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幻想小说网 > 其他 > 中华世纪谈

249,开元盛世

  • 作者:笑谈正说
  • 类型:其他
  • 更新:2021-10-28 11:43:15
  • 字数:8242字

这个有些意气用事的决定造成了一些冤案。民间开始出现对宋璟的怨言。唐玄宗知道后对宋璟非常不满。我让你防止冤狱你却给我制造冤狱。唐玄宗开始动换将的心思。

随即宋璟又在“恶钱”处理上出现问题。

宋璟是一个非常讲原则的人,从来不循私情,钉是钉铆是铆,一切都按规矩办。说话也比较直,比较倔,有时甚至搞得唐玄宗下不了台。但唐玄宗不以为忤,还赐他一双金筷子夸赞他的正直。

宋璟最大的优点是知人善任。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宋璟的本事就是能把每个人都放到一个能让他扬长避短的位子上。

姚崇辞职时推荐宋璟来接替他。唐玄宗也了解宋璟的为人和能力,同意了。

宋璟脾气比较急,有时侯意气用事。他讨厌那些已经被判有罪却不肯认罪伏法而不断上诉的人,告诉御史台(监察部)谁敢上诉就关谁,一直关到死为止。

唐玄宗递条子要求提拔自己老部下。宋璟毫不留情给予驳回,要求按照组织程序办事。

宋璟的堂叔打着宋璟的旗号希望组织给他开个方便之门。宋璟知道后立即以公文的形式通知相关部门按规章制度办事,同时宣布开除堂叔的公职。

“恶钱”不是黑钱或者脏钱,而是假币。古代也有假币。只不过古代的假币和现在的假币有所不同。现在的假币是私自印的纸币,一文不值。古代的假币是私自铸造的分量不足或成色不足的铜钱,多少还值些钱。

当时行贿受贿也成风。“姚十条”禁止百官接受下级馈赠的礼物就是想刹住行贿风。但是姚崇在位时间太短,这个任务并没有完成。宋璟接任后继续姚崇未完成的工作。他借唐玄宗之口勒令收受贿赂的官员把赃款赃物退回去。如果谁通过行贿获得升迁,那么他的官职也得降回去。

宋璟铁面无私得罪了不少人。一些人开始伺机报复。他们抓住宋璟一些把柄攻击宋璟。

古代的铜钱重量就是币值。唐玄宗时代发行的铜钱“开元通宝”大概4克一枚。但假币贩子用两克铜就能铸出一枚开元通宝。这种假币比真币轻一半,价值也就少了一半。也有些假币贩子用掺了锡铅的铜铸造假币。这种假币重量和真币一样,但含铜量少了很多。

币值跟实际价值脱节就造成货币购买力下降,相当于现在的货币贬值、通货膨胀,对经济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历朝历代都对“恶钱”严厉打击,或打或罚或杀,但“恶钱”依然泛滥。这不仅是因为“恶钱”贩子贪图暴利,屡禁不绝,也是因为“恶钱”进入流通领域后不好处理。如果ZF用好钱换“恶钱”,收回俩重铸一个,等于让ZF财政损失了一半的钱。如果ZF强行禁止“恶钱”流通,老百姓手里的“恶钱”花不出去了,等于让老百姓损失一半的钱。

宋璟主张政务公开,不搞暗箱操作。除非特殊情况不准密奏,有什么话都拿到桌面上来。百官奏事必须有谏官、史官在场,防止奸佞小人在皇帝耳边进谗言。武则天时代流传下来的告密风被禁止。

唐玄宗任贤用能、虚心纳谏,革除弊政,处处以“贞观之治”为样板。经过唐玄宗与贤相姚崇、宋璟君臣共同努力,政治清明,社会安定,唐朝出现天下大治的局面。国家蒸蒸日上,百姓安心生产,工农商的发展也达到一个新高度。

手工业最著名的就是“唐三彩”。之前的陶瓷颜色单一,主要就是青白两色。到了唐朝,工匠们能用红黄绿做出多彩的陶瓷。

唐朝的农业技术发展到一个新高度。耕地的曲辕犁、灌溉的筒车、水稻育秧移栽技术、一年两季耕种法都得到广泛应用。亩产也随之得到提高。

曲辕犁是之前直辕犁的改进型,轻便、灵活、省力,提高了劳动效率。这种犁一直用到现代才逐渐被机械化取代。

筒车或者叫水车相当于现在的抽水机,以水流作动力,取水灌田。明清时出现了以风力为动力的水车。

水稻育秧移栽技术可以缩短水稻的生长周期及节约土地。节约出来的时间和土地可用来耕种其他作物。

唐朝时南方农村实行一年两季耕种,北方两年三季。这大大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年出产粮食更多。

唐朝的农具和农业技术一直流传了一千多年没什么大发展,直到现代才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南方一年三季,北方一年两季。农具方面已经很少人再用锄耙犁,基本上都实现机械化了。农业技术方面利用种子杂交、农药、化肥和大棚等种植技术,使亩产大大提高。

唐朝时水稻平均亩产三百多斤。这个亩产值一直延续到解放初期。后来逐渐提高到八九百斤。袁隆平的超级水稻可以达到八九百公斤,也就是将近两千斤。

唐朝的商业非常发达。京城长安是国际化大都市。世界各地的商人、货物都在这里集中。

周边国家的使者、客人、商人络绎不绝来到中国。中国的富饶和强盛令他们仰慕。很多人来这就不想走了,以拿到唐朝“绿卡”为荣。甚至有些国家派到唐朝的使节也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了。

长安城内各种肤色的人操着不同的语言穿着不同的服装来来往往,十分热闹。广州港口进出的阿拉伯等国的商船比中国的商船都多。中国薄如蝉翼的纱绸、釉色绚丽的“唐三彩”陶瓷、茶叶等畅销海内外。菠菜、蘑菇、莴苣等蔬菜品种也是在这时传入中国。

日本在朝鲜跟唐朝交手以后发现唐朝的强大与先进,开始向唐朝学习。

日本向唐朝派出遣唐使学习唐朝的文化和制度。遣唐使学成回国后,天智天皇比着唐朝的葫芦画日本的瓢,实行全方位的改革,史称“大化改新”。

日本频频派出谴唐使来中国访问、学习。阿倍仲麻吕就是当时的日本留学生之一。他经过多年学习还考上过唐朝的进士,和大诗人王维、李白诗文往来。

中国高僧鉴真和尚也应邀东渡日本传播佛教,被尊为日本佛教律宗的始祖。他的雕像被日本视为国宝。

日本人在汉字的基础上创造出自己的文字。他们利用中文楷书的偏旁造出片假名,利用中文草书造出平假名。例如片假名的“ア”是汉字“阿”的一部分,平假名的“あ”是由汉字的“安”简化而来。片假名、平假名和汉字一起构成了日文的主体。至今日文中还在存在1000多个汉字。

日本人的传统建筑、剑道、茶道、插花、和服、木屐等,好多东西都是来源于唐朝。

男式和服至今还保留着唐装的样子,宽袍大袖,穿起来感觉倍儿飘逸。女式和服夸大了腰带和腰带结,像背了一个小枕头。

顺便说一句,现在中国流行的“唐装”和唐朝没有任何关系。那其实是清装,根据清朝的马褂改造而来。

唐朝的文化也进入繁荣期。

唐朝最有名的可能就要算唐诗了。那年代的唐诗就和现在的流行歌曲一样普及,人人都会哼上两句。诗仙李白、诗圣杜甫是那年代追星族眼中的天王巨星。

在唐朝初年,大概只有“初唐四杰”支撑门面,其中包括7岁就写过“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的神童骆宾王,“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王勃。到了唐玄宗时期,大腕频出,有“少小离乡老大回,乡音难改鬓毛衰”的贺知章、“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的张九龄、“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的孟浩然、“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王之涣、“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王昌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王维、“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李白、“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杜甫……数不胜数。

除了诗歌,在文艺界的其他方面也是人才辈出,例如绘画家画圣吴道子,书法家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褚遂良等。还有歌唱家李龟年、舞蹈家杨贵妃、作曲家唐玄宗。

开元时期,“赋役宽平,百姓富庶”。人口接近五千万,相当于那时地中海沿岸国家的人口总和。

开元时期的粮价多则20文一斗,少则几文一斗。粮价低带动整个社会物价水平降低。当时号称“天下无贵物”,天底下简直没有什么东西让人觉得贵得买不起。

大诗人白居易以写实著称,他经常在诗里提到他的工资。他可能是有史以来第一个跑出来“晒工资”的人。通过他的“工资条”可以了解当时公务员的工资水平。

白居易做九品官时“俸钱万六千”。八品官“岁愧俸钱三十万”。五品官“俸钱四五万”。三品官“俸钱八九万”。二品官“月俸百千官二品”。退休后拿50%工资。“寿及七十五,俸占五十千”。

按20文一斗米算,九品官工资可买米800斗,约10000斤。按现在1块5一斤米算,九品官工资相当于现在的15000元。九品官是最小的官,相当于现在的科级干部。二品官的级别相当于现在的省部级,月薪相当于现在的9万人民币。

工资这么高,物价那么低,但凡能吃上皇粮的人当然可以说“天下无贵物”。

手头宽裕了也不能浪费。唐玄宗身体力行提倡节俭,抑制奢靡之风。他把宫中那些中看不中用的玩意儿统统当众焚毁,并且规定后妃以下者都不得佩戴珠玉,也禁止天下人开采珠玉。唐玄宗下《薄葬诏》推行薄葬,认为厚葬对死人无益对活人却是一种沉重的负担。

姚崇和宋璟虽然都以下课收场,但他们执政的这六七年还是政绩斐然。“不六七年,天下大理。”人们将姚、宋与唐太宗时期房、杜相提并论。

姚崇、宋璟励精图治,“使赋伇宽平,刑法清省,百姓富庶”,为“开元盛世”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宋璟上任后数次清理“恶钱”都没有成功。他下达禁止使用“恶钱”的命令后,先别说百姓怨声载道,市场流通领域的钱一下少了很多后交易都没办法进行。他让ZF出资二万缗(贯)购买民间货物以补充货币流通量,但是数量太少,杯水车薪。他又让ZF用十万石粮食兑换百姓手里的“恶钱”,但也没起到作用。最后他一着急,督促ZF严格执行禁止假币流通的禁令。这纸禁令一下激起了民怨沸腾。

老百姓手里都或多或少有些“恶钱”,禁令让这些钱就成了废物。百姓蒙受损失肯定不高兴。商业也受到影响,市场上货币出现短缺,交易不便。

,716年——720年姚宋相继为相,使赋伇宽平,刑法清省,百姓富庶。唐朝进入开元盛世。手机\端 一秒記住《www.》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没有合理有效的配套措施的禁令引起社会动荡。

唐玄宗归咎于宋璟,下令解除宋璟宰相一职,停止执行禁令。

宋璟做了三年多的宰相,黯然下台。

比如说这个人有能力但说话做事比较楞,那就把他放到民风比较彪悍的四川去,以楞对横。另一个人比较柔,讲究以德服人,那就把他放到讲究仁德的河南去。

宋璟在组织原则方面比姚崇做得好。

阅读中华世纪谈最新章节 关注https://www.smrhm.com/article/68639.html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