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幻想小说网 > 历史 > 我有无敌舰队

第292章 罗崇文

  • 作者:晓小锋
  • 类型:历史
  • 更新:2021-09-02 00:57:32
  • 字数:6440字

有了顾忌的罗崇文,在以后的案件审查中开始畏首畏尾,为了不受良心谴责,他平日里只会查一些鸡毛蒜皮的小案件,再也不会去触碰那些与朝堂大员有关的案件。

乔立新看到罗崇文的模样,虽然他知道罗崇文也是情非得已,但他却是对罗成文失望了。

这里名叫鸿飞书院,是韩阳镇上仅有的一个私塾学堂,虽已书院冠名,但学堂中的学子却是寥寥可数,不过十五六之数。

且书院中也仅有一位从事教学的老夫子,老夫子姓罗名崇文,是韩阳本地人,原为大梁台院待御史从六品官员。

韩阳镇,一处宅院的两棵红枣树下,三位末约五十多岁的男子围拢在一起开怀畅谈,一壶米酒摆放在桌上,旁边私塾教室中不断传来朗朗书声,缭梁不绝。

对于那些威胁,刚开始罗崇文也是不以理会,但当家人开始出现生命安全后,他终于惧怕了,他不在乎自己的性命,但他却关怀家人的安危。

侍御史还有专人分管御史台官署的日常杂务,侍御史在诸御史中地位最高,职权最重。

刚入官场的罗崇文只是台院一末流,但因自身才华横溢、又有一颗浩然之心,最后被御史中丞的乔立新看中,从此就以火箭速度升迁一路做到侍御史。

在朝堂处处受排挤,加上乔立新的失望而去,罗崇文开始对官场厌倦,最后一封辞官信,从此告别了大梁朝堂。

乔立新三朝都为御史中丞,加上查案时的铁面无私,在朝堂上得罪的文武百官可谓是不计其数,那些人忌惮乔立新的赫赫声威,不敢报复乔立新,但被化为乔立新一派的罗崇文,他们还是可以拿捏拿捏的,因此还没来得及施展抱负的罗崇文就在朝堂上处处受制。

平日里的人生威胁可是没少遇到,但罗崇文依旧是我行我素、不惧强权,在协助乔立新扳倒一个朝堂大员后,终于有人抑制不住内心愤怒,开始从罗崇文的家人下手。

卸甲归田的罗崇文,回到老家韩阳镇,因报国之心还未泯灭,又不想再次入仕为官,于是他便开办了鸿飞书院,打算为大梁培养一些优秀人才,从而来完成自己心中最后的那点遗憾。

听着屋内传来的朗朗书声,罗崇文左侧一人笑着说道,“还是崇文兄雅致,关起门来不问窗外事,一门心思教书育人,当真是功德无量啊!来徐某敬你一杯。”

罗崇文举杯笑道,“江善兄过奖了,你我皆为教书育人之辈,我功德无量,你何尝不是。”

身处要职,罗崇文自然也想为大梁社稷,和官场清明做出一番贡献,但他是被乔立新提拔,因此也被划为了乔立新一派。

罗崇文也笑着说道,“江善兄此言正合我意。”

他语气冷厉的说道,“如今大梁朝堂内部崩坏,地方官府更是糜烂之极,居然能想出相互驱赶流民的办法,当真是枉为一方父母官,若不是王少爷收纳流民,恐天下百姓又不知饿死几何?”

“不错,开办工厂、减税免赋的确都是好事,但徐贤弟你难道没现吗?那些泥腿子摇身一变成了那个什么工人后,一个个张扬无比,每日妄论国事,难道将来治国就靠这些大字也不识的人吗?”卢征不屑的说道,似乎他非常看不惯刚刚冒起来的工人阶层。

“呵呵,靠那些工人治国那可不行,不过这大字不识一个,倒是征兄谬言了,”徐江善笑道,“征兄你可知道,那位王少爷在各个工厂聚集地内都开办了夜校,用以教人读书学字。”

卢征哈哈笑道,“那些乡野村夫最是厌倦咬文嚼字,我看那王少爷开办的夜校肯定是门可罗雀。”

徐江善却是连连摇头说道,“非也、非也,不仅不是门可罗雀,反而是夜夜爆满,四五人居一凳者屡见不鲜。”

卢征不信的说道,“你我教书育人多年,那些人是何秉性,你我怎会不知?你莫非是在诓骗于我?”

听着两位老友斗嘴,罗崇文却是在一旁听得津津有味。

徐江善笑着说道,“征兄,不信也正常,若我不明其中就理,孔也不会相信这番说辞,但事实就是如此,我又不得不反驳你,至于王少爷如何做到,一个利字而已。”

“利?”罗崇文和卢征相互对视一眼,均是摇了摇头,看两人不明就理的模样,引来了徐江善一阵大笑,喝了口酒才说道,“两位兄长虽说过得清闲,可也这也太不关心半岛之事了,你们可知道那些工厂招人,一个月给多少工钱?”

“能有多少,一两银子就顶了天了”卢征刚说完。

徐江善连忙摇头笑道,“两位兄长这就猜错了,我告诉你们,私人的工厂每月最少二两,各级管事最少可达四五两,而那王少爷的工厂最低也是三两,其中一些高级人才更是高达十两甚至百两。”

刚喝进一口酒的卢征,直接就喷了出来,他不可置信的问道,“十两甚至百两,江善贤弟,你没有骗我吧?”

就连罗崇文也是瞳孔瞪大,满脸的不敢置信,一月十几两二十几两,他都可以接受,但这月入百两是什么活计?

徐江善开始把事情原尾给两人叙述,“我怎么会骗两位兄长,我言并非是在夸大其词,月入百两者并非是弄虚作假,胶州造船厂的余匠师每月收入就在二百两以上,并且还被王少爷授予了最高建设荣誉勋章,那东西就如大王所赐的封功告券一样。

在工厂之中想要晋升,就必须是识字者,会精算术者,若是大字不识又何谈工厂管理。

还不止这些呢,据说王新还出台了劳动法,每人每天做工八个时辰,七天休息两天,其中有一天必须用来认字,并且是强制要求,不然就会被踢出工厂。

最严格的还是那些参了军的兵士,他们每两天就有一次文化课和政治课,而且兵士以后若是相当军官,都必须文化课过关,若是不然此生都别想再进一步,其中成绩优异的人,还会被送到军事学校进行统一的作战学习。”

罗崇文笑着道,“仕农工商,这是一个权力阶层,乡绅世家在各国都是最高的一群人,而如今那王新却大展商业,重用工匠建设,还给百姓减免税赋,他一心为农民、匠人、商人着想,现在又以利诱人读书,当真是让人看不透。”

卢征也是摇头表示看不透,但片刻后他却又摇了摇头道,“就算他真能教会那些泥腿子和兵丁认识几个字,但那终究是小道,吾辈苦读多年,依然不得其境,靠着几个月粗学又能学得多少?”

徐江善高深莫测的笑道,“正途大道也并非没有。”

他举杯再次灌下一口米酒,完全没有一点文人风范,就像街边粗汉一样把酒狂饮。

带着微醺的醉意,他继续开口说道,“我觉得如今的半岛就挺好,王少爷不仅减税免赋,还大修水利确保百姓生计,新建道路、开办工厂,不仅解决了出行困难,也解决了无地百姓的困苦。”

听两人说得轻松惬意,一旁的卢征也竖耳倾听,然后就连连点头道,“格物、致知、诚意、正心、齐家、治国、平天下,一本大学包容天下,可惜如今外有强敌环视,朝廷上下又党争不断,几个王子更是为了王位公于心计,如今半岛又割据,这治国和平天下的古训,全都没了啊!”两鬓斑白的卢征叹气道。

“征兄,你我只是教书先生,育人方是本分,我们又何必管那些闲事呢?”罗崇文微微一笑,“况且现在半岛是那位王少爷当家,咱们守住心中这份净土也就足矣。”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卢征叹气道,“话是不错,可吾等读书教人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育人成才,出仕为国吗?可如今这局面,哎!不说也罢。”

说是如此,但他还是慷慨陈词道,“可你们看看如今这个天下,都乱成了什么样子。”

徐江善放下手中酒碗,痛心惋惜的说道,“这天下还能如何?近百年来诸国不是如此,对外相互攻伐掠夺,内部哪里又不结党营私,望我先辈强汉、大唐,何不是虎躯一震四方颤抖,而如今呢?我汉人内部分崩离析,草原诸族,却是趁机崛起,窥视我汉人大好河山。”

虽然品极不大,但台院的权力可是不小,台院是御史台的组成部分之一,台院有执掌纠弹中央百官的权利,有参与大理寺的审判和审理,是梁王交付重大案件的重要监察机构。

台院有侍御史六人,掌纠察百僚、弹劾不法;审判大王特命的案件,并与门下省的给事中、中书省的中书舍人分直朝堂,审理受理冤假述讼,号称“小三司”。

阅读我有无敌舰队最新章节 关注https://www.smrhm.com/article/77040.html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