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幻想小说网 > 历史 > 我有无敌舰队

第226章 振梁国策

  • 作者:晓小锋
  • 类型:历史
  • 更新:2021-09-02 00:57:21
  • 字数:5750字

听到文戊的话,胡雍苍白的脸色稍微好转了一些,“文爱卿,有何良策,快与朕速速道来。”

“其一,诏安平度叛贼,给予加官进爵,以平度、高密、胶州为中轴界,互不干扰,一定大梁后方安全。

寝殿中的其余大臣也想知道文戊要说什么?所以都会出言,只是细耳倾听。

就连一旁的太师杨坤,也是静静的站着,他倒要看看文戊嘴中能说出什么花来。

胡雍看着文戊脸色苍白的说道,“文爱卿,你的意思是此事另有阴谋。”

“陛下,臣有四策定能让大梁走出困境。”

一旁的很多人都没想明白,所以此时都是盯着文戊看。

文戊大声说道,“两地都出现巨量火器,所以臣敢断言平度之乱定是吴国所为,吴国暗中支持平度叛逆。一在于牵制我梁军兵力,以至于首尾难顾;二欲使我梁国内部不稳、人心恐慌,从而达到内部瓦解大梁社稷安定。”

其二,通令天下,组建十万新军,举全国之力抗击南吴,迅速夺回南方失地,以定大梁国境安全。

吴良看着文戊嘴角露出了一缕微笑,因为他已经猜到了文戊的大致意见。

无非就是先以诏安稳定平度叛贼,一心抵御吴国进攻,在南边战事稳定,再去剿灭平度之乱。

其三,合纵连横,派使走水路前往南汉、南唐不见结盟,共同举兵伐吴。

其四,平度之乱、南线战役,都已证明火器之利,京器局对火筒研究还需速速加快,但短期来看京器局可能建攻不大,都说西夷火器精良,微臣之意是派船南下寻找西夷,购置精良火筒。”

对于文戊计策,胡雍并没有立刻下旨照做,而是看向了寝殿内的其余大臣。

文戊话语一出,寝殿内顿时就议论了起来,众人仔细一想,都觉得文戊此言在理。

见众人说完,连平才从人群中走出,开口说道,“枢密使,出言都有字有句,我不妄加评判,只是这招募新军之事……”

连平无奈感叹道,“近年天灾不断,各地税务都未缴齐,此时的国库已经是捉襟见肘,恐无力支持大练新军。”

听到国库无钱,寝殿内的众人立刻都安静了,无论之前那些策略说的多好,一句无钱无粮,众有宏图大志都将化为乌有。

听到连平的话,脸色有所好转一些的胡雍,立刻又变得阴沉起来,本想怒吼发泄一番的胡雍,在思索片刻后,便又恢复了平静。

他艰难地抬起右手,轻轻的招呼两下,站在一旁的老宦官看到立刻小跑过来。

“陛下,老奴在。”

胡雍朝老宦官开口问道,“内库之中还有多少银两。”

老宦官走到御榻之前,细声说道,“回禀陛下,内库存银已不足千万之余。”

胡雍看着连平问道,“国库银两,还有几何?”

“回禀陛下,天灾所致,各地赈灾放粮不断,近岁几载,赈灾便超两千万余,如今国库存银已不足三百万,除去百官俸禄,与各衙各司所耗,可动银两不足一百万。”

胡雍又看向文戊问道,“组建十万新军需要多少消耗?”

“回禀陛下,一年响银所需二百四十万两,兵器甲胄所需一百余万两,骡马粮草同需百万之余,加上士兵战损抚恤与闲杂琐碎之物,总于恐怕超过五百万两雪花纹银。”

胡雍一咬牙,对着旁边的宦官说道,“去内库取五百万两白银交于枢密院筹建新军。”

宦官犹豫着说道,“陛下那可是宫中日常用度开支,若是拨给枢密院,恐宫中饮食用度会受到拮据。”

胡雍脸露怒容,对着宦官大声的斥喝道,“朕让你去就去,那么多废话干什么?”

“咳咳咳……”

“陛下息怒,老奴这就去。”

寝殿内,官员见状,纷纷俯首拜倒,“大王宽厚仁德,心系我大梁社稷江山,苍天若见,定佑我大梁走出困境。”

纪大纲看着雷刚和张科送来的物资清单,眉头就不由得皱起,尽管很心痛,他还是拿过清单签上自己的名字。

纪大纲看着雷刚和张科,语气调笑着说道,“你们两个是不是在后勤处安插的人,这消息倒是灵通得很,居然知道兵工厂制造出了一批石灰弹。”

雷刚拿着手中的茶杯,看着记大纲说道,“这后勤处可是你老纪的地盘,我们哪敢安插人啊!”

张科也开口说道,“这次就算我俩欠你个人情,等我下次从旅顺口回来,咱们一醉方休。”

“给你们签字,这是军务,不是人情,”咱们公私可要分明。

张科撇了一眼纪大刚,自笑非笑的说道,“在总参当职就是不一样,一个个现在都成大官了。”

寒暄几句,雷刚和张科便起身说道,“出征在即,我俩就不多留了,回来定一醉方休。”

两人刚离开总站后勤处,纪大纲收拾一下桌上的文件,也走出了总参大门,顺道便拐进了柳翠居。

为了不影响王新的生活,柳翠居与总参之间的那道门户已经被关闭了起来,现在出行都只能走大门。

纪大纲抓住一个丫鬟问道,“少爷在书房,还是……”

看到纪大刚身上的军服,丫鬟欠身行礼道,“少爷现在不在府中,今天一早就已经出去了。”

“可知少爷去往何处?”

丫鬟摇头说道,“少爷行踪,我并不知晓。”

得知王新不再柳翠居,纪大纲也不再朝静心园走,而是调头又回了总参警卫司。

从警卫司出来,纪大纲疑惑的说道,“去码头接人,谁这么大面子能让少爷亲自去接。”

想不明白纪大纲也不再继续思索,让人备马便朝着城阳兵工城而去。

码头上,并没有金光灿灿的夕阳,也没有和风徐徐的天气,海浪拍击着码头,发出一连串的“扑扑”声响。

王新裹着一件大风衣,像只企鹅似的静静站在码头上,目光深邃地盯着海平面。

刘大锤盯着一个通信兵怒气冲冲的说道,“你的消息准不准?怎么现在都还没有船来?少爷要是冻出个好歹,我非得扒了你的皮不可。”

通信兵话语弱弱的回道,“我们提前一天出发回来禀告,若是船队正常出发的话,现在应该已经抵达了胶州才对。”

“对你个头,到现在海上连个鸟影都没有。”

通信兵被骂得有些委屈,支支吾吾半天一句话都没有说出。

低头的瞬间,通信兵扫到前方的王新拿起了手中的千里镜,他抬头朝着一望无际的海平面看去。

渐渐的远方出现了一道白点,然后白点越放越大,通信兵兴奋的指着海平面说道,“来了,来了,船队来了。”

叛贼取半岛,手段温和,百姓与事物都无多大怨言、损失,理应温水煮青蛙,徐徐图之,不可大肆攻劫,以致百姓惊恐成荒。”

文戊话音刚落,太师杨坤已经是面红耳赤,他一甩长袍,退到一旁,不再言语。

太师杨坤眉间掠过一丝不悦,他戏谑地道,“枢密史,攘外必使其内安,这是自古名言,何不先安平度?在征南境?”

文戊嘴角带笑,开口说道,“因为吴功三州而不易,贼取平度、高密、胶州轻易举。”

“咳咳咳……”

太师杨坤不屑的说道,“此为合理。”

文戊笑道,“太师竟不知糜烂之烂与安定之定的道理。

宿豫、海州、徐州,吴大势攻略屠杀,三州已是崩坏颓废,百姓民怨费天,此时强烈反击,百姓哀怨与事物损失已微乎其微。

“不知陛下和诸位同僚,可否注意到南边战役与平度之乱,有何相同之处?”

杨坤思索片刻,没有想出一个究竟所以,于是便看着文戊开口问道,“我并未发现任何相同之处,不知文戊有何见解。”

阅读我有无敌舰队最新章节 关注https://www.smrhm.com/article/77040.html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