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幻想小说网 > 历史 > 我的人生恒河水

第116号 滥觞

  • 作者:一弯残月
  • 类型:历史
  • 更新:2021-07-12 12:59:55
  • 字数:12320字

在这一段时间里,我的脑袋里非常的混乱。一方面是自己的思考变得杂乱无章,另一方面工作当中也是状况百出。现在已经进入了洋历六月,未来将会进入最忙碌的一段时间。这些让我感到恐惧,因为我知道一些疾病将为我以后埋下无穷的隐患。我在文学方面所做的事情没有任何起色,也许我这一生只能玩一点个人化的东西。没办法这就是命,让我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一篇五百字的七言古诗是不可能的。我需要一整天的时间,并且是在不被打扰的情况下。即便如此,我也不能保证从自己手底下流出的东西一定是好的作品。我现在脑袋里乱的像是一坨浆糊,所以我说出来的话也是前言不搭后语。可我还是要咬着后槽牙,继续对你表达。我希望有一天我们能够建立一种默契,不管我说的话听起来是多么的杂乱无章,你都能够听出弦外之音。

我知道这样的要求对你来说实在是太过分了,但是这又有什么办法呢?眼下我的朋友寥寥无几,你是我的朋友之一。今天上午的时候,我把《秦始皇本纪》又读了一遍,有些文章读一遍,你不能够记住其中的内容,多读几遍,能够记下的内容就会多一些。请以《秦始皇本纪》为例,读完第一遍之后,我几乎只记得一个题目,但这一次情况就不同了。同样是在这篇文章当中有一些相互矛盾的内容,一会儿说秦二世继位的时候是二十一岁,又有一种说法说秦二世继位的时候是十二岁。在我们的印象当中,秦二世是一个非常暴虐的皇帝,如果他是一个二十一岁的成年人,他表现出荒淫暴虐的特性是非常合理的。如果他只是一个十二岁的孩子,他能表现的多么荒淫暴虐其实是存疑的,一个乳臭未干的小毛孩子是极容易被人操控的。即便是当年十三岁岁的秦始皇也没办法掌握自己的命运,秦二世比起他的脑子差的太远了,他哪里有条件那么放纵自己呢?

昨天在去单位的路上,我忽然脑子里浮现出这样一个问题。其实这个问题我之前已经思考了很久。假如有人想要撰写上古历史是非常困难的,因为那个时候留下来的资料非常的有限。如果有人想写书记录今天的历史也是非常困难的,因为在今天这个时代,留下来的资料实在是太多了。你需要从诸多的信息当中选出重要的,在一堆被视为重要资料的当中,选出更重要的。不过在确保资料重要性之前,必须先确保它的准确性。班固在撰写太史公传的时候,对这位老先生给予了篇批评。他认为太史公重黄老而轻六经,由此可见,在汉朝的时候,人们能接触到的儒教经典是六经而不是后来的五经。所以《六经》当中的《乐》到底是什么时候消失的呢?昨天在看纪录片的时候,我忽然感到一丝悲伤。唐太宗是我非常敬重的一位天子,可他的陵墓却不能免于被盗掘。

当年温韬带着人要盗掘乾陵的时候,上天示警让温韬和他手底下的人不敢乱来。为什么上天不愿意出手保护昭陵呢?根据史书记载,到温韬把昭陵挖开之后,发现里边非常的豪华,还从铁箱子里发现了王羲之和钟瑶的墨迹,据说保存的非常好,跟新的一样,从那之后王羲之和钟繇的字在世上流传。由此可以推断,唐太宗的墓里应该没有太多的金银器,主要是一些书画作品。如果记载当中的钟繇、王羲之的作品都是真迹,我觉得唐太宗的墓掘开也没有什么值得同情的。这些东西原本就应该属于世人,你凭什么据为己有带到自己的墓里呢?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温韬这么做是对的,如果不是温韬所为,而是后来考古的时候被人们发现。我们将有幸看到钟繇和王羲之作品的真迹,至于这里边是不是包括王羲之的《兰亭集序》,那就只有鬼知道了。现在考古人士仍然在寻找唐太宗的玄宫入口,据说宋朝的时候曾经做过这样一件事,把那些已经掘开的帝王陵全部用土填埋。

亲爱的云女士:

中午的时候,那个围绕着采风活动建立起来的社群,有人更新了内容,活动从九点到十二点持续约三个小时,不知道为什么,我有一种感觉这一次采风活动也许只有其名并无其实。不过也没有关系,我之前就算是连假的采风活动也都没有参加过。今后有没有机会参加也说不好,而且对于这次活动上,我能不能有好的表现也说不定。我的最低要求是能够顺利的完成各项任务就行了,按照活动要求,需要在当天发表一篇三百字字的图文资料,这对我来说并不是很困难。但我如果想要把这篇东西做得更精致,就需要更多的时间,不过如果上天不给我这样的时间,我也没有什么怨言。我需要一种叫机会的东西,但我又有一种感觉,即使上天真的把机会塞到我的手里,我的表现也可能会让自己失望。

根据目前我接触过的资料,有关秦始皇感情生活的记载非常少。不过要说一点也没有,大概不至于。比如扶苏的母亲是谁?胡亥的母亲又是谁?始皇帝一共有多少女人,与他们之间的关系分别是怎么样的?始皇帝一共有多少子女?他的后人真的被胡亥一勺烩了吗?是皇帝在扶苏的面前就像是一位严父,在胡亥的面前却像是一位慈父。他大概怎么也不会想到他的子女有很多会死在胡亥的手里,由此可见,天是多么深不可测的东西。你能看到的,你能听到的,你能感觉到的,你通过逻辑能推测到的。都不可能是世界的全部,别人对秦始皇的评价大家都略知一二,那么秦始皇到底是怎么评价自己的呢?从统一最初的德兼三皇功过五帝,到他快要驾崩的时候是一样的吗?据我所知,晚年的时候唐太宗对自己的评价并不是非常高。他告诉儿子取法于上,只能得其中。希望儿子不要以他为榜样,而以尧舜为榜样。

不仅如此,他还在留给儿子的著作当中对自己诸多的过失逐一进行反省。我觉得这个时候他是非常真诚的,正所谓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我们谁也不知道他在临终的时候说了什么。现在也有一种说法,认为杀死扶苏让胡亥继位本来就是秦始皇的旨意。如果真的是这样,这也符合一部分人对秦始皇的想象,只不过这么一来,秦始皇就是亡秦的第一功臣了。有一段时间盗墓题材的影视剧在各大平台上密集播放,只不过影视剧里的盗墓贼一个个看起来非常的体面。他们倒不像是去盗墓的,而更像是去走秀的。有人对这种题材深恶痛绝,在我看来其实很好,有谁看完这样的影视剧真的去盗墓吗?大部分人只当它是娱乐而已。只有一小部分人那么认真,觉得这种题材的影视剧带坏了社会风气。

当然我们可以做另一种假设,就是赵高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就不断的用一些手段激发秦二世内心暴虐的心性,于是他的这一特征被不断的放大。赵高利用这一点,除掉了自己想要除掉的所有人。所以表面上是秦二世暴虐,实际上是赵高在篡逆。在已经完全控制局面的情况下,赵高到底有没有动过取而代之的心思呢?这个不好去推测,但他谋害始皇长子,之后又杀掉了由他拥立的秦二世。不管这个人有没有取而代之的心思,他都是货真价实的反贼了。同样是在这篇文章当中, 前面非常详细的记录了子婴杀掉赵高的过程,在文章结尾的时候又说秦王子婴车裂赵高。太史公为什么要这样记录?实在是令人费解。

我曾经看过一部电视剧叫《我才不会被女孩子欺负呢》,当时我看得很开心,看完之后进行分析。这部电视剧的目标观众就是那些女性观众,在这些女性观众当中突出了年轻女性观众。而这个电影电视剧的主要卖点就是男主角是一个流量非常大的明星,剧中大概有四位女生围着男主转。我觉得这部作品让男人非常的露脸,但这部戏部分细节的处置非常糟糕,特别是剧中两位男士吵架的戏。本来这两位男士看上去非常的成熟体面,即便是带着一点戏谑的成分,也应该做得更加精致一些。剧中两个人的辩论非常像我在创作的时候为了凑字数胡乱编造的。相比于影视剧,短视频平台上的作品同质化的程度非常高,大家都在相互模仿。相同的段子有一大群人在那里演,这玩意儿看多了,真能让人变成傻瓜。可即便如此,我还是没有办法下决心把它删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里边出现了我喜欢的元素,让我难以割舍。

以前的视频平台,看到的都是完整的作品。现在不一样了,每个人手里都拿着手机。拍出来的东西也就那么一点点,在镜头前扭两下就传上去。而且短视频平台非常过分的一点就是发明了各种特效,能把一个跟鬼差不多的人弄成仙女。所以我觉得指责短视频平台没有什么不对,因为即使指责它,它也不会因此而消失。既然如此又有什么可担忧的呢?不过也正因为如此,她的门槛非常的低。只要你长得体面,不管你拍出来的东西有多无聊,总有一堆人在那里围观。我曾经在短视频的平台上试过身手,发现自己在这方面的表现着实不佳。十年之约结束之后再看吧!假如我能够有好的表现,也算是让人感到欣慰的一件事,但我觉得这不可能。云,我会为你祈祷,希望你的每一个愿望都能够实现,希望你每一天都过得开心。不管我们今后的关系如何发展,我会在漫长的时间里持续的对你保持善意。

也许他接触的材料互相矛盾,于是他就把这种矛盾性呈现出来,让后人去求证。《汉书》当中有司马迁列传,结尾的部分评价太史公的时候,班固指出《太史公书》有很多错漏之处。我曾经说过,在我看来,司马迁实际上是一位儒家代表人物,他与自己的父亲司马谈的见解有所不同。他的父亲司马谈是黄老之学的代表人物,不过司马谈老先生也有一些没有看透的内容,并非我在你面前卖弄,而是后来汉宣帝曾经谈过这些内容。他立的储君沉迷儒学,甚至情不自禁的找到自己的父亲,却皇帝要重用儒生。这件事让汉宣帝感叹道:“乱我家者,储君也!”他曾经直言不讳的表示,汉室家法是王霸之道杂之。这里所说的王,原指三王之学。这里所说的霸,原指五霸之学。到了这个时候,意思应该发生了变化。所谓霸道就是人们所说的法家思想,儒家经常以王道自居,但汉宣帝所说的王道应该是指道家,因为汉宣帝并不喜欢重用儒生。当然这仅仅是我一个人的见解,至于道法同源、一体两面的说法就更是我自己的观点了。

老子曾经说过,抱一为天下式。同样一种学问,在学习和运用的过程当中,每个人都会根据自己所处的环境面对的问题,灵活的使用它。比如老子说过,小国寡民。在老子那个时代就已经不实用了,为了方便使用,不得不做一些调整,我觉得运用一门学问大可以不拘泥于形式。法家看起来非常的高刚猛,而道家看起来非常的柔和。他们似乎是如此的不同,但你只要仔细的研究和对比,你就会发现他们有诸多惊人的相似之处。我同事有一个女儿,读书的热情很高,这当然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现在人家已经读四大名著了,据说还要读《史记》,如果完全由我来设计孩子的读书规划,我首先考虑蒙学读物,即《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等把这些内容都背熟了,我会考虑让他读五经和四书,之后再考虑读《史书》和诸子百家的书。这种安排看起来是非常传统的,但我觉得又是非常合理的。有了这些书籍作为底子再去读各种小说,我觉得情况就会大不相同。当然有了这些书,作为底子以后,做小说家的可能性就大大降低了。如果我能够看到他在学习方面的潜力,我会支持他更加精进。如果他在这方面表现不佳,我也支持他专业一门技艺作为一种谋生的手段。有这些东西打底,它大概不会是一个自甘平庸的人,至于最后能够表现出多大的韧劲那就不知道了。古往今来熟读四书五经的人有很多,真正成才的人却不是很多。因为真正的学问不在书本当中,而是在解决生活当中遇到的一个又一个问题时练出来的。

要这么说的话,影视剧里有太多在生活当中不合法的事。比如武侠剧动不动就挥剑杀了对手,这难道不会带坏社会风气吗?特别是经典名著《水浒传》,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风风火火闯九州。它的影响力那么大,它带坏社会风气的能力是那些盗墓题材的影视剧所不能比的。所以我觉得,管制其实不用那么严格,更不要听信那些听风就是雨的专家教授。要是按照他们的设想来拍摄影视剧,我们怕是只能看到科教片了。因为这些家伙好为人师,总是摆出一种要给人上课的姿态。他们也太高看自己了,人家真的需要他教育吗?不过反过来我也有一种说法,拍摄影视剧应该尊重艺术本身的规律。而不是而不是单纯的把它视作是一个赚钱的工具,把各种元素往一块一放,随便一整就这么播出去了。

新丰九年四月二十七日

什么才是真正的学问?真正的学问不是鹦鹉学舌。不是简单的被一些古人留下来的句子。而是在生活当中一点点去感悟他,不会读书的人只懂得死记硬背,会读书的人能够发现书里面的问题。比如之前我在听万国旅行社一位先生讲《史记》的过程当中,《史记》记载与史实不符的地方。如果你在熟读四书五经之后,你能够发现四书五经当中存在的问题,比如那一些篇章应该是伪作。当然学问做到这一步是非常困难的,我觉得一个人如果早早的就背过这些书,他们会在你日后的生活当中,持续的发生影响。这些影响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正面的,我们经常担心人,会不会因为读书读的太多变成傻子。我是这样看的道理不在书本里,不在文字里,而是存在于人们生活当中,就如同六祖慧能说的那样。我用手指指明月给你看,文字好比手指,明月好比天道。不能把文字等同于道理,不能把手指等同于明月。而且如果你要发掘某个道理,不一定要通过文字,要观赏明月也未必要通过手指。

回首我过去的这三十多年,我觉得自己把日子过得非常的失败。因为我好像越过越糊涂,如果相反我越活越明白,越来越有一种大彻大悟的感觉,这个时候我的人生一定会更加的精彩,而不是像现在这样灰头土脸。如今我每天都有一种山穷水尽之感,就以给你写信为例,我总是在不自觉的重复昨天前天写过的内容,这让我感到非常的恐惧。我已经进入了一个漫长的瓶颈期,不知道什么时候我才能够从里面走出来。我大概不会等到那一天我的作品被天下人知道,天下人只要听到我的名字,就会忍不住肃然起敬。也许会有很多人聚集在一个大房子里,大家穿着体面的衣裳,谈论着关于我和我的作品的事情。当然这永远是一种幻觉,就好比有演员经常幻想自己得奖的场面。

三候,麦秋至。秋者,百谷成熟之期,此时麦熟,故曰麦秋。

此致

敬礼

你的朋友陶唐

我曾经有过这样一个想象,假如我是唐太宗,已经知道了后来发生的事情,我要怎么安排自己的后事呢?第一绝对不要厚葬,第二,绝对不能把那种极其珍贵的东西葬到墓里,特别是王羲之和钟繇的字。我宁愿火化之后洒到山林之中,但在当时一般人可能没有办法接受这种处置遗体的方式。那就用尽可能简朴的方式安葬自己,生前已经享尽荣华富贵,死后就应该归于平淡,如果自己的德行能够得到上天的肯定,上天又怎么会忍心让我在阴间受苦呢?如果我的德行没有得到上天的肯定,又有什么办法可以让我免于上天对我的惩罚呢?我觉得昭陵之所以被盗,很可能是因为它过于引人注目了,据说它是建设时间最长的陵墓,从贞观年间一直见到唐玄宗的时代。据说当时还有这样一种风俗,臣民如果有冤情可以到昭陵去哭诉。

本来我有兴趣去昭陵看一看,我看了一位女士拍摄的视频之后,就没有兴趣再去了。因为那里真正留下的跟唐太宗直接相关的东西已经非常少了。我很期待看到唐太宗的御用之物,很遗憾,在那位女士拍摄的视频里没有看到。目前对秦始皇陵的考古和研究活动还在进行当中,如果有一天秦始皇的陵墓被打开了,我希望从里边看到什么呢?我希望可以看到六经和四书的原文。我希望可以看到更多反映秦始皇性格的东西,比如他在世的时候经常读什么书?在我的印象当中,他是一个非常忙碌的人。在统一之前和统一之后,这个人的变化非常大。统一之前他是一个能礼贤下士的人,统一之后,天下人都变成了他的奴仆。从后来的安排看,他应该是打算传位给长子扶苏的,只可惜他在这方面的准备严重不足,最终发生了意外。

阅读我的人生恒河水最新章节 关注https://www.smrhm.com/article/68982.html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