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幻想小说网 > 其他 > 中华世纪谈

441,武昌起义

  • 作者:笑谈正说
  • 类型:其他
  • 更新:2021-10-28 11:43:42
  • 字数:7548字

花名册上的人还有很多。瑞澂犹豫是都抓呢,还是算了呢,一时拿不定主意。当时新军里有三分之一的人参加了文学社和共进会。新军司令担心激起兵变,建议烧毁花名册,不予深究。瑞澂采纳了他的建议。

但是此时军营里已是人心惶惶。有传言但凡跟革命党沾边的都活不成了,别说革命党,就是剪了辫子的人都会被连脑袋一起剪了。

武昌起义的领导者是湖北共进会、文学社两个革命团体。

共进会是中国同盟会的成员,尊孙中山为总理。

武汉的军队被调走镇压四川的“保路运动”,城防空虚。武昌的革命党人趁机发动起义,占领了武昌。

文学社和共进会的头目先后被抓、被杀。蒋翊武和孙武侥幸逃脱。

孙武领一帮人研制炸弹,准备炸死湖广总督瑞澂(澄)。

一个家伙叼着烟进来看热闹,随手把烟头扔进一个铁缸里。没想到铁缸里有火药,“轰”地一声,正埋头做炸弹的孙武成了黑脸的包公。大家看到孙武被烧伤了,顾不得其他,赶紧搀着孙武去了医院。

那时很多人受西方文化的影响都剪了辫子。新军里文化人多,剪辫子的更多。

起义计划于是暴露。

官府在指挥部搜出一本花名册,整个组织架构、人员都在上面。湖广总督瑞澂下令按名单抓人,先抓头目再说其他。

想跑是跑不了了。营门关闭,连请假都不允许。

大家就想与其束手待毙不如拼死一搏。终于有人喊了一嗓子:再不动手,更待何时?他们在群龙无首的状况下自发暴动,打响了起义的第一枪。

造反士兵首先扑向军械仓库去抢枪支弹药,随后涌向总督府和司令部。

他们走了。外面的巡警听到动静进来了,一看屋里摆着一堆炸弹,立即明白是怎么回事。

1911年是农历辛亥年。推翻满清统治的大革命被称为“辛亥革命”。武昌起义被称为“辛亥首义”。999中文更新最快 手机端:https:/wap./

武昌起义不但拉开辛亥革命的序幕,也拉开了中国资产阶级大革命的序幕。后来国民党政府将10月10日定为“国庆节”,俗称“双十节”。

武昌起义后,清政府急忙派兵去武汉平叛。南方各省的兵力都调去四川,只能从北方派兵。北方战斗力最强的就是袁世凯的北洋军。

袁世凯最初在天津小站搞练兵试点,训练新军。李鸿章死时向慈禧推荐了袁世凯,说这个人能接我的班。慈禧二话没说就任命袁世凯为直隶总督和北洋大臣。

北洋大臣又叫北洋通商大臣,负责河北、山东、辽宁三省通商、洋务、海防、关税及军工企业。

袁世凯一跃成为汉人大臣里权力最大的人。

朝廷向全国推广袁世凯训练新军的经验。袁世凯将他培养的新军将领派往各地训练那里的部队。北方六镇(军区)有五个是受他的掌控。他旗下的部队被称为北洋军。

醇亲王上台后忌惮汉人掌握军权,明升暗降收了袁世凯的兵权。袁世凯索性辞职回家钓鱼。

醇亲王让满人大臣荫昌挂帅指挥各路兵马镇压武昌起义。

荫昌调北洋军冯国璋部南下。但冯国璋根本不听荫昌的指挥,暗中请示袁世凯。袁世凯告诉冯国璋:慢慢走,等等看。

袁世凯对满人打压汉人心怀不满,同时内心多少倾向于革命党,不愿替满清镇压新军弟兄。

北洋军磨磨蹭蹭走到湖北,再不愿往前走。冯国璋按兵不动,百般拖延。

清廷无奈请只能去袁世凯出山,封袁世凯为湖广总督。袁世凯原来是军机大臣相当于内阁总理一级,哪能看上湖广总督一衔,借口脚疼走不了道,不去。

这时的国内形势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南方各省响应武汉军政府纷纷宣布独立,脱离清廷。

跟上次李鸿章挑头东南自保不同,这回南方是实打实的宣布独立。

武昌起义的示范作用太大了。就那么几个人、几条枪就能轻而易举地占领了整个武汉,这让人看到革命力量多么强大、清王朝多么不堪一击。各地革命党人立即行动起来。

湖南新军在共进会的组织下宣布起义,杀了军政首脑,成立军政府。随后江西、陕西、山西、云南等省的新军也先后宣布起义,并且在起义成功后宣布独立。

山西的阎锡山、云南的蔡锷当时都是新军的标统(相当于团长)。他们跟当地同盟会联手发动起义。

咨议局和帮会也掺和进来,上海、浙江、广东、广西等十省也先后独立,并且联手拿下满人势力相对较大的南京。

咨议局是为推行君主立宪设立的省一级的议会,搁现在应该叫“省人大”。南方各省咨议局在武昌起义前一年曾集体进京请愿,要求尽快立宪组阁。朝廷于是搞了一个满人内阁糊弄他们。南方非常不满,这回得到了发泄的机会。

江苏、广西咨议局怂恿当地巡抚宣布独立,脱离清廷。

帮会在南方势力很强。比较有名的有天地会、哥老会、青帮、洪门等。

帮会搁现在叫黑社会,但在当时虽不能说白也不能算黑。比方上海滩有名的帮会洪门,是打着“反清复明”旗号的地下秘密组织。上海滩另一个有名的帮会青帮,起源是漕运工人的互助组织,有点像工会、行会的意思,不强调反清复明但支持反清复明。有句话叫“红花绿叶白莲藕,三教原来是一家”,说的是洪门、青帮、白莲教从反清复明的角度来说都是同一个战壕的战友。

出于反清目的,各大帮会都支持革命党。很多帮会成员加入革命党。同时也有很多革命党人加入帮会。帮会和革命党也是同一个战壕的战友。

孙中山加入了致公堂。他闹革命、搞起义,很多时候是依靠帮会的支持。

同盟会骨干陈其美是上海青帮老大,在辛亥革命爆发后率领青帮弟兄在上海起义,占领上海,宣布上海独立。

陈其美的手下蒋介石先加入同盟会,后加入青帮。在辛亥革命期间,他奉陈其美的命令率领敢死队参加浙江起义。

在革命党、帮会、咨议局等各种反清势力的推动下,内地十八省有十五省先后宣布独立。

内地各省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倒掉,让清廷看傻了。不过一次小小的兵变而已,怎么会引起这么大的连锁反应?

内地十八个省,转眼只剩下三个。北京周边只有直隶(河北)、河南两省还在清廷的控制之内。

隶属直隶的滦州(河北唐山滦县)新军发动兵谏。他们截住天津运往湖北前线的军火,以最后通牒的形式告诉朝廷不能打,应该坐下来谈。朝廷如果能在组阁立宪方面表现出足够的诚意来,武昌起义不解而解,国家也不会分裂。

滦州新军就守在北京家门口,说打就能打进来。醇亲王吓坏了。

袁世凯也积极运作,要求清廷改剿为抚,实行君主立宪。

迫于各方压力。醇亲王答应改组内阁,让袁世凯做内阁总理,罢免了皇室宗亲和盛宣怀,取悦各方势力。

袁世凯如愿做了内阁总理,脚也不疼了,欣然上任。不过当前的形势,南方宣布独立,他只是北方为数不多的几个省的总理。这几个省能不能保住还两说呢。

袁世凯权衡再三,决定边打边谈,以打促谈。他的北洋军虽然是全国实力最强的军队,但铺开了打半个中国也勉为其难。他试图通过攻打武汉显示实力,威慑南方各省,促使他们过来跟自己谈判,取消独立,恢复统一。

袁世凯一面督军攻打武汉,一面通过洋人跟南方联络,希望和谈。

洋人在武昌起义后宣布中立,不干涉中国内政。

袁世凯很快攻下武汉三镇的汉口、汉阳两阵。武昌虽然得到各方革命党的支持,还是抗不住北洋军的猛烈进攻。

南方各省一看这情况,各自独立一盘散沙会让人家各个击破,决定成立联合政府,抱团取暖。

各省代表齐聚南京。他们决定成立中华民国,也就是中华民主共和国。共和国不再要皇帝,取而代之的是总统。

17省代表通过选举。孙中山以压倒优势赢得选举,成为临时政府的大总统。

黎元洪不敢不从,被刺刀顶着哆里哆嗦地就任军政府都督。

起义军宣布独立,脱离清政府,成立自己的政府。他们通过电报把武昌起义的消息通告全国。全国为之轰动。旨在推翻满清统治的全国性大革命随即爆发。

瑞澂听到枪声,得知是起义军打过来了,第一反应是赶紧跑。他叫上老婆孩子从后花园的墙洞爬了出去,一溜烟跑到停在江中的军舰上。武汉被他扔给了起义军。

其实城里的军队并非都是起义军,只是群龙无首不知如何是好,只能跟着起义军跑。不肯参加起义的都被当场枪毙。

1911年——1912年武昌新军起义,内地诸省纷纷跟进宣布独立。清廷委任袁世凯为新内阁总理,率北洋军讨伐。独立各省成立临时政府,推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

起义军顺利地占领了武昌。清王朝已不得人心,汉阳和汉口的新军闻知消息群起响应。起义军一鼓作气又攻下汉阳和汉口,占领了整个武汉。

士兵们筹划着建立一个临时政府。但是谁当头呢?文学社和共进会的头死的死,跑的跑。起义军这里也是群龙无首。

有人建议推举他们的统领(相当于旅长)黎元洪做总督。这里就属他军阶高。可大家找到黎元洪的住处没找到黎元洪。有个人眼尖发现黎大旅长在床底下藏着呢。大家于是七手八脚把黎元洪拖出来,要求他参加起义就任大都督,否则就毙了他。

文学社是武汉新军里的一个联谊组织。新军的意思是新式军队,不仅使用新式武器,也使用新式的训练方法,招兵也招断文识字的人。在一群文化青年中间出现文学社倒也不算是稀奇的事。但实际上,文学社对外宣称探讨文学,实际上聚在一起探讨“兴汉排满,推翻专制”。

文学社和共进会在起义前夕宣布合并,在军营外设立了指挥部。文学社社长蒋翊武被推举为总指挥。共进会负责人孙武被推举为参谋长。

阅读中华世纪谈最新章节 关注https://www.smrhm.com/article/68639.html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