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幻想小说网 > 历史 > 我的人生恒河水

第098号 朗润圆

  • 作者:一弯残月
  • 类型:历史
  • 更新:2021-07-12 12:59:45
  • 字数:12362字

人年纪越大顾虑越多,小的时候有很多条条框框在约束着,只不过这个时候的条条框框是外在的。成年之后这些外在的条条框框不见了,但是内在的条条框框仍旧约束着人。所以我对你的思念只能寄托在文字之中,甚至每次跟你通信的时候我都有些紧张,我担心自己哪个字用的不合适,从而在无意间触犯禁忌。人与人之间相处,越是陪着小心,说明这两个人的交情越浅。越是那种完全放开的状态,说明这两个人的交情越深。当然这种看法也不是绝对的,从另一个维度考察一个人对你不是很重要,你在面对他的时候就会完全放开,当你面对一个对你特别重要的人,你很自然的就会陪着小心。所以人经常因为言语不慎而得罪自己的配偶,而跟朋友说话的时候,则不必有这样的顾虑。前面我对朗润圆三个字的解释其实是非常贫乏的,但我觉得这三个字用来形容你正合适。最近在社交网络上看到你的踪迹越来越难了,这无疑加剧了我对你的思念。

我们两个人之间的起点是那一次相视而笑,而我们的终点是什么呢?难道我们的终点是一个模糊地带,或者是一个音符逐渐减弱的过程,以至于我也不能确定到底是什么时候那个音符终于停止了振动。朗润圆三个字听起来有一种优雅、清静、高贵的感觉,其实现实生活中真的有一个朗润园,在某著名学府里面。很久以前,这是大清一位亲王宅邸里面的园子。小的时候对于贵贱有序这四个字是非常厌恶的,其实这社会上凡是贵人就特别期待贵贱之间能够有一条非常清晰的界限。而像我这种出身寒微的人则希望二者之间的界限越模糊越好。现在我的想法有了一些改变,不是相较以前我变得高贵了,而是说随着承平日久,贵贱之间的界限势必会变得越来越清晰,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所以未来我要习惯于自己,是一个寒人,而不是每天利用一些模糊地带来骗自己,试图让自己以为自己还是什么高人。

对于我们生活在北洋的人来说,岛国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存在,一方面它给我们带来了无穷的灾难,一方面我们也从岛国看到了一种叫做文明的东西。我知道我的话可能会引起一些人士的不满,因为他们只要提到岛国,就会想起那些沉痛的记忆,这些记忆会唤醒人们藏在心底的恨。我曾经说过,世界总比人们以为的样子要复杂一些,一方面我们在面对岛国的一次又一次的惨败,被羞辱、被屠戮、付出难以承受的代价,一方面我们的留学生像多年以前的遣唐使一样来到那个地方,希望带一点有用的东西回北洋。在这群人当中,很多都变成了日后的栋梁,这些人在北洋的历史进程当中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一个蕞尔小国能够完成那么大的转变,产生那么大的影响,而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北洋,却在强人的铁蹄之下痛苦挣扎。

我觉得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我们因为自大而拒绝学习,而他们没有那么沉重的历史包袱,随时可以放下自己的过去,向域外的文明学习。这让我想起了历史上一个著名的王叫做赵武灵王,武和灵是谥号,克定祸乱曰武,不勤成名曰灵。赵武灵王是历史上的一代雄主,同时也是一个非常昏聩的王。这似乎是完全矛盾的两个评价却出现在了同一个人的身上,充分的体现出了赵武灵王这个人的复杂性。说他武,莫过于一个著名的历史事件叫做胡服骑射。为了方便骑士,他选择放弃中原的服饰,着胡服训练士卒,最终赵国军队建立了赫赫武功。但这个人也有非常严重的问题,他早早的就把幼子扶上了君位,自己被称作是主父,之后又打算把赵国一分为二,最终在沙丘宫落寞的死去。东周历史其研究价值非常的高,里面的历史教训可以给后来人提供诸多的借鉴。而我在这里提到赵武灵王,主要是想说一下胡夫齐射的故事,这个故事就好比岛国曾经取法西洋的经历。

亲爱的美纱女士:

这封信我用了朗润圆三个字作为标题,那这封信的前半部分,我完全没有提到这三个字,其实我是故意的。我不知道提到这三个字,你到底是什么样一种感觉。这三个字其实是我用来形容你的外形的,朗是指你的皮肤和眼睛非常的明亮,润指的是你的眼睛和皮肤像水一样,圆指的是你的外形很饱满。总而言之,你让我非常的感动。每次我看到你的照片,我都觉得自己经受了一次洗礼。回忆我们两个人共同的过去,那些往事让人感到温暖,却又让今天的我格外伤感。因为我不知道我们什么时候能够重逢,有时候人会有这样一种感觉,只要有足够的愿力,两个人就能够见面。可我又有这样的顾虑,如果我不过一切来见你,对于我而言是不是得体的?对于你而言是不是一种冒犯?

但如果天下初定、人心思安,每个人都盼望着过太平日子,如果在这个时候,君王还在那里拼命的折腾。最终一定会让百姓失去耐心,乃至于天下皆反。道家思想用一个字概括就是柔,而法家思想用一个字概括叫做刚。刚柔作为两种手段可以灵活使用。他们只是方髪论,不是世界观。在世界观的层面,在价值观的层面,道家和法家是一致的。法家的目标和道家的目标是一样的,按照法家的设想,律法就如同万丈悬崖,没有人试图靠近他,每个人都按照规则行事,这难道不是道家所崇尚的无为而治吗?很多人过于看重老子所说的小国寡民,那是这些先生们只看重字面意思,听不到弦外之音。这里所说的国是诸侯国,如果天下的诸侯国都很小,如果天下之民都是寡民,何为寡民?一家一户就是寡民,如果以血缘为纽带形成庞大的宗族,这就不是寡民了。

商鞅在变法的时候曾经做过一件事,把各个宗族打散,强行要求百姓分家。这难道不是把群民变成寡民吗?老子没有见过郡县制,就算他那个时代出现了这样的雏形,可能也没有引起它的注意。所谓小国寡民的核心在于,强天子,弱诸侯,强官弱民。他对于人口流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态度是消极的,因为人只要见过世面了,心就会变大,想法就会变多,就越来越会算计,这样天下就很难治理了。在这里必须说清楚老子的心,不是向着百姓的,而是想着天子的。当然他也不是为了满足天子个人的需求,而是希望维持一种秩序。当时老子自认为他的想法没办法执行,所以乘着青牛西出函谷关,消失在黄沙漫漫之中。当然也有一种说法,在西出函谷之后来到了终南山,据说有一个地方叫楼观台,那是老子当年讲学的地方。

美纱,如果我出现在岛国,我们有见面的机会吗?你其实不用回答我,我也能猜个大概。只要我们能够保持通信,我就很满足了。现在我过着非常无聊的生活,但是也过得比较清闲。有一首诗是这样写的:铁甲将军夜渡关,朝臣待漏五更寒。山寺日高僧未起,看来名利不如闲。我虽然对于名利非常的仰慕,却从来没有什么实际的行动。曹雪芹为了著一部《红楼梦》花费十年的时间,以至于说:自自得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而我在八年的时间完成八部长篇小说,绝对不敢说,自己自自得来皆是血。在我看来里面注水的成分非常大,很多都是没话找话凑字数。要说一天六千字,一年凑出二百多万字是一部好的作品,以我的能力,这根本就不科学。

三代的礼仪虽然看上去有很多不同,但有一个核心是一样的,就是试图建立一种秩序,并且持续的维持它的运转。老子和韩非处在不同的时代,面对不同的环境,产生的认知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就是强天子,弱诸侯,强官弱民。韩非在他的书里说的很清楚,人们之所以敢触犯王法,是因为他们相信自己不会被抓到,或者即使被抓到所获得的利益也足以抵消所受到的惩罚。在这种情况下,谁能把王法当一回事呢?如果律法密不透风,如果执法的人如同霹雳。法就像是万丈悬崖一样,你只要靠近它,就能够感受到刺骨的寒意。在这种情况下,势必人人守法,天子还有什么可焦虑的呢?百姓也能够从中获益。比如商鞅在最初推行新法的时候,有一批人是非常反对的,可执行了一段时间之后,秦人大悦,为什么会大悦呢?其实在日常生活当中,敢于触犯刑律的人大多是一些强人。有时候法不在于是否严苛,而在于是否公平。

老子的愿望可以通过韩非的方法来实现,而且事实告诉人们,相对于韩非的看法,老子的主张(在这里所说的老子的主张不是世界观,而是方髪论,就是那种用柔性手段处理问题的方式)并没有过时。刚柔作为两种处理问题的方式,并无优劣之分,只要在合适的时机选择对的方式,就能够产生好的效果。岛国那种学习的精神是非常令人钦佩的,如果北洋的人也能够具备这样的精神,不把自己看得过于了不起,明锐的观察世界各个角落的动向,发现好的东西就立刻学习。李斯说过这样的话,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江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文明也是一样的,大国只有谦下,才能形成万流归海的声势,才能真正让我们有机会看到盛世的景象。无论是对人还是对一个文明实体,谦都是非常吉利的,周易一共有六十四卦,只有谦寡是六爻皆吉。

明年如果兑现了十年之约,我的人生将又一次启航,一个旧的阶段结束了一个新的阶段,即将开始。我曾经短暂的想象过,要不要考一个导游资格证?但像我这样的人能够带一个团吗?如果不能考这个东西干什么呢?如果仅仅作为兴趣了解一下,似乎也是可以的。我也提过,我打算买一本有关市场营销学的教材,我想掌握一点这方面的知识,我希望自己具备一点这方面的才干,但我觉得我一定没有这方面的天赋,因为很多善于经商的人,并没有接触过市场营销学。我了解了这种东西,只是明白了一些原理,能够解释生活当中遇到的一些现象,至于怎么推销产品,我仍然两眼一抹黑。天赋对于一个人是非常重要的,我的天赋到底在什么地方呢?同时还有一个问题,非常的关键就是勤奋和贵人扶持,人只有在对的事情上勤奋才有用,如果在错误的事情上勤奋,反而会造成巨大的浪费,白白的消耗了自己的心血和精力,真是何苦来哉!

随着年纪越来越大,大概是不会有什么贵人来扶持我了吧!省城南门对面有一个厢子庙,我几次进出,好几次我想要不要抽一签呢?最终都放弃了。归根结底是我不相信签是准的,白白的花了钱自己骗自己,到底是为什么呢?不过人就是这样,有时候就是需要编一个东西来勉励自己,大多数情况下是不能实现的,万一老天开眼,实现了天上所说的内容,这个人就会拿出部分积蓄作为香火钱布施给寺庙。我这一辈子要说一点坎坷都没有,这是假话,要说一辈子有多顺当,也绝对不是真话。我就像是股市里面的垃圾股,一直在那里趴着,似乎永远不会有起飞的那一天。作为这只垃圾股最后的持有人要不要把它抛掉呢?所有的人做到这一点很容易,唯独我自己很难。很多想要轻生的人站在楼顶上总是要迟疑一阵儿,不会马上跳下去。

而我却从来没有想过站到那儿去,我这个人软弱到这个地步,还有什么可取之处呢?假如有一天我变成一个很老很丑的人,牙齿更黄,头发更少,皮肤更糙,人变得越来越焦躁、喜怒无常,也许不用别人讨厌我,我自己就已经嫌弃死了。上天如果真的可怜我就在我还能勉强维持体面的时候把我带走吧!美纱,我之所以敢说这种话,是因为我相信我们没有见面的机会了,一些看不见的东西把我限制住了,相信你也是如此。我会非常虔诚的为你祈祷,希望上天护佑着你一直走下去,走向更加光明更加美好的未来。我会守护着你留给我的这些信件,在以后悠长的岁月里,在无数个梦里,你一直都在。你知道我对于历史有一种情感,虽然我相信我的历史知识远远不够,可我还是喜欢发表各种看法。

三代的王所处的环境不同,对事物的认识,看问题的角度也不同。夏后氏因为经历过大禹治水,深感物资之匮乏,为了让对资源的使用效益最大化,他们习惯于集中力量办大事,习惯于过简朴的生活,所以夏礼的特点是简单朴实。而殷商时代的王自认为凭借鬼神的保佑而得天下,所以在殷商时代,人们的生活似乎都是围绕着鬼神来展开的。所以殷礼非常的繁复精致,无一处不在体现着对鬼神的重视。而周礼的特点是对人非常的重视,在周人的眼里,大大小小的祭祀不是为神服务的,而是为人服务的,祭祀神鬼是为了教化人群。今天的人们也有这样的说法,烧纸也好,办丧事也罢,都是为了给活人看,一个风光的葬礼对死去的人是没有什么用的。

新丰九年四月初八

道家和法家是一体两面,加上儒家是不是可以称之为三位一体呢?华夏文明对于秩序感有一种执念,当秩序被打乱的时候,也是我们最痛苦的时候,当秩序能够健康运转的时候,就是我们史书所记载的治世盛世。当秩序在运转过程当中出现各种问题的时候,各种混乱的种子开始落地萌芽最终酿成大祸。周朝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王政时代,第二个阶段是霸主时代,第三个阶段是战国时代。王政时代和霸主时代,天下只有一个王,当然在霸主时代也有所谓楚王和吴、越王,但是楚王和吴越王心里也承认,只有周王才是真正的王,他们不过是想做霸主而已。到了战国时代就不同了,秦孝公有包举宇内,并吞八荒之心,有新王取代旧王之一,而有同样想法的恐怕不只是秦国。在战国的时候僭越成风,从过去州王作为独王,变成了群王,这个时候的周天子,虽然可以勉强保有社稷,但在四海群雄之中,他微小的人们几乎看不见他。

在落魄了二百二十年之后,周王室终于丢掉了社稷。新王终于取代旧王,人们又一次回到了王政时代。只不过这个时候的王使用了前所未有的称号,不再是王,也不是帝或者皇,而是皇帝。秦人在碑记当中写的非常清楚,在秦以前,那些先王所控制的土地不出中原,而大秦所控制的土地超出先王数倍不止,所以他有什么理由不骄傲呢?秦制影响非常深远,汉朝初年,虽然有很多非秦之论,不过是基于这样的一种认知,既然刚猛之术不适用,转而用宽柔之术治天下。最终天下大治,刚猛之术,只为乱世谋天下。宽柔之术,只为治世守天下!其实在汉景帝的时候,天下就出了问题,有人指出需要用儒术正人心,儒术不是治天下之道,而是整人心之学,或许有人说,难道治心不是治天下吗?如果你说这是治天下的根本,这也能讲得通。

二候,蚯蚓出;蚯蚓阴物也,感阳气而出。

此致

敬礼

你的朋友陶唐

话说岛国的关门被西洋人用火炮给轰开了,这个时候的将军没有攘夷之法,于是一些人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情头了将军,岛国又一次迎来了王政时代。而这个时候的国君就如同历史上的赵武灵王,下令全面学习西洋,包括服饰礼仪各个方面。最终岛国终于凭借着一己之力来到了文明的前沿,而当时的北洋却被传统压抑的喘不过气来。要说传统应不应该被尽数废弃,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可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如果不能打破当时人们的思维定势,就没办法走出旧时代,来到新时代,那就没有办法冲到文明的前沿,就会一直处于落后挨打的境地。真是见鬼,我怎么跟你说了这么些东西,相信你对这些也不会有兴趣。我的意思只是说,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人只有不断的倒空自己,才能不断的学习新的东西。

人到底应该怎么认识法家思想和道家思想呢?法家思想带领人们走出了旧时代来到了新时代,所以很多人把法家思想看作是当时的曙光。可随着时代继续往前发展,人们对法家思想的认识却不是这样。特别是在汉朝的时候,人们在向历史发问的时候,会习惯性的批评秦制批评商鞅。后人在谈论商鞅的时候,用了一个词叫做作法自毙,就是制定了非常严酷的刑法,最后害死了自己。其实秦人特别是秦始皇,包括李斯,并没有真正掌握法家的精髓。其实法家和道家思想是相通的,是一体两面。很多人都听说过一个说法,叫做乱世必用重典。如果是处于战国这样的乱局当中,所有的秩序都不存在了,在这种情况下只有使用霹雳手段才能够重建秩序。很多人都知道曾文正公有曾剃头的称号,难道他真的那么喜欢削去人的脑袋吗?只是当时局势大乱、秩序全无。非如此秩序无法重建,非如此不能打造成一支具有钢铁纪律的武装。

阅读我的人生恒河水最新章节 关注https://www.smrhm.com/article/68982.html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