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幻想小说网 > 历史 > 抗日之神鹰天降

第392章 文以载道

  • 作者:中国神鹰
  • 类型:历史
  • 更新:2021-07-06 09:35:16
  • 字数:13590字

光是集中在安徽的国学大师就有十几位,其中以陈寅恪、吴宓、钱穆、赵元任、顾颉刚等几位为代表,对政治倒还不怎么感兴趣,但是以梁漱溟、黄炎培、傅斯年、冯友兰、金岳霖、林语堂等人就争辩得很厉害,如果把已经在安徽行政、司法系统就职的沈钧儒等人算上,恐怕还不止。还有一派就是纯文人,以沈雁冰、张恨水、谢婉莹、郁达夫(归国)等为首,除了授课,就是搞自己的作品,对政治涉足不深。当然,这里面也少不了向陶行知、晏阳初这样的乡村教育先驱。

陈际帆就是在这样一群大师的瞩目下来到发言台的。

陈际帆说自己没想好,这句话是大实话,因为在他的心目中,民国这些个搞文学的、搞哲学的、搞国学的,还有绘画的、音乐的,还有什么美学的、伦理学的,什么社会学、经济学、历史学、语言学等等诸如此类的东西,那简直就是阳春白雪,那些东西读起来只能用一句成语来形容---味同嚼蜡。

所以陈际帆是不敢去碰他们的,至于说到安徽出现的各种不同的思潮,钟鼎城比较有发言权。他对陈际帆道:“这些东西我根本就不懂,但是我能感觉得到,一些不和谐声音的还是少数,大多数学者由于在战火中找到这样一块净土,只是在大学和书斋里埋头做学问而已。而且他们的论战也只是在报纸上进行,反正这边言论自由,随他们怎么说都行。”

钟鼎城听完陈际帆仔细把以后的用兵思路讲了以后,将话题转到安徽文化界近来出现的不和谐音符上来。对此,两人自然是有自己的想法的,说过说科学这东西来不得半点虚假的话,像什么民主啊、以后谁来执政啊之类的话题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独立的想法的,正因为这样,才争吵不休。

在巢湖边上一个大大场地上,文化精英们着实布置了一番。不过,在陈际帆看来,这些人比搞科学的那些老成多了,大部分不是带着圆圆的眼镜就是胡子一大把。出发之前马寅初给了他一个名单,算是恶补一下关于这些个文化人的知识。

“听你这么一说,好像这件事还有更深远的意义?但是老钟,这个态是不好表的,咱们不能当这个出头鸟。一切都要等到国际峰会以后,战争进行到现在,由于咱们的参与,亚洲战事已经有超过欧洲提前结束之势,英美各国肯定会采取策略,而这一切已经绕不开中国人了。老蒋现在还是国家元首,关乎中国利益的很多事情,必须要通过他才行,所以现在咱们不能表态,但是我也要和文化界说道说道,针对他们的争吵拿出咱们自己的观点来。”

其实最令陈际帆想不到的是,他洋洋洒洒的忽悠已经博得了科技界的好感,可是文化界却不这么看,一致认为应该见见这位后起之秀,至少也应该知道他的心思。于是陈际帆接到了一张很精致的邀请函,邀请他到巢湖边观鱼,顺便讨论一下中国的未来。

今天他穿的是一身笔挺的军服,左边衣袖上的“神鹰”图案显得格外引人注目,领章上的三颗将星光彩璀璨,脚下的皮鞋擦得锃亮。

陈际帆哭笑不得,只能赴约。因为他此次回安徽的主要目的就是尽自己所能平复一些思潮,使自己能安心率部队远征。

不过这一次他轻松了许多,因为陈际帆本来就不准备和这些文化人辩论什么国学了,什么主义啦之类高深的东西,他只想把自己的想法和他们说说,说清楚而已。和而不同,道不同者不相为谋而已,不必要搞得很紧张。

陈际帆以自己的装扮说明,他此行并不是为了交朋友,只是宣传自己的主张来了。其实陈际帆是自卑,在这些大师们面前,军装的作用好像就是为了遮掩心中的自卑。没法不自卑,越是认识这些人,越自卑。因为他们几乎就代表了这个时代的思想,坐在台下的思想家、哲学家不计其数。

陈际帆就纳了闷了,为什么国家越是贫弱就越有人才诞生?为什么在他那个时代没有这么多影响时代的人物?

他不想去寻求答案,因为他今天是来宣布答案的。

这个题目实在有点大!中国的未来?中国的未来是讨论出来的么?

“那么这里面有没有矛盾呢?其实没有,如果我们这些掌握文化资源的学者们,能真正体谅百姓疾苦,能以解救天下苍生为己任,那么我这个多灾多难的民族是能够团结起来走得更远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祸福避趋之’,好像这些也是读书人说的话。我个人理解得不深,只想照着做,不知诸位理解得如何?”

下面静默一片。半晌才发出一个声音:“陈将军讲了这么多,很抽象,我们只关心的是,未来国家到底谁领导的问题。鄙人认为,国家之祸,祸在分裂,总有许多人打着为百姓、为乡里的旗帜搞割据,试问若不是军阀连连混战,日本人又怎能有机可趁?”

“这位先生,恕在下眼拙,敢问尊姓大名?”

“本人傅斯年,年轻时也曾参加过五四运动,现在到安徽找一块清净地方研究学术。如今国家抗战胜利在即,可是各派均拥有武装,长此下去,只怕是未来安徽也非净土啊。”

“傅先生说得好,未来国家该有谁来执政?我以为不是我说了算,当然也不应该有枪说了算,应该由百姓说了算!至于枪,对外维护主权打击侵略,对内维持秩序震慑宵小不法,如此而已。至于‘神鹰’这许多军队,它是人民所生、人民所养,等抗战胜利了自然交给人民。”

“陈将军不必拿外交语言来搪塞,我没有看见人民,我只看见一个个的人,试问谁来掌控这支军队,谁又能保证这支军队不变成军阀政客争权夺利,武装割据的工具?请将军教我。”傅斯年步步紧逼,文人的厉害初步显现。

“放心傅先生,不会有割据的,也不会有军阀。人民会有他们手里的权利去选择,谁能够带领他们走向富强,谁能够让他们在这个世界上抬起头来,谁就能当他们这个家。傅先生,历史的潮流总是往前的,您可以等,您一定看得见这一天。”

“陈将军,请不要误解傅先生的意思,我们今日邀您在巢湖观风景,一来是久仰您的大名,二来确实是为国家民族未来思考。将军说得不错,我们这些文人手无缚鸡之力,也没有搞科学的同仁那样有创造财富的本事,只能在这里尽一点微薄之力,想着为国家民族献计献策。将军前日里对科学界同仁说了一番话,令所有人叹服不已,我等也是十分好奇,想和将军交流一番,希望将军不要误解才是。”

说话的正是沈雁冰,他的为人一向不错,见这样辩下去气氛会急转直下,便用软化转了个弯。

当得知这位先生竟然是大名鼎鼎的茅盾时候,陈际帆顿了顿,离开发言台,敬了个礼。

沈雁冰先生道:“既然将军能够给科技界指一条路,今日何不给一些建议,一来增强互相交流,二来为国家民族长治久安出谋划策?”

陈际帆有点窘,因为他本来是揣着一颗批判的心情来的,见沈雁冰先生如此说,他自然不好意思起来。直到下面很多学者都异口同声要求,陈际帆才决定说点心里话。

实际上他很清楚一件事,自己是绝对没有资格在他们面前说三道四的,沈先生的话主要是转个弯,而在座很多人则是给他这个陆军二级上将的面子。

但是陈际帆还是要说的!

“对诸位所研究之学问,际帆是不懂的,如果非要说接触,那么文学上的东西拜读过一点点,就从文学谈起吧!好像有人说过,文学即是人学!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应该是伟大精神的载体,是能够反映时代、讴歌正义或是启蒙思想的,鲁迅先生弃医从文,就是因为这一点。诸位认为民众愚昧,所以诸位文学大师才更应该走近他们,了解他们,多写写反映他们生活的作品,多写写反映他们觉醒的作品,我想这样的作品应该是不朽的。反之,那种自以为懂了点笔墨就躲起来无病呻吟孤芳自赏的文学,是软骨头的文学,那种以哗众取宠歌功颂德的文学则是文学的糟粕,我们这个民族不要这样的文学,现在不需要,将来富强了,更不需要!”

“对于哲学的理解,我实在所知有限,只知道一个民族不能缺了思想家。思想家的学问不论对错,只讲求侧重点的不同。我只能说,作为一个手握重兵的军人,我无意干涉诸位的研究,甚至鼓励各位去思考!我们需要思想家,现在需要,将来更需要!”

“至于历史!我本人以为研究者应该有一种正确的史观,古语说以史为鉴,历史这东西不应该只是在书斋里供人欣赏的典籍,而应该走向大众,告诉大众,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对于历史的研究不仅要客观,而且要有一杆标杆,不能因为岳飞镇压过起义就抹杀了他民族英雄的称号,不能因为外族统治者给了我们几颗糖吃,我们就否认了他侵略的本性!我泱泱中华五千年文明,其间仁人志士数不胜数,历史学界应该树立一种价值标准,告诉世人是非曲直和正义忠诚!在这一点我认为是要有尺度的,不能允许任何跳梁小丑站出来断章取义,混淆是非!”

“关于国学,我当然是不懂的,你们承载着传承我中华文明的使命,对语言、民俗、文化、典籍都有发扬光大之责。如果有朝一日被别的什么小丑国家窃取,说什么端午节出自他们民族,说什么《本草纲目》乃是他们古人所作,则你们罪过就大了!”

陈际帆此言一出,很多学者大师面面相觑。

语言学家赵元任笑道:“将军危言耸听了,我们只听说有盗窃文物典籍,盗窃书画卷轴,未曾听闻窃取传统文化的。将军本意是想鞭策我学术界拿出正确态度,所说也还算中肯,只是将军所举之例子实在匪夷所思,照将军的说法,难不成有国家还敢把汉字说成他们的文字不成?”

陈际帆苦笑,“先生,并非是晚辈杞人忧天,如果将来有一天,某些无耻的国家非要给他干瘪的历史隆隆胸,厚着脸皮非要把咱们的东西说成是他们的,并且成天不遗余力地宣传,先生觉得我们改判他们什么罪?如果我们的文化界不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尸位素餐,届时整个国际社会信以为真,甚至连我们的后代都觉得理所当然的时候,诸位罪莫大焉!”

很多学者看到陈际帆不像是开玩笑,而是以一种非常严肃的口气在说,都觉得不可思议。难道说,还有这么不顾礼仪廉耻的民族?日本吗?不像啊,这个民族对汉文化是崇拜,就算是他们拥有武力的今天,也没听说有这样的事啊。

“将军,如果将来哪个民族如将军所说,那这个民族就连狗都不如了,我大国风物人情,岂是这等宵小能够轻易窃取的?不过将军之言甚为诚恳,我们这些学究记下了!”

“好了,诸位先生,陈某一介武夫本无理由在这里大放厥词,但我以为文武之道实际上殊途同归,同为振兴我中华!要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光靠枪炮是不够的,光靠科技也是不够的!我们需要的是,精神!是汉唐气象!是全体国民自强不息的精神!这种精神不应该因为物质条件的奢靡而中断,要让全民族都意识到,我中华时刻处在危机之中!必须奋发图强!必须团结一致!而振奋精神首在教育!所以请各位贤哲在研究之余不忘培养弟子,请有志于教育的前辈,能真正走下去,去把文明的火种撒下去,只有这样的星星之火,最后才是燎原之势!”

这回下面真的有掌声了。陈际帆巧妙地避开谈论的焦点,把话题引向文明的发扬光大这个主题,使得学者们顿时有醍醐灌顶之感。不过这样的掌声确实来得不容易。陈际帆汗水都下来了,他只好轻轻拉一拉领口,想散点热。

“将军说文武之道殊途同归,此话在将军身上看来确实不假。但民国以降,武人当国,枉顾一己之私利,卖国求荣,混战不休。如果国家不能统一,则将军所说也是空话,我等文人手无缚鸡之力,彼时自身尚且难保,又有怎能在乱世中奢谈传承和发扬呢?”说话的是国学大师钱穆。

“前辈所言极是,晚辈还是那句话,发扬民主反对专制不是看我,不是看军队,也不是看少数的精英知识分子。而是要看千千万万的黎民百姓,假使通过你们一代代的努力,使得所有的民众都具备独立思考之能力,使得民众都具备独立判断是非的能力,使得民众都能知道并维护自己的权利时,少数人的专制便只能是空中楼阁。当年一代人杰袁世凯以为自己可以称帝,殊不知民智已开,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袁公竟逆潮流而上,其结果只能是身败名裂,遗臭万年。再比如汪兆铭先生,以为自己能够代表民众,以为单独媾和也是救国,殊不知中国人民的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已经开启,汪先生一世英名终归尘土,除了留下千古骂名毫无所得。袁世凯的例子表明,不能忽略民众,汪先生的例子表明,不能代表民众。两者皆自以为是,最后只能是失败。”

学者们很聪明,觉得陈际帆一番话应该是有所指,可是这个年轻人洋洋洒洒,说话却是滴水不漏。表面上似有所指,实际上又泛泛而谈。但是学者毕竟是学者,已经隐约读出了陈际帆话外之音,很多人于是真的沉默了,陷入思考中。

“好了,诸位先贤,论年龄陈某是晚辈,论学识更是连当诸位学生的资格都没有。众位大贤盛情邀请,陈某倍感荣幸,信口雌黄一番,让各位笑话了。不过,我今天讲的话,归纳起来就是‘文以载道、传承文明、开启民智、振奋精神’!此十六字与诸位先生共勉。陈某希望学界要有‘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声势,更要有民智开启。能人辈出的大好局面。若真如此,则陈某率军浴血沙场也会欣慰,彼时任何牺牲和流血都变得十分有意义,因为我中华民族不仅会拥有强盛武力,而且还会重新开启绚烂的文化奇葩。彼时重现我汉唐盛世又有何不可?”

真累啊!这是陈际帆口干舌燥之后的第一感觉,还好,这些文化人没有上前刁难,更没有抓住什么“执政啊,民主啊”之类的纠缠不休,否则他肯定答不了几句就败下阵来。要么提前把自己的想法露馅,造成今后的被动,要么对根据地的争论没有任何影响,威望尽失!

不过他也是有感而发,只有民智开启,人人都拥有理性,才不会陷入对某一事物或某个人的盲目崇拜之中,才能够自觉遵守法律,遵守规则,才能够对一切知识和文明心存敬畏。

陈际帆是军人,他知道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缺少血性,不能放弃暴力,但是暴力不能代表一切!一个拥有理性的民族才是有前途的民族。

理性不是软弱,而是一种力量!理性不是激进,更不是狂热,至此国家民族振兴之际,陈际帆真的希望他身后的四万万同胞,都能在短期内普及教育,学习理性。这样才能避免以后建设道路上的悲剧重演。

这条路,很难走!

(本章昨天已经写好,没心情更新,因为钓鱼岛问题)

“可是,你们只是这四万万同胞中的一小部分,你们有这样那样的权利,那些劳动者们,那些士兵们,还有那些商人们,他们也有他们自己的权利!这下难办了,都要主张自己的权利,到最后总会是生活在最底层的老百姓吃亏的,因为在以前,他们没有经济地位,没有政治地位,他们没有文化,没有在这个世界上的话语权!政客们有权,商人们有钱,军队有枪,你们有文化,他们有什么?只有那双常年劳作不停的手,只有家里永远空空的米缸和家徒四壁的屋子。所以我和我的部队,不仅保卫你们的权利,更要保卫他们的权利!”

下面有人赞同,有人开始不屑一顾。但是陈际帆好像越说越来劲了:“有人说他们都是屁民,都是白丁,都是下里巴人,能让他们吃饱穿暖就不错了,他们有什么权利?说这话的人,如果是做学问的,我只能表示遗憾,因为很明显他把因果关系倒置了。不是我们让他们吃饱穿暖,而是他们在供养我们吃大米、穿绸缎。所以今天我只想告诉大家,关于民主,我不想争辩,只想告诉一个事实,任何形式的民主都是要落实到每一个底层同胞身上的,否则便是假民主。至少我百万大军保卫的,不是这种民主!因为我们士兵身上的全部,都是来自他们的劳动,我们这支部队吃的每一颗粮食都是他们所种!”

一番客套之后,陈际帆忍不住了。他说道:“今天我以一个军人的身份来,只是想向诸位贤哲传达一个信息,侵略者还在占着我中华的土地,我们军人的使命还没有完,这个国家仍然需要付出士兵的生命!”

果然,陈际帆这话一出,全场立刻鸦雀无声,所有都想听听这位民国上将军能讲出些什么东西来。

第三百九十二章 文以载道

陈际帆接着说:“士兵们在前线义无反顾,舍生忘死,到底是为了什么?消灭日寇?保家卫国?其实归根结底是为了保卫这片土地上的人民,保卫这片土地上的文明,保卫他的资源。再说得通俗点,保卫那些在工厂田间劳作的同胞能得到温饱,保卫他们活得有尊严,当然也是保卫各位这样的文化人士能够自由做学问,能够自由争辩。”

“在座的有些人在背后骂我,我以为这不是我的耻辱,而是光荣!因为我和千千万万军人的奋力保卫和争取的,就是你们这样的权利!在报纸上发表文章的权利,对事物保留自己看法的权利,对国家未来作出评价的权利!甚至是,推举自己心仪的领导人的权利!”

这句话一说出来,很多人捋着胡子微微点头,后面的年轻学者们也流露出赞许的神色,因为陈际帆这句话很新鲜。

“他们都说些什么了?”陈际帆问道。

“说什么的都有,希望成立联合政府,仿照西方议会制度的有;希望接受国民政府改编,变成一党集权的也有;当然,也有些激进的文人坚定地站在咱们这一边,希望咱们来一统全国。总的说来,赞成轮流执政的比较多一些,骂您是新军阀的好像也不少。你是知道的,我的口才不好,也懒得和他们理会,不过,你作为咱们的头,是不是也要表表态了?也好让站在咱们这边的公务员和将士们安心,免得大伙成天都在揣测。”

阅读抗日之神鹰天降最新章节 关注https://www.smrhm.com/article/53931.html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