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幻想小说网 > 其他 > 中华世纪谈

300,郭威称帝

  • 作者:笑谈正说
  • 类型:其他
  • 更新:2021-10-28 11:43:22
  • 字数:6776字

杜重威被杀让李守贞惶恐不已。李守贞打算叛变,找人占卜吉凶。算命先生见钱眼开,奉承他有做天子的命。李守贞信以为真,决意叛变。

恰逢驻守长安的将军赵思绾[wǎn]起兵叛乱,赵思绾占领长安,搞了一套龙袍送给李守贞,表示愿意奉他为主。李守贞认为天意和人心都站在自己一边,于是自立为秦王,派兵占领潼关,打算割据关中。驻守凤翔的将军王景崇也举兵叛乱,加入李守贞的队伍。

刘知远率兵南下,从山西攻向河南。各地军民纷起响应,杀死辽人委派的官员和辽人监军,举城向刘知远投降。刘知远只用了一个月就拿下都城大梁。留守中原的少数辽军见势不妙逃之夭夭。

耶律阮自立为帝后辽国叛乱不断。耶律阮忙于各处平叛无暇顾及刘知远。

耶律德光率领辽军主力撤走后,刘知远乘虚而入收复中原。

护国军(镇守山西永济一带)节度使李守贞当年是杜重威的副手,随杜重威一起投降了辽人。后来辽人退出中原,李守贞率军投降了刘知远,被任命为护国军节度使。

大局初定,刘知远回大梁过年。这是他当上皇帝的第一个春节,刘知远非常开心。没想到年还没过去,大儿子突然得急病死了。刘知远伤心过度也病倒了,没几天竟然也死了。刘知远从做上皇帝到死还不满一年。

临死前刘知远自知时日无多,病榻托孤将小儿子刘承佑托付给苏逢吉、杨邠、史弘肇、郭威等四位重臣。

三镇叛乱震惊了刘承佑。刘承佑调动周边藩镇组成联军讨伐三镇。

刘承祐登基时刚满18岁,一点从政经验没有。苏逢吉、郭威等四位辅政大臣帮他打理朝政。

刘承佑一上台便遇到李守贞叛乱的麻烦事。

李守贞等人仗着城高粮足有恃无恐。联军攻城不下,损兵折将,士气受挫。各路军将领开始互相埋怨,闹起矛盾。后汉担心前线将领自己再打起来,请老将郭威出马前去督战。刘承佑任命郭威为枢密使、同平章事,让他担任主帅统一指挥平叛作战。

郭威到达前线,对前线将士大加赏赐,稳定住军心。他召集众将研讨作战方案,认为强攻伤亡太大,影响士气,不如改为围困。他下令停止进攻,重新部署军队围困叛军,征发当地百姓修筑堡垒。

叛军担心被困死,一面反攻,一面向后蜀求援。

苏逢吉、郭威等人拥立刘承佑在灵前即位。

路过洛阳(后汉的西京)的时候,西京留守王守恩自认为自己是同平章事(挂宰相衔),和郭威平级,没有高接远迎,而是等郭威进城安顿下才坐着小轿过府拜访。

郭威认为王守恩怠慢自己,借口正在洗澡避而不见,把王守恩凉在客厅,然后写了一张便条令人送到随行的保义节度使(陕州军区)、同平章事白文珂那里,命白文珂任西京留守。

白文珂知道这么做不合规矩但也不敢违背,立即带人去接管洛阳市ZF。

王守恩正在郭威的客厅里等得心焦,里面出来人告诉他新留守已经到任。王守恩大吃一惊,急忙返回府衙。他看到自己的家人和部下已经被赶出市府大院,站在大街上卖呆。更新最快 电脑端:https://www./

同为同平章事级别,郭威一张便条就调了一位同平章事的职,免了一位同平章事的职。朝廷得知此事也不敢得罪郭威,乖乖补办了调动、任免手续。皇帝刘承佑也不敢过问。

郭威回京,皇帝刘承佑重赏之后又请他北上抗辽。辽人在郭威西征这段时间频繁骚扰后汉腹地。各藩镇不敢出城迎敌,听任辽军在城外劫掠。辽军越来越肆无忌惮。辽军骑兵已经深入到黄河岸边。京城惶惶不可终日。

郭威义不容辞,又带兵开往河北抗击辽人。

郭威走后,朝政由其他几个辅政大臣苏逢吉、杨邠、史弘肇负责。

苏逢吉是文人出身,为人奸诈,媚上欺下,嗜血残暴。他以铁腕治天下,动辄灭族。

杨邠是小吏出身,精通政务,直言敢谏,但有些贪权弄权,有时候连皇帝的面子都不给。

史弘肇是武将出身,专横霸道,看不起文人,跟郭威关系不错,跟宰相苏逢吉合不来。

这三个人当政,意见不一,矛盾重重。

大臣王章也是宰相级的人物,主管财政。有一次他请客,把朝中同僚都请到家里喝酒。为了活跃气氛,席间行起酒令。史弘肇是个粗人,不擅长这玩意儿,总被罚酒。苏逢吉酒喝多了,口无遮拦,笑话他老婆就是干这个的怎么没跟着学两手?史弘肇的老婆原是“酒家倡”,也就是酒店的三陪小姐。史弘肇大怒,找刀要杀苏逢吉。杨邠赶紧把他拦下。

刘承佑知道后请两人喝酒,想让他们握手言和,但没有成功。史弘肇跟苏逢吉从此成仇,再不说话。

有人走太后的门路跑官。史弘肇知道后非常生气,竟把那人给杀了。

太后想给自己的亲弟弟李业谋个官职,让皇帝刘承祐去给杨邠打个招呼。杨邠不同意,直言外戚也不能享受特殊待遇。

刘承佑赏赐倡优锦袍玉带。史弘肇知道后大发脾气,批评刘承佑有功将士不赏赏优人。让人全部追回。

有一次杨邠等人在刘承佑面前讨论国事。刘承祐插嘴:这个一定要考虑仔细,别让人说闲话。杨邠竟然毫不客气地对刘承祐说:“陛下但禁声,有臣等在”。您闭嘴吧,有我们在呢。刘承祐又羞又恼。

刘承祐对杨邠、史弘肇专权日益不满。

国舅李业对刘承祐讲:这哪成啊,君不君臣不臣的,跟犯上作乱有什么区别?

刘承祐也不愿再做空头皇帝,决定除掉杨邠、史弘肇。

某日凌晨,杨邠等人入宫等候早朝。几十个宫中侍卫突然冲过来,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将杨邠、史弘肇拖出来杀掉。刘承佑让人宣旨,称杨邠等人谋反已经伏法。

刘承佑让苏逢吉主持朝政。

刘承佑认为郭威跟史弘肇关系不错,留着总是隐患。他派人携密旨去前线,让太后的弟弟李洪义杀掉郭威。同时刘承佑迫不及待地下令灭了史弘肇、郭威等人满门,连婴儿也不放过。

李洪义在郭威手下当差,接到密旨不敢动手,把密旨和皇帝特使一起交给了郭威。

这下麻烦了,郭威反了。

郭威打着“清君侧”的旗号率军杀回京城。

太后建议刘承佑闭城固守,派人好言相劝,说服郭威撤兵。刘承佑不肯服软,亲自率军出战。

刘承佑指挥军队向郭威发起进攻。郭威不愿担承弑君的骂名,命令军队只守不攻,等刘承佑打累了自己撤走。刘承佑无法击败郭威,只得悻悻撤回。手下将士见刘承佑打不过郭威,纷纷投向郭威。

刘承佑回到城门口。城上将军喝问他:你的兵马呢?刘承佑无言以对。将军下令射箭,阻止他进城。刘承佑只得逃走,在途中被乱兵所杀。

郭威占领了京城。

清君侧把君也清了。这可怎么办好?

郭威与群臣商议打算重立新君。将士们不同意:我们已经跟刘家结仇,怎么可能再立刘家人为帝。将士们扯下一面黄旗披在郭威身上,拥立郭威为皇帝。

951年,郭威登基坐殿,建立了后周。

后汉四年而亡,是五代里最短命的朝代。

后汉军随后又去打王景崇。叛军无力再战,请求投降。王景崇拒绝投降,ZF而死。

战争打了一年终于打赢。郭威得胜还朝。

后蜀不断向关内派出援军,但都被后汉军击退。

后汉军化装成后蜀的援军来到王景崇的城下,要求王景崇出城接应。王景崇信以为真,打开城门出兵接应,结果遭到城外后汉军的伏击。从此以后,王景崇再接到援军里应外合的请求时担心上当不敢出城。后汉军得以专心对付后蜀。

947年——951年刘知远卒,幼子刘承佑继位,杨邠、郭威等人辅政。刘承佑年长欲杀辅政大臣夺权。郭威反,亡后汉建后周。

叛军对后汉军的堡垒非常忧虑,担心堡垒修成后自己插翅难逃,不断出城袭击后汉军的堡垒。常常是堡垒刚刚修好就被叛军摧毁。但是郭威很有耐心。你毁了我再建。你还毁我还建。他乐得看到攻防转换。谁进攻谁吃亏。攻方的伤亡通常比守方大。叛军的兵力因此越来越少。

城内的粮食也越来越少,坐吃山空,总有吃完的那一天。城内断粮后,越来越多的人饿死。没饿死的也没力气再打仗了。不断有人偷跑出来投降后汉军。赵思绾扛不下去了,开城投降。

郭威认为时机已经成熟,下令对李守贞发起总攻。后汉军轻易地攻破城池。李守贞在城破之时自杀身亡。

刘知远入主大梁后命后晋各个藩镇归附后汉。杜重威自知罪孽深重不肯投降。刘知远亲自带兵讨伐,围攻杜重威据守的邺城。后汉军伤亡一万多人也没能攻克邺城。刘知远只得转攻为困。邺城粮尽,饿死十之七八。杜重威只得开城投降。

杜重威被处以磔[zhé]刑,也就是千刀万剐。“市人争啖其肉,吏不能禁,斯须而尽”。

阅读中华世纪谈最新章节 关注https://www.smrhm.com/article/68639.html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