史苏的话,没把伯姬嫁到秦国去,他留给晋国人还不照样是个烂摊子!《诗经》里有一句说得好:“百姓的灾祸不是老天爷降下来的,全都是人作的孽!”

史苏下边所作的推论就等于是我算出了“苗小花”这个具体的人名。史苏在预言了“不利于打仗”之后,接着说的就是“败于宗丘”,意思是说:“将会在宗丘这个地方吃败仗!”

宗丘是哪里?就是韩原,宗丘是韩原的别名。咱们可别忘了囚室里的晋惠公,他在“韩原之战”里做了秦国的俘虏,正在回想当年史苏这一卦呢。

阅读周易江湖最新章节 关注https://www.smrhm.com/article/49601.html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