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幻想小说网 > 其他 > 中华世纪谈

394,袁崇焕之死

  • 作者:笑谈正说
  • 类型:其他
  • 更新:2021-10-28 11:43:35
  • 字数:7306字

袁崇焕计划派人去皮岛“理饷”,也就是管理粮饷,遭到毛文龙的拒绝。毛文龙“恶文臣监制”,不愿受文官的监督牵制。袁崇焕对毛文龙起了杀心。

袁崇焕借口视察皮岛,过去就把毛文龙杀了。他有尚方宝剑,可以先斩后奏。

陕西民变爆发后,崇祯在应付辽东战事的同时,不得不分兵陕西。

国库空虚。为了凑齐军费,崇祯把内帑(皇家私人金库)都拿出来,并且变卖了宫中收藏的人参和金银器具。他自己使用木制或铁制的器具。妃子陪葬都以铜铁代替金银。

屋漏偏逢连阴雨,外患未除添内忧。

袁崇焕守辽东要从严肃军纪开始,不仅当兵的不听话要砍头,当官的不听话照砍不误。

崇祯最操心的是辽东战事。他上任后召见了闲赋在家的袁崇焕,商讨东北局势。袁崇焕在崇祯面前慷慨陈词,立下军令状保证五年之内收复东北。崇祯龙心大悦,破格提拔为兵部尚书兼蓟辽督师,让他全权负责关内外的防务,并赐尚方宝剑一把,允许他先斩后奏。

袁崇焕怀抱尚方宝剑走马上任,重赴辽东前线。

袁崇焕杀毛文龙是非常争议的一件事。袁崇焕给毛文龙列了12条该杀之罪,公之于众。这12条罪状包括拒绝文官监军、虚报战功、冒领粮饷、强娶民女、私自和外商贸易、给魏忠贤塑像、没能收复失土等。这些罪名数量不少,但罪不至死。

袁崇焕进入兵营时闹饷已被平息。宁远政府拿出所有的钱并且找商户借贷了一部分补发了欠饷。但袁崇焕要整顿军纪,不允许类似事情再次发生。

袁崇焕下令将领头闹事的人绑了砍头示众,并且发话下去:以后谁再敢闹事一律杀无赦。

比方说,毛文龙之死的DHS是不肯接受袁崇焕给他派的文官监军。袁崇焕说他专权独断。但是袁崇焕自己也不要监军。袁崇焕上任之初就跟崇祯提条件:要我干就得给我全权,不受任何人牵制。崇祯答应了他,并给他尚方宝剑,允许他“便[biàn]宜行事”。袁崇焕不要监军无罪,别人不要监军就是死罪,谁服气啊?毛文龙手里也有尚方宝剑,也有“便宜行事”的权力,怎么就犯了该杀的罪呢?

袁崇焕指责毛文龙为魏忠贤立塑像。其实袁崇焕也为魏忠贤建过生祠(给活人建的纪念堂)。魏忠贤当权时,给魏忠贤拍马屁的人多了去了。袁崇焕上奏折时吹捧魏忠贤是“稷契夔[kui]龙”(尧舜时代的名臣)。

他说毛文龙镇守皮岛8年也没能收复东北失土。以当时的条件,毛文龙能守住皮岛就不错了,收复失土勉为其难。并且,虽然说毛文龙没能收复失土,但他在北面牵制住金兵,使金兵有后顾之忧不敢放胆南下。毛文龙这也是有功的。

袁崇焕一到宁远就碰到军营闹饷。当兵的好几个月没领到工资了,聚众闹事,绑了宁远的巡抚和总兵(相当于军分区司令)。这事不及时处理很可能会酿成兵变。袁崇焕没进官衙直接就奔了兵营。

1629年,皇太极倾巢出动南下侵明。

后金这些年一直在不断扩充军队。皇太极把降服的蒙古人和汉人编入军队,建立了蒙八旗和汉八旗。金军数量已经达到数十万人。

皇太极南侵不敢碰袁崇焕,而是绕过山海关,取道蒙古长途奔袭北京。袁崇焕闻讯大惊,急忙亲率骑兵驰援。他在蓟州截住皇太极。皇太极见袁崇焕来了,马上绕道向西而走。

西边是北京。袁崇焕马上意识到皇太极是打北京的主意,急忙率兵抢先一步来到北京。袁崇焕前脚到,皇太极后脚来。京城震惊,都骂袁崇焕引狼入室。

朝野都知道袁崇焕跟皇太极私自议和的事。虽然袁崇焕说他是假议和,但仍打消不了朝廷对他的疑虑。前线将领的任务是打仗,没有权力议和,瞒着朝廷和皇帝私下跟对方接触便有通敌的嫌疑。

这回皇太极“跟着”袁崇焕杀到北京,人们马上联想起袁崇焕跟皇太极私下议和的事,都说袁崇焕跟皇太极串通,想让皇太极以武力逼迫明朝同意议和。

崇祯也开始怀疑。另外,袁崇焕不经请示便自作主张把边镇部队拉到京城,这也让崇祯心里犯嘀咕。

袁崇焕不知道这些事,到北京后禀报皇上说要我要带兵进城,让长途跋涉的将士们好好歇歇脚。

通常情况下,勤王部队不进城,在城外作战。袁崇焕要求带兵进城更加让崇祯疑心。

崇祯一口拒绝。你把敌人领到家门口还不算完,非得领进门啊。你们是哪头的我还不知道呢,谁敢让你们进门?

崇祯只允许袁崇焕一个人进城。他把他叫进皇宫好言勉励,没有半句责备之语。大敌当前,用人之际,崇祯不能不讲究一下策略。私自议和以及金兵入关等问题等打完仗再说不迟。

金兵在北京城外肆意烧杀抢掠。袁崇焕依城防守,不为所动。受害百姓迁怒于袁崇焕,互相传唱歌谣:“投了袁崇焕,鞑子跑一半”。意思是只要朝廷把袁崇焕投入监狱,鞑子兵不战自退,直言袁崇焕通敌。

大同总兵满桂、宣府总兵侯世禄等勤王部队陆续赶到北京,和袁崇焕一起在城外布防。

金兵将北京四面围住,发动强攻。明军和金军展开大战。首发 www..

依靠城头炮火的支援,袁崇焕以少胜多击退了皇太极凶猛的进攻。战斗中袁崇焕亲自率兵作战,铠甲上中的箭象刺猬一样,并且险些死在金兵的刀下。

袁崇焕死战击退金兵,取得了北京保卫战的胜利。

金兵向东撤走。一个被金兵抓获的宦官趁乱逃走,回到皇宫。他向崇祯报告,说他在金营听人说,皇太极此番前来是应袁崇焕之约。

宦官不知道这是金人的反间计。金人故意说话让他听到,然后偷偷放走了他。

崇祯信以为真,让人把袁崇焕叫来。

袁崇焕面见皇上。崇祯劈头盖脸质问他:你为什么不请示不汇报就擅杀毛文龙?金兵为什么能够长驱直入杀到北京?

“崇焕不能对。”袁崇焕无言以对。不知道袁崇焕是被问蒙了还是理亏。

崇祯认为袁崇焕是默认了指控,大喝一声:来人啊,把“欺君通敌”的袁崇焕给我抓起来。

袁崇焕立即被押人锦衣卫大狱。

袁崇焕被抓,手下将士人心惶惶。袁崇焕手下大将祖大寿担心受到株连,率兵东去,攻破山海关,北上锦州。

崇祯大惊,急忙让袁崇焕在狱中写信召回祖大寿。崇祯命人转告祖大寿,希望他立功为袁崇焕赎罪。祖大寿得信后率军返回山海关。

皇太极撤离北京还没走远,听说袁崇焕下狱、祖大寿北返,立即带兵杀了一个回马枪。

金兵再次强攻北京。祖大寿带走了战斗力最强的辽东部队,第二次北京保卫战险象环生。满桂兵败,战死沙场。

但是皇太极击败勤王部队后没敢进攻北京城。因为明军的增援部队从四面八方赶往北京,金兵南下途中攻陷的城池已经陆续被明军收复。皇太极担心后路被断,放弃攻城,率军一路又杀了回去。

北京侥幸逃过一劫。

再说崇祯把袁崇焕下狱,一直没想好怎么处置袁崇焕。

阉党残余恨内阁大臣钱龙锡主持追查阉党,想借袁崇焕案搞倒钱龙锡。钱龙锡是袁崇焕的举荐人。阉党便指责钱龙锡跟袁崇焕是朋党,对袁崇焕擅杀毛文龙、私自议和事先知晓但隐瞒不报。

崇祯最恨结党,尤其是朝臣跟边将互相勾结,下令将钱龙锡下狱。通过审讯,锦衣卫上报钱龙锡“私结边臣,蒙隐不举”罪名成立。崇祯下令处死袁崇焕,将钱龙锡判了个死缓。

袁崇焕案引起朝内连锁反应。曾经支持过袁崇焕的人被追究连带责任。内阁大换血,引发各派势力内斗。各种党派势力又开始角逐朝廷。朝廷又乱套了。

崇祯从此不再相信将军们,往军队派宦官监军,监视军队的一举一动。宦官势力在魏忠贤倒台后重新崛起。

毛文龙死了,皇太极摆宴庆贺。金兵但凡南下攻明,毛文龙必出来活动,让金人心存顾忌。现在好了,金人没了后顾之忧。

皮岛上的明军人心散了,替毛文龙寒心,不愿为袁崇焕卖命。

如果崇祯杀袁崇焕是自毁长城,袁崇焕杀毛文龙也是自毁长城。大敌当前,本是团结一切力量抗敌的时候,他们却在那里窝里斗。

袁崇焕杀了毛文龙的消息传到北京。“帝骤闻,意殊骇,念既死,且方倚崇焕,乃优旨褒答”。袁崇焕是二品,毛文龙是一品,级别比袁崇焕还高。毛文龙因为在东北立下无数战功被皇上封为太子太保、从一品。这虽然只是名誉衔,他的实职只是总兵,但毕竟是朝廷大员。袁崇焕说杀就杀了,也不打招呼,这不能不让崇祯感到震惊。

1628年——1630年崇祯帝以袁崇焕为帅防御后金。后金偷袭北京。崇祯疑袁崇焕通敌,杀之。

最要命的是,袁崇焕使别人误解是皇帝要杀毛文龙而不是他自己。他杀毛文龙时把皇帝赐给他的尚方宝剑亮出来,一剑砍掉毛文龙的头。用皇帝的剑杀人,这不跟借刀杀人一个意思吗。把坏事推到皇帝身上,嫁祸于人,崇祯能高兴吗?

但人已经死了,说什么都晚了。现在手头可用之人只有袁崇焕,崇祯还指望袁崇焕五年收复国土,只能接受既成事实。

但崇祯在心里给袁崇焕记下一笔。

崇祯即位后着手纠正前朝弊政,撤除了百姓痛恨的矿监税吏。但对于横行于世的贪官污吏和愈演愈烈的贪污腐败,他却没有勇气和能力根除。对于长期以来的财政拮据,他也想不出好办法解决。

别看皇帝穷得叮当响,他手下的臣子个个富得流油。李自成打进京城后搜刮了七千万两白银。这些钱要放到辽东,打个十年八年也用不完。

阅读中华世纪谈最新章节 关注https://www.smrhm.com/article/68639.html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