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幻想小说网 > 其他 > 中华世纪谈

241,唐高宗崩

  • 作者:笑谈正说
  • 类型:其他
  • 更新:2021-10-28 11:43:14
  • 字数:8896字

唐高宗只得再派军队前去围剿。他认为裴行俭有勇有谋,是个做主帅的材料,请裴行俭挂帅率军北伐。

唐高宗给了裴行俭18万军队。加上在北方驻防的军队,裴行俭能够指挥的军队有30万。

西突厥被唐朝灭了国,但部落还在,人还在。西突厥部落首领阿史那都支自封突厥可汗,暗中勾结吐蕃,准备叛唐攻取西域。

他们还没有发动,唐朝这边就已经得到消息。唐高宗打算先发制人派兵攻击他们。大臣裴行俭说西北军刚打了败仗不适合马上出兵,最好使用计谋摆平西突厥人。唐高宗当然愿意不动兵戈,就让裴行俭照他的意思办。

TJ连败吐蕃手下。之前被TJ征服的突厥、契丹等族开始轻视唐朝而尊崇吐蕃。他们跟吐蕃串通频频骚扰唐朝边境。

唐朝北部边境烽烟四起。

裴行俭刚回到长安,北方DONG突厥人又爆发叛乱。这次叛乱唐朝事先一无所知。等得到消息时,整个漠南的突厥部落已经完成大联合。叛兵数量达到数十万人。

相比西突厥,DONG突厥离长安更近,威胁更大。唐高宗急忙调兵遣将前去讨伐。

裴行俭吸取前军兵败的教训,步步设防。他相信突厥人还会故技重施,偷袭TJ。

DONG突厥人趁夜偷袭TJ大营。TJ毫无防备被杀得大败。DONG突厥人趁势杀入唐朝境内。

契丹人和奚人也趁机造反,入侵唐朝的营州(辽宁朝阳)。

果不其然,TJ行至朔州(山西朔州),运送粮草的车队遭到突厥人的偷袭。所幸裴行俭早有准备,在粮车上埋伏下手持陌刀(长柄大刀)、强弩的精兵。突厥人杀来时,伏兵突然杀出打了突厥人一个措手不及。突厥人狼狈而逃,又被远处埋伏的TJ截住,几乎全军覆没,从此以后,突厥人再也不敢靠近TJ队伍。

裴行俭率军行至黑山(内蒙包头西北)遭遇DONG突厥叛军的主力。

两军随即展开决战。TJ大败突厥军,活捉了突厥军的主将。DONG突厥叛军遭受重创,残余逃入狼山(阴山)。

TJ初战连战连胜,开始产生轻敌思想。某日天降大雪,TJ相信突厥人不敢来犯,不加戒备,放心睡觉。

裴行俭没了后顾之忧,放心北上。

当时,突厥人正在进攻横水(山西大同西北)。裴行俭没有增援横水而是连派两路TJ深入突厥人的后方,寻找和占领突厥人的后勤基地。

突厥人得胜回来发现老窝被端了,妻儿老小和辎重都成了TJ的战利品,犹如兜头被浇一盆冷水,士气大跌。突厥人无心恋战,怏怏北返。TJ在后面紧追不舍。突厥人没吃没喝没士气,战无可战,只能投降。

DONG突厥之乱终被裴行俭平定。

摁下葫芦瓢起了瓢。DONG突厥之乱刚被平定,西突厥又发动了叛乱。

裴行俭诱捕突厥酋长只是延缓了叛乱时间。突厥人选出了新的首领,然后发动叛乱。

唐高宗手头没人可使,只能请裴行俭辛苦辛苦再跑趟西域。问题是裴行俭当时已经六十多岁了,鞍马劳累身体吃不消,还没启程就病死在军中。www.)

唐高宗本来将不多的善战之将又少了一位。唐高宗实在没辙了只得重新启用薛仁贵。

所幸安西都护王方翼率领西域各国联军击败西突厥叛军,平定了西域。薛仁贵免去西域之行。

但是,不久DONG突厥的残余聚众作乱再次侵入山西。薛仁贵奉命北上率军反击。

两军阵前,突厥人问TJ主帅是何人?TJ回答是薛仁贵。突厥人不信,以为TJ拿薛仁贵的名头吓唬他们。薛仁贵打马向前,摘去头盔。突厥人一看果真是薛仁贵,吓坏了。薛仁贵三箭定天山的名头太大了。突厥人都怕他。突厥人不敢跟薛仁贵交手,扭头就跑。薛仁贵挥军掩杀,斩杀上万人,俘虏两万多人。

可惜的是薛仁贵在战后也得病死了,时年68岁。

薛仁贵的死讯传开,突厥人像打了鸡血一样激动起来,开始大举进犯唐朝边境。

唐高宗实在没辙了,只得把镇守西北的黑齿常之调到北方防御突厥人。

黑齿常之坐镇西北,在河陇(甘肃西部)驻军屯田防御吐蕃,不断主动出兵袭击吐蕃人,让吐蕃人不敢靠近唐朝边境。黑齿常之坐镇七年力保唐朝边境平安无事。但在黑齿常之走后,吐蕃开始不断袭扰唐朝边境。

吐蕃占领了西域部分地区、青海、川西之后,势力和版图达到鼎盛。

683年年底,唐高宗因病去世,遗命太子李显继位。

唐高宗在位期间热衷开疆扩土,使唐朝版图达到最大,武功卓著,但在内政方面没什么出彩的地方。

他在执政期间大致延续了唐太宗时期的治国政策,世人称之为“永徽之治”。

永徽是唐高宗的年号。

但“永徽之治”相比“贞观之治”有很多问题,比如任人不明,贬斥忠良,为色所迷,偏听偏信,治军不严,赏罚不明等。只是没有造成严重的后果。

唐高宗是明君还是昏君一直存在争议。从武功卓著的角度讲,唐高宗绝对算得上明君;但从文治的角度讲,他又像一个昏君。盖棺论定,唐高宗是一个介于明君和昏君之间的人。

古人倾向于认定唐高宗是一个昏君。因为他让武则天篡唐成功,差点让唐朝三世而亡。但现代人对女人当政的事没有那么大歧视。古人眼中唐高宗最大的污点在现代人眼里根本不算事。

但是不能不承认,唐高宗当政有很多失误。

除了前面提到的任人不明、赏罚不明等问题,他还存在偏听偏信的问题。比如他当政期间搞了两个谋反大案:房遗爱谋反案、长孙无忌谋反案,都存在很大问题。

房遗爱是唐朝名相房玄龄的儿子。

这个所谓谋反案根本就没有什么实质性的证据。案子的起因是一起家庭纠纷。房遗爱、房遗直兄弟俩为争遗产反目成仇。房遗爱老婆高阳公主告房遗直非礼自己。房遗直告房遗爱心怀不轨,有谋反的嫌疑。唐高宗让长孙无忌去调查。偏偏这个长孙无忌以前跟房玄龄有过节,认定房遗爱谋反并非空穴来风。于是唐高宗将家庭纠纷升格为政治案件,让长孙无忌负责审理。

长孙无忌将房遗爱下狱,通过逼供和诱供,把唐高宗的亲叔李元景、亲哥李恪、堂哥柴令武、大将薛万彻、执失思力都拉下水。这些人都是跟长孙无忌不对付的人。

长孙无忌声称自己搞到这些人谋反的铁证。所谓的铁证就两句话:一句是薛万彻私下里对房遗爱说“若国家有变,当奉司徒荆王元景为主”;一句是李元景对人说“梦手把日月”。

前一句话,薛万彻到死也不承认说过。

后一句话跟谋反案一点关系没有。这个梦要叫周公解释,他会说太阳代表男人,月亮代表女人。你能控制日月说明你性生活和谐。这要让佛洛依德解梦,他会说你性取向不明,男女通吃。而长孙无忌的解释是,太阳代表皇上,月亮代表皇后,“手把日月”就是想把皇上、皇后玩弄于鼓掌之中。

如此经不起推敲的所谓铁证竟然在唐高宗那里获得认可。

唐高宗下令将这些人处死。房遗爱因为揭发有关,轻判为流放。执失思力没有参与谋反案,但跟房遗爱关系很好,被判充军。

唐朝因此失去好些个贤臣良将。

长孙无忌为唐高宗除去皇位的隐患,成为唐高宗最信任的人,总揽朝廷大权。

可不久长孙无忌便因为唐高宗废立皇后的事跟唐高宗闹翻。唐高宗要废了王皇后改立武则天。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人坚决反对。但是唐高宗靠着许敬宗、李义府等人的支持强立武则天为皇后。

唐高宗此后开始宠信、提拔许敬宗、李义府,疏远长孙无忌、褚遂良。

后来,许敬宗诬告长孙无忌图谋不轨,声称他跟诸遂良等人商量,要在唐高宗死后让废太子李忠继位。

李忠是王皇后的养子,曾被立为太子。后来王皇后被废黜了,李忠也随之丢掉了太子之位。

唐高宗对许敬宗的话毫不怀疑,下令将长孙无忌、诸遂良等人免职流放。许敬宗派人追到流放地逼长孙无忌自杀。

长孙无忌以莫须有的罪名杀了房遗爱等人,最终自己也以莫须有的罪名被杀,这也算是一报还一报。

这两起谋反案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唐高宗从来没有跟房遗爱、长孙无忌等人当面对质过,完全听信别人的一面之词。唐高宗偏听偏信,这一点绝非明君所为。

一大批贤臣良将因为莫须有的罪名退出政治舞台。朝廷被擅长溜须拍马的许敬宗、李义府之流控制。

许敬宗以迎合讨好皇帝为能事,从不肯进谏皇帝的过失。他掌管国史记载也是极力为当朝皇帝文过饰非,使历史失去了本来面目。

李义府被同僚暗地里称为李猫,意思是看似温柔实则阴险。他口蜜腹剑,笑里藏刀,媚上欺下,贪赃枉法。凡是得罪他的人不是被贬便是被杀。

许敬宗、李义府被并称之为“奸邪之臣”。朝政在许敬宗、李义府当权期间开始紊乱。

许敬宗后来得病死了。史官在他死后给他拟定的谥号是“缪”,意为“名实不爽”,也就是名不符其实,是一个恶谥。因为他以清流自居却干了不少龌龊之事。但唐高宗始终觉得这个人不错,非让史官换个谥号。后来谥号定为“恭”,意为“既过能改”,意思是对于过去所犯下的过错能够改正。实际上人都死了还改什么改?不过是给皇帝一个面子而已,把恶谥改为稍好一点的谥号。

李义府抱上了武则天的大腿就不再把唐高宗放在眼里,以为唐高宗说话间就要病退了。唐高宗暗恨于心。恰好有人投诉李义府卖官敛财,唐高宗公事公办将他贬官流放。李义府在流放地活活气死。李义府死后,朝野一片欢腾。

唐高宗在许敬宗、刘义府之后提拔了一些贤臣,诸如刘仁轨、裴行俭、狄仁杰、裴炎等。朝政慢慢恢复正轨。失误也随之减少。

唐高宗令“刘仁轨等改修国史,以许敬宗等所记多不实故也”。

唐高宗大致能做到纳谏如流闻过即改,但有时候纳谏如流但闻过不改。你说了我听了,但左耳朵进去右耳朵出去。他对人对事也是有时候明白,有时候糊涂。

总而言之,唐高宗是一个介于明君和昏君之间的皇帝。

按照三七开的评价办法,唐高宗七分功,三分过。虽然文治一般,但武功卓著,应该算一个明君。汉族皇帝打下的江山属他最大。

吐蕃人见TJ主力北上,出兵进攻良非川(在青海东),企图把TJ拉回来。

所幸青海有黑齿常之驻守。黑齿常之率军击退吐蕃军。吐蕃人连败黑齿常之手下,怕了黑齿常之,不敢再来侵犯唐朝边境。

唐高宗派人召回裴行俭,让他留少数部队清剿残敌,把主力部队拉回来防御吐蕃。

吐蕃趁TJ北伐再次出动侵犯河源(在青海西宁境内)。镇守西北边境的黑齿常之率军将吐蕃击退。

680年——683年裴行俭再平东西突厥。唐高宗病卒。

唐高宗担心吐蕃人卷土重来,令裴行俭增援西北。

但是吐蕃人没有卷土重来,DONG突厥人死灰复燃。被裴行俭打散的突厥人重新聚集在一起,进攻唐朝的原州(宁夏固原)、庆州(甘肃庆阳)等地,意图打通与吐蕃勾结的通道。

唐高宗发觉突厥人的企图后立即派裴行俭再次率军讨伐突厥。

裴行俭借口出使西域,来到西突厥人的营地,邀阿史那都支过来见面。阿史那都支不知道裴行俭此行目的,出来见裴行俭。裴行俭当场把他扣押,随后以他的名义召来西突厥各部落的酋长来见。这些酋长随即也被扣押。裴行俭把突厥部落酋长扣留在安西都护府作为人质,然后带着阿史那都支回到长安。

西突厥群龙无首无法发动叛乱。西域暂时得到安定。

阅读中华世纪谈最新章节 关注https://www.smrhm.com/article/68639.html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