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幻想小说网 > 其他 > 张献忠传奇

131 千里突袭孟津城

  • 作者:笑川
  • 类型:其他
  • 更新:2021-08-03 23:45:34
  • 字数:7384字

另外,可能是孟津离洛阳太近,虽有黄河,却不在省界上,城里没有驻扎有戍军。

孟津虽然离黄河近,可离洛阳也不远,而水路是一过铁谢渡口,驿道就直奔洛阳去了,这个守着黄河的孟津,就既不当陆路,又不当水路了,所以这个临河小县,商业货运也就生意清淡,城里也没有镖行武馆之类,像样上规模的大商埠几乎就没有,稍大点儿的各类店铺,多是直接到洛阳去进货,堂堂一个县城,城里的有民愤的富豪大户,才区区六家,而且只有一家赌馆,一家青楼。

再过几天,时间就进入一六三二年 .也就是崇祯四年了。

这一年,八大王张献忠,就进入二十六岁了。

到了腊月二十五,张献忠的第八营先行出发。紧接着,第一大营、第二大营依次跟上。轮到中军大营启程,天都黄昏了,反正都是天黑要扎营的,中军和后面的四个大营,就二十六早晨再启程了。

据了解得知,这个孟津县,是洛阳府眼皮子底下的一个县,乡脚较小,全县仅十几个乡镇,主要乡脚都在县城北面,因而吃里正、吃税粮,吃赈济,吃诉讼,都只不过是还算能有可吃的而已,整个县,就像是没有几两油的瘦骆驼,要说还有点儿油水的地方,那就是境内的黄河河段较长,有河防可吃。

所以,一路北上时,在南召境内期间,因为南召是义军已经解救了百姓的地区,就不说了,出了南召,第八营在前面边走边消灭沿途里正和富恶,给百姓分发缴来的钱粮,顺便做宣传,嘱托保密,后面的,一路军纪严明,秋毫无犯,加上先锋营已经给沿途百姓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和口碑,以致后面的所过部队,百姓那是能帮啥忙就要帮啥忙,至少都要拿上水壶水碗,沿途慰劳义军。

正因为百姓拥戴,百姓愿意为义军保密,又是在除夕前后几天经过,而经过洛阳和偃师之间的地区时,又是晓宿夜行,所以,在腊月初六的下午,张献忠的第八营就在没有惊动官府的情况下,赶到了孟津以东的朱家庄,并于黄昏前,马不停蹄地隔城八里到十里远,团团包围了孟津城,封锁了城内城外的消息。

那么,这个县的县太爷,可就算福薄命苦了。

朱家庄只是个村子,离孟津城也就十来里路,所以地方虽小,却凡是大人,都熟悉孟津城的情况。加上义军一来,刚封锁了消息,就叫匠灶桩拿出粮食来,给村民没每人先分发了五十斤粮,还说拿下孟津后,再给村民每人分五十斤粮,还要分银子和酒肉。因而,村民们对于义军,全都有求必应。

因为要抢时间,大军刚一到,张献忠就分别派出传令兵,一边派四个大队围城,一边扎营,一边给朱家庄百姓分粮,紧接着,就邀请了十几个年稍长点儿的百姓,详细了解孟津的情况和富人的善恶,以便明早天亮前,就灭掉孟津的县衙和富恶。

还别说,凡与布政使司,与府衙门有亲戚关系的县令,或者花了可观打点费的县令,那是不会被派放到孟津来当知县的。

这么说,这个孟津知县,就是既无上层关系,又因家贫无钱打点官场的穷酸县官罗?

还真是,孟津县令孙一鹤,以前的家道,虽不是很贫困,那也最多能算小康,他的父亲指望孙家能咸鱼翻身,就望子成龙,见儿子还有读书天份,就一直倾其家道,送儿子孙一鹤读书,到孙一鹤娶妻之后,终于中了举,依孙一鹤的素质,本来还可以继续攻读,去考取进士的,但孙家实在供不起读书了,就以举人资格当了县令。

城里的所有人都还在过年期间,而且都在准备正月初七人过年,对于已经被大军包围,丝毫没有察觉!

随着年复一年地疯狂敛财,这么多年下来,虽然孙大人自从懂得了如何为官以后,每年都要暗中给知府大人上岁贡,但孙大人一家,早就金银满柜粮满仓,富甲一方了!

谁说县小条件差,县太爷就不能发财了?

张献忠在请村民百姓介绍情况时,也叫了文算师把城里面县衙、孙府、孟津商行会、赌馆、青楼和那六家有民愤的大户的位置,绘出了地图。

为了稳妥,张献忠又请这些年长的百姓,为他们推荐了十多个到城里和各乡镇的向导。有向导带路,自然是能省下了不少寻找的麻烦。

弄清情况后,张献忠叫申老镖头把早已从匠灶桩支领出来的碎银子,给每个百姓分了一些,谢过了百姓,然后众将领留下,张献忠说:“兄长们,这一次,我们就得不惧辛苦了,因为后面的人马,明天就跟着陆续到来了,所以,请兄长们给手下将士多打打气,我们只能连续作战,渡过了黄河,才能看清况再做稍事休整了。现在小弟宣布任务:第二十四、二十三、二十二、二十一大队,已经围城去了,这里还有二十个大队,孟津县城周边的朝阳乡、送庄乡、会盟乡、铁谢渡口、白鹤镇、王家岭乡、常袋乡这七个地方,从第二十大队排起,每个地方两个大队,连同县城,务必在明天卯时前完成清剿,天一亮就给百姓分发所缴的钱粮,并封锁住消息,一完成任务,就立即回来拔营,朝铁谢渡口集中。至于县城这边,还有六个大队,这六个大队的士兵,由各桩卒尉负责带领,在大营守卫辎重,十二个大队将领和二十四个小队校尉,共三十六人,连同大营我们四个,正好四十人,组成突袭队,明天凌晨一交卯时就进城行动!到周边各乡镇的大队,还需要提前一个时辰行动,今晚上就只能和衣躺一会儿了!好了,兄长们赶快回去布置吧!”

……

这一次安排任务,是从最后一个大队倒着安排的,安排到还剩六个大队时,正好就剩下第八大营最早的六个大队,就是刘进忠、王尚礼、王定国、冯双礼、马元利、张化龙六人的这六个大队。

大家在大营中军开完会后,各自回去,安排匠灶桩连夜烙制干饼,召集小队和桩的军官开会布署,然后,作战部队就抓紧时间休息了。

张献忠把一切安排好后,也就和衣而寝了。

因为先锋营所过之处,沿途百姓都是得了义军好处的,所以,一路上,这么大的队伍经过,竟然就真没人去给官府报信,以致于孟津无论城乡,还是官民,除了义军经过地和扎营地而外,竟然全都还蒙在鼓里!

这次诛杀孟津县城,要依张献忠喜欢猫玩耗子的脾性,他真舍不得把孙一鹤的两个女婿不明不白地就杀了,要想好好儿玩玩他们再杀,但是,这一次的任务和形势,非同小可,必须快速结束行动,必须快速渡过黄河,而且渡河之后,还要快速拿下西虢,肃清黄河北面方圆数十里地方,为大军的驻扎准备好了地盘,才敢说松一口气,所以,这一次诛杀对象虽然没有毒物,也没有太高功夫的敌手,而且目标点也较少,还是不敢松懈,不能任性猫玩耗子。

一切准备了,张献忠、谭青杨、申老镖头和景大山就都抓紧时间休息了。

正月初几头,偏遇后半夜月黑,到凌晨丑事起来出发,只有微微天光,没有月色,看远山,看房屋,都只能看个影影绰绰,模模糊糊,对行动有些不便,但这对于部队的隐蔽行军来说,却是很好的掩护。

清缴各乡镇的各个大队,一交了丑时后,就顶着有点儿凛冽的寒风,在向导的带领下,悄悄朝各自的目标进发了。

张献忠他们这个突袭队的目标是县城,在这次凌晨任务中,他们是最近的,他们就等清剿乡下的大队都出发了后,这才朝孟津县城而去……

儿女们有了功夫后,一心捞钱的孙大人,让孙老大主管农庄,专门给孙老二开了一个“孟津商行会”,两个女儿和女婿都在孟津商行会主事,还养了十几个打手,专门坐收全县大小商号作坊店铺的税收以外的“行业扶助费”,全县大小商号作坊店铺除了给县衙门交税,还要额外给他们孙家交费。

这还不算,孙家还以保护为由,硬占了城里两家大商埠和赌馆、青楼的三成干股。

拿不出钱上下打点的新科县令,不消说,就被派放到孟津这类既没油水、又在知府眼皮子底下的孟津来了。

这孙一鹤,据说刚上任头两年,因为还没学会当官,还真为孟津百姓所称道。但孙一鹤一来因养家困难,二来因在官场上饱受排挤,就连他手下的县丞都看不起他,而县衙的捕快,也对他阳奉阴违,抽他的吊桥,他后来才慢慢反省,终于懂得了怎样做官。

王家军腊月二十四在南阳过大年的那种盛况,那种气氛,就不描述,读者朋友也能想象得出来了,此处就略过了。

现在,这孙一鹤在孟津已经为官三十几年了,年龄也近花甲了,可是,别看这么一个全县刮不出二斤油的小县,孙大人却在城东三十里处置下了四百亩田土,并修有乡下别院,更在城里置有一所宽大豪华的大宅子!

孙一鹤因不会武功,早年眼看着有明明能吃的钱,却吃不下去,就让他的两儿两女都去学了武功,就连女婿,也都是找的会武功的练家子,就是说,到了孙大人壮年以后,他一家子,两个儿子,两个女儿,两个女婿,六个都会武功,只有他一人不会了。

孙一鹤的儿子女儿,因骨骼资质所限,都是学的形意拳、朱砂掌、旋风腿之类行走江湖的普通武功,可他特意招赘的两个女婿,可不得了,大女婿会伏虎功,二女婿会降龙功,所以自孙大人的儿女们有了武功后,在孟津地面上,那就是说一不二了,就算明着整了谁,也没人敢说半个不字。

自义军形成了起义联盟以后,只算从陕北出征,到现在已经整整两个年头了。

经过两年的征战,也经过阳城的遭伏击受重创,不得不吸取教训,不得不重新认识形势,不得不改变战略策略,更在积累经验和接受教训的过程中,又经过了灵宝和淅川的整休培训,王家军从饥民草头军队伍,一步步走向了成熟,现在,那可是正儿八经地有点儿正规军的作风了。

阅读张献忠传奇最新章节 关注https://www.smrhm.com/article/60015.html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