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幻想小说网 > 历史 > 巨变岁月之布衣天子

第237章 施恩宠抚巡县郡 破旧弊深得人心

  • 作者:星河灿烂876
  • 类型:历史
  • 更新:2021-07-08 01:30:11
  • 字数:9144字

对于郡县封国地方官吏,百姓士大夫的招待和馈赠,大司马刘秀下令,一律不许接受。

大司马刘秀,还身体力行,做好僚属表率,为政理事,清廉公正,大公无私,开局良好。

虽然玄汉王朝已经正式建立,王莽授首,王莽的新王朝已经宣告覆灭,但全国的政令,并未统一在玄汉王朝的旗帜之下,各地的豪杰大姓,依然割据一方,称王称霸。

河北地区的形势,也同全国很多地方一样,依然是混乱不堪,诡谲多变,令人不安。

那时,全国的局势都十分相似。

大司马刘秀见此,深为不安。

大司马刘秀令下,有的闻风响应,有的坐观形势,有的暗自防备。但慑于玄汉王朝的实力,各地割据势力,还不敢公开抗拒,对玄汉王朝的使节排斥、驱逐。

所以,大司马刘秀一行,起初镇服各地郡县封国的行动,总体还算顺利,刘秀见状,稍稍放心。

与大司马刘秀从行的僚属司马护军朱祐,司马主簿冯异,功曹令史王霸、贼曹掾铫期,偏将军臧宫、傅俊等见此,十分欣慰,众皆钦佩不已。

大司马刘秀,考察黜陟,如州牧行部事,辄平遣囚犯,除王莽苛政,复大汉官名。

河北郡县封国的官吏百姓众皆喜悦,争持牛酒,去欢迎慰劳大司马刘秀一行,给予大司马刘秀一行,各种招待和馈赠,以迎合上意,讨好钦差大臣。

主簿冯异,与功曹令史王霸等同僚议论道:

“大司马主公胸襟开阔,志气不凡,见识高远,一心安抚百姓。

处理政事,清正廉洁,执法严明,不贪恋微末小利,不追逐非分之财。

大司马刘秀所到郡县封国,辄见二千石的官员、长吏、三老、僚属,下至佐使,竭力抚慰官吏百姓,宣扬大汉善政,士民纷纷归附大汉,民心欢悦。

但刘秀并未沾沾自喜,自鸣得意,而是未雨绸缪,常常十分冷静地与部属商讨下一步的方略。

十月以后,冬季来临,河北地区,天气一天天的寒冷。

一天晚上,突然降温,瑞雪纷纷扬扬地飘洒了下来。

第二天早上刘秀起床,只见天色蒙蒙,田野各处,银装素裹,一片洁白。

随从大司马刘秀的僚属部将朱祐、冯异、铫期、王霸、祭遵、马成、杜茂、坚镡、臧宫、冯孝、丁綝、吕晏、傅俊等人,大都是来自南方的南阳郡、颍川郡等地,从未见过漫天大雪。

起初起床,初次见到雪花漫天飘飞,大敌白茫茫一片,难得一见的美丽雪景,大家都兴奋不已。

大家的心情,都十分的舒畅,一个个兴致勃勃,像孩子一样,争先恐后地抛洒白雪,欣赏雪景。

不久,刺骨的寒风袭来,浑身瑟瑟,诸位僚属部将,才见识了北方风雪的厉害,有了一些怯意。

雨雪夹着寒风,不断地钻进大家的衣领里、脖子里,寒气逼人,浑身瑟瑟。

慢慢地,巡行路途上,大司马刘秀与僚属部将的说笑声,才小了下来。

小路旁终于出现了一处村社。

大家浑身冰雪,被冻得鼻青脸肿,瑟瑟发抖,饥寒交迫,再也无法继续前行。

刘秀见状,急忙命令歇息。

大司马令下,僚属将士都争先恐后地钻进村社避雪,驱寒,休息,饮食。

大家吃吃干粮,喝喝酒水,休息片刻。

村庄寥落不堪,人烟稀少,到处都是残垣断壁,一片萧条冷落之景。

田地里生长着的那些稀疏歪斜的小麦,及其它一些长势很差的蔬菜和五谷杂粮,大多被冰雪覆盖。

有的露出头来,还能够依稀看见庄稼的模样。

为了躲避连年的战乱,百姓流离失所,很多田地,都早已经荒芜,野草遍地,甚至没有了主人。

看见这些萧疏冷落、杂草丛生的场面,刘秀与部属的心里都是一阵颤栗,难过、伤心的情绪,涌上心头。

往日繁华富饶的帝国,没有经历太长时间的战乱洗礼,就一下满目疮痍,变成了如此破败衰落的惨景,令人伤心悲戚,遗憾叹息。

昔日繁华无比的帝国大厦,如同一栋没有梁柱支撑的房屋一般,慢慢地垮塌了下去。

一切繁华,一切喧嚣,都成为了过眼云烟,成为了美好的回忆。

眼见满目疮痍的乡村惨景,刘秀浮想联翩,心潮澎湃,不由自主地想到了自己肩负的重任。

刘秀十分忧虑担心,稍稍歇息过后,急招大司马主簿冯异等僚属将领,来到自己的身边。

护军朱祐、主簿冯异、贼曹掾铫期、功曹令史王霸、门下史祭遵、安集掾、期门(扈从护卫)马成、中坚将军杜茂、主簿坚镡、偏将军臧宫、偏将军傅俊、掾史冯孝、丁綝、吕晏、苗萌、叔寿、段建、左隆、冯勤等人,一边饮酒御寒,一边闲聊起来。

刘秀心中有事,吃了一点干粮之后,就十分着急地与护军朱祐、主簿冯异、贼曹掾铫期、功曹令史王霸、门下史祭遵等人交流起来。

冯异足智多谋,常为刘秀贡献方略,很受刘秀重视。

于是,刘秀首先向冯异问道:

“公孙兄:

新室倾颓,汉室复兴,百姓遭劫,如今是百废待兴。

你对本司马河北此行,还有什么建议呢?”

刘秀心中疑虑,没有丝毫客套,直奔商讨的主题,询问司马主簿冯异道。

“司马主公啊!冯异以为,大司马你初到河北巡视,所作所为,就已经抓住了事情的要领。

恢复汉治,兴利除弊,整顿吏治,安抚百姓,休养生息,正是理政治乱的要领。

大司马只需要一以贯之,继续实施即可。

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属下分析王莽新室的失败,除了败在不切实际的复古改制以外,还败在利益分配不均,加重赋税,任人唯亲和腐败的吏治之上。

王莽庸人自扰,实行土地国有,恢复井田,剥夺汉室宗室贵族的爵位封地,就是以天下之利,归于以王氏家族为首的新权贵之手。

这不仅损害了大汉宗室贵族的利益,也损害了普天之下庶民百姓,赖以生存的土地基础,剥夺了官吏百姓的根本利益,无端培育起了无数强大的敌人。

圣人有言,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

冯异私下以为,一个王朝要想稳定和繁荣,首当其冲,举足轻重的大事,就是要符合天心民意,满足百姓的心愿,利益分配上,应该力求公正公平,官吏的选拔,以任人唯贤为最高标准。

王莽的失败,很大程度上,就是坏在了他只知道照顾既得利益阶层的利益,而不顾民生民意之上。

败在了任人唯亲,毁在了他一心仰望厚待的各级贪腐官吏的手中啊!

结果,经过贪官污吏的运作,王莽种种改制的美好设想,最终都变成了扰乱百姓的恶政乱政,成为了残害掠夺黎民百姓的苛政暴政。

王莽高高在上,不晓民生,自以为聪明盖世,比天下人更通晓一切,政策措施也以愚弄掠夺百姓为根本。

小民百姓也并不了解王莽改制的初衷和美意,王莽的美好心愿和宏图,最终只能够成为画饼。

被王莽任用、寄以厚望的各级贪官污吏,贪赃受贿,徇情枉法,最终却成为了王莽的掘墓人。

那些普通的郡县下层官员,是普通的黎民百姓,接触最多的,也是最能够体现朝廷的施政状况,表现朝廷是否一心为民,一秉大公的人。

如果各级官吏,都贪腐不堪,以权谋私,或者在其位不谋其政,最终必然会导致,政事混乱不堪,贪污贿赂盛行,违法乱纪不断,从而失去公平、公正的环境。

人们内心失衡,无所适从,厌恶痛恨官府的不公,自然而然,就会萌发反叛悖逆之心。

百姓的生活水深火热,看不到安居乐业,幸福安康的希望,失去了生活的动力,必然会怨恨失望,势必会一心图谋,改变自己悲惨的现状,群起反叛朝廷。

如此下去,必然会打击朝廷的威信,导致国家的分崩离析,彻底崩溃啊!

冯异以为,主公当今恢复汉治,安抚百姓,拯救鳏寡孤独,穷苦百姓,整肃贪官污吏,就已经抓住了抚巡河北的要点,把握住了施政的要领啊!

抚巡河北,就是要从整顿吏治,考察官吏,清廉吏治,废除王莽的苛政,恢复汉治,休养生息,安抚百姓,凝聚人心开始。

只有如此,国泰民安,天下太平的大汉盛世,才有可能重新降临。”

“公孙兄说的太好了!”刘秀豁然开朗,笑逐颜开起来,一扫心中的郁闷。

听了冯异睿智的一席话,刘秀大受启发,开始在心里酝酿,抚巡河北的明确目标和治乱的措施。

驿道上,大司马刘秀一行两百多人,骑马持节,冒着风雪,匆匆地向前疾行,终于踏进了涿郡郡城涿县城门边(今河北省涿州市)。

涿郡,大司马刘秀一行,都并不陌生,这是河北地区最有名的一个大郡。

高祖六年(公元前202年)之时,高祖皇帝分广阳郡的南部、巨鹿郡的北部,及恒山郡的一部分地盘,建立了涿郡,直隶于大汉朝廷管理。

郡府治所,设置在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

涿郡的管辖甚广,包括涿县、范阳县(治所在今河北省定兴县固城镇)等二十一个县邑,其中还包括了七个诸侯的封国。

到了西汉的中后期,涿郡的管辖范围,更加地扩大,增加到了二十九个县邑,其中包括了十三个侯国。

西汉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全国设立十三刺史部为监察区,涿郡则分属幽州刺史部监察管理。

新王朝始建国元年(公元9年),王莽一时兴起,改称涿郡,为垣翰郡。

看见大司马刘秀一行,冒着漫天风雪,精神振奋地来到涿郡治所,聚集在涿郡城门口,等待和欢迎玄汉王朝钦差大臣的涿郡郡府大小官吏,激动不已。

郡县大小官吏,都热情洋溢地涌了上来,欢迎着玄汉朝廷的大司马刘秀一行。

他们有的上前,向大司马刘秀问讯行礼,有的帮忙送水、牵马,忙个不停。

有人在前面护卫,贼曹掾铫期、功曹令史王霸走在刘秀前面,为大司马刘秀开路。

偏将军臧宫、偏将军傅俊,统领着大司马部下的两百人左右的侍从军队。

官吏们很快前呼后拥,簇拥着大司马刘秀一行,到了郡府衙门里。

郡衙大堂里,中坚将军杜茂,手执长达八尺的竹柄使节,威风凛凛地站立在大司马刘秀的公案前边侍候。

护军朱祐、期门(扈从护卫)马成、偏将军臧宫、偏将军傅俊、掾史冯孝、丁綝、吕晏等大司马僚属将领,手按剑柄,庄严地肃立护卫在大司马刘秀的两边。

主簿冯异、坚镡,功曹令史王霸等文吏,则手持笔墨,在案上奋笔疾书,一一记录。

大司马刘秀,威风凛凛坐在公案正中。

他英气逼人,器宇轩昂,神采奕奕,面容肃穆,不怒自威。

刘秀按照官阶秩序,依次地召见郡守,都尉,属县县宰等大小官员,逐个听取他们的述职报告,并不时地认真询问一些细节问题。

他有时赞叹,有时训斥,有时住口不言,仿佛在思索着什么问题。

大家其乐融融,一路欢声笑语,抚巡河北郡国进展十分顺利。

见诸事顺利,刘秀十分满意。

绿林之辈,岂能够相比呢?

主公气度非凡,见识深邃,非凡夫俗子所能领会。

那时大汉王朝官吏百姓所说的河北地区,主要是指太行山以南,黄河以北的冀州、幽州所属的郡县封国所管辖的地方。那里,豪族大姓盘踞,与山东地区的赤眉军紧紧相邻。

所谓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侍。

如此看来,我们所托如意,定能够大展宏图,有所作为。”

大司马刘秀巡行之时,身材高大威武的贼曹掾铫期,紧紧跟随刘秀左右护卫。

效忠新王朝的旧势力与归顺玄汉王朝的新势力,各种割据武装势力,竞相登场,对北方郡县封国你争我夺,斗争异常激烈。

破虏大将军代理大司马刘秀一行,踏上河北的属地冀州、幽州以后,刘秀便立即接受大司马主簿冯异等部属的建议,去掉了代理二字,增强权威,迅速以玄汉大司马的名义,下令各地,镇抚州郡,安抚百姓。

阅读巨变岁月之布衣天子最新章节 关注https://www.smrhm.com/article/59447.html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