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幻想小说网 > 修真 > 我做货郎担的那些年

034.一夜暴富,金砖砸脸

  • 作者:玄幻奇幻
  • 类型:修真
  • 更新:2021-07-11 07:01:40
  • 字数:6146字

王大力一碗面都吃干净了,方才看到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头。

老头怀里抱着一碗面,一只手扶着栏杆,颤颤巍巍,爬了上来。

看起来,状态不错,也适应了目前的生活节奏。

小店里高朋满座,没有空余的座位,王大力就端着碗回了茶楼。

正是面馆最忙的时候,夏采薇一个人在小店里忙前忙后,给客人们端茶倒水。

脚步声轻浮而缓慢,过了好一会,才走上楼来。

王大力这在二楼吃着炸酱面,就听到有个脚步声慢慢上了二楼。

他还略微有些吃惊。

我的个亲娘来。

一百文可不少,在贫民区,几乎没人舍得花这钱。

平日,这二楼都是空空荡荡,是属于王大力一个人的休闲场所。

王大力赶紧丢下碗筷,一把搀扶住摇摇欲坠的老人。

这老人要是在自己茶馆里一摔,再躺地上不动,王大力就是把这茶楼卖了,有可能都赔不起。

王大力把老人搀扶进雅间,又把他怀里那碗快要坨在一起的面条放在桌子上,这才松了一口气。

这二楼可不是随便能来的,要到这二楼雅间喝茶,得先掏一百文钱的上楼费。

过了半个小时,老人家这才把面吃完。

慢慢悠悠擦了嘴,躺在雅间的椅子上,眯起了眼睛,看这样子,是要睡个午觉。

王大力微微一笑,便把这老人家用过的碗筷一起捎回了面馆。

这一阵功夫,面馆里的人基本都吃完了,走了大半,又来了一些新面孔。

餐馆里有了一两个空座,夏采薇正忙着收拾桌椅,空闲的时候就去后厨洗洗碗,洗洗筷子。

王大力坐了一会,和顾客们打了声招呼,又回到了茶楼。

刚回到茶楼门口,但见一个高头大马的壮汉,站在门口一动不动。

壮汉穿着华丽,像个木桩子一样。

王大力来到壮汉面前一看。

呵。

这不是王半仙家的傻儿子王忧吗?

今天怎么这个打扮。

王忧看到王大力,挤出一脸阳光灿烂的笑容。

然后,把一个沉甸甸的包裹塞到了王大力怀里。

这包裹还挺沉,少说也有几百斤,也不知道里头装了什么东西。

王大力一脸疑问,想问这王忧,想了想,恐怕也问不出啥,就没开口。

王忧把包裹塞到王大力怀里后,并没有离去,而是去了隔壁面馆。

他点了五大碗面,吃完后,又在面馆里坐了起来。

王大力便不管他了,拿着沉甸甸的包裹,就上了茶楼二楼。

哐当!

包裹砸在地上,发出清脆的声响。

打开包裹一看,王大力差点没亮瞎眼。

一包裹的金砖,足足一百块。

每块金砖五斤,一共五百斤。

这王半仙是闹哪样。

王大力赶紧把金砖收进杂货铺里面。

长者赐,万万不能拒绝。

金砖底下,包裹里头,还有一封王半仙的亲笔书信。

王大力打开书信看了下。

大概意思说,他这一把老骨头为了帮女孩解除造畜术消耗了过多的精血,身体亏空不少,需要在家卧床修养一段时间。

这段时间,他就不来茶楼喝茶了。

他的儿子王忧每天中午都会过来,晚上再回去,要王大力给他安排点活干。

至于那些金砖,不过是他家产的一小部分。

是留给王大力扶养夏采薇用的,并千叮咛万嘱咐,一定不能亏待这女孩。

多余的钱,就当是辛苦费了。

最后祝王大力生意兴隆,早日和苏姑娘有情人终成眷属,早生贵子。

吧啦吧啦,一堆吉祥话。

这老不正经的,哪有点老神仙该有的样子呀。

王大力看完信一脸黑线。

这几百斤黄金,开个孤儿院,养大百八十个孩子都够了。

何况,现在的夏采薇根本就不需要抚养费。

人家在大力面馆打工,包吃包住,还有工钱拿,养活自己,是一点问题都没有。

既然如此,那这五百斤黄金,我就笑纳了,就当给是咱的辛苦费了。

王大力这还沉迷在暴富的喜悦中,这隔壁又传来了几声无力的咳嗽声。

他赶紧走到隔壁,这吃面的老人家已经睡醒了。

正站在窗口看风景,风卷残年,垂垂老矣,似乎随便刮来一阵风就能给带走了。

老人家看到王大力,笑了笑:“掌柜的,你这有笔墨纸砚否?”

王大力还真有,他偶尔也会写写字,记记账。

下楼取来笔墨纸砚,伺候老人家坐下。

老人家思索片刻,在纸上花了一副简单的苍松水墨画。

不过,这水平看起来也就一般般,比夏采薇画的强那么一点点。

老人家画完水墨画,又思索了片刻,在旁边写了一首诗。

开窗见残花,

夏日无新芽。

平阳五十载,

蹉跎生白发。

“掌柜的,我这诗写的如何?”

王大力有些无语。

自打上了大学以后,他就没怎么接触过诗词歌赋,胸中那点墨水早就还给了语文老师。

这都十几年了,阅读理解都没做过,更何况诗词鉴赏。

不过,这诗写的倒是朗朗上口,怪押韵的。

王大力只能昧着良心道:“这诗写的不错!

作者通过描述夏天的残花和看不见的嫩芽,侧面表述出对人生易逝,容颜易老,青春不再的感慨。

最后两句直抒胸臆,体现出作者心中的苦闷,五十载光阴一事无成,凭白蹉跎了大好时光,流露出无尽哀伤和悔思之情。”

王大力也没想到,自己居然一口气说了这么多。

不过,诗词鉴赏吗,不都这个套路。

老人家听了王大力的忽悠,突然拍案而起,眼中似有泪水在打转。

王大力是在胡邹邹,可这首诗写的可是他一生呀。

这世间,在这普普通通的一个茶楼里,居然有人如此懂我。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老人家紧紧握住王大力的双手,不住摇头感叹,唏嘘不已。

“掌柜的,你懂我,你懂我呀……”

给王大力弄懵了。

“掌柜的,老朽范修,不知阁下如何称呼。”

“呃,我叫王大力。”

“王大力,好名字呀。”

王大力……

我怎么觉得一般般。

过了一会,范修坐回椅上,他这一把老骨头,不宜久站。

“范老先生,我看您一副书生打扮,这是要?”

“王小友,我是来平阳城赶考的学子。”

这,学子?

老夫子都比您年轻吧。

王大力对大商帝国的科举制度还是有些了解的。

这些年来,因为妖魔鬼怪闹腾的原因。

考试时间一般定在夏末初秋,热是热点,但阳气盛,路上比较安全。

所以,每到科举开考的年份,一到初夏,各地学子就会聚集在一起,出钱请一些保镖,赶赴科考所在的城市。

平阳城乃是荆州首府,荆州的秀才们若要参加乡试,考取举人,都得来这平阳城。

不过,大商帝国有明文律法规定,秀才超过六十,便不再允许参加乡试。

超过六十才考上举人,庸才无疑。

这一大半年纪,即便有个官做做,刚上任就该去领退休金了。

有什么意义呢。

范修看起来怎么也不像六十以下的年纪。

王大力一脸疑惑。

范修似乎看出了王大力心中的疑问,一边喝着清茶,一边讲出了他的故事。

这老人家吃着吃着,突然咳嗽了几声。

王大力赶紧给他拍了拍后背,又给老人家倒了一碗热茶。

老人家笑眯眯看着张无忧道:“孺子,可教也。”

老人家坐下,夸了张无忧一句,便开始吃起面条。

中午时候,王大力去面馆蹭了一碗炸酱面。

吃的很慢。

老头的牙齿掉了一半,牙口不好,咬不太动。

王大力在一旁看着,都为这老人家感到着急。

茶楼里也有不少因为面馆没座位,来这吃面的客人。

他们都是斯文人,不像有些他们口中的粗人,没有座位,就端个碗直接蹲在面馆和茶楼门口的石阶上吃。

阅读我做货郎担的那些年最新章节 关注https://www.smrhm.com/article/62320.html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