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幻想小说网 > 历史 > 巨变岁月之布衣天子

第219章 乱世之中现贤士 志同道合觅知音

  • 作者:星河灿烂876
  • 类型:历史
  • 更新:2021-07-08 01:30:00
  • 字数:6848字

冯异的堂兄冯孝,以及同郡的丁綝、吕晏等颍川郡老乡,作为太常偏将军刘秀的部属,此时也跟从刘秀一道,出征,讨伐父城等地,深受刘秀的信任。

得知堂弟冯异被擒,可能被汉军将士诛杀的消息,堂兄冯孝,十分着急,非常担心。

当初,地皇四年(公元23年)三月之时,太常偏将军刘秀,就曾经跟随汉军北征军主将成国上公王凤一道,派军进攻过一次父城县。

父城县令苗萌,亲自指挥父城县官军严防死守,坚守父城县城城池。

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六月,太常偏将军刘秀,奉更始帝之命,率领得胜之兵,继续北征,向颍川郡(河南禹县)一带,夺取土地,拓展玄汉王朝的地盘。

冯异随从很少,无力抵抗,被汉军将士生擒活捉,抓到了刘秀跟前审问。

见进攻父城不利,刘秀非常着急。

于是,太常偏将军刘秀,驻军河南宝丰县境内的巾车乡,观察官军动向,并与部下将领智囊谋划和商讨,攻克父城的计谋。

冯孝一心希望,挽救自己的堂弟冯异。

当时,新王朝的颍川郡功曹(秘书)署理五县椽史冯异,奉郡守王宽之命,出了颍川郡郡城,前去巡视颍川郡下属的五县。

颍川郡功曹冯异,在巡视途中,正好遇上太常偏将军刘秀所部汉军。

于是,他邀请相好的丁綝、吕晏等颍川郡老乡同僚,一道求见刘秀,向刘秀求情,希望刘秀,能够饶恕冯异。

刘秀看在冯孝、丁綝、吕晏等属下的面子上,答应了冯孝的请求。

堂兄冯孝,非常清楚堂弟冯异的才干,一向很是敬慕,为冯异的遭遇深深的遗憾。

不久,刘秀的机遇降临。

“好!好!好!所谓惺惺惜惺惺,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诸君都是天下英才,才干卓越之辈,想来公孙兄,也不会逊色。

你把公孙兄叫来吧!我要和他亲自好好谈谈,见识一下公孙兄的才学。”

刘秀十分爽快地答应了冯孝的请求。

于是,冯异终于得以被刘秀召见。

刘秀亲自下令,召见冯异,与冯异亲切交谈。

刘秀与冯异两人的交流谈话,很是投机投契,大有相见恨晚的感觉。

交谈以后,刘秀敬佩冯异的才干,欣然大悦,对冯异说道:

“公孙兄果然才干卓越,与众不同,拥有卓尔不凡的美名,不该屈身于郡县小吏。

诸君的举荐,的确是名实相副,不枉为国惜才的美名。

刘秀不才,怎么会受部下撺掇,杀害国士呢?

为人之子,孝顺为大。

刘秀相信公孙兄的承诺,决定放公孙兄一条生路,答应公孙兄的要求,让公孙兄回去,救助公孙兄的慈母。”

到了最后,刘秀不仅坚决阻止了自己的部下,要求杀害冯异的请求,还承诺放冯异回去。

冯异由此很是感激。

临行之时,冯异再次向刘秀承诺说道:

“太常将军:

多谢将军的信任!要不是我的母亲,就在父城县城居住,如果冯异投顺汉室,娘亲会受到孩儿的牵连被诛,冯异早就投顺将军了。

现在将军如此地信任我,让我能够回去,侍奉我的母亲,我是感激涕零,一定思量回报。

如今,将军正需要人才、军队,地盘。

实际上,我一个人的力量,对将军也起不了多大的帮助作用。

我愿意献上五座县城,来报答将军的信任和恩德!”

“好!为母尽孝,是一项非常崇高的美德,刘秀敬慕不已。

公孙兄,你放心回去,不要有什么担心。”

刘秀相信冯异的承诺,立即一口答应,并派人护送冯异,回到父城。

就这样,冯异死里逃生,终于重新回到了父城,见到了自己的母亲。

回到了父城以后,冯异认为,刘秀为人真诚大度,胸襟不凡,不同于其他绿林诸将,定会有所建树,值得投效。

冯异立即前去县衙,拜见父城县令苗萌,十分诚恳地与苗萌深谈,趁机说服父城县令苗萌说道:

“县宰兄弟啊:

我与苗兄弟,不是亲人,胜似亲人,不能不倾心相交,以求躲过乱世。

现在,天下混乱不堪,民变蜂起。新室的气数已尽,已成定局,玄汉王朝也正在崛起之中。

可是,玄汉王朝突然崛起,看似气势汹汹,不可一世,实际上天下大势,还前途未卜,依然还在未知之中,还难以判定,最终鹿死谁手。

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

据兄弟我的观察,那些四处征讨的玄汉将领们,他们差不多个个都是一些胸无大志,目光短浅,凶暴无比的家伙。

所到的地方,那些玄汉将领们,竞相以比赛抢劫财物、掳掠百姓为乐事,不过是一群变相的强盗匪徒而已,实在不值得托付终身,把我们的命运,交托到他们手上。

只有太常将军刘秀,申明军纪,从不掳掠抢劫,一心安民保民,维护社会安定,与诸位玄汉将领,截然不同。

可见其志向远大,志趣不凡。

我曾与太常将军,推心置腹地进行过多次深谈,认真仔细地观察过太常将军的行为举止,发现太常将军和蔼可亲,貌似谨小慎微,实际上胸怀大志,礼贤下士,厚待百姓,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绝对不是一个庸碌,鼠目寸光之辈,值得我们充分信任、托付终身。

如今正当乱世,选择投靠主人,确实值得我们用心。

我们必须擦亮自己的眼睛,恰当选择英明的主人才行,以免一着不慎,全盘皆输,重蹈覆辙。

冯异冒死前来,与县宰兄弟商议,希望县宰能够与冯异一道,前去归降太常将军,保境安民,建立盖世功业,青史留名,共享荣华富贵。”

冯异深有感触地与苗萌交流道。

县宰苗萌,一向信任郡功曹冯异,引为知己。

闻听冯异此言,深为感悟,立即点头表示同意道:

“公孙兄弟一向明察秋毫,不仅有知人之明,还有识人的独到眼光。

兄弟怎么敢不听从呢?死生同命,敬从子计。”

郡功曹冯异,父城令苗萌两人,计议已定,就等太常偏将军刘秀率军前来父城,立即献出城市投奔。

后来,当太常偏将军刘秀在昆阳得胜,凯旋回朝,回到宛城行宫,去拜见更始帝。

更始帝欲攻城略地,于是命令部下的十多位玄汉将领,先先后后率军,前去围攻父城。

但父城城池,都被冯异与县宰苗萌,顽强地坚守住了,玄汉军将领,始终也无法攻下父城城池。

更始帝对颍川郡等地,志在必得,无可奈何之下,只好命令太常偏将军刘秀,率军向颍川郡一带进军,攻取父城诸地。

得知太常偏将军刘秀,奉更始帝的旨意,率军路过父城,郡功曹冯异、父城令苗萌两人大喜。

于是,郡功曹冯异,父城令苗萌两人,按照起先的承诺,主动打开父城的城门,奉献牛酒,相迎太常偏将军刘秀统领的汉军,连同颍川郡下属的五座县城,也一起正式归附了刘秀。

刘秀非常高兴,当即向更始帝汇报,并任命冯异,担任太常偏将军主簿,任命苗萌,担任太常偏将军从事,随从自己左右,十分信任。

冯异还推荐了自己同邑的铫期、叔寿、段建、左隆等贤良从军。

刘秀皆对他们十分重视,一一量才任用,分别任命他们,担任太常偏将军掾史等职务。

不久,玄汉王朝发生内讧,刘秀的兄长大司徒刘縯遇害,为了抚慰刘秀,更始帝下旨,提升刘秀,为司隶校尉。

冯异、苗萌、冯孝、丁綝、吕晏、铫期、叔寿、段建、左隆等贤才,遂跟随刘秀一道,到东都洛阳司隶校尉职上就任。

自此之后,颍川郡召集的贤士,开始跟随在刘秀的身边。

除了极少数趋炎附势、见风使舵者,后来背离刘秀外,其他贤良士大夫,都认准了刘秀的品行和才干,看重刘秀的发展后劲,即使在刘秀走向非常艰难的处境、面临死地的危急时刻,也对刘秀死心塌地,忠心耿耿,没有二心。

自此以后,刘秀身边英才开始云集,人才济济,创业的班底,开始坚实。

此时此刻,刘秀却没有想到,自己刘家兄弟,大哥刘縯和自己,为玄汉拼命搏杀,鞠躬尽瘁,而嫉贤妒能的屠刀,已经在身后高高举起。

冯异才干卓越,品德高尚,见识高绝,为人心胸坦荡,高瞻远瞩,视野开阔,很有远见卓识,是不可多得的杰出人才。

希望主公,不要因为门第阶层,出生地位,而放弃冯异这样的英才。”

得知冯异被刘秀释放,冯孝很是高兴。

冯孝于是就趁机联合丁綝、吕晏等颍川郡老乡,一道拜见刘秀,向刘秀举荐冯异。

乘着昆阳、宛城之战大捷的有利之势,玄汉君臣在举行庆功大宴,庆贺了大捷之后,迅速派出军队,向全国各地郡县进军,拓展玄汉王朝的势力范围。

冯孝率先开言道:

“主公:

如今汉室复兴,百废待兴,正是急需优秀人才的时候。

汉军无功而返,未能攻克父城。

父城县在河南宝丰县以东,约二十公里的地方。

阅读巨变岁月之布衣天子最新章节 关注https://www.smrhm.com/article/59447.html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