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幻想小说网 > 其他 > 最三国第2卷

第42章 人间最诡异的时刻 1

  • 作者:范军
  • 类型:其他
  • 更新:2021-07-06 11:40:40
  • 字数:6768字

这十六个字是诸葛亮写的。字字惊心。惊周瑜的心。他不得不承认,起码到目前为止,此人的智商与他不相上下。

会不会更上层楼呢?周瑜心里一动,问诸葛亮要解决方案。不错,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没有东风怎么办?怎么解决?

诸葛亮站了出来,义不容辞地站了出来。

不错,他是可以当缩头乌龟的,或者伪缩头乌龟,可现在的情势是,火烧赤壁烧不下去了。主角已经躺在床上奄奄一息,他必须伸出头来有所作为,作为推手,推动主角继续往前走。

只是现在不是他的结局。不省人事之后剧情待续。周瑜的表演肯定还要继续下去,现在需要的只是一个推手,历史的推手,推动剧情继续往下走。

一分钟后,周瑜看到了人世间最绝密的文字:“欲破曹公,宜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周瑜翻翻死鱼眼,没好气地说:人有旦夕祸福,怎能保证永远没病?诸葛亮笑笑:天有不测风云,又怎么是人可以料到的?

周瑜心里一动——这话,有意思啊,意思很丰富啊。难道诸葛亮……他开始呻吟了。

诸葛亮慢悠悠地说开了:世上事有条件要做,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做。都督不就是想要东南风吗?好办,在南屏山上建一土台,不妨叫做七星坛吧。高九尺,共三层,在其周围布置一百二十人,手执旗幡围绕。我呢在台上作法,借它三日三夜东南大风,帮助都督用兵,你看何如?

周瑜继续呻吟:凉药喝过了,没什么用。

诸葛亮语带双关:要先理其气;气若顺了,那呼吸之间,都督之病自然会好。周瑜坐了起来,心情复杂地说:这气怎么理?愿闻其详。

周瑜惊呆了。我靠,兄弟你不是人,是神啊,连呼风唤雨这招都会……但是他需要的不是说辞,而是事实。耍嘴皮子谁都会,关键是要真正来风,来东南风。不管是借是骗还是偷,来风才是硬道理。

诸葛亮便与他约定,从十一月二十日甲子祭风,至二十二日丙寅风息,向天借三日三夜东南大风。说罢飘然而去,只留下周瑜坐在那里狐疑不定,爱恨交加,不知道人间还会再出多少妖蛾子。

只能是拭目以待了。

诸葛亮:病痛当用凉药解之啊。

只是少了一个人,最重要的人——诸葛亮。

他刚离去,就在周瑜的人到达之前。

丁奉提剑上坛,守坛将士如此告知他。另外有士兵向徐盛报告,就在昨晚,一只快船停在前面滩口。刚才诸葛亮披发下船,船便开走了。

事实上这是赵云来接诸葛亮回去的——早在几天之前,诸葛亮已对刘备有如此交代,所谓神机妙算,诸葛亮将它演绎得出神入化。

丁奉、徐盛当然不甘心空手而归,可在赫赫有名的常山赵子龙面前,他们是不可能有什么收获的,除了收获这样一句话——“吾已料定都督不能容我,必来加害,预先教赵子龙来相接。将军不必追赶。”

这话当然是诸葛亮说的。在空旷的江面上,一舟,一人,一话,构成了绝响。

惆怅再次属于了周瑜。他大惊道:诸葛亮如此多谋,这是要让我夜里都睡不好觉啊!便有要将全部人马杀向夏口,将诸葛亮碎尸万段的意思。

不错,东南风是在呜呜地刮,曹军是在等待他去收割,可是和诸葛亮比起来,周瑜认为其他的一切都不重要。

诸葛亮是对手。旗鼓相当的对手。人生最寂寞的事情是什么?没有对手,独孤求败。

因为独自孤独,只能对舞弄清影,寂寞独一人。这样的人生在周瑜看来毫无意义。

现在好了,有了诸葛亮,处处逞强的诸葛亮,这个给他带来巨大冲击力的男人,令其感受到了活着的目标——对决,并消灭他!哪怕付出一切代价。

鲁肃死死拦住了他,拦住了周瑜的冲动。在鲁肃看来,人生最重要的事情不是对决,而是在最适当的时间做最适当的事。现在东南风在呜呜地刮,曹军在等待他们去收割,和这件事情比起来,鲁肃认为其他的一切都不重要。包括诸葛亮。

要分清主次轻重啊,鲁肃苦口婆心地说,至于诸葛亮之事,且待破曹之后,再徐图之吧。

周瑜的冲动消失了,或者说换了方向。不是鲁肃说服了他,而是他自己说服了自己。

的确,在这个世界上,一个人是不可能被他人说服的,如果不听从内心的召唤,谁都不可能改弦更张。

周瑜改弦更张了。因为他痛苦地发现,他现在就去找诸葛亮的话,曹军将是最大的收获者。他们会如影随形,到时候被收割的将是他——周瑜。这样的发现让周瑜心碎不已。

东南风继续在呜呜地刮,东南风不会永远呜呜地刮。在风中,周瑜抬起头,体会人生的苍凉与无奈。

他开始排兵布阵,目标是曹操。

做得太对也有问题

诸葛亮也在排兵布阵。这是他回到夏口之后所采取的第一行动。

不错,周瑜在准备收割,他也要准备收割。诸葛亮的收割曹军计划是高瞻远瞩的,是以周瑜的行动为前提进行的第二波攻击计划。

更加考验智商,要的就是精准打击。没有人知道诸葛亮的打击是否精准,因为谁都不是事后诸葛亮。但是诸葛亮看上去却胸有成竹,就像他已去过未来,对一切了如指掌,不差分毫。

诸葛亮对赵云说:子龙你带上三千军马,渡江后取乌林小路,拣树木芦苇密处埋伏。今夜四更之后,曹操必然从那条路走过。你等他军马过后,就在半中间放起火来。这样虽不能杀他个尽绝,也能杀一半。

赵云问:乌林有两条路,一条通南郡,一条取荆州。曹操不知向那条路跑来?

诸葛亮自信道:南郡形势急迫,曹操肯定不敢去;我看他必来荆州,然后率大军投许昌而去。

赵云走了,诸葛亮又对张飞说:翼德你领三千兵渡江,截断彝陵这条路,去葫芦谷口埋伏。曹操必不敢走南彝陵,而望北彝陵去。曹军埋锅造饭,必见炊烟。你只看烟起,就在山边放起火来……

张飞也走了,所谓领计而去。但是关羽却无所作为。不是他不想打仗,是诸葛亮将他冷落在一旁,不予理睬了。

关羽不知道这是为什么,仿佛人生中的很多事,只有结果,没有原因,更没有解释。关羽要的是一个解释。因为他没有做错什么。

诸葛亮知道他没做错什么,相反,做得太对了,可有时候,一个人做得太对也有问题,就像关羽,对谁都赤胆忠心,投桃报李,甚至对曹操也是如此。

诸葛亮觉得,这很麻烦。不错,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温暖,可对待敌人也要像春天般的温暖吗?很多人不会这样,关羽却会这样。

因为他不是别人,他是关羽。诸葛亮心情复杂地对关羽说——以前曹操对你恩重如山,你肯定要报答他,起码心里有这个想法。此次曹操兵败,必走华容道;我若令你去守,你必然会放他过去。因此我难以决断啊。

关羽却对诸葛亮的复杂心情嗤之以鼻。关羽以为,世上事是一报还一报,以前曹操是对他恩重如山,可他斩颜良诛文丑,解白马之围,要说报答,早就报答过他了。这次要撞见曹操,怎么能轻易放过!

关羽说这番话时斩钉截铁,充满了大丈夫的气概。诸葛亮便想跟他打一个赌——他要关羽立下军令状,再去守华容道。

事实上诸葛亮是在跟自己打赌。的确,人世间最大的赌注其实是自己,赢了自己也就赢了世界,只是这一回的诸葛亮心里没底。

因为他掌握着这些人的命运,像上帝一样掌握着他人的命运。

七星坛,神秘依旧。坛上执旗将士,当风而立,也威武依旧。

十一月二十日的夜是晴朗的夜。天色清明,微风不动。周瑜笑了。呵呵,人间没有传奇——隆冬之时,怎么会有东南风呢?笑话!但是周瑜的笑有一个灿烂的开始,却没有一个灿烂的结尾。笑容凝固了。

因为他突然感受到了风。这是三更时分,风声骤响,旗幡转动。周瑜走出帐外细看,见所有旗脚竟飘西北方向。霎时间东南风大起。

人生是什么?人生是踌躇满志、运筹帷幄、大叫一声、往后便倒、口吐鲜血、不省人事……起码对周瑜来说是这样。

这是人间最诡异的时刻,也是周瑜最失落的时刻。周瑜心下骇然——诸葛亮有夺天地造化之法、鬼神不测之术!此人若留在人间,既是东吴的祸根,也是他的克星。必须尽早杀掉,以绝后患。

周瑜急命帐前护军校尉丁奉、徐盛二将各带一百人火速赶到南屏山七星坛去捉拿诸葛亮。

周瑜仰头看天,心中长叹——风来了,一切都该结束了。包括曹操,也包括诸葛亮。在这个世界上,有些东西是可以永生的,但绝不是他们。应该另有其人,比如他自己。

诸葛亮站在了周瑜面前。周瑜的眼神无力地看向他,就像看一团空气。还能怎么办呢?现如今他是万念俱空,也万物俱空啊。

诸葛亮:身体怎么样?好好的,怎么说病就病呢?

阅读最三国第2卷最新章节 关注https://www.smrhm.com/article/54216.html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