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幻想小说网 > 其他 > 张献忠传奇

176 颇具特色的边境县城

  • 作者:笑川
  • 类型:其他
  • 更新:2021-08-03 23:46:17
  • 字数:7296字

此刻的马骏之,浑身都装饰着飘扬的红缨,“啪啪噗噗”落到房上,接着又滚到地下,一落地就断了气!

三十几只灌注了内力的重手钢镖啊,还多数都是整镖扎进了身体,马骏之有混元功也能怎样呢?所以一中镖落地,就没了命。

外面,众将校都有些沉不住气了,但汪兆麟没下令,大家都不能稍有动作。

梁思玉担心大家沉不住气,再次来到汪兆麟跟前,耳语道:“二哥,务必要沉住气,反正县衙、武馆、镖行和马府中的所有目标,都已经搞定,我们没后顾之忧了,不信捱不他马狗官,现在着急的,应该是他,我们不能上了他的当,必须要让他等不及,先动了起来,我们就有机可乘了。”

义军这边呢,偏偏有个足智多谋的梁思玉,看出了马骏之的鬼主意,偏就不上当,就这样互相耗着。屋外的将校们,一刻也不敢分心,静静地等着,盼着屋里出现动静。屋里的马骏之,也在静等着,心里则在分析着事态的进展,应该等了好一会儿了,外面的人怎么还没动静?难道他们也在与本县比耐力?这到底是哪路豪杰呢?一个府第都挑完了,何不直接破门而入冲进来呢?或者,他们知道本县会混元功?但三个犬子也会混元功啊,他们怎么就破门杀了呢?也不对啊,这罗山地面,谁不知道本县一家子都是混元功高手,本县还是朝廷命官呢,就算是江洋大盗,也没那胆量,胆敢来挑我马府啊?……嗯?这些人还在外面!

这些顶级高手发出的镖,不仅准确,更是力道奇大,除了打到硬骨上的镖只打进去一两寸外,多数钢镖都只剩下镖柄上的红缨儿飘在外面了!

马骏之打定了主意,提着宝剑,又静听了一下,发现外面还是老样儿,然后看了床上一眼,心里默念道:“夫人啊,你陪伴本县数十年,为本县传宗接代,虽有功于本县,但此刻也顾不得你了,你就好自为之吧!”心里念叨完,然后猛一提气,垂直向上冲去!

就听“啪嘎啦啦”一连串巨响,但见一条身影携带着碎椽条、瓦片和灰尘,直向天空冲去!

中将领上前拔出钢镖,在马骏之身上擦净血迹,沈梦麒上前一剑割下了首级,一个就近将领跨过瓦砾冲进屋去,一剑把马骏之的老婆给杀死在了被窝里!

这马骏之,当然不知道外面的情况,只知道外面人数不少,刚冲破房顶上到两丈多高的空中,并不知道地面和房上的情形,就按他的原计划,冲到两丈多高时,在空中来了一鹞子翻身,原本想借翻身的冲力,斜冲到房脊上,脚尖一借力,就用轻功逃走,他想的只是逃生,根本就没去想过用混元功和敌人拼命,所以就完全忽略了地面和房上会不会对他有威胁。

说时迟,那时快,就在马骏之刚翻转身的那一瞬,从房檐上,地面上,共有三十几只钢镖,从房上地面东南西北,全方位地打向了他!

紧接着,从马府的后花园里,“嗖儿”地一声,一只尖啸着的响箭,拖着火尾巴升上了天空。

后面的事情,就不必再费唇舌了……

汪兆麟的第一大营把在城里发放剩下的巨量钱粮,和一个整千户所的投诚明军,全部带回到军营。第二天,立即又安排了前去屠灭马骏之的乡下农庄和肃清乡里富恶的各个大队,然后就在军营里面等这些大队完成任务归来。

本来都等得有点走神了的众将领,被这冲破房顶的巨响给惊出了精神,都全神贯注地注视着正在灰巴垃沙往上空冲去的身形,各自做好了准备。

清剿乡里富恶的这类行动,只要没有江洋大盗级别的土匪山寨,对于以大队为行动单位的义军来说,那就是石碾轧鸡蛋,也就没故事可讲了。总之,第二大营提前了两天开拔,还在罗山辖区时,就只管行军,到了红安辖区,这才有行动,但还是差不多与后面的大军同时到达了红安东面的杏花乡,第二大营刚肃清了杏花乡的里正富恶,封锁住消息,还在扎营帐,后面的大军就陆续赶到了。

大军在杏花乡境内距红安县城十多里处扎下了营,因为到底走了几天,第二大营又一路有行动,扎下营后,还是休息了两天,而且因为行军途中,不方便烹制酒宴,只能挑方便的弄来吃,中午还都只吃干粮,所以一驻扎下来,就要连日做酒宴来吃了,这可把随第一大营行军的新投诚戍军给乐坏了,这一千多人,同样生出了怎么没有早点遇到义军的感慨。

休息了一天后,第二天,几人商定,还是由第二大营派出探子,少休息一天,先去打探红安的情况,等摸到了红安的大致情况后,再来说后面的事。

这一次,为了把情况摸得更全面一些,第二大营的温一霸和戚维国派了十组探子,每组三人,带上银两,根据探子们的自身所长,分别化妆成工匠、伙计、小二、跑摊商人、挑夫、樵夫、行路人等等各种身份,进城去全方位打探情况,为了多多打听,特别规定,当天不要回来,务必分别到各大小客栈去住一宿,才好借住店之机,更多地了解情况。

至于亲自去踩点,温一霸和戚维国的打算是,等探子们回来汇报了再说。

这个红安,从一路往南走过来看,越来越给人一种鱼米之乡的感觉,想必这地方很富庶,又是两省连界的地方,属于三不管地区,地头蛇、黑势力、土匪山贼,纠缠不清,而且官府本身就是地头蛇,与黑势力和土匪山贼纠缠在一起,地方再富,老百行也富裕不了,只不过不怎么受灾荒之苦罢了。

另外,红安的民间文化也颇为发达,县里竟然除了专业戏班,还有民间业余戏班,百姓们的业余文化娱乐,搞得风生水起,逢年过节,不仅县城里,就是各乡镇,也都热闹非凡。

文化娱乐发达,自然街头演艺也发达,表演杂技武术的,县城乡镇,比比皆是,这就又催生了民间尚武,尚武成风,武馆武庠也就发达,不仅县城里就有五家武馆,有的大乡镇都有武庠,培养杂耍打斗人才。

民间有尚武之风,会武的就多了,自然,大小山贼土匪、剪径的草头王和打家劫舍的强盗,也就多了,县城和一些大乡镇,为了抗击强盗打劫,都在城镇的高处修个铜锣亭,不管是谁,一发现贼盗,就跑到亭子里猛敲铜锣,所有青壮乡亲,不分男女,都拿上刀枪棍棒,出来抗贼,这就形成了“铜锣一敲响,贼匪不敢抢”的效应,这对保护一方百姓的平安,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不过,这些群防措施,只能防患不入流的匪盗。

以上这些红安的地方习俗,义军在一路往南时,就已经陆续听说了,直于具体怎样,还得等探子打探回来,才能知道。

从罗山到红安一线,属于罗山的乡里富恶,都已清剿完毕,只是到了红安境内,才有乡里富恶及地痞流氓需要清剿,但红安是鄂豫边境上的一个大县,这种边境大县,往往水很深,现在还不好说是否就把任务轮给第二大营,六个大营主将商量后,决定,由应该轮到任务的第二大营走前面,先把沿途的红安境内的乡里富恶给肃清了,到红安附近驻扎下来,打探了红安的情况后,再来商量怎样打法,以及是否还是由第二大营去完成行动任务。

于是,第一路大军让出去执行清剿乡里富恶的大队回营休息了两天后,就由第二大营提前了两天开拔,以便在前面先肃清了红安境内的乡里富恶,这样,就能大致在同一时间到达红安附近去扎下营帐。

这几天,第八大营肃清息县乡里的大队,也都回了军营,在营中休息。

三天后,第一大营前去肃清乡里富恶的各个大队也陆续回来了,然而,好几个大队完成任务回军营时,还需要往回走呢,因为他们去清剿的那些乡镇,是与红安的辖区接壤的。

话说罗山知县马骏之,既然已经判定自己全家尽被灭门了,虽然身怀绝世神功,却不盲目拼勇,在心里沉住气,找机会脱身才是要务,就并不急于出屋,他要等对方先动起来,才好以静制动,以便找到机会脱身。

所有大队都回来齐后,全军就休息,汪兆麟、温一霸、温三虎、梁大奎、梁二魁和谭青杨六个大营主将,就这次的投诚明军的安置问题,和从正阳、罗山缴获的巨量钱粮物资怎样处置的问题,进行商量。

开始,汪兆麟还以为要好好议一议才行的,结果,几句话一说明白,大家一致同意,现在王家军独立成军了,不管那个大营,都是自家军队,现在还有些大营还不到二十个大队,这一个千户所的戍军,就先跟着第一大营行动,等到了红安、麻城集结时,再交给八大王,好调节给人数还偏少的大营。至于从正阳和罗山这两个特别贪腐的大县缴获的巨量钱粮物资,就在六个大营之间平衡分配,但谭青杨表示,第八大营在息县缴获的,给百姓分发后所剩不多,可在拿下西华时,缴获虽不如正阳和罗山,但也还算不错,就不参加这一次分配了,于是就在前五个大营进行调节。

这样一来,所有将领都很乐意,然后就商量,等休息好了后,朝红安进发的事项了。

就这样,双方僵持着,足有燃半寸香的时间了,东边天际,启明星在暗了,后半夜的月色也没有了,倒是东边天际已经有了鱼肚白。

时间一久,马骏之就有点儿心绪不宁了,他想,这些人,莫非因为畏惧本县的混元功,不敢明打,要想把本县困在屋里,把本县饿得没力气了,才会动手吗?但也不对呀,那他们怎么又先把犬子们给杀了呢?不像是畏惧混元功,更多的是像要想活捉本县,才这么劳神费力的!不行,要真被他们活捉了,那可受老罪了,还不如死了利索,于是,就想冲破房顶出去,再说了,外面的人等了这么久,肯定也等疲了,待本县猛力冲上天空数丈,下落时只消脚尖在房上一借力,那就谅那些人追赶不上了!

阅读张献忠传奇最新章节 关注https://www.smrhm.com/article/60015.html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