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幻想小说网 > 其他 > 一寸河山一寸血4

第14章 十面埋伏 1

  • 作者:关河五十州
  • 类型:其他
  • 更新:2021-07-06 00:39:44
  • 字数:9686字

没怎么打过仗的草鞋兵,碰到金泽师团这样的日军精锐部队,就算人多也没用,因为悬殊实在太大了,所以很快就败下阵来。

王陵基在指挥所内急得大吵大骂,可是这种情况下,喉咙再大也代替不了部队的软弱无力和战场的颓势。

在淞沪会战中,金泽师团和第一〇一师团称得上一对难兄难弟,二者差点儿被打成废物,最后也是通过“输血”的方式才缓过了劲儿。

虽然同样有致残经历,但金泽师团又绝非第一〇一师团可比。

按照冈村的定位,在他的第十一军里,熊本师团排第一没有异议,排第二名的就是金泽师团。

瑞昌守军为王陵基第三十集团军。这是一支由四川地方保安团改编成的新编部队。由于仓促编组,很多士兵都未经过基本训练,扛把枪,穿着草鞋就跑到前线来了。

在冈村的打分栏中,台湾旅团和那两个新编师团差不了多少,都是低分。

相反,金泽师团就是一副训练有素的样子。每个士兵都肩负背包,纵队行进,到临时宿营地时,便支起帐篷露营,而且营中秩序井然而肃静,绝无台湾旅团那种乱七八糟的状况出现。

在川军败退后,金泽师团不仅侵占了瑞昌,还推进至岷山,这里的纬度低于金官桥,正是实施穿插的好机会。

反八字阵

8月21日,金泽师团向瑞昌发起进攻。

三招之后,必有妙招,冈村终于看到了前方亮出的一线曙光,他马上传令金泽师团:改变原计划,不用到德安了,赶快往金官桥插,以包抄守军的后路。

假如金泽师团穿插成功,庐山防线就不是动摇的问题,而是将全线崩溃。薛岳急调俞济时第七十四军前去岷山堵截金泽师团,以掩护金官桥守军左侧背。

小到薛岳兵团,大到整个第九战区,要论真本事,没几个能及得上第七十四军。好钢用在刀刃上,此时不上,更待何时。

冈村在九江一见到金泽师团,就频频点头,认为继两个不中用的新编师团之后,自己在江南总算拥有了一把绝杀利器。

别人来打,你把脑袋缩回去,这顶多叫做反应快。薛岳的变招却不是这么简单,他利用一撤一收的机会,形成了一个两边高、中间低的“反八字”袋状阵形(简称乌石门线)。

这个阵形既可守,也可攻,如张袋捕鼠,如飞钳剪物,大者把你装进去,小者剪掉你身上几个小零碎,乃老虎仔平生极为得意的一种阵法。

中队的火力网令日本侵略军无法前进

马回岭是一个三面环山的小盆地,薛岳在盆沿设置了重机枪和炮兵阵地,整个马回岭实际就被罩在这样一个严密的火力网内。第一〇六师团虽然沾金泽师团的光,继占领金官桥后,又进入了马回岭,可是此后却犹如一脚踩进陷阱,变得毫无作为。

由于害怕遭到火力的延伸攻击,这个师团甚至于白天都只好躲在工事里混日子,偶尔出去一趟还得左顾右盼,战战兢兢。

北守西攻

冈村本来以为击破庐山防线已是三个指头捏田螺,板上钉钉的事了。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那都称得上是一次高段位的用兵,你看,多么华丽的穿插,多么爽利的迂回,对着镜子,冈村都不相信那是自己,太帅了。

可是不知谁捡起一块石头,砰的一声砸过去,镜子四分五裂,里面的冈村立刻又恢复到了哭丧着脸的小丑模样。

这位跳出来大煞风景的人当然是薛岳。

冈村认识到,如此强劲的敌人处于侧背,不管现在还是将来,都会成为日军的心腹大患,不除是肯定不行的,可问题是他已经没有时间了。

按照日本统帅部原先下达的指令,最迟必须于8月27日对武汉展开总攻,但实际上,由于迂回穿插金官桥遭遇失败,这个时间也早就过了。

如果这时畑俊六还要坚持“8月27日”,冈村就真的只好去跳长江了,所幸冈村在“华中派遣军”司令官心目中的位置,就如同当年板垣之于香月一样重要,所以优待和宽容便成为必须的了。

既然8月27日不行,那就推迟到9月中旬吧。

知道冈村在南下战略中吃了瘪,畑俊六还非常通情达理地表示,假使占领南昌很困难的话,也不要占领了,攻陷德安就算完成任务,只要到时候能西进武汉,就算你大功一件。

在畑俊六面前,冈村倒颇有梗一梗脖子的冲动,可骄傲这东西是要有底气的,没了底气,连说话都虚。

几天之后,随着第二十七师团登陆九江,第十一军的人马终于全部到位。

按照冈村个人的判断(实际情况也差不多),日军一个步兵大队就可以轻松击败中国地方军一个师,攻击嫡系军要困难一些,但一个联队也足抵一个嫡系师。

据此推算,一个师团对阵中方几个军,哪怕是集团军或兵团、军团,都不在话下,依靠四师一旅团,这么多部队全力一扑,冈村并不认为他占领不了武汉。

最让冈村放心不下的还是侧背的薛岳,然而从薛岳依山而战的坚韧和前期作战的艰苦程度来看,即使把第二十七师团都投入南战场,最乐观的估计,也要到10月上中旬才能结束战事,那样的话,西进武汉的计划肯定要泡汤。

望着滴答转动的钟表,冈村真有钝刀割肉的感觉,要是时间能停滞下来该多好。

也罢,只有暂时放弃南战场了。

9月10日,第二十七师团奉命西进,准备沿瑞武公路(瑞昌至武宁)发动进攻。

第二十七师团有较强的攻击能力

第二十七师团不在常备师团之列,但它其实又不能算是纯粹的新编师团,追根溯源,这是一支老部队,即挑起“七七事变”的“华北驻屯军”步兵旅团。

步兵旅团在“七七事变”的平津作战中损失并不是很大,倒是在太原会战中让陈长捷给打得够惨,萱岛联队一半人被打光了,要不然这样一支颇有点历史的驻华部队也不会进入新编阵营,窝窝囊囊地跟第一〇六师团等小兄弟挤一块儿。

第二十七师团的侵占目标是武宁,假如武宁被破,则日本侵略军就可以轻松迂回至武汉以南,率先斩断粤汉铁路,所以蒋介石的统帅部立刻感到了紧张。

武宁守军仍然是王陵基川军,而通过上次的险情,已经没有人认为王陵基能够守得住武宁了。

第九战区司令长官陈诚急电薛岳,要求他赶紧从南昌赶到武宁,以便代替王陵基进行指挥。

电报内容很急很简单,可是对于薛岳来说,却是一个十分棘手实际也难以完成的任务。

你们信任我,这是好事,可是我并非肋生双翅,一时半会儿飞不过去啊。

自开战以来,为阻止日本侵略军凭借机械化优势大步突进,薛岳早已将南昌以北的交通全部予以破坏,如此一来,敌困难我亦不便,有一段时间甚至连军粮都运不上去,前线官兵只能靠吃庐山脚下老百姓种的南瓜度日。

从南昌到武宁,不是一点点路,不坐汽车徒步行进的话,说不定还没走到武宁,第二十七师团倒已经在跷着二郎腿等你了。

薛岳捏着电报愣了一会儿,忽然一拍脑袋。

太搞笑了,孤家寡人我去武宁干什么,空手两拳头能干得过第二十七师团?

武宁需要的不是我薛岳,需要的是能打仗的生力军。

可是生力军从哪里来呢?要知道薛岳兵团正面也一直被两支新编师团所牵制,如果按照一般指挥官的思维逻辑,此时能够保住自己这块地的收成就要谢天谢地了。

老虎仔就是老虎仔,电光闪过,继“反八字”阵形之后,他又推出了一个堪称精妙的战术构想,这就是“北守西攻”。

具体来说,就是在庐山取守势,背南面北,能监视住对面之敌就行,此为“关门战术”。在武宁则要取攻势,背东面西,重要的是拖住企图从这里迂回进击武汉的日军,此为“拉腿战术”。

依据这条思路,薛岳得以陆续将南战场的部队调入武宁,其中最厉害的是黄维第十八军。

第十八军是陈诚的起家部队,在罗店的“血肉磨坊”磨过血豆腐,功夫自然了得。军长黄维更被称为军界的“书呆子”,素来爱跟人死磕到底,待其披挂整齐之后,犹如《水浒传》中的霹雳火秦明,但见一把狼牙棒挥过,避者生,挡者亡。

前面川军太弱,第二十七师团对强敌提防不够,一个不小心,第一〇三联队联队长谷川幸造大佐便被砸碎了天灵盖。

第一〇三联队不是第二十七师团的原班人马,实际上是冈村从第一〇一师团中借调过来的,看来不经打的不管被派往哪里,还是一样的虚。

黄老师狼牙棒的寒光一下子就把第二十七师团给镇住了。眼看形势不妙,后者只得拨转马头,缩往一边,再不敢对武宁轻举妄动。

整容手术

冈村得报吃惊非小。

第二十七师团并非新编师团,实际上是和熊本师团、金泽师团一样的老部队,能够杀伤并吓退这个师团,岂是等闲之辈。

原先武宁的川军没有这么厉害啊,一定是从附近其他地方抽调过去的。

冈村不愧为老狐狸,随后航空侦察机送来的情报完全证实了他的判断,庐山上的部分中队确实已经西调。同时,情报还带给冈村另一个让他心跳不止的发现,那就是在薛岳抽兵之后,在乌石门线左翼露出了一个豁口。

没有高空侦察,这样的豁口其实非常隐蔽,一般人是看不出来的,于此也可见技术手段在战场上的不可替代性。

根据地图上比对的结果,豁口位于白云山区,犹如在海洋中闻到了血腥味的大鲨鱼,冈村立刻兴奋起来。

这又是一次施行穿插迂回战术的绝佳机会!

现在假如派一支部队从白云山穿插过去,定能收到与当初金泽师团出兵岷山一样的效果,那样的话,不仅可以为第二十七师团扫除障碍,而且有可能一举击破乌石门线。

在内心深处,冈村其实从没放弃过南下计划,现在可以一举两得,这样的美事到哪里去找?

问题是派谁去搞定这个活儿呢?第十一军用到了底儿朝天,冈村手中已没有可掌握的其他成建制机动部队了。

有人主动上门揽活了。

第一〇六师团被薛岳“反八字”阵困在马回岭二十多天,师团长松浦自己也感到十分丢脸,听说还有这样可以立功的好机会,马上向冈村请战。

冈村一开始却很犹豫,积极性值得肯定,可你干得了吗?

他的顾虑不无道理。自全面抗战以来,中日双方各出奇招。一般来说,日方将领善用迂回术,中方将领则喜用口袋阵。不管迂回,还是口袋,都是好战术,但是越好的战术,对时机把握的要求就越高,所要面临的风险也越大。

口袋怕的是还没扎好,袋底就破了,迂回惧的是正面尚没个动静,迂回的反而一头撞进对方的网里,成了送到人家嘴边的猎物。

第一〇六师团在金官桥之战中的表现,实在让冈村对这个师团不敢有过高期待,可是再想想,你不用它,还能用谁?

用是要用,但是得客串美容师,给第一〇六师团好好打扮一下。

几战下来,第一〇六师团伤亡很大,缺员甚多,这次冈村就给一次性补充了两千七百多名新兵,帮助松浦把门面又重新张罗起来。

处于庐山那样的地势,特种作战很难充分发挥作用,平时威力极大的野炮和重炮连运都运不上去。为此,冈村调来了一个山炮兵联队,专门配属给第一〇六师团,并将这个师团改造成了适应山地作战的驮马师团。

俞济时领到生死状,率全军压上力战,这才保得大小平安,中线守军得以安然撤出。

趁这工夫,薛岳迅速将金官桥防线收缩至马回岭,使岷山的位置由左后方变成了左前方,金泽师团失去穿插角度,再也无隙可钻。

可是日军的老师团并不是那么容易对付的。俞济时派兵前往岷山,与金泽师团碰个正着,未经一个回合,便败下阵来,只得往后撤退。

再派,仍然挡不住。

冈村真的是愁死了。鉴于两个新编师团都如此窝囊,他只能招来金泽第九师团。

薛岳这才发现情况比自己原来预料的还要严重。看来,金官桥不撤不行了。可即使这样,左侧背还是得有人给兜住,要不然部队连撤都撤不下来。

薛岳给俞济时打电话,直接告诉他:你要再向后退,军法处置!

第七十四军今天派一点,明天派一点,你以为你是谁,你前面站着的是日军主力,得用全力啊。

冈村后来被奉为日本陆军将领中的名将典范,自然不是一点道理没有。比如他的眼光就很毒,即使从来没有指挥过的部队,一眼看过去,马上便能分辨出对方是否有真材实料。

台湾旅团的士兵连背包都没有,出发时手忙脚乱,全扔在原驻营地了。没有背包,他们便用随身携带的野营帐篷代替,以至于帐篷被弄得破烂不堪,起不到遮风挡雨的作用。

阅读一寸河山一寸血4最新章节 关注https://www.smrhm.com/article/52536.html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