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幻想小说网 > 其他 > 最三国第2卷

第3章 凡人与天使

  • 作者:范军
  • 类型:其他
  • 更新:2021-07-06 11:40:29
  • 字数:6676字

但是很快,他就不疑惑了。因为简雍给了他一个完美的答案。简雍说:“某愿与偕往:一则同说刘表,二则监住玄德。”

袁绍的头脑里马上闪出一系列成语——一箭双雕、一石二鸟,一举两得。与此同时,他还有了一个感慨:简雍有才。

袁绍没想的刘备会如此回答。事实上他的设问只是为了测试刘备在关羽问题上的态度——到底站在哪一边,是否杀关羽上见分晓。可刘备如此这般的回答却让袁绍迷糊了:说他护关羽吧,好像出发点又是替他袁某人引进人才;可说刘备忠于袁绍呢也不太像。在袁绍眼里,刘备终究透着两面三刀的意思。

总之,这是一次意义含糊的测试,就像一次比武过招,出招者气势汹汹,应招者拖泥带水,整个一暧昧不堪。

这是一个良心回答,也是基于袁绍利益考虑的冒险回答。颜良、文丑被杀了,不过那只是鹿而已,关羽可是虎,与其杀虎不如驭虎,这是刘备给袁绍的建议。

袁绍感动且疑惑。他感动于简雍的忠心耿耿,又为事情该如何解决而疑惑。

所以袁绍笑了,为自己发现了一个激动人心的可能性:忠不忠无所谓,重要的是为其所用。刘备是这样,关羽也是这样。袁绍便暧昧不堪地笑着,然后对刘备说,你爱关羽,我更爱关羽。这人有才啊,你快召他来吧,我要重用他。

郭图又捶胸顿足了。

不仅有才,还忠心。他几乎要为这个又红又专的人儿落泪了。所以,让简雍与刘备同行立刻成了袁绍的不二选择。

在这个世界上,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绝望有时候出于情感,有时候则仅仅出于智商。在郭图眼里,袁绍智商太低,相信了简雍说的那一番鬼话。

在刘备获准离开河北去往刘表处时,简雍大惊失色地跑到袁绍面前说——这是一次危险的旅程!刘备很可能有去无回。

郭图就是在这当口开始焦虑的。因为郭图以为,一个人有才是很容易看出来的,但是忠心就不一定了。在这个世界上,很多时候忠心不是看出来的。

忠心是拿来背叛的。没有背叛,哪来忠心?郭图对袁绍当头棒喝。

袁绍却是一付鸭听天雷状。不错,没有背叛,哪来忠心?简雍背叛了吗?没有。他将来会背叛吗?天知道。

在简雍与刘备比翼双飞之后。当然,郭图不是断背族。他之所以捶胸顿足不是因为醋意,而是出于绝望。对袁绍绝望。

在人类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有一条潜规则在起作用:下级不能比上级聪明。郭图深谙这条潜规则。

所以他现在能做的,就是转移矛盾。郭图告诉袁绍,长翅膀的不一定是天使,也可能是鸟人。刘备就是这样一个鸟人,跑了就跑了,不足虑。其实主公现在真正的敌人是曹操。打曹操,需要帮手。谁是我们的帮手?江东孙伯符。

可是刘备、刘表慢慢坐大怎么办?他们联合起来怎么办?袁绍做忧虑状,以显示他的深谋远虑。郭图仔细看了看袁绍深谋远虑的脸,轻轻一笑:鸟人虽然长着一对翅膀,却永远做不成天使,这是一;一个鸟人是鸟人,两个鸟人同样是鸟人,这只是一道算术题。

袁绍深谋远虑的脸慢慢变舒展。郭图的心也慢慢变舒展了。但是有一层意思他自始至终没有告诉袁绍,那就是在他心中,刘备并不是鸟人,而是疑似天使。现在之所以将他含糊处理一是为了照顾袁绍的自尊心;二是抓大放小。先拿下曹操,以后有机会再转攻刘备。人世间的事要有轻重缓急,人世间的话要当讲则讲,不当讲——打死我也不说!郭图站在袁绍的身边进退有据,一时间安全感大增。

先亮底牌者先输

很多年后,当曹操总结自己人生的成功经验时,他不得不讲出这样一句名言:春江水暖鸭先知。

当然,打心眼里说,曹操是不愿意做鸭的。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男人愿意做鸭,但是没办法,曹操性格当中天生就有做鸭的禀赋。敏感。

当袁绍在郭图的启发下派出特使陈震去江东联络孙策时,孙策却已然被曹操捏在手里了。当然,这里的捏是软捏,就像散文形散而神不散一样,曹操对孙策是神捏而形不捏。

在此之前,曹仁之女许配孙策幼弟孙匡,两家结成姻亲,已然形成了战略亲情合作关系。另外,孙策在建安四年袭庐江,败刘勋,逼得豫章太守华歆投降,一时间声势大振,他派了张纮往许昌上表献捷,曹操就慷慨封张纮做了侍御史。自此,曹刘两家真算得上兄弟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了。

所以,陈震站在孙策面前时不能不叹气。

来晚了一步。所谓未雨绸缪的功夫,曹操算是做到家了。这样一来,袁绍将危在旦夕,因为傻瓜都明白,曹刘联军一旦夹击袁绍,再加上刘备、刘表趁火打劫的话,这个江湖将从此少一人。

孙策却看着陈震的叹息默不作声。没有人知道他心里的真实意图。

不错,表面上,他和曹操两个人好得就像一个人似的,但他自己知道,那是狗屁。

在这个世界上,两个人从来就不是一个人。因为会让他们分道扬镳。这一回,孙策的就没有得到满足。这个自霸江东,兵精粮足的男人心中是有大的,他现阶段的是做个大司马。

虽然他曲径通幽地派出张纮往许昌上表献捷,曲径通幽地向曹操表达了他的人生,但很显然曹操漠视了他。

而张纮被留下来做了侍御史的现实在孙策心中其实只有两个字。

人质。曹操对自己到底还是不放心啊。

更要命的是江湖风波恶。虽说有江湖的地方就有人心,但人心竟比江湖还要险恶。比如那个叫许贡的吴郡太守,平时看见孙策老是笑眯眯的,做个屁精,却没想竟给他来个笑里藏刀,暗中遣使赴许都上书于曹操,极尽谄媚、攻击之能事。

因为他给曹操的书信是这样写的:“孙策骁勇,与项籍相似。朝廷宜外示荣宠,召还京师;不可使居外镇,以为后患。”

孙策之所以这么清楚这封信的内容是因为他手下的防江将士抓获了赴许都上书的许贡暗使。他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自己和平崛起会招来这么多江湖人士的愤恨,以及曹操的猜忌啊!

所以,孙策不能不做出抉择——攻曹。

只是这样的抉择孙策不能说出来。哪怕陈震一脸希冀地站在他面前,希望促成此事之时,孙策仍是不动声色。

当然,孙策这样谨慎道理很简单。任何时候,先亮底牌者都有输的危险。底牌是什么?是秘密。是代价。是诱惑。也是拐点。

就像棋局,波谲云诡之时,最有价值的东西是对方真实的意图。孙策攻曹之心一旦被袁绍获悉,他们二人就能精诚团结吗?错!袁绍既可能是合作者,也可能是反对者,更可能是泄密者。

如果曹操愿意拉拢他的话。而曹操要做到这一点太有可能了。曹操永远是这样,在江湖上拉一个打一个,自己却傲立潮头,坐观其变。

所以,在会见结束的时候,孙策依旧没有和陈震达成实质性的协议。他还需要观察。观察这个人。观察袁绍。观察世事。到底还有没有柳暗花明的可能。

郭图拦住了他。心平气和地。

这样的时刻,郭图喜怒不敢形于色——道理很简单,袁绍再也经不起一丁点的刺激了。尤其是,这样的刺激来自于他郭图。

所以将来的事情既然不在你郭大谋士掌控之中,你老就免开尊口吧。袁绍以一种阴晴不定的表情逼视郭图,让后者知趣地闭上了嘴巴。

让历史告诉未来,也让未来告诉历史吧!在河北巨大的宫殿内,郭图嗟呀而出,袁绍却踌躇满志,觉得一切尽在掌握,世上事那叫一个一通百通。

良久,刘备做出如下回答:“明公前欲用之,吾故召之。今何又欲杀之耶?且颜良、文丑比之二鹿耳,云长乃一虎也:失二鹿而得一虎,何恨之有?”

兄弟团圆了。刘关张三个人就像一个人的人间传奇在继续。他们豪情万丈,他们东山再起,他们弃了古城去守汝南,招兵买马,玩的就是心跳。玩的就是刀尖上的人生。

袁绍却不高兴了。因为事实雄辩地证明:他瞎了眼。

特别是在郭图面前瞎了眼。这样的尴尬和羞辱是人间不可承受之重。所以为了挽回面子,袁绍准备做出他的本能反应——出兵攻打刘备。

袁绍笑了,笑得也是暧昧不堪。因为他突然发现,有一句话他奶奶的太精辟了。难得糊涂。

他不妨难得糊涂,让刘备去完成人才引进的工作,接下来再见招拆招好了。这样的时代,计划不如变化快,所谓的忠心,从来就是各为其主的说辞。关羽在江湖上素以忠心著称,可他真的忠心吗?为何又投曹操门下?所以重要的不是什么个人情谊,而是实力。有实力者就有兄弟。江湖老大,从来就是靠实力堆出来的。他袁绍的实力和曹操不相上下,关羽既然能投曹操,为什么不可以投他呢?

阅读最三国第2卷最新章节 关注https://www.smrhm.com/article/54216.html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