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幻想小说网 > 其他 > 张献忠传奇

277 义军围城,浓雾掩护

  • 作者:笑川
  • 类型:其他
  • 更新:2021-08-03 23:48:09
  • 字数:7148字

到了农历五月间的中旬,三路大军都来到了凤阳西面的刘府镇。

因为一路不断有巨量缴获,义军的粮草又丰厚起来了,所以义军从匠灶桩拿出钱粮来,给驻地周围每个百姓分了三十斤粮,一两银子,百姓对义军的封锁消息,就十分配合。

于是,王家军就按照在回程路上就确定好了的方案,蛰伏在鄂豫边境地区,暂不行动,因为他们要等洪承畴和朱大典到郑州扑了空,或者发现了闯军踪迹,追赶了一阵子,各自撤了军了,这才出来行动,要是洪承畴和朱大典的军队还在追杀和搜寻闯军的过程中,他们就开始行动,就很容易把两支官军引来围剿他们,所以目前最好的办法,就是以静制动,麻痹官军,让官军误以为成了气候的义军,就只有闯军联盟。

当然,在等待的期间,张献忠也安排了每天半天操练培训,而这次培训的重点,就是与官军作战和与官军周旋。

还在回程路上,茶余饭后,张献忠就和众将领闲议王家军当前的行动,因此,还在回信阳与随州之间营地的路上,就已经商议好了演前的对策。

这一次,仍然有些县是以前剿灭过县衙和里正富恶的,但一路还是拉网式再次清剿了一轮。至于以前没有清剿的,各类县官府官,各类富恶,包括有的城池驻的戍军,虽然各不相同,但都大同小异,无论贪官的招数,还是突袭的方式,都与以往突袭过的那么多县府的类型差不多,或者说大同小异,所以,这一次分三路朝着凤阳而去,沿途杀府灭县,收降歼灭戍军,就略过了。

到农历三月间下旬,打探消息的各路探子都先后回来了,说正月间两路官军赶到郑州扑了空,并没找到闯军踪迹,寻问百姓,百姓明知道义军朝西和朝北两个方向开拔了,但都说不知道去哪儿了,陕西军和山东军就都各自回去了,一到二月间,就已经没有战事了。但却听说了另外一个消息,这就是朝廷向各地发了通令,要求严防闯军,不管官府军民人等,发现匪情,一定要及时通报。

这么看来,闹义军的事情,朝廷从不知情转到布置全国防患了,往后就得既要进一步做好保密工作,又要虚虚实实,才能应付变化了的局面了。

三军到齐后,仍然派了多组探子和将领,分别去三处目标打探和踩点,虽然这次不是暗袭,但还是要做到心中有底,不能打盲目仗。

这一次,张献忠把十八个大营分为三路,第一大营到第六大营随中军,为中路军,走潢川、固始、霍丘、凤台,到凤阳西面的刘府镇扎营,等待三军到齐。第七大营到第十二大营为北路军,走罗山、西县、淮滨、颍上,到凤阳西面的刘府镇扎营,等待三军到齐。第十三大营到第十八大营为南路军,走光山、叶集、长丰、淮南,到凤阳西面的刘府镇扎营,等待三军到齐。除中路军由张献忠本人总协调外,南、北两路大军,仍然像以前那样,推举一个将领担任临时总协调。

这一次,按张献忠的要求,三路大军还是拉网式推进,到达凤阳以前,还是采用以往的突袭式打法攻城掠地,并诛杀乡里富恶,特别要杀灭那些可能去报信的官府人员和富人,就是说,因形势变化了,这一次要扩大诛灭富人的范围,因为除了官府外,最有可能去报信的,就是富人了。

五月十四这天,按照张献忠的布置,各路大军一律不用原来的军旗,换上了“大西”旗帜,寅时出发,要在天亮之前突然出现在怀远县城、凤阳府城和朱氏皇陵,发动突然进攻。

因为事先探得了怀远县只有县衙和一般县城的富豪人家的武功力量,而凤阳府竟然有驻有重兵守卫,兵力有整整一个都司,两万多人!而且都司总兵还不是外姓人,是朱家人,叫朱国正!可见,历代皇帝对朱家祖坟是何等的重视啊!凤阳的知府叫颜容暄,他是不是皇亲国戚,倒没有打探到,但能派来当凤阳府的府尹,至少也是有朱家人资格的,或者朱家人特别信任的。这个都司,辖有五个卫所,都司指挥所在凤阳城内,五个卫所两万多大军的军营,设在城外东面的当年朱元璋出家的龙兴古刹和朱家皇陵附近,同时镇守凤阳府和皇陵。

既然凤阳有这么多驻军,张献忠这一次的安排,虽然是一大早突袭,但战斗到底是在白天进行,为了不让自己的军士过多伤亡,张献忠与景大山、吴刚和肖锋反复商量后,决定来个“全面封锁,中间开花”打法。

于是,张献忠召开大营将领开会,通报打探的情况,布置当前的行动。

皇陵和皇觉寺就不消说了,更是被围得水泄不通,只等雾一散开,就好根据军营这边的进展,动手毁陵了。

城外的军营这边,事先做计划时,哪里会想到天老爷会来掩护义军行动呢?开始还是计划从远远的距离布置包围,形成包围圈后,等中心开始“开花”了,再收缩包围圈的,那曾想,义军要来踏平朱家祖坟,上天就来下雾掩护义军的行动,当时的义举将士好些人都在悄声议论,说这真是应验了朱明王朝气数将尽,老天都要帮助义军来挖掉朱家的祖坟,断了朱家的运根了!

所以,有了浓雾的掩护,包围明军军营的十几万义军,就不必走太远了,直接就完成了预定的包围。

当然,这一千三百八十人组成的中心开花突袭队的将校,也不是集中到某一处的,而是分布在包围圈的内圈边沿上,也就是一会儿朝军营发起突袭的最前沿。

按原计划,在天亮前完成包围,一开亮口,能看得清物事了,就开是行动,就不必用响箭发号令了,但起了浓雾,自然就是当雾气散到能看清敌我了,就开始行动。

于是,怀远凤阳,城内城外,多处目标,在浓雾中完成了包围,就都在静悄悄地等候散雾了。

说起来也是天意,义军刚出发时,天空都还很明亮,月亮虽然落下去了,薄云之间却还看得见星星,地面光线并不是很暗。但是,当几处目标的军队即将走拢目标时,天上就全暗了下来,竟然啥都看不到了,很快,地面也起了浓雾,十步开外就看不清人,这可为义军进城和包围军营,提供了天然掩护啊!

浓雾之中,怀远和凤阳两城都被义军团团包围了城池,官军和官府全都一点都不知道,而且两城各自的四道城门,都被义军肃清了城楼上的守哨,从里面打开了城门,放下了吊桥,义军从四门进到了城里,围住了府衙、县衙、颜府等等打探踩点后确定屠灭的所有包围目标,城里面还围住了朱国正的都司府和军营,因为雾太浓,而时间又是起床之前的这一会儿,被围的人,统统都还蒙在鼓里,正在慢条细理得起床穿衣,有的还在赖床睡懒觉!

这次预谋已久的行动,十八个大营都有任务。

营地、中军匠灶桩和各大营的匠灶桩,都由各自的守御大队负责防守,十八个大营全部出动参加行动,第一、第二两个大营,去拿下怀远县城,但这次不清剿乡里,好等里正之类沾官儿的富人去向上头报信。当然两个大营,要抵官军四个卫所,差不多相当于凤阳的驻军了,这么多军队去踏平一个没有驻军的县城,又是突发进攻,那势头就不消说了!第三、第四、第五三个大营,就去拿下凤阳府城,这是三个大营对付一个与县城差不多的府城,只是城里有都司指挥所和一个千户所,而且听说都司指挥使朱国正武功特别高,所以张献忠、景大山、吴刚和肖锋就参加拿下府城的行动。第六、第七两个大营,就先包围皇陵和龙兴寺,等到把朱国正部杀灭至尾声时,就开始彻底毁灭皇陵,但对龙兴寺,则把改成了皇觉寺的部分,也就是有关朱元璋在此修行的建筑和牌位等东西毁掉,并不完全捣毁龙兴寺。从第八大营起,共十一个大营,全部都包围并消灭朱国正部,因为朱国正部相当于禁卫军一类皇家军队,不可能把他们当中的任何人收降到义军里来,因而要全部杀掉!

回程时,张献忠一行人就没走得那么着急了,只是策马小跑前行,晓行夜宿。

但是,这十一个大营,总共有约十三万人,去杀两万多人,怎么挤得下?打起来怎么发挥得开?

这就是张献忠用兵的无法之法,无规之规了。他把十一个大营的小队校尉以上包括大营将领在内的全部将校一千三百八十人,组成“中心开花突袭队”,专门进入官军阵营杀人,用将来杀兵!并且事先约定,但凡遇到武功高强的将领,要么由顶级高手去应对,要么两人三人去共杀一人,反正平均一个将校只能摊到二十来个士兵来杀,不经杀的,高手杀军士,那还不就是大人打婴儿吗?

那么十几万军士又干啥呢?张献忠并不知道“田忌赛马”一类典故,也无从借鉴,但他把某些想法一提出来,景大山、吴刚和肖锋等人就觉得可行,有时还觉得特别好。这次吃掉官军,张献忠可决不会拿军士的性命去消耗、去疲劳官军,将领们最后才以逸待劳出马参战,而是这十几万军队,都由各桩卒尉带领,把军营团团层层围住,武功好的在前,弓箭手在前,但只守着,并不向战阵冲杀,任由将校们在里面杀,要是有人逃跑,就用箭射,跑拢了就屠杀,直到包围圈里的明军被尽杀为止。

这样半休息半培训,一直等过了农历二月间,也就是静等了四十多天了,张献忠就派出了若干组探子,化妆去河南中部各地和郑州一带,去打探战事状况,他不能靠估计来做决定。

探子出发以后,张献忠先和景大山、吴刚、肖锋商量了一下,就吩咐匠灶桩,做一百多面杏黄锦缎战旗,上书“大西”二字,准备着打到凤阳后再用。

阅读张献忠传奇最新章节 关注https://www.smrhm.com/article/60015.html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