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幻想小说网 > 历史 > 我在1986当倒爷

第1090章 简单的一件事

  • 作者:上杉
  • 类型:历史
  • 更新:2022-01-23 15:33:06
  • 字数:4666字

并不是李二和的演讲有多么精彩,而是他说的太接地气了。

这就是人们想要的,只听李二和继续说道:“厂子在扩大生产之后,同样会招收更多的人,本厂职工子女优先。”

一些比较有远见的人还会想到儿子能不能接班,这就是他们所需要的一切。

毫不夸张的说。华夏的老百姓是最好的老百姓,只要有一口饭吃,他们什么要求都是没有。

他们更关心的只是每个月能拿到多少工资,及他们退休之后老板待遇,医疗条件等等。

李二和这句话刚说完,那就响起了一片掌声。

这不是某位当红歌星,晃着他肥硕的大脑袋,高歌着从头再来,那么简单。

没有进入那种困境的人,是无法理解,当时的那种心情。

下面又是一阵掌声,同样这是人们所需要的。

在广华集团这边,自然由李二和出面。

“我们接手之后,每个季度会有灵活性的奖金,如夏季工作比较繁忙,我们会提高相应的待遇。”

50年代随着大下岗时代,几乎所有的人都。为工作而烦心。

年纪在45岁左右的家庭,很多子女都待业在家。

这个现象在90年代非常突出,许多当年学习不是很好的学生,都选择了上中专或者技校。

经过了半个小时的唾沫横飞,终徐磊终于讲完了。

事情到了这一步,已经没有什么悬念了。

最后李二和说道:“明月岛啤酒,是朋友标志性的产品,那会永远保留的。”

这一声说喊完,的人几乎是同时跟着大喊:“对对对,这是我们自己的品牌,坚定的拥有了支持他。”

李二和演讲完毕,那却是群情激昂,人们是欢呼雀跃声不断。

这次已经毫无意义了,李二和转头看向王大庆等人。

“这家厂子我们会有自己的人来经营,永远不会让资产外流。”

这话说的也相当硬气,这里的工人对厂子对厂子的品牌都有一种执念似的归属感。

他们不希望这个品牌没了,希望他能长长久久的活下去。

李二和可以说是句句诛心,再一次将徐磊打败。

徐磊之所以输给李二和,并不是他的能力有多差,而是他遇到了李二和。

就不可能不输,二世为人的李二和,看到过太多的人情冷暖,看到过太多的生死离别,早就对人心了如指掌。

“我想这件事已经没有什么可说的了吧?”

花厂长再次走到台前,他也不知道再说什么了。

毫不夸张的说,和已经将他打动。甚至可以说,他已经是李二和的粉丝了。

这种激情澎湃的演讲,不亚于台上那些所谓的成功学大师。

甚至带着洗脑的作用,你就算是想不听都不行。

“既然这样,那我就宣布。”

他常常回头看了一眼徐磊,这才开口说道:“中标的单位是广华集团。”

徐磊的脸色变得异常的阴沉,直到此时他都不知道自己输在了哪里。

在他看来天润集团这么大的公司,还会败给几个二溜子,其实就是不可思议。

他永远不会明白,只有二流子更了解这些,这一点是再大的集团都没办法抗衡的。

别说是天润集团,就是天庭集团也不好使。

看着徐磊气呼呼离开,第二和既好笑又觉得有趣。

老天爷既然生了徐磊,又何必让他李二和穿越,这脸打的不要不要的。

李二和相信,只要没有他的存在,积累的成就会比现在高出很多。

可是有些时候往往就是这样,爷爷不想让你舒服的活着,那你连死的机会都没有。

接下来的移交手续,各方面都比较顺利。

接下来就。厂子的重组等事宜,这些事自然不需要李二和过多参与。

等的就是啤酒厂需要的职业经理人,然后再进行重组就可以了。

接下来几天的日子里,李二和过的是十分惬意。

每天跟着狐朋狗友们吃喝玩乐,讨论的啤酒怎么改良等方案。

一连几天他都有些乐不思蜀了。

几天之后。王瑶打了电话,说是卢松已经往回赶了,也带了一个十分专业的经理人。

这让李二和有些意外,这家伙啥时候居然也认识经理人了?

我转念一想,这也是正常的,毕竟如同在外面混了这么多年,最多的也就是经理人了。

一天之后的下午,李二和在飞机场街道卢松。

与他同来的是一个40岁上下的男人,西服歌女大背头,还很有点专业意识。

李二和一问才知道,居然是蓝氏集团的销售总经理。

兰氏集团的啤酒,当时在国内占有很大的市场。

毫不夸张的说,高端市场当时也只有兰氏的啤酒,其他的品牌根本不值一提。

这种大品牌的经理人,到这儿来显然是有故事的。

知道像他们这样的人才,公司一般都不会放手,毕竟他们出来也会到同类的厂家,大师对本身公司的威胁就会很大。

因为销售这东西,有些套路的东西都比较简单,想要找到其中的弊病并将其击垮,也是很简单的一件事。

果然如松告诉李二和,这人叫江东来,在兰氏集团做了十几年。

原本是有机会出国深造的,我却被经理的小姨子给抵了下来。

“如果厂子效益可以的话,我们还会办一所学校,一所全部免费的学校,厂子里的子弟从。小学到中学全部免费。”

就是一片掌声,甚至已经有了叫好声,欢呼声。

在没下岗的时候,这些技校和中专的毕业生,都会被分进工厂。

光荣的成为一名工人阶级中的一员,我到了90年代所有的工厂都在下岗,这些毕业生自然光荣的成为了没上岗就下岗的职工。

在这个场合都是工人,没有人关心天润集团是大是小强是弱。

而当时又没有那么多就业条件,可允许他们选择。

年轻一些人不是出去打工,就是在家待业。

李二和这句话无疑是让许多人打消了顾忌,要知道进入厂子工作,成为一名工人,永远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只是这一小小的要求,却一时之间没办法被满足。

那些下岗职工承受的风雨,只有他们自己能。

阅读我在1986当倒爷最新章节 关注https://www.smrhm.com/article/59918.html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