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幻想小说网 > 仙侠 > 我不过东海一介白衣

第7章许氏兄弟对白衣

  • 作者:无名冰山
  • 类型:仙侠
  • 更新:2021-08-25 03:22:55
  • 字数:4578字

许正安似乎是有些畏惧这个男子,但却也只是皱着眉。

很明显,他不觉得自己闯祸了,也不觉得自己说的不对。

许正安眉头一皱,运起内功,想要稳住身形。

但他只是许家的一个小有武学天赋的子弟,而且他主要习的还是文。

有一说一,李伯庸年龄不大,气势着实不小,同时运转起怀天功,身边一股股狂暴的气势炸开。

来者是个和许正安有着七八成相似的约摸二十五六岁的男子,他低声呵斥许正安道:“不是说了不准你来参加这次儒会吗?!你怎的还是来了?你知不知道品剑会即将开始,这座城里的人大半都已是江湖中人,父亲叮嘱过你的!”

这人来找他麻烦是图什么呢?

难道真的就只是看他将瓜递给寒门弟子不爽?

李伯庸倒也没有生气,这人的言语也并没有很尖酸刻薄,但是李伯庸却觉得有些可悲。

穷书生见到二人仿佛要打起来,也不在乎两边人似乎都是高手,拿着那卷书便挡在了二人中间。

与此同时,一道身影纵跃几下,便跳到了许正安身后。

看那许正安的样子,他把寒门和世家分的可是很清楚啊。

寒门弟子......

李伯庸不知道这个穷书生书读得怎么样,但是他知道,这书生体内有一股浩然之气。

不能吧,好歹是文化人,不能真的有这么脑残的货色吧??

李伯庸扭头看向穷书生:“一直忘了问你叫什么,那么,阁下,尊姓大名?”说着,李伯庸站直身子,拱了拱手。

穷书生连忙摇头:“当不得公子这般礼遇,某姓陈名念慈。”

李伯庸,许正安还有那二十五六岁的男子都是愣了一下。

“念慈......好名字。”男子庄重道。

不管陈念慈的涵养能力值不值得他重视,只念慈一个名字便值得他尊敬一二。

“......公子客气了,这是家师在某幼年时起的名字,家父曾经救过家师,所以我自小就跟着老师游历四方......”说到这里,陈念慈的眼神亮了起来,也不再是方才那个有些不懂事又有些羞涩的书呆子了。

李伯庸就这么静静听着。

别的不说,光凭那股子浩然之气,便值得他放下身段和这位陈念慈交好。

更何况这人确实很合自己的性格。

旁边那男子也是听着,中途找机会介绍了自己。

他是那许正安的长兄,许正宁。

许正宁介绍完自己,扭头看向李伯庸。

李伯庸也不掩饰,大大方方说出了自己的姓名。

“东海,李伯庸。”

“东海......”许正宁脸上似有笑意,深深地看了一眼李伯庸。

李伯庸也不在意许正宁似乎看穿了自己的身份,大大方方地点了点头。

“久闻三公子大名了,今日相见,即是有缘,待儒会结束之后,正宁想请三公子还有陈公子去抱玉楼聚上一聚,希望二位不要推脱呀,我在这族弟面前,丢了面子很尴尬的。”许正宁面带和煦的笑容,话语也算风趣幽默。

李伯庸对许正宁当即生出了不少好感,便应了下来。

陈念慈迟疑许久,也点了点头。

抱玉楼算是江南最有名的酒楼之一,他们所处的这座景淮县可不是小县,不然也没可能承受住这么大批的江湖人士涌入带来的各种人口压力。

抱玉楼中,一群人包了酒楼的一个角好几张桌子,李伯庸一行七人,离开了南河学府之后,许家兄弟的三名侍卫也都出现了,一行浩浩荡荡十三个人,而且除了陈念慈和剑叔以外的十一个人衣着可太奢华了,尤其是李伯庸那一身鹿绣,惊的酒楼里的人时不时就往李伯庸这边瞟一眼,似乎想试试看有没有一个富贵前程混到。

如今的景淮县也算得上聚集了各种牛鬼蛇神,不过能穿的上鹿绣的,没几个。

然而剑叔那柄朴实厚重的巨剑却是吓退了不少人。

江湖人,望气是基本功。

虽然高端的望气术神妙无比,但是普通的望气,每个江湖人都会那么几手。

剑叔的剑意是很磅礴的,就算是李伯庸的剑术不算特别强也能感觉到。

身边有这么个苍茫九重的大高手跟着,才是他最心安的底牌。

他们七个人联手,便是天境宗师,也并非不可杀!

剑叔的剑往桌子边上一靠,就足以吓退十之八九的心怀叵测之辈。

李伯庸和陈念慈、许正宁聊的还算挺嗨,倒是单宁,时不时掠过许正宁的眼中闪过一抹暴虐的杀意,却是没有任何人察觉到。

许正宁二十五六,修为也入了二品,实力很不错,他弟弟许正安也像李伯庸预估的那样,入了四品。

许正安的天赋不算特别好,许正宁倒是还不错,未来有望入苍茫境,不过几率也不大。

当然了,这在十四岁就入了少乙的东海黑老大李伯庸面前都不值一提,哥俩加一块都干不赢他。

突然,一柄长剑破空而来,直指李伯庸!!!

但浩然之气,却是个作弊器。

拥有儒家浩然气的书生,无论何时习武都不晚。

这股儒家浩然气,他曾经听白黎提起过。

孙不周崛起之初,靠的不是那仿佛什么都会什么都精的武技,而是这一股子浩然之气。

“这个西瓜,是我给他的,你有意见?”李伯庸目光平静如水,看着许正安。

儒家人自带的浩然之气用尽之前,他们的实力会一路飙升,这也是为什么昔年孙不周在二十多岁时就能摘得武评第一的桂冠的原因。

白黎的爷爷和孙不周其实差不多是一辈的人,据说当年孙不周靠着一身浩然之气,短短十年便从一个十四五岁,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成长为了大云霄境的大宗师。

要知道,十四五岁其实已经过了武者打基础的最佳阶段了,甚至可以说,十四五岁才开始习武的人,如果不是那种百年难得一遇的奇才,注定不会有什么大成就。

“公子打算在这南河学府以武服人不成?”许正安顶着压力,看着李伯庸道。

李伯庸倒是觉得有些奇怪了。

阅读我不过东海一介白衣最新章节 关注https://www.smrhm.com/article/71658.html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