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幻想小说网 > 其他 > 中华世纪谈

268,永贞革新

  • 作者:笑谈正说
  • 类型:其他
  • 更新:2021-10-28 11:43:18
  • 字数:6370字

他新官上任三把火,一上台就罢免了民愤极大的贪官,减免了百姓积年的欠税,禁止ZF巧立名目向百姓横征暴敛。

京兆尹(长安市长)李实是皇亲,仗着唐德宗的宠信徇私枉法毫无顾忌。关中明明遭遇大旱,他却为了讨好唐德宗虚报丰收。朝廷没有救灾反而照常征收赋税,逼得百姓拆房卖屋,变卖家产。时为监察御史的韩愈请求缓征,遭到李实报复,被贬为县令。

804年,太子李诵突然中风,半身不遂,口眼歪斜,不能说话。

805年的大年初一,文武百官、皇亲国戚都来朝贺唐德宗,独太子病重不能前来。唐德宗唉声叹气无法释怀,不久病倒。年还没过完,唐德宗就死了。

唐德宗晚年,进取心早已消耗殆尽,开始得过且过,享受生活。整天跟一帮文人在一起吟诗作对,挥毫洒墨。他在诗文和书法上面都有一定的造诣。他有十五首诗被《全唐诗》收录。不过宫廷诗通常是辞藻华丽,对仗工整,但缺乏内容和意境。唐德宗诗读起来就像读对联。写的最好一句是“松院静苔色,竹房深磬声”。多少有些意境。

王叔文深知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官吏贪渎、百姓负担沉重是当前的最大问题,必须设法解决。

唐顺宗因为中风不能讲话,委托亲信王叔文帮自己处理国事。

王叔文是唐顺宗做太子时的宾客。他擅长下棋,被召入东宫陪太子娱乐。因为他来自民间,了解民间疾苦,经常跟太子议论时弊。太子很欣赏他,也信任他,视他为亲信。

王叔文知道后将李实贬官,赶出京城。百姓对李实恨之入骨,当听说李实被贬官欢呼雀跃。大家在袖子里装上石头守在李实外放的必经之路上,等着“欢送”他。李实绕小路溜走才得以幸免。

唐顺宗登基后封韦执谊为宰相、王丕为左散骑常侍(相当于以前的中常侍)、王叔文为翰林学士。

翰林院是唐朝新设的机构,负责起草皇帝的诏书。因为有机会跟皇帝探讨国家大事,翰林院由秘书机构逐渐演变为权力机构。

各地ZF以进奉皇帝为名义向百姓征收“两税”之外的各种杂税。杂税比正税还多。百姓深受其苦。

唐德宗在世时有一次出去打猎,遇到一个农民。他问农民:百姓快乐吗?农民回答:不快乐。唐德宗恨奇怪:今年大丰收怎么还不快乐?农民回答:苛捐杂税太多,百姓快乐不起来。以前只收“两税”,现在却增加了名目繁多的杂税。以前官府下来收公粮,现在却让百姓把公粮送到几百里以外的官府。朝廷屡次三番下诏体恤百姓,到头来都不过是一纸空文。百姓如何快乐得起来?唐德宗感到很惭愧,下令免了那个敢说真话的农民的赋税徭役。但对于苛捐杂税,唐德宗并没有下令禁止。

王叔文当权后禁止“两税”之外的苛捐杂税,给百姓减轻负担。常贡之外,悉罢进奉。TGWL不能再以“进奉”为名盘剥百姓。更新最快 电脑端:https://www./

王叔文做太子宾客时就留意结交一些名望好的官员,为太子登基后组建新内阁做准备。韦执谊、王丕、柳宗元、刘禹锡等一干人跟王叔文结为TZD。

白居易诗中的大爷忍气吞声。韩愈文中的大爷被抢了驴车断了生路急得跟宦官拼命。事情闹大了惊动了唐德宗。唐德宗觉得这事做得太过分了,罢免了这个宦官,赔偿了大爷。但对于宫市,唐德宗并没做出任何处理。

唐德宗就是贪财的人。苛捐杂税和宫市都跟他有直接关系。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他贪,下面的官员更贪。

唐德宗还设五坊(机构名):雕坊、鹞坊、鹘坊、鹰坊、狗坊,供他打猎使用。五坊的办事人员以捕鸟为名四处张网。网铺在水井上,百姓就不能打水;网铺在人家门口,这家人就不能出入。谁敢动网就是妨碍公务,想让他们把网拿走就得出钱贿赂。五坊成为敲诈百姓钱财的机构。

唐顺宗即位后把宫市、五坊全撤了。百姓非常高兴。

王叔文新官上任这三把火烧得非常漂亮,赢得了民心,树立了新ZF的形象。

王叔文被百姓的欢呼声冲昏了头脑,趁热打铁又放了第四把火,剥夺藩镇的财权,通过控制财权来控制藩镇。

王叔文首先控制盐铁的生产、运输和销售。盐铁曾是国家除两税之外的第二大财源,现在被盐铁转运使李錡控制,成了他的私人提款机。

王叔文明升暗降夺了李錡盐铁控制权,让亲信之人担任盐铁转运使,让李錡去当节度使。

王叔文的革新运动进行至此非常顺利,一是得益于唐顺宗全力支持,二是因为措施得当。但紧接着王叔文就出现昏招,不仅失去了皇帝的信任也为自己树起强大的对立面。

前面说过,唐顺宗是个病人,中风后遗症患者,行动不便,口齿不清。他天天待在后宫不见外人。除非特殊情况,朝臣才能见到唐顺宗。朝臣跟唐顺宗的沟通都是通过宦官。

朝臣担心唐顺宗的健康情况,希望唐顺宗早日立下太子。

但是王叔文非常不希望唐顺宗立太子。他希望维持现状。唐顺宗不能理政让他全权负责朝政,什么事都是先让他拿意见然后作为皇帝的决定下达宰相去执行。他觉得这样挺好,能把革新运动顺利推行下去。如果立了太子,肯定下一步就是太子监国,由太子代理朝政。那么他再想做什么事就不方便了。

朝臣希望立太子的呼声被他压下去,传不到唐顺宗的耳朵里。

宦官俱文珍给朝臣争取了一个面见唐顺宗的机会。朝臣在纸上写下“立嫡以长”四个大字展示给唐顺宗。唐顺宗点头表示同意。

皇帝点头了,谁也不敢抗旨不尊。很快,唐顺宗的嫡长子李纯被立为太子。

王叔文一直反对立太子,被太子李纯视为对立面。

王叔文的命运和革新运动出现转折。

王叔文设法自救,说服唐顺宗让将军代替宦官执掌禁军。他希望借此控制军权,巩固自己的地位。

宦官随即展开反击,说服唐顺宗免去王叔文翰林的职务。唐顺宗因为立太子的事对王叔文的信任度和支持度下降,同意了宦官的建议。

王叔文失去翰林之职也就失去了参议朝政的权力。

革新运动进行不下去了。

宦官“率用直百钱物买人直数千物”,用百钱强买价值数千钱的东西,几乎就是白拿生抢。但是谁也不敢说个不字,因为他们“手把文书口称敕”,不卖就是抗旨不尊。

宦官是打着皇帝的名义强买强卖。百姓避之唯恐不及。

深为百姓诟病的“宫市”、“五坊”也被废除。

所谓“宫市”就是皇宫采购日常用品。之前皇宫是通过ZF在市场上采购用品,后来宦官认为这是个肥差,说服唐德宗允许皇宫直接出去采购,缺什么就让宦官出去买。宦官仗势欺人根本不肯按正常的市场价格采购东西,他说什么价就是什么价,不许百姓还价。

804年——805年唐德宗崩,太子李诵继位,是为唐顺宗。王叔文等开始永贞革新,去贪官弊政。

著名诗人白居易写过一首诗《卖炭翁》说的就是宫市。他讲述一个老大爷辛辛苦苦烧了一车木炭拉到市场上卖,不幸碰见出宫采购的“黄衣使者白衫儿”。那些人让老大爷把炭拉进宫去,用“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值)”。

虽然不清楚唐朝木炭的市场价,但相信宦官出的价肯定非常低。有人估算,“半匹红绡一丈绫”只够买一车柴。而木炭价格是木柴的数倍。

卖炭翁得到“半匹红绡一丈绫”还算不错呢。韩愈写的《顺宗实录》一书中记载了一个卖柴的大爷,柴白给人家不说还把驴车搭进去了。

唐德宗一生充满矛盾和悲剧色彩。他有图强复兴的雄心却没有力挽狂澜的才能。他任人不明,他信任的大臣通常是奸佞之人,而他猜忌的通常是能臣干将。自己无能又得不到贤能的人的帮助,这使他的雄心壮志无法实现。他希望解决藩镇割据的遗留问题,却屡出昏招使藩镇之乱愈演愈烈。他知道宦官乱政的危害,上台伊始平定了宦官之乱。但后来遇到一点变故又开始宠信宦官,使宦官乱政比之前更甚。他从父亲那里接过一个烂摊子,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使国家中兴,没想到交给儿子的却是更烂的一个摊子。他得到一个谥号“德”字,不过是武力解决藩镇问题不成转而以德服人而已,其实就是姑息养奸。

唐德宗死后,太子李诵在灵前即位,史书称作唐顺宗。

阅读中华世纪谈最新章节 关注https://www.smrhm.com/article/68639.html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