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幻想小说网 > 历史 > 我有无敌舰队

第341章 奇葩的苛捐杂税

  • 作者:晓小锋
  • 类型:历史
  • 更新:2021-09-02 00:57:40
  • 字数:8786字

提前征收秋粮与“平响”让胡州尝到了甜头,面对连平报上来的一条条苛捐杂税,胡州都是统统点头通过,大梁内部更是民怨哀悼。

自此之后连平更是脑洞大开遨游天际,自我开创出了很多新的税种,其中一个便是“厘金”,直接把主意打到了路人的货物之上。

把漂亮的场面话说完,连平才开始诉说起了自己的方法,其目的很简单,那就是利用与大梁共渡难关的大义之名,开始向天下千万百姓征缴赋税。

虽然被马屁拍得很爽,但胡州还是不满的说道,“连爱卿,秋粮已收,这税赋从何而来?梁祖也成定律,永不加赋,莫非你是想让我破了老祖宗的规矩不成?”

胡州现在还没有登基,但连平却是直言不讳地喊了王,对于连平的这种恭维,胡州却是受用不已。

历经世态炎凉的连平,为了能让国库充盈起来,自己的位置做得更加稳妥,他便开始想方设法的从各地抠银子。

听到连平出的主意,旁边站着的几人也是有些错愕,看着胡州一脸兴奋的样子,犹豫片刻,太师杨坤还是开口说道,“殿下,百姓余粮本就不多,若提前征收秋粮,怕是百姓要节衣缩食,颇有怨言啊!”

见太师杨坤反驳自己的话,连平毫不顾及对方身份的说道,“国库无银,军心士气提不起,大梁危难与百姓怨言,何轻何重太师,难道想不清楚吗?”

例如,你要做生意,在甲地收购了一批货物,刚装上车,好!收厘金的来了,这里叫作“起厘”,你只好交了一笔钱,货物发运了。…

连平继续开口说道,“殿下,我大梁四面楚歌,临亡危难之际,天下百姓也应齐心协力,殿下可征“平响”以做兵马操练之用。”

南线抗击吴国时,朝廷刚刚征收了“吴响”,现在连平提出要征“平响”的事情,胡州还是有些犹豫,但想想现在大梁面临的局面,他还是点头答应了,他看着连平说道,“连爱卿,那秋粮征收与平响的事就交于你去办了。”

走出没多远,咦!前面有几个人把路给堵了,路边一座关卡,上面两面大旗在风中猎猎飞舞,上书几行大字:“此路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要想此路过……”

哈哈……好吧!这些都是自行脑补出来的,可能是从报纸上偷学了王新的想法,上面赫然写着个几大字,“某某地关厘收取点,缴税纳税从良民地做起。”

反正意思就只有一个,乖乖掏钱吧!没办法,你只好交了,再往前走没多远,又是一座关卡,上面两面大旗迎风招展,为了生意满心无奈的你,只好继续交钱了,再往前走,前面还是一座关卡……。

杨坤只感觉这番话好熟悉,好似在哪里听过,但事实的确如连平所说,见大王子胡州都没有任何异议,他也就闭口不言了。

等你回到家后,疲惫的打开包裹一算,这趟生意没赚多少钱,反而还往里赔了不少,当你爆头痛哭流涕,不知道如何生存时。

朝廷又出台了各种“捐”。

“捐”就是捐献的“捐”,意思就是为了大梁安危存亡,请你自愿捐献一点钱物,当然,名是这样的,实际情况却绝不可能自愿。

为了让国库充盈,筹措到足够的新军费,连平与胡州勾结,真是巧立名目,各种苛捐杂税真的是令人大开眼界。

关乎人生大事的有,生下来有落地捐,娶媳妇有新婚捐,就连死了都有棺材捐。

关乎牲畜养殖的有,养猪有猪捐,养牛有牛捐,养鸡鸭鹅有鸡鸭鹅捐,就连栽个花花草草,都有木捐、花捐。

像什么住房子有房捐,卖鸡蛋有蛋捐,杀猪宰羊有屠宰捐,看戏有戏捐都是小儿科了。

更奇葩的是职业捐,当妓女要交妓女捐,当和尚要交和尚捐,当乞丐有行乞捐,凡是能想到的各行各业基本都有捐税。

不知道连平属下哪个王八蛋想出来的,竟然连扫地、上厕所都有扫地捐、茅厕捐,那就更别说掏粪了,粪捐也是同样不拉下,就连穿鞋都要交鞋捐,哪怕你打光脚板也不行,因为还有赤脚捐。小小书屋.xxs163.

最后连平直接把任务分摊到各个地方官府,哪个地方送上来的银两最多?那升官就是妥妥的。…

某些地方官府为了完成任务加官进爵,也同样是各种大招连连齐出,哪怕是实在没什么借口征收税了,官府也会派人破门而入直接去要,这叫做打门捐。

当王新得知这些消息后,差点没被大梁的做法笑死,他更是对连平此人刮目相看,这古人的智慧果然是无穷的,这简直就是要超神的节奏啊!有木有?

王新是真的很感谢连平,因为他为自己统一大梁国土后,收服民心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不过这些都是后话,先到这里暂且不谈。

文戊回到自己府邸以后,拖着重伤之躯的谭林也找到了他。

看到谭林进门就要行礼,文戊急忙走上前去,扶着谭林说道,“潭督尉重伤在身,何必行此大礼,有什么话起来再说。”

谭林此行的目的只有一个,不是为了给萧骥报仇,也不是为了安抚那些葬送在炮火之下的亡灵,面对那赤红地狱的一幕,他怕了,他对半岛军队的实力感到深深畏惧。

他这次前来,就是想让文戊劝大王子谈和,千万别与半岛起兵锋与冲突,不然那将会很恐怖。

听到谭林的目的,文戊先是愤怒,但在听谭林讲述整个勇卫左营被全歼的过程后,他也陷入了深深的沉默,他不敢想象那到底是怎样一番场景,天火流星,怒斩而来。

在送走谭林后,站在院子中的他,把目光投向了东方,他好似要穿过千里时空,看到那片越来越神秘的地方。

“王新啊!王新,你究竟是何方神圣?”星空璀璨,天际静默无言。

伴随着最后一声轰鸣,琉球统一战役终于结束,最后坚守的一个要塞也开门投降,最后一个反抗的荷兰士兵,也放下了手中枪械。

从上岛一刻就开始准备,两年的忌于,终于在历经一个多月的炮火后,琉球终于迎来了一个新的主人,一个新的发展机遇。

王新不仅获得了整个琉球,同时也获得了一批荷兰高级官员,总督罗伯特盖勒,琉球舰队司令雷约兹,一些大个点虾米也是非常多,例如,查克伯朗、西莫斐尼甘、理查贝里、副官蒂尔等等,这些都是少校以上的军官,下面的那些小楼楼就多的数不胜数了,因为这次战役总共俘虏荷兰士兵总共两千多人。

俘获更多的则是那些伪军,足足有五千来人,但那些人并非都是琉球土著,其中大部分都是来自爪哇岛打马蓝王国的土著居民,当然其中也充斥着一部分吕宋土著。

虽然这次看战果不错,不仅收获了琉球岛,还俘获扣押了所有的荷兰士兵与居民,但因为大部分都是新兵,付出的伤亡代价也是以往最严重的,战亡与重伤人数直接突破了一千之多,在具有数倍兵力与强大火力的优势下,伤亡还如此严重,真的让人非常心痛。…

台北总办府,两个不同的会议室内,两行人正在商讨着不同的问题,琉球战区参谋部正在商讨着琉球的未来防御方案,而彭阳、黄新安、代衡等人,却在商讨着琉球的未来发展规划。

他们都知道少爷对琉球抱有很大的期待,因此他们都不想辜负少爷的期望,而且琉球的发展好坏也关系着他们的未来升迁,政务院之所以这么久都没有确定人选,少爷在等待什么?他们都知道。

琉球、齐鲁半岛、辽东半岛就如同三个竞争对手,最后谁能走到哪里,坐上那个位置?完全要靠个人的能力,并不是你现在待在那个位置上,就能安心坐稳的。

会议室内十几人相对而坐,在讨论完何安抚荷兰治下的汉人百姓后,众人就把话题移到了琉球的未来发展上面。

掌管琉球农业的代衡最先开口说道,“想要推动琉球进一步发展,我们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就是琉球人口,有限的劳动力,会制约我们接下来的一系列计划。”

掌管财政的黄新安也点头应喝道,“人口问题的确很迫切,现在琉球总人口不到七十万,连半岛的14都不到。”

随后几人开口,也同样在说人口的局限性。

看到众人把人口问题列为第一个要解决的难题,身为琉球现在一把手的彭阳立刻开口说道,“竟然如此,那我们就议议人口的问题,从老代先开始,大家都说说自己的办法,最后我们再做总结。”

代衡点头说道,“琉球发展一步不能拖延,所以快速积累人口的办法就是继续移民,大陆各国因为旱灾与洪涝现在都有不同的动荡,所以我们不一定要从半岛移民。

一是因为路途太过遥远,移民起来十分不方便。

二是大梁国内的流民也差不多被我们吸收了,若是不爆发战争与大型天灾,我们想要再从半岛移民就非常困难。

所以我的想法是,可以从沿岸的南汉与吴国入手,虽然他们天灾不如北方严重,但近几年的洪涝也是时常不断,加上国内豪族仕绅兼并土地,只要我们打通沿岸那些地方官府,想要从两国移民应该不是很困难。

而且我们也可以用船沿着长江北上,到郑国、到南唐、到楚国去收集流民,郑国身为大旱重灾区,国内流民肯定是饥饿成群,到哪些内陆国家去,说不定还能做回无本买卖。”

对于代衡的提案,众人都觉得非常可行,于是这条提案就被列入了解决人口的第一条,代衡下手位是丁少之。

主管城建的丁少之平日里话虽不多,但开口之时,也是非常的条理清晰,“从外移民的确能快速增加人口,但因各地风俗不同,加上短暂时间内对琉球又没有认同感,因此管理起来非常麻烦,可能需要很长时间来磨合。

所以我们必须对外来移民做好充分管理,把他们的宗族打散,切记不能出现宗族势力,宗族势力的威胁少爷讲得很清楚,白纸虽好作画,但我们也要掌握好方向。”

想到宗族势力的种种弊端,众人对于丁少之的补充,也是非常的认同,丁少之的话,被作为补充之语写到了第一条的后面。

随后开口的便是黄新安,“移民只是短期增长人口,想要解决琉球的人口的根本问题,我们必须从实质的本源出发。”

你打开包袱给他们看,包裹内几块破铜钱,与一条补丁裤衩。

看到此番场景,税丁就会指着你的鼻头骂,“呔!你个刁民,带着这么多物品,居然还不想交税?”

好不容易到了销售点,当你长出一口气,对着苍天感叹,“可算走过来了,”但事实证明,是你高兴得太早了,当你刚摆开货物要卖,又有人来收厘金了,这时叫“落地厘”。

你终于忍不了这股肝火,勃然爆发了,对着税丁大声吼道,“我去年买了块表,这生意我不做了,我回家找我妈去,呜呜呜……”

大殿内,连平一揖到底,大声高呼道,“大梁是王的天下,王乃上天之子,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大梁千万百姓皆为王之臣民,在这危难之刻,大厦将倾之际,千万臣民应与王同舟共济、共度艰险,不应让王独面风雨、迷离踌躇,天下百姓因捐粮捐物与大梁共度难关。”

对于你的这种聪明行为,那当然可以,不过回家你也必须要先交厘金。

这时你就会疑惑的问道,“我没做生意,也没带货物啊?”

税丁指指你身上背的包袱,“这是啥?”

连平笑着说道,“秋粮未收,但也可以提前征税,待秋粮成熟收获不让百姓缴纳便可,等我大梁度过艰险难关,特赦三年天下免税。”

听完连平的话,胡州只感觉茅塞顿开,对啊!立国之初梁祖只说永不加赋,但并没有说不能提前征税啊!胡州喃喃自语道,“妙啊!这样不就能解决国库空虚的问题了。”

阅读我有无敌舰队最新章节 关注https://www.smrhm.com/article/77040.html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