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幻想小说网 > 其他 > 中华世纪谈

364,郑和下西洋

  • 作者:笑谈正说
  • 类型:其他
  • 更新:2021-10-28 11:43:31
  • 字数:7476字

明成祖在明太祖删改的基础上重新编辑“四书五经”。他令人修订了《五经大全》、《四书大全》、《性理大全》等几本书。《大全》收录了“四书五经”原文及历代大儒程颐、朱熹等人的注解,主要是朱熹的《集注》。

明成祖认为朱熹继承和发展了圣人思想,是味正汤醇的正宗儒家。

古代流行“两京制”,设一主一陪两个都城。唐朝建都长安,但在洛阳又设个东京。洛阳在北宋时被称做西京,主都是东京汴梁。元朝把北京叫大都,在内蒙设了一个上都。

北平升格为北京后,一场浩大的工程随即拉开大幕。十几万的工匠用了十几年的时间修建起一座金碧辉煌的宫殿。这座宫殿历经明清两代保留至今,就是现在我们看到的故宫。

1403年的大年初一,明成祖正式启用永乐作为自己的年号。正月十三,明成祖下旨,把他当年的封地北平升格为明朝的第二都城北京。

明太祖指定“四书五经”作为学校的教学大纲和科考的出题范围。但他指定的“四书五经”是经过他亲自审核、根据自己的喜恶进行了删改的“四书五经”。

《永乐大典》是中国古代最大的百科全书,在《不列颠百科全书》出现前也是世界最大的百科全书。

不过,此书在明亡以后丢失殆尽,现在只有零散的几百册尚存于世。

朱熹“存天理,灭人欲”的理论主张抑制内心欲望,把圣人所说的诸如“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伦理纲常作为天理来遵守。

明成祖将科考制度化,定期选拔优秀人才入朝为官。

明太祖朱元璋在世时科举时开时停。刚打下天下时官员奇缺,他一方面让人推荐,一方面开科取士。但他发现科考上来的这帮人高分低能,光会耍嘴皮子干不了实事,就不再举办科考。后来出了两大谋反案,他觉得还是思想品德更重要,宁可红而不专也不要专而不红,重新开科取士。

如果臣对君“信任到迷信的程度,服从到盲从的地步”,那对于皇帝统治天下黎民是非常有好处的。

明成祖将《大全》作为官方学术权威颁布发行,以此作为全党全国全民统一思想的标准。“庠[xiáng]序(学校)之所教,制科(科举)之所取,一禀于是”。学校教的,科举考的,全是《大全》里的内容。朱子之学也因此被推崇到至高无上的地位。“学者但当依朱子”。

那时候的教育跟现在一样也是应试教育。学习的唯一目的就是应付考试。科举考四书,学校就教四书,学生就学四书。考试内容被限制在《大全》之内,学生们就只看《大全》不看其他。不知不觉中,学生们被洗脑了。整个社会也被洗脑了。人们认为圣人之言才是真理,其他都是异端邪说。有独立思想的人在这个社会上难以立足。人们的思想变得越来越僵化,越来越迂腐。

明成祖虽然是武人出身,却重视文化,重视教育,重用文官。他身边的大臣几乎都是进士出身。

不过后来明太祖发现锦衣卫权势过大,仗着后台老板是皇上敲诈勒索胡作非为,制造白色恐怖,于是下令“内外狱无得上锦衣卫,大小咸经法司”,收回了锦衣卫的司法权。

明成祖入主南京后为了迅速消灭敌对势力,恢复了锦衣卫的特务职能。锦衣卫侦察、逮捕、审讯、判决一条龙,工作效率非常高。但明成祖尤嫌不足,又成立了东厂。

东厂成员是宫中的太监。因为新组织的总部设在皇宫东门外,所以叫东厂。“厂”的本意是指成片的房子。

东厂的职责是“访谋逆妖言大奸恶等,与锦衣卫均权势”。它的主要任务是“访”。东厂派人在各衙门坐班,监视各级官员的一举一动和社会的风吹草动。一旦发现谋逆迹象,东厂立即下手抓人。东厂一般不负责审讯,让锦衣卫审讯,但有权听审,监视锦衣卫的工作。东厂的地位比锦衣卫高,权力比锦衣卫大。相比锦衣卫,明成祖更信任东厂。

当皇帝的一般都信任太监。太监与皇帝朝夕相处,知根知底,有一定的感情基础。再者,皇帝相信太监比一般人抗腐蚀能力强,不容易被收买。

首先,女色对太监不起作用。他们已经被“一剪梅(没)”,性贿赂对他们不好使。

其次,钱财也对他们没什么诱惑力。他们积攒再多的钱财也没有子孙继承,要那么多钱干嘛?

其三,他们直属皇帝管辖,只有皇上可以决定他们的生死,所以他们也不惧外人威胁。

总之,太监软硬不吃,油盐不进,威胁利诱全不惧,尤其不怕美人计,是防贪拒腐的好干部。

有拒腐模范帮皇帝盯摊,皇帝自然可以高枕无忧。

但实际上太监身体的残缺影响了心理健康。他们一旦掌权会激发起比常人更大的贪欲。他们知道自己被人看不起,但权力可以让那些看不起他们的人对他们奴颜婢色。权越大,色愈恭,礼愈至。这让宦官的心理得到满足。

他们没有来生的指望,只能追求现世逞一时之快,对钱财的贪欲也比常人更甚。吃好喝好住好玩好,死了不冤。

另外,他们没儿没女不怕别人咒他生下孩子没PY,干起缺德事更少了顾忌。

总之,心底阴暗的宦官掌了权,与国与民都不是一件幸事。历朝历代的宦官之祸都证明了这一点。

但不管怎么说,有锦衣卫和东厂监控着朝里朝外,任何威胁皇位的风吹草动都会被明成祖在第一时间掌握。明成祖可以高枕无忧。

不过明成祖还是有一些隐忧。他一直担心建文帝流亡海外的的传闻是真的。

明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明成祖听信传言,认为建文帝并没有死,而是流亡海外。他要把他抓回来消除隐患,于是命令大太监郑和率领船队下西洋沿途查访,顺路显示大明王朝的国威、炫耀大明王朝的繁荣富强,吸引南洋诸国归附明朝。

明朝所说的西洋现在叫印度洋。首发l https://www. https://m.

1405年,郑和第一次出使西洋。

他率领的船队有两万多人、两百多艘船,其中最大的“宝船”长四十四丈、宽十八丈,约合长150米、宽60米,面积相当于一个标准的学校操场。这是有史以来中国乃至世界最大的船。

明朝的造船业非常发达,是中国古代造船业的顶峰。明朝的造船技术在当时遥遥领先于世界。只不过因为海禁政策,航海业、造船业逐渐萎缩,造船技术也没了发展,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

郑和浩浩荡荡出使西洋各国。挨个国家进行访问,代表大明皇帝对他们表示问候,赠送礼品,邀请他们在适当的时候访问中国,和中国开展经贸合作。

他第一次出使到达越南、斯里兰卡、印度等国,航行“十万余里”,历时两年。

郑和在明成祖时期六下西洋,到过越南、柬埔寨、泰国、马来西亚、印度、马尔代夫等一些南亚国家。在明成祖之后进行第七次,也是最后一次远航,到达了阿拉伯和非洲东海岸。但是不幸的是,郑和在这次回航时得病死了。

郑和七下西洋“为明初盛事”。其实何止明初,整个明朝都没几件能拿出来吹牛的事。郑和下西洋算一件,《永乐大典》算一件,都发生在永乐年间,也就是明成祖一朝。

不过,郑和下西洋作为海洋探险意义重大,作为促进中外文化、经济交流之举意义非常有限。

明成祖在郑和第一次下西洋的当年下令“禁民下海”,要求民间“原有海船者悉改为平头船”,也就是不适合海航的船。禁海令严重阻碍了中外的民间交流。郑和下西洋之后并没有带来中外交流的高潮。

郑和七下西洋其实只是明朝官方的经贸之旅。郑和的宝船载满中国的陶瓷、丝绸和铜币去海外换购明朝宫廷所需要的香料、染料、奇珍异宝、奇禽怪兽。郑和下西洋劳民伤财,对国内经济发展没有任何益处,相反是有害的。

不过用人不疑不代表明成祖不设防。他成立了两个特务组织监视群臣,一个是锦衣卫,一个是东厂。

锦衣卫是皇家警卫团,类似MZD时代的8341部队,部队编制隶属御林军但直属皇帝调遣。皇帝出行时锦衣卫簇拥左右充当仪仗兵,衣着光鲜,所以叫锦衣卫。明太祖扩大了锦衣卫的职能,兼管刑侦抓捕和监视群臣。锦衣卫因此又成了特务组织,兼有国民党军统的功能。

明太祖删节、明成祖重编的“四书五经”被推广全国。全国的思想被大一统。

一元化的思想不仅禁锢了人们的思想,也抑制了科学的发展。没有人敢挑战权威、突破传统,社会的进步因此停滞。同时代欧洲却在“文艺复兴”,号召思想解放。

1403年——1407年明成祖重编四书五经,修永乐大典,遣郑和下西洋。

明成祖将科考作为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很快,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

以大才子解缙领衔的几位精英成为明成祖的智囊团。明太祖在胡惟庸之后不再设宰相,并立为“祖训”。但皇帝的工作量太大,明成祖让解缙等几位翰林学士帮忙做一些文字工作,比方起草诏书什么的。有些不太重要的会议也让他们代表自己去参加。遇到拿不准的事情也和他们讨论一下。明成祖的本意是想设个秘书处,但后来的皇帝越来越倚重秘书处,秘书处就成了事实上的内阁。内阁分担了宰相的工作。

相对于明太祖猜忌群臣,明成祖还是比较信任手下。明成祖的大臣大多能在自己的位子上一直做下去,善始善终。

天坛、太庙也是明成祖修的。祭天、祭祖的场所是皇宫必不可少的配套建筑。

在修北京的同时,明成祖雄心勃勃要编修一部包含有史以来所有科目、所有类别的大典,也就是百科全书。于是以大才子解缙[xièjin]为首的三千文士搜遍天下所有典籍,苦干三年,终于修成两万多册,三亿多字的《永乐大典》。

阅读中华世纪谈最新章节 关注https://www.smrhm.com/article/68639.html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